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绍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乙肝、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的防治及肝衰竭的人工肝治疗;在急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干细胞与肝衰竭肝脏再生,新发突发传染病以及医学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有独到的见解。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郝绍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 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获理学、医学双博士学位,从事感染性疾病与肝病的诊治。擅长肝衰竭的人工肝治疗以及新突发传染病的救治。积极承担教学任务,担任长学制教材《感染病学》第三版学术秘书。参与了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国标准的提出,和我国《肝衰竭诊治指南》《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的修订。获得2017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先进工作者荣誉。展开
个人擅长
乙肝、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的防治及肝衰竭的人工肝治疗;在急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干细胞与肝衰竭肝脏再生,新发突发传染病以及医学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展开
  • 艾滋病毒离开人体能活多久

    艾滋病毒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多久取决于温度、环境、消毒剂及化学物质等因素,一般在室温下液体环境中可存活15天以上,干燥环境中很快失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60℃环境中30分钟内失活。 1.温度和环境:艾滋病毒在室温下,液体环境中可以存活15天以上。如果是在干燥的环境中,艾滋病毒很快就会失去活性。 2.暴露于消毒剂或化学物质:艾滋病毒对常用的消毒剂,如酒精、漂白剂、次氯酸钠等敏感。这些消毒剂可以迅速破坏艾滋病毒的结构,使其失去传染性。 3.暴露于极端温度:高温可以灭活艾滋病毒。例如,在60℃的环境中,艾滋病毒在30分钟内就会失去活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信息是基于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的。在实际情况中,艾滋病毒的存活时间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如果有相关的疑虑,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或医生。

    2025-06-03 17:18:21
  • 亚败血症会遗传吗

    亚败血症不属于遗传病,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但需重视,有家族史者应定期体检,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适当锻炼。 亚败血症不属于遗传病,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亚败血症又称变应性亚败血症,是一种周期性发热伴有关节痛、皮疹、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的疾病。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感染、免疫、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咽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等。 虽然亚败血症不属于遗传病,但仍需引起重视。对于有亚败血症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总之,亚败血症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但仍需积极治疗和预防。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5-06-03 17:17:43
  • 破伤风针一般多长时间打有效

    打破伤风针的有效时间主要与针的种类以及伤口情况有关,一般在伤后24小时内注射效果最佳。 如果是TAT,也就是破伤风抗毒素,一般要求在伤后24小时内注射,因为破伤风潜伏期一般为7~8天,注射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如果是TIG,也就是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因为它的半衰期较长,可长达28天,所以在伤后2周内注射都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打破伤风针的时间可能需要适当调整。比如,如果伤口污染严重,或者是被生锈的铁钉扎伤,注射时间可能需要提前。此外,过敏体质的人在注射破伤风针时,需要先进行皮试,如果皮试阳性,需要进行脱敏注射。 总之,打破伤风针的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在注射破伤风针后,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025-06-03 17:17:00
  • 亲嘴会传染艾滋病吗

    一般来说,双方无口腔溃疡等破损时亲嘴不会传染艾滋病,但仍取决于具体情况,且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预防可采取保持单一性伴侣、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等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的传播风险还与许多其他因素有关,例如性伴侣的数量、性行为的方式、是否使用安全套等。因此,为了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单一的性伴侣,避免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关系。 2.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 3.避免共用注射器,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 4.进行艾滋病检测,定期进行艾滋病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您对艾滋病的传播和预防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医疗机构。

    2025-06-03 17:16:03
  • 猩红热潜伏期是多久

    猩红热的潜伏期平均为2~3天。 猩红热的潜伏期为1~7天,平均为2~3天。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猩红热的潜伏期与链球菌感染后的免疫反应有关。在潜伏期内,患者可能已经具有传染性,但症状尚未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猩红热的潜伏期虽然相对较短,但在潜伏期内患者仍有可能传播病菌。因此,对于猩红热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应密切观察症状,如有发热、咽峡炎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史。同时,猩红热患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避免传播病菌。 此外,猩红热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如果怀疑患有猩红热,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2025-06-03 17:15: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