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绍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乙肝、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的防治及肝衰竭的人工肝治疗;在急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干细胞与肝衰竭肝脏再生,新发突发传染病以及医学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有独到的见解。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郝绍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 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获理学、医学双博士学位,从事感染性疾病与肝病的诊治。擅长肝衰竭的人工肝治疗以及新突发传染病的救治。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担任长学制教材《感染病学》第三版学术秘书。参与了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国标准的提出,和我国《肝衰竭诊治指南》《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的修订。获得2017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先进工作者荣誉。展开
个人擅长
乙肝、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的防治及肝衰竭的人工肝治疗;在急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干细胞与肝衰竭肝脏再生,新发突发传染病以及医学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展开
  • 例假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多数女性例假期间可正常接种新冠疫苗因临床未发现月经周期对免疫效果及不良反应有显著影响接种后按常规注意事项观察即可若例假期间有明显不适症状如严重痛经致身体虚弱、剧烈腹痛影响生活或本身有基础疾病例假时病情明显加重倾向则需暂缓接种或咨询医生评估后决定。 一、多数女性例假期间可正常接种新冠疫苗 例假是女性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例假不是接种新冠疫苗的禁忌证。目前临床研究未发现月经周期会对新冠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显著影响,也不会增加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多数女性在例假期间可以像平时一样正常接种新冠疫苗,接种后按照疫苗接种后的常规注意事项进行观察即可。 二、特殊情况需暂缓接种 若女性在例假期间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如严重痛经导致身体极度虚弱、剧烈腹痛影响正常生活等,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因为此时身体处于相对不适的状态,暂缓接种可避免因疫苗接种可能带来的身体反应与例假不适症状相互干扰,待例假结束、身体恢复舒适状态后再安排接种。另外,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且在例假期间病情有明显加重倾向的女性,如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且例假时出现心悸、胸闷等加重表现,需咨询相关医生,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接种新冠疫苗。

    2025-08-15 11:44:43
  • 小儿猩红热的最佳治疗方法

    小儿猩红热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首选青霉素类药物疗程通常10天,过敏者选用大环内酯类,确诊后需隔离至症状消失且咽拭子培养阴性后3天,患病小儿需保证充足休息,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青霉素过敏小儿选替代抗生素依药敏试验观察反应并关注其营养状况。 一、抗生素治疗 小儿猩红热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疗程通常为10天。若患儿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能有效杀灭病原菌,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二、隔离措施 猩红热具有传染性,确诊后需隔离患儿,隔离时间需持续至症状消失且咽拭子培养阴性后3天,以此阻断疾病传播,尤其避免传染给其他儿童。 三、一般护理 患病小儿需保证充足休息,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温盐水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青霉素过敏的小儿,选用替代抗生素时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如有无皮疹、胃肠道不适等。需根据小儿年龄等因素谨慎选择替代药物并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关注小儿营养状况,保证其摄入足够营养以支持机体对抗感染。

    2025-08-15 11:44:06
  • 丙肝窗口期多长时间

    丙肝抗体检测窗口期一般二至十二周平均约七周不同个体有波动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延长,HCVRNA检测窗口期较短一至三周可更早发现,特殊人群如免疫力低下、孕妇等需据情况调整检测时间或多次检测。 一、丙肝抗体检测的窗口期 丙肝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2~12周,平均约7周。这是因为人体感染丙肝病毒后,需要一定时间产生足够量的抗体才能被检测到。不同个体因免疫反应差异,窗口期存在波动,部分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延长至12周以上。 二、丙肝病毒核酸(HCVRNA)检测的窗口期 HCVRNA检测的窗口期相对较短,通常在感染后1~3周即可检测到病毒核酸。由于HCVRNA检测直接针对病毒遗传物质,能更早发现感染,对于怀疑早期感染的人群可优先选择该检测方法。 三、特殊人群的窗口期特点 1.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患有艾滋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免疫力低下者,机体产生抗体的时间可能延迟,丙肝抗体检测窗口期可能延长至12周以上,此时建议结合HCVRNA检测综合判断。 2.其他特殊人群 孕妇、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等,其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受影响,需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检测时间,必要时多次检测以明确是否感染丙肝病毒。

    2025-08-15 11:43:16
  • 绦虫属于哪几种疾病

    猪肉绦虫成虫寄生人体小肠可致猪肉绦虫病部分患者有腹痛腹泻等表现其幼虫寄生人体可致囊尾蚴病皮下肌肉寄生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脑部寄生有癫痫发作等神经症状牛肉绦虫成虫寄生人体小肠会引起牛肉绦虫病部分有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相关表现。 一、猪肉绦虫相关疾病 猪肉绦虫成虫寄生人体小肠可引发猪肉绦虫病,其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表现;同时,猪肉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人体可导致囊尾蚴病,囊尾蚴可寄生在皮下及肌肉,引起皮下囊尾蚴病,表现为皮下可触及圆形或椭圆形结节,质地坚韧;若寄生在脑部,可引发脑囊尾蚴病,出现癫痫发作、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生活质量,尤其儿童及青少年若感染脑囊尾蚴病,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等。 二、牛肉绦虫相关疾病 牛肉绦虫成虫寄生人体小肠会引起牛肉绦虫病,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部分可有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表现,一般对营养吸收等有一定影响,尤其长期感染可能导致患者营养状况受影响,不同年龄人群感染后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不同,但总体主要是成虫寄生小肠引发的消化道相关症状。

    2025-08-15 11:42:31
  • 丝虫会导致什么病,你知道吗

    淋巴丝虫病由班氏丝虫等引起急性期现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等周期性发作症状慢性期因淋巴回流致淋巴管曲张象皮肿等,盘尾丝虫病由旋盘尾丝虫引起成虫皮下移行微丝蚴可侵犯眼部致河盲症初期有皮肤症状且儿童感染需密切关注。 一、淋巴丝虫病 淋巴丝虫病是由班氏丝虫、马来丝虫等引起。急性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患者可出现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局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皮肤出现红线(离心性淋巴管炎),好发于下肢、腹股沟等部位;慢性期因淋巴回流受阻,可导致淋巴管曲张、象皮肿,常见于下肢、阴囊、上肢等部位,皮肤增厚、粗糙、坚硬似大象皮肤,且易合并细菌感染加重病情,儿童感染时可能影响淋巴系统正常发育,导致生长发育相关问题。 二、盘尾丝虫病 盘尾丝虫病由旋盘尾丝虫引起,成虫在人体皮下组织移行,微丝蚴可侵犯眼部,引起河盲症,是导致全球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初期可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微丝蚴侵犯眼部,可造成角膜浑浊、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视力,儿童感染后眼部病变可能影响其视觉发育及学习生活,且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需密切关注。

    2025-08-15 11:40: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