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各类感染性疾病、腹泻病及肝功能异常的诊治,对不明原因发热、复杂感染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
猩红热怎么传染途径
猩红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和带菌者咳嗽等产生飞沫致周围人吸入感染,人群密集处易传播,儿童尤易)、直接接触传播(与患者直接接触如握手等致病菌经破损皮肤侵入)、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污染物品经黏膜或破损皮肤侵入)。 1.空气飞沫传播:猩红热患者和携带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在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产生含有病菌的飞沫,周围人群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这是猩红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尤其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更容易发生传播。对于儿童群体来说,由于他们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密切接触,空气飞沫传播的风险相对较高,年龄较小的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通过此途径感染。 2.直接接触传播:与猩红热患者直接接触,比如接触患者的皮肤伤口、被污染的物品等也可能导致感染。例如,与患者握手、共用毛巾、玩具等,病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在家庭环境中,如果有家庭成员患病,其他成员与之有较密切的身体接触,就有被传染的可能,对于有皮肤破损等情况的儿童,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直接接触更易感染。 3.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菌污染的物品,如餐具、玩具、书本等,也有可能受到感染。虽然病菌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有限,但在一些被污染且未及时清洁的物品上仍可能残留病菌,接触后经口、鼻等黏膜或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在儿童常接触的公共物品较多的环境中,间接接触传播也需引起重视,比如在幼儿园的公共玩具等被污染后,其他儿童接触就有感染风险。
2025-07-30 11:02:54 -
腮腺炎传染途径是什么
腮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进行传播,其中飞沫传播是最主要方式,接触传播概率相对较低,母婴传播较为罕见。 1.飞沫传播:是腮腺炎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患者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含有腮腺炎病毒的飞沫,周围人群吸入这些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例如,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若有腮腺炎患者,其呼出的带有病毒的飞沫会在空气中扩散,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就容易通过呼吸感染病毒。对于儿童群体来说,由于他们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环境中接触密切,飞沫传播导致儿童腮腺炎聚集性发病的情况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腮腺炎,但儿童因为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等因素,感染风险相对更高。 2.接触传播:接触被腮腺炎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比如,患者触摸过的玩具、餐具、书籍等物品上会残留病毒,其他人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等黏膜部位,就有可能将病毒带入体内引发感染。对于成年人,如果生活或工作环境中存在被污染的物品,且自身防护意识不足时,也有感染风险。不过,相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的概率相对较低,但在一些特定场合,如家庭中密切接触患者的物品时,也需要引起重视。 3.母婴传播:母亲如果在孕期感染腮腺炎病毒,有可能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但这种情况相对较为罕见。一般来说,腮腺炎的母婴传播不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但对于孕期女性来说,如果感染腮腺炎,需要密切关注对胎儿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2025-07-30 11:01:38 -
新型冠状病毒的病症发热多少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发热个体差异大,部分超37.3℃,多数38℃-39℃,少数高热超39℃;儿童体温波动大,要防惊厥;老年人发热不明显但病情变化快;有基础病史人群发热会影响基础疾病,发热38.5℃以下可物理降温,持续升高或伴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 不同人群发热特点及相关情况 儿童: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热表现与成人有一定差异,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可能发热温度波动相对较大,部分儿童可能起始发热温度相对较低,但也可能迅速上升至较高水平,需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因为儿童体温过高时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要注意及时采取合适的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来控制体温。 老年人:老年人感染后发热情况也有其特点,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发热时可能体温升高不如年轻人明显,但病情变化往往较快,需更加谨慎监测体温及其他症状,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发热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的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热可能会对基础疾病产生影响,比如发热可能会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在监测体温的同时,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相关表现,及时就医评估病情。 当出现发热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体温在38.5℃以下且一般情况尚可时,可先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方式缓解,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症状,则需及时就医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2025-07-30 10:59:56 -
大肠埃希菌有什么症状
大肠埃希菌感染可引发肠道感染、尿路感染、新生儿感染及其他部位感染等,肠道感染中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致水样腹泻等,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致黏液脓血便等;尿路感染女性更易发生,急性膀胱炎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急性肾盂肾炎有全身症状;新生儿感染病情严重有多种表现;其他部位感染如伤口感染有炎症表现,血流感染有严重表现。 尿路感染相关症状 当大肠埃希菌引起尿路感染时,女性相对男性更易发生,这与女性尿道短而直的解剖结构有关。急性膀胱炎时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可伴有耻骨上区疼痛或压痛;急性肾盂肾炎除了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外,还会出现发热、寒战、腰痛等全身症状,发热多为高热,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发热表现不典型,如仅表现为精神萎靡等,腰痛可表现为肾区叩击痛。 新生儿感染相关症状 新生儿感染大肠埃希菌时,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可出现拒奶、嗜睡、体温不升或发热等一般感染表现,还可能出现黄疸加重、呼吸急促、腹胀等特殊表现,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要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 其他部位感染相关症状 大肠埃希菌还可能引起其他部位感染,如伤口感染,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若感染严重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血流感染时可出现持续高热、寒战、精神差等严重表现,由于血液是全身循环的,感染扩散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对各个年龄段患者都可能造成严重威胁,但新生儿和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风险更高。
2025-07-30 10:58:56 -
人得了狂犬病有什么症状
狂犬病的症状依次为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和昏迷期,各期症状表现不同,患者最终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儿童等特殊人群症状更严重,狂犬病可防不可治,预防是关键。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动物咬伤传播。人得了狂犬病后,会出现一系列症状,以下是对这些症状的具体分析: 1.前驱期: 症状:在狂犬病的前驱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乏力、头痛、恶心等症状,类似于感冒。 时间:这个阶段通常持续2-4天。 2.兴奋期: 症状:患者会进入兴奋期,表现出高度的兴奋、恐惧、恐水、怕风等症状。 恐水:患者听到水的声音或看到水,甚至想到水,就会出现咽喉肌痉挛,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 怕风:患者对风的刺激也非常敏感,甚至听到风声也会引起痉挛。 时间:兴奋期通常持续1-3天。 3.麻痹期: 症状:患者逐渐进入麻痹期,出现肌肉瘫痪、呼吸衰竭等症状。 时间:麻痹期一般持续6-18小时。 4.昏迷期: 症状:患者最终会进入昏迷期,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时间:昏迷期通常在发病后的数天内。 需要注意的是,狂犬病的症状在不同患者中可能会有所差异,而且前驱期和兴奋期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因此,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应及时清洗伤口,并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狂犬病的症状可能更为严重,预后也较差。此外,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因此预防非常重要。
2025-07-30 10:5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