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临床擅长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从业10余年,目前为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兼学会秘书,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通州区热带病与少见病专家组组员,Brian神经感染免疫专刊青委编委。长期从事各种急、慢感染性疾病,发热待查等诊治工作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SCI文献10余篇,参与编著、译著出版中外文书籍5部展开
个人擅长
内科学感染性疾病,长程发热大于3周以上的发热待查,流行性感冒,中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肝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复杂性腹腔感染,神经系统感染,心内膜炎,狂犬病,艾滋病预防,登革热,支原体感染展开
  • 得了狂犬病的人是什么症状

    狂犬病前驱期通常持续1-4天有类似感冒等症状且伤口可有异样感儿童表现非特异需留意伤口及精神状态,兴奋期具恐水怕风、神经精神症状及交感神经亢进表现,麻痹期渐趋安静出现弛缓性瘫痪致呼吸循环衰竭儿童现肌肉无力等成人有肢体障碍等需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一、前驱期症状 通常持续1~4天,患者多有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也可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等刺激开始敏感,伤口部位可能有痒、痛、麻及蚁走感等异常感觉,此期症状常不典型,易被忽视。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烦躁、哭闹等非特异性表现,需家长留意其伤口周围是否有异样反应及整体精神状态变化。 二、兴奋期症状 1.恐水、怕风:此为狂犬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患者虽极度口渴,但不敢饮水,见水、闻流水声甚至听到提及“水”的词语都会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怕风表现为风吹、drafts等刺激可引发咽喉痉挛,患者常因呼吸肌痉挛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例如,部分患者听到风声就会出现咽喉紧缩、无法呼吸的情况。 2.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可出现精神失常、幻听幻视等,表现为躁动、胡言乱语、情绪激动等。同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出现大汗、流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表现,男性与女性在此期表现无本质差异,但不同个体因体质不同,多汗、血压升高等表现程度可能有差异。 三、麻痹期症状 患者渐趋安静,痉挛停止,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较为多见。呼吸肌和吞咽肌瘫痪可导致呼吸微弱、呼吸困难,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对于儿童,此期可能表现为肌肉无力、活动减少等,需特别关注其呼吸频率和力度;成年人则可能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呼吸浅快等情况,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2025-10-29 11:17:53
  • 现阶段流感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流感患者多突发高热伴畏寒或寒战且发热持续数天部分免疫低下者延长,有咳嗽咽痛流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及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儿童流感常不典型且年长儿童胃肠道症状突出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现呼吸困难等且易合并肺炎等并发症合并基础疾病者感染后易致基础疾病加重需格外警惕病情变化。 一、典型流感症状 1.发热表现:流感患者多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且常伴有畏寒或寒战,发热一般持续3~5天,但部分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热时间可能延长。 2.呼吸道相关症状:常见咳嗽、咽痛、流涕、鼻塞等,咳嗽多为干咳,程度可轻重不一;咽痛较为明显,可能影响吞咽;流涕和鼻塞症状相对普通感冒可能更为突出。 3.全身中毒症状:包括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肌肉酸痛可累及全身,以四肢肌肉较为明显,乏力感较为显著,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尤其在儿童流感中较为常见。 二、特殊人群流感症状特点 1.儿童:婴幼儿流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多以高热、咳嗽、呼吸急促为主要表现,部分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拒食等;年长儿童流感症状与成人相似,但可能胃肠道症状相对更突出,如呕吐、腹泻等。 2.老年人:老年人流感症状往往不典型,多表现为呼吸困难、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意识模糊等),发热程度可能不如青壮年明显,且容易合并肺炎等并发症,需密切关注。 3.合并基础疾病者:患有慢性心肺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后,易导致基础疾病加重,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喘息加重、呼吸困难明显加剧;糖尿病患者可能因流感导致血糖波动增大等,需格外警惕并及时评估病情变化。

    2025-10-29 11:17:13
  • 打新冠疫苗几天不能同房

    目前无明确规定打新冠疫苗后特定天数不能同房,通常无明显不适当天可正常同房,体质较弱或有基础疾病者接种后1-2天先观察,有症状要等恢复后再考虑,女性生理期接种者生理期结束且身体恢复良好后再同房。 一、一般情况的建议 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打新冠疫苗后特定天数不能同房。通常情况下,若接种新冠疫苗后身体无明显不适症状,如发热、严重乏力、局部红肿疼痛剧烈等,当天就可以正常进行同房行为。这是因为新冠疫苗引起的常见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轻微疼痛、红肿)和全身反应(如轻度发热、乏力等)一般较轻微,对性生活通常不会产生直接的严重影响,只要个人身体感觉耐受,就可以正常进行。 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体质较弱或有基础疾病者:这类人群接种疫苗后身体恢复可能相对较慢,即使没有出现明显的疫苗不良反应,也建议在接种后1-2天内先观察身体状态。因为同房过程中身体会有一定程度的活动和能量消耗,对于体质较弱或有基础疾病的人,可能会加重身体负担,影响身体恢复。若接种后出现发热、明显乏力等症状,应在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如常后再考虑同房,一般需要2-3天甚至更长时间,具体需根据个人身体实际恢复情况来定,以确保身体状况能够耐受同房行为,避免因身体不适而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2.女性生理期接种疫苗者:女性在生理期接种疫苗后,若进行同房需格外谨慎。生理期女性身体相对虚弱,免疫力可能有所下降,接种疫苗后身体也处于一个需要恢复的状态,此时同房容易增加感染的风险(如生殖系统感染等),同时也可能因身体劳累等因素影响身体恢复。建议在生理期接种疫苗后,先观察身体有无不适,待生理期结束且身体恢复良好后再进行同房,一般建议在接种后2

    2025-10-29 11:16:50
  • 新冠病毒最终会消失吗

    新冠病毒最终是否消失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从病毒进化、全球公共卫生防控及不同人群防控等方面综合考量,若其变异朝有利方向发展且持续科学防控等,新冠病毒可能趋于类似季节性流感那样相对稳定可控的存在从而达类似“消失”状态但需长期努力和研究支撑。 新冠病毒是否最终会消失是一个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从病毒的进化特性来看,病毒会不断发生变异。目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演化,但从大的趋势和公共卫生防控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考量,新冠病毒有可能趋向于成为类似季节性流感病毒那样相对稳定且致病性相对降低的存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类似“消失”的状态,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 从全球公共卫生防控角度,随着疫苗接种的广泛推进、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完善以及人们对病毒认识的深入等,能够有效控制病毒的传播和流行强度。例如,通过采取科学的隔离、检测、治疗等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新冠病毒导致的严重疾病和死亡情况,降低其在人群中的传播规模。 对于不同人群而言,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等属于新冠病毒感染后的高风险特殊人群,在防控过程中更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通过加强防护、及时接种疫苗等方式来降低感染风险和严重后果。儿童群体相对来说,其免疫系统等特点使得感染后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也需要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防控措施来保障健康。 从病毒本身的进化走向,若其变异朝着致病性更弱、传播力适当降低且人体能够较好建立免疫防护的方向发展,那么新冠病毒最终可能会在人类社会中以一种相对温和且可控的形式存在,类似逐渐趋于“消失”的状态,但这需要持续的科学监测、防控努力以及对病毒不断深入的研究来支撑和推动。

    2025-10-29 11:16:11
  • 德尔塔新冠病毒症状早期表现

    德尔塔新冠病毒早期常见发热且多有波动、干咳明显持续伴喉咙痛等上呼吸道卡他不突出表现及全身疲倦乏力难缓解,儿童感染症状不典型需关注精神体温,老年易现乏力气短且可致基础病加重要留意呼吸血氧,有基础病史者感染可致基础病难控需监测相关指标。 一、德尔塔新冠病毒症状早期的常见表现 1.发热:多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发热,体温多在37.3℃以上,部分为中低热,且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或热度有波动,与病毒在体内复制等病理过程相关。 2.呼吸道症状:干咳较为常见,相对普通感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德尔塔毒株感染导致的干咳更明显且持续,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喉咙疼痛、鼻塞、流涕等,但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不突出。 3.乏力:患者常感全身疲倦、乏力,经短暂休息难以缓解,因病毒感染引发炎症反应等影响机体能量代谢与正常生理功能。 二、不同人群德尔塔新冠病毒症状早期表现差异 1.儿童群体:感染后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可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部分有低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较成人不明显,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体温变化等,因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老年人群体:早期易出现乏力、气短等,且因常患慢性呼吸系统、心血管等基础疾病,感染后可能致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出现咳嗽加重、咳痰性状改变等,需关注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异常时及时就医。 3.有基础病史人群:本身患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病者,感染后除常见症状外,可致基础病控制困难,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增大、高血压患者血压难控,因病毒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干扰基础病生理调节机制,需密切监测基础病指标与自身感染相关症状。

    2025-10-29 11:15: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