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擅长:发热待查、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于晓敏,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呼吸内科专业,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做博士后,2011年在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参加临床工作十余年,经过严格的系统内科培训,内科基础知识扎实。对发热待查、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以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展开
个人擅长
发热待查、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展开
  • 请问这样会感染艾滋吗

    这种情况通常不会感染艾滋,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一般的日常接触、共用餐具、蚊虫叮咬等不会感染艾滋病。 1.艾滋病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很快会失去活性。一般的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不会传播艾滋病。 2.共用办公用品、电话、厕所等,也不会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不能通过完整的皮肤感染人体。 3.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在蚊虫体内不能存活,也不会进入蚊虫体内繁殖。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高危性行为或接触到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体液,应及时就医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应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高危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不共用注射器等,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如果对艾滋病或其他性传播疾病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2025-05-09 11:25:03
  • 查的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感染、支原体特点、抗生素治疗、感染分类、疗程、不必过度紧张按疗程用药。 一、支原体感染:当检查出支原体感染时,就表明机体遭受到了支原体的侵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药物来进行医治。 二、支原体特点:支原体属于一种处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其特别之处在于没有细胞膜。 三、抗生素治疗:因为支原体没有细胞膜,所以很多抗生素对其是没有效果的,在临床上通常会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来予以治疗。 四、感染分类:支原体的感染可分为泌尿系统感染和呼吸道系统感染等不同类型。 五、疗程:要是感染的支原体数量较多,一般会用到3至4个疗程。 六、不必过度紧张按疗程用药: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当发生感染后无需过度慌张,只要按照疗程使用药物即可。 支原体感染需重视,了解其特点、治疗方法、感染分类、疗程等方面,面对感染保持冷静按疗程用药。

    2025-05-09 11:23:50
  • 小三阳携带者会自愈吗

    小三阳携带者通常指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以下是关于这方面的详细分析: 一、乙型肝炎病毒的特点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DNA病毒,人体感染后可能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 二、小三阳携带者自愈情况 在小三阳检查中呈阳性,表明体内携带乙型肝炎病毒,这种情况一般很难自愈。 三、治疗的必要性 需要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才能将体内的病毒杀灭。若是患上乙型病毒性肝炎,则更需进行治疗,不然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四、治疗方法及药物 患者可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拉米夫定片、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安络化纤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经治疗后可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五、注意事项 患者应注意不可盲目等待自愈,以免耽误病情,影响身体健康。一旦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及时治疗。 总之,小三阳携带者自愈较难,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关注,避免因疏忽而带来不良后果。

    2025-05-09 11:23:28
  • 流感反复高烧怎么治疗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流感病毒引发,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反复发热、头晕头痛、身体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体温通常在1至2天达高峰,3至4天后逐渐下降,但部分免疫力低下人群会出现反复发烧情况。建议采取药物治疗和一般治疗。 一、药物治疗 1.对于流感患者,首先要进行隔离并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相关药物。 (1)高热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物,如布洛芬等。 (2)咳嗽咳痰严重者可给予止咳祛痰药物对症治疗。 (3)若是甲型流感病毒,可给予金刚烷胺及金刚乙胺类药物,以阻断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并抑制其复制。 二、一般治疗 患者治疗期间应适当休息,多喝水,保持鼻、咽部及口腔卫生。若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如采用鼻导管、面罩等方式进行氧疗。 总之,对于流感患者要及时进行相应治疗和护理,以促进康复。

    2025-05-09 11:23:03
  • 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区别

    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均能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但二者存在一定差异,包括接种对象、接种次数等。当前常用的是乙脑减毒活疫苗。 一、接种对象的不同 1.乙脑减毒活疫苗是活疫苗,其毒性较低,接种对象为8月龄以上健康儿童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 2.乙脑灭活疫苗是死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至10周岁儿童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 二、接种次数的区别 1.乙脑减毒活疫苗共需接种2剂次,分别在8月龄和2周岁时各接种1剂。 2.乙脑灭活疫苗共需接种4剂次,8月龄时接种2剂,间隔7至10天,2周岁和6周岁时各接种1剂。 建议家长依据孩子的具体状况来选择适宜的疫苗进行接种,倘若接种后出现不适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 本文重点阐述了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在接种对象和接种次数上的差异,提醒家长合理选择并注意接种后反应。

    2025-05-09 11:23: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