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从业10余年,目前为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兼学会秘书,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通州区热带病与少见病专家组组员,Brian神经感染免疫专刊青委编委。长期从事各种急、慢感染性疾病,发热待查等诊治工作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SCI文献10余篇,参与编著、译著出版中外文书籍5部展开
个人擅长
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展开
  • 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多数患者有发热干咳乏力等常见症状,部分患者有呼吸道及五官相关的咽痛鼻塞流涕、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有肌肉及消化道相关的肌痛、腹泻,儿童有精神差、吃奶量减少等表现,老年人易有重症倾向、发热持续长、呼吸困难且基础疾病易加重,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后基础疾病易发作加重。 一、常见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呈现低热(37.3~38℃)至高热(>39℃)不等,部分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干咳较为常见,系病毒刺激呼吸道黏膜所致;乏力也是常见表现,患者会感觉身体疲倦、缺乏力气。 二、其他系统相关症状 1.呼吸道及五官相关:部分患者会出现咽痛,感觉咽喉部疼痛不适;有些患者有鼻塞、流涕症状,类似普通感冒的鼻部表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是较为典型的症状,可能与病毒影响嗅觉味觉神经有关;少数患者会出现结膜炎,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 2.肌肉及消化道相关:部分患者有肌痛,肌肉酸痛无力;还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等。 三、特殊人群表现 1.儿童患者:症状与成人有差异,部分儿童可能仅表现为精神差、吃奶量减少等,也有儿童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密切关注儿童病情变化,因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 2.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感染后更易出现重症倾向,可能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且更易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呼吸道症状,同时老年人往往合并基础疾病,感染后会使基础疾病加重,增加健康风险。 3.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后除新冠相关症状外,更容易诱发基础疾病发作,比如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加重的情况,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更明显,需格外重视基础疾病的管理与监测。

    2025-10-29 11:30:18
  • 新冠失去嗅觉是重症吗

    新冠失去嗅觉本身非直接判定重症,重症判定基于呼吸系统功能、氧合状态及多器官受累等核心指标,老年人有嗅觉丧失且伴呼吸急促等需高度警惕向重症发展,儿童新冠患者嗅觉丧失伴呼吸频率异常等重症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评估。 一、新冠失去嗅觉与重症的关系界定 新冠患者出现失去嗅觉症状本身并非直接判定为重症。重症的评估主要基于呼吸系统功能、氧合状态及多器官受累情况等核心指标。失去嗅觉属于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局部症状,是病毒影响嗅神经或嗅觉上皮细胞导致的嗅觉功能障碍,不属于重症判定的关键依据。 二、重症的核心判定指标 1.呼吸系统相关指标: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30次/分、呼吸困难(如喘息、鼻翼扇动等);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病变在24~48小时内进展>50%等。 2.氧合指标:指氧饱和度≤93%(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氧合指数(PaO/FiO)≤300mmHg等。 3.多器官功能损伤:出现休克、凝血功能障碍、代谢性酸中毒、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多器官受累表现。 三、特殊人群的考量 1.老年人:本身常合并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若新冠患者同时存在嗅觉丧失且伴随呼吸急促、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需高度警惕向重症发展,因老年人机体代偿能力较弱,需密切监测呼吸及氧合状况。 2.儿童:儿童重症判定与成人不同,更关注呼吸频率异常(如婴儿<2月龄呼吸频率≥60次/分、2~12月龄≥50次/分、1~5岁≥40次/分)、精神萎靡、持续高热不退等,若儿童新冠患者出现嗅觉丧失同时伴随上述重症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评估。 综上,新冠失去嗅觉不能直接判定为重症,重症的判断需依据呼吸系统功能、氧合状态及多器官受累等核心医学指标,特殊人群需结合其自身特点综合评估病情。

    2025-10-29 11:29:01
  • 新冠病毒呕吐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直接影响胃肠道细胞致呕吐,儿童需关注脱水等情况并保证易消化食物摄入,成年人要注意休息和调整饮食严重时就医,老年人要重视且注意电解质等,无论何种人群呕吐时都要保持口腔清洁并清理呕吐物。 一、可能机制 新冠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能直接影响胃肠道相关细胞,引发胃肠道炎症反应,导致呕吐症状。例如,病毒可以在胃肠道上皮细胞中复制,引起细胞损伤和功能紊乱,进而刺激胃肠道的神经末梢,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呕吐。 二、不同人群表现及应对 儿童:儿童感染新冠病毒出现呕吐时,需密切关注其脱水情况。因为儿童呕吐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丢失。要少量多次给儿童补充口服补液盐,以预防脱水。同时,要注意儿童的精神状态,若精神萎靡或呕吐频繁,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静脉补液等治疗。儿童的胃肠道相对脆弱,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可能对儿童的营养摄入产生影响,要尽量保证儿童摄入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等。 成年人:成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出现呕吐时,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如果是轻微呕吐,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缓解,比如暂时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馒头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呕吐较严重,影响正常进食和水分摄入,也需要考虑就医,可能需要进行止吐等对症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出现呕吐时,要格外重视。因为老年人可能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呕吐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要注意观察老年人的电解质情况,因为呕吐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同时,要保证老年人的营养供应,必要时可能需要通过鼻饲等方式补充营养。 三、呕吐时的一般护理措施 无论何种人群,出现新冠病毒感染呕吐时,都要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漱口,避免呕吐物残留导致口腔不适或继发感染。另外,要注意呕吐物的清理,防止他人接触到呕吐物而感染。

    2025-10-29 11:28:12
  • 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传播包括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是患者等产生含病毒飞沫被周围人吸入致感染,密闭空间人群聚集通风不良时风险高,儿童活动集中防护弱、老年人免疫差易感染;接触传播是接触被污染物体表面后经手触黏膜感染,流感病毒在光滑表面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儿童好奇触摸不及时清洁双手易感染,老年人居住或公共环境物品污染接触不规范易感染。 一、飞沫传播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咳嗽、打喷嚏等产生的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当感染者呼出、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会形成带有病毒的飞沫,这些飞沫直径一般在1-5微米,可在空气中悬浮短时间,周围人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后,病毒可能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内复制增殖,从而引发感染。例如,一项针对流感传播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密闭空间中,流感患者产生的飞沫传播是主要的感染途径之一,尤其是当人群聚集且通风不良时,飞沫传播的风险显著增加。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其活动范围相对集中,且自我防护意识较弱,在学校、幼儿园等场所易因近距离接触而通过飞沫感染流感;老年人因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在接触含有流感病毒飞沫时,感染风险也相对较高。 二、接触传播 接触传播是指通过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再接触自己的眼、鼻、口等黏膜部位而感染。流感病毒可以在物品表面存活一定时间,比如在塑料、不锈钢等光滑表面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当健康人用手触摸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手上会沾染病毒,若此时不及时洗手,再用手触碰眼、鼻、口,病毒就会通过黏膜侵入人体引发感染。以儿童为例,儿童好奇心强,喜欢用手触摸各种物体表面,且可能在触摸后未及时清洁双手就接触面部,增加了接触传播的风险;对于老年人,若居住环境或公共环境中物品表面被流感病毒污染,也容易通过接触后不规范的手部卫生行为导致感染。

    2025-10-29 11:27:44
  • 丙肝有什么症状表现

    丙肝分急性、慢性、肝硬化三种情况,急性丙型肝炎部分患者症状轻或无明显症状儿童症状可不典型,慢性丙型肝炎有持续乏力、食欲减退等一般症状及肝区不适等肝脏相关表现,丙肝肝硬化有肝功能减退表现如消瘦乏力等及门静脉高压表现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老年患者并发症风险更高病情更隐匿凶险。 急性丙型肝炎 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可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患者会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一般来说,成人急性丙型肝炎症状相对较轻,约有一半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对于儿童急性丙型肝炎,由于儿童的机体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部分儿童可能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慢性丙型肝炎 一般症状:患者可能会有持续的乏力,这种乏力感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缓解;还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肝脏相关表现:部分患者会有肝区不适或隐痛,查体时可发现肝脏轻度肿大。对于患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合并糖尿病的丙肝患者,慢性丙肝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导致肝脏功能逐渐下降,出现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风险增加。 丙肝肝硬化 肝功能减退表现:患者会出现消瘦、乏力加重、面色晦暗(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等表现。还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由于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会出现低蛋白血症,导致下肢水肿、腹水等。 门静脉高压表现:主要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及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时可能会破裂出血,引起呕血、黑便等,危及生命;脾大及脾功能亢进会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患者容易出现感染、出血倾向等。对于老年丙肝肝硬化患者,各器官功能本身处于衰退状态,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更高,病情变化可能更为隐匿和凶险。

    2025-10-29 11:27:1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