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发热待查、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于晓敏,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呼吸内科专业,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做博士后,2011年在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参加临床工作十余年,经过严格的系统内科培训,内科基础知识扎实。对发热待查、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以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展开
个人擅长
发热待查、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展开
  • 咳嗽是新型冠状病毒吗

    咳嗽不一定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不能仅仅根据咳嗽这一症状就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如果出现咳嗽症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呼吸道清洁。 2.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封闭、拥挤的空间。 3.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 4.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5.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等情况,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有慢性疾病者等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情可能会更严重,因此这些人群应该更加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感染。如果有密切接触史或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核酸检测或抗体检测,以明确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2025-06-06 14:56:01
  • 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什么

    血培养和骨髓培养是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前者在病程第1~2周阳性率可达80%以上,后者阳性率高于血培养,尤适合于已用抗菌药物治疗、血培养阴性者。 根据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 1.血培养 2.骨髓培养 3.粪便培养 4.肥达反应 解析: 1.血培养:在病程的第1~2周阳性率可达80%以上,是确诊伤寒最常用的方法。 2.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尤适合于已用抗菌药物治疗、血培养阴性者。 3.粪便培养:在第2~3周阳性率较高,约70%。 4.肥达反应:通常在病程第2周起阳性率逐渐增加,第4周可达90%,“O”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上,“H”抗体凝集效价在1:160以上,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 因此,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血培养、骨髓培养。

    2025-06-06 14:51:39
  • 打狂犬疫苗能喝酒吗

    打狂犬疫苗后通常不建议喝酒,因为酒精可能会影响疫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1.避免饮酒:酒精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增加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如头痛、头晕、乏力等。 2.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接种后的不适症状,如疲劳、肌肉疼痛等。 3.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疫苗的效果。 4.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5.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接种疫苗期间应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免影响疫苗的效果。 6.注意观察:接种疫苗后应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

    2025-06-06 14:47:44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的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三种。 1.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病毒,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可能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2.接触传播:患者的飞沫或分泌物沾染到物体表面,其他人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再接触自己的口、鼻或眼睛,也可能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3.气溶胶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气溶胶中,也可能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需要注意的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可能会因环境、气候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025-06-06 14:45:29
  • 出水痘可以晒太阳吗

    出水痘期间晒太阳可能会导致皮肤感染、皮肤瘙痒、病情加重等情况,因此尽量避免晒太阳。 皮肤感染:水痘是一种皮肤传染病,晒太阳会使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增加皮肤感染的风险。 皮肤瘙痒:水痘会导致皮肤瘙痒,晒太阳会加重瘙痒感,可能会导致患者搔抓皮肤,从而引起皮肤感染或留下疤痕。 病情加重: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在1周左右会自行结痂脱落。晒太阳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延长病程。 因此,出水痘期间尽量避免晒太阳,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感染。如果皮肤瘙痒,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缓解。

    2025-06-06 14:42: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