王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从业10余年,目前为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兼学会秘书,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通州区热带病与少见病专家组组员,Brian神经感染免疫专刊青委编委。长期从事各种急、慢感染性疾病,发热待查等诊治工作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SCI文献10余篇,参与编著、译著出版中外文书籍5部展开
个人擅长
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展开
  • 单核细胞偏高就是艾滋病吗

    单核细胞偏高不一定是艾滋病,其常见原因有生理性因素(如年龄、生活方式)和病理性因素(如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艾滋病由HIV感染引起,单核细胞偏高非艾滋病特异性表现,需结合多方面检查综合判断单核细胞偏高原因,不能仅据此判定为艾滋病。 一、单核细胞偏高的常见原因 1.生理性因素 年龄因素:婴儿和儿童单核细胞可较成人稍多,出生后2周的婴儿单核细胞可达0.15左右,随后逐渐下降,2岁后逐渐达到成人水平。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阶段相关。 生活方式:剧烈运动、高温、严寒等情况可使单核细胞暂时偏高。例如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单核细胞计数出现波动。 2.病理性因素 感染性疾病:某些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杆菌感染等可引起单核细胞偏高。以结核杆菌感染为例,在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发免疫反应过程中,单核细胞会被招募到感染部位参与免疫防御,从而导致外周血中单核细胞计数升高。 血液系统疾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等,骨髓中异常的单核细胞大量增殖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导致单核细胞明显偏高。 二、艾滋病与单核细胞的关系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疾病。在艾滋病的不同阶段,单核细胞可能会有变化,但单核细胞偏高不是艾滋病的特异性表现。HIV感染人体后,主要攻击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等,导致免疫功能逐渐缺陷,进而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等。在艾滋病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免疫相关的血细胞变化,但不能仅通过单核细胞偏高就判定为艾滋病,需要结合HIV抗体检测、核酸检测等特异性检查来明确是否感染HIV。 总之,单核细胞偏高只是一个血液学指标的异常,有多种原因可引起,不能单纯依据单核细胞偏高就诊断为艾滋病,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2025-10-29 11:32:31
  • 新冠阳性后多久无传染性

    新冠阳性后无传染性时间因人群而异,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普通感染者症状出现后5天内传染性渐降,老年人免疫弱传染性持续稍长7天内需注意防护部分极度低下者超7天,儿童总体类似部分免疫特殊情况者可能延长,免疫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传染性持续往往较长可能7天甚至更久,通常通过连续两次合适检测方法核酸检测阴性且间隔符合要求综合判定还需结合临床症状等多方面因素。 一般人群 对于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普通新冠感染者,依据相关研究,通常在症状出现后的5天内传染性逐渐降低,一般发病后5天核酸载量会明显下降,传染性也随之显著减弱。比如,有研究追踪显示,发病后第1-3天传染性相对较强,到发病后第5天,多数感染者已不具备明显的社会传播风险。 特殊人群 老年人:老年人群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其传染性持续时间可能会稍长一些。一般来说,发病后7天内仍需注意防护,但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免疫力极度低下的老年患者,可能传染性持续时间会超过7天,需要密切关注病毒载量变化来判断传染性情况。 儿童:儿童感染新冠后,传染性持续时间总体与普通人群类似,但由于儿童新陈代谢等特点,个体间也有差异。通常发病后5天左右传染性逐渐降低,但对于一些免疫功能有特殊情况的儿童,比如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儿童,传染性持续时间可能会延长,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病毒检测情况来综合判断。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像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其体内病毒清除相对困难,传染性持续时间往往较长。可能发病后7天甚至更久仍具有传染性,这类人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持续进行病毒监测,直到确认不具备传染性为止。 通常判断无传染性可以通过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呈阴性,且间隔时间符合要求来综合判定,但具体还需结合个体的临床症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

    2025-10-29 11:32:01
  • 新冠阳性了可以洗澡吗

    新冠阳性后一般感染人群身体尚可时可洗澡需注意水温、时间并及时保暖,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要评估体力有人陪同精准调温快速保暖,儿童感染后需保证室温适宜短时间洗澡关注反应并涂保湿霜,有基础疾病者病情稳定期可在家人协助下短时间洗澡保持通风出现不适立即停止就医。 一、一般感染人群洗澡建议 新冠阳性后若身体一般状况尚可,无明显不适或虚脱表现,通常可以洗澡。洗澡时需注意控制水温,以38~40℃为宜,避免过热或过冷刺激身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建议控制在15~20分钟内,防止因体力消耗过大加重不适。洗完后应迅速擦干身体,及时穿上保暖衣物,避免受凉,因为此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受凉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二、特殊人群洗澡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洗澡前需评估自身体力,若感觉极度乏力、头晕等不适,不建议立即洗澡。洗澡时最好有人陪同,以应对可能突发的身体状况。水温调节要精准,避免水温过高导致血管扩张,引起血压波动;水温过低则易引发感冒,加重病情。洗完后务必快速保暖,防止体温骤降。 (二)儿童 儿童感染新冠后洗澡需格外谨慎。应确保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6~28℃左右。洗澡时间要短,控制在10分钟内,避免长时间洗澡导致体力不支。洗澡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反应,若出现寒战、精神萎靡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洗澡并采取保暖措施。另外,儿童皮肤相对娇嫩,洗澡后要及时涂抹保湿霜,防止皮肤因干燥不适。 (三)有基础疾病者 如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新冠后洗澡前需评估病情稳定性。若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不建议洗澡;病情稳定期可在家人协助下短时间洗澡,且洗澡时要保持环境通风良好,水温适中,避免因洗澡导致心肺负担加重。一旦洗澡过程中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

    2025-10-29 11:31:39
  • 狂犬病发病症状是什么

    狂犬病临床病程分三期,前驱期有类似感冒等症状及恐惧不安等表现持续数天儿童症状常不典型;兴奋期呈高度兴奋状态有恐水怕风等突出表现伴体温升高等交感神经亢进症状持续数天;麻痹期痉挛停止出现迟缓性瘫痪呼吸渐弱等最终因衰竭死亡不同年龄患者症状有差异有被可疑动物咬伤抓伤史者出现相关症状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狂犬病的临床病程通常分为三期,即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前驱期:多数患者有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等较敏感,并有喉咙紧缩感。本期持续2-4天。儿童患者症状常不典型,可能更易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兴奋期: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典型患者见水、饮水、听流水声甚至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怕风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微风或其他刺激如光、声、触动等,均可引起咽肌痉挛。患者体温常升高(38-40℃)。此外,患者还可出现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表现,如唾液分泌增多、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本期持续1-3天。 麻痹期:痉挛逐渐停止,患者逐渐安静,但出现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等。患者的呼吸渐趋微弱或不规则,并可出现潮式呼吸等,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持续6-18小时。 不同年龄的患者在狂犬病发病症状上可能有一些差异。儿童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非特异性的早期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等,而容易被忽视,待出现典型的恐水、恐风等症状时往往病情已进展较严重。对于有被可疑狂犬病动物咬伤、抓伤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一旦出现上述相关症状,都应高度警惕狂犬病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2025-10-29 11:31:22
  • 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

    h7n9禽流感早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儿童症状可能不典型有胃肠道症状进展期可现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致多种危及生命情况儿童病情变化快老年人病情重且康复慢有基础疾病患者基础疾病易加重。 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8℃以上,部分患者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等。儿童患者的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有的仅表现为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进展期症状:病情发展较快,部分患者会出现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表现,可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咯血痰等,肺部体征常不明显,有的可闻及湿啰音或有肺实变体征等。严重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 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感染h7n9禽流感时,除了可能出现上述流感样症状外,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一些儿童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就出现肺炎等较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表现,而且可能更容易出现意识改变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例如,有研究显示部分儿童患者起病后很快出现呼吸急促等严重表现。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机体功能衰退,感染h7n9禽流感后,病情往往相对较重,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呼吸衰竭等情况,而且康复相对较慢,同时老年人常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在感染h7n9禽流感后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增加治疗的复杂性。 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本身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h7n9禽流感后,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比如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感染后,可能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出现呼吸困难显著加重等情况;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

    2025-10-29 11:31: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