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乙肝、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的防治及肝衰竭的人工肝治疗;在急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干细胞与肝衰竭肝脏再生,新发突发传染病以及医学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有独到的见解。
向 Ta 提问
-
被蟑螂咬了怎么处理
被蟑螂咬后,可采取清洗伤口、避免搔抓、观察症状、使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措施,特殊人群应谨慎处理,同时保持室内清洁可预防蟑螂叮咬。 1.清洗伤口:使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以去除可能残留的蟑螂唾液和细菌。 2.避免搔抓:搔抓伤口可能会导致感染或加重症状,应尽量避免。 3.观察症状:密切观察伤口周围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如果症状较轻,可以自行观察和处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4.使用药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如抗生素软膏、止痒药等,以缓解症状。 5.就医治疗:如果伤口出现感染、化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清创、消毒等处理,并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在处理被蟑螂咬的伤口时,应更加谨慎。如果不确定如何处理,应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此外,为了预防蟑螂叮咬,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垃圾,封堵缝隙,避免食物残渣暴露在外。
2025-08-11 14:54:43 -
小孩被小孩咬破皮了怎么办
被人咬破皮后的伤口护理: 一、冲洗:需使用流动的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反复冲洗伤口,时间至少达15分钟。这样做能有效去除伤口处的污物及可能存在的病菌等。 二、消毒:用碘伏棉球从内向外擦拭伤口和周围皮肤,进行3遍消毒。通过消毒可进一步减少病菌残留,降低感染风险。 三、用药及包扎:清洁完伤口后,首先可在伤口处涂抹如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消炎药膏;接着将敷贴贴在伤口处,然后再用纱布或绷带进行覆盖。必要时还可口服头孢、阿奇霉素等消炎药。恰当的用药和包扎能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加重。 四、注射疫苗:为防止破伤风感染,建议在24小时内打破伤风疫苗。 特别提示: 1.被人咬破皮后,应尽早开展伤口护理。 2.在伤口恢复期间要避免接触水,可遵医嘱合理使用消炎药以减少继发感染的可能性。 总之,被人咬破皮后要及时、正确地进行伤口处理,注意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以促进伤口良好恢复和减少不良情况发生。
2025-08-11 14:52:34 -
降钙素12算高吗
降钙素正常参考值因性别等有差异,男性0-14ng/L、女性0-28ng/L,若降钙素12ng/L,男女均在正常范围不算高,其水平变化可反映疾病情况,如甲状腺髓样癌时异常升高,不同年龄人群参考值范围有差异,正常生活方式对其影响不大,甲状腺相关病史人群定期监测有助于发现疾病复发等情况 降钙素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分泌,其水平变化可反映一些疾病情况。比如在甲状腺髓样癌时,降钙素往往会异常升高。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和成人的降钙素正常参考值范围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年龄较小的儿童降钙素正常范围可能相对更窄一些,但总体也是基于上述大致的参考范围体系。在生活方式方面,一般正常的生活方式对降钙素水平影响不大,但如果存在一些可能影响甲状腺C细胞功能的疾病等情况时,降钙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对于有甲状腺相关病史的人群,定期监测降钙素水平有助于及时发现甲状腺髓样癌等疾病的复发或进展等情况。
2025-08-11 14:49:37 -
新冠阳了以后几天就不传染了
一般人群新冠感染者症状出现后约五天内具较强传染性,症状消退且体温正常持续两天以上传染性显著降低,初期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强随病程进展载量下降传染性减弱;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慢基础病者免疫弱排毒时间可能延长,需更注意防护,不能单纯以时间判定不传染,建议综合连续两次间隔≥24小时核酸阴性等评估且自身加强健康监测。 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的人群,其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弱,病毒排毒时间可能延长,因此这类人群新冠阳性后不传染的时间可能相对更长,需更加注意做好防护,如持续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环境通风等,且建议通过连续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均为阴性等综合评估来判断是否不具传染性,不能单纯以时间为唯一判定标准,同时这类特殊人群自身也需加强健康监测,保障身体恢复。
2025-08-11 14:44:24 -
巨细胞病毒igm和igg都偏高
巨细胞病毒偏高主要分为巨细胞病毒抗体IGG偏高和巨细胞病毒IGM偏高等情况。巨细胞病毒抗体IGG偏高表明患者曾经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巨细胞病毒IGM偏高则提示有活动性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一、若患者存在IGG偏高: 1.伴随不适症状时,需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2.没有发热、皮疹等相关症状时,提示既往感染且已痊愈,无需治疗。 3.若IGG偏高且伴有皮疹、发热、黄疸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二、若巨细胞病毒IGM偏高: 1.经检查血清巨细胞病毒DNA也偏高,可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首先要及时隔离患者,切断传播途径。 2.然后配合医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更昔洛韦胶囊、盐酸伐昔洛韦片、泛昔洛韦片等。 总之,巨细胞病毒偏高是否需要治疗一定要由医生诊断后确定,且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2025-08-11 14: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