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各类感染性疾病、腹泻病及肝功能异常的诊治,对不明原因发热、复杂感染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
艾滋病通过唾液会传染吗
艾滋病通过唾液一般不会传染,其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唾液中艾滋病病毒含量极低,日常一般接触如共同进餐、握手等不会感染,特殊人群也一样,需注重其他正确预防措施,高危人群应及时检测。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二、唾液中艾滋病病毒的含量及传播可能性 1.唾液中病毒含量极低:唾液中艾滋病病毒的含量非常少,远远不足以造成感染。有科学研究表明,通过检测唾液中的艾滋病病毒载量,其浓度远低于能引发感染所需的阈值。 2.一般日常接触中唾液传播难以实现:在日常的社交接触,如共同进餐、握手、拥抱、共用办公用品等情况下,即使接触到含有艾滋病病毒的唾液,也不会感染艾滋病。因为病毒数量不足以突破人体的防御系统引发感染。例如,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都未发现因唾液接触而感染艾滋病的案例。 三、特殊人群情况需注意的方面 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但在艾滋病通过唾液传播方面,与其他人群一样,日常的一般接触中唾液不会导致感染。在生活中,无需过度担忧因唾液接触而感染艾滋病,但仍需注重其他正确的艾滋病预防措施,如避免不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注射器等。对于有高危行为可能的人群,应及时进行艾滋病相关检测以排除感染风险。
2025-07-30 10:49:13 -
支原体感染是什么引起
支原体感染由支原体引起,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青少年因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等易感染,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也增加风险;生殖支原体等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性活跃人群中不良性行为习惯者感染风险高,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几率增加。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健康人吸入了含有肺炎支原体的飞沫后,肺炎支原体就会附着并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进而引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支原体肺炎等。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肺炎支原体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且在集体生活中接触病原体的机会较多,所以更容易感染肺炎支原体。而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处于通风不良、人员密集的环境中,也会增加感染肺炎支原体的风险。 生殖支原体等其他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在性活跃的人群中,若不注意安全性行为,就可能感染生殖支原体等,从而引发泌尿生殖道的感染相关疾病。对于有多个性伴侣或者不采取安全避孕措施等不良性行为习惯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同时,自身的免疫力状况也会影响感染的发生,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即使接触到较少的支原体数量,也更容易受到感染。例如,患有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感染支原体的几率会增加。
2025-07-30 10:48:44 -
支原体感染是性病吗
部分支原体感染属于性病范畴,性传播是其重要传播方式,非性传播如母婴传播也存在,不同人群表现及注意事项不同,性活跃人群需注意安全性行为,孕妇等要做好预防新生儿感染措施。 性传播是重要传播方式: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在性活跃人群中,通过性接触感染的概率较高。例如,有研究显示,在不洁性行为后的人群中,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相对较高。性传播使得支原体感染在性病相关感染中占据一定比例。 非性传播途径:除了性传播外,支原体还可通过母婴传播等非性传播途径感染。比如母亲感染支原体后,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传染给新生儿。但总体而言,性传播是其较为主要的传播方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部分支原体感染可归为性病范畴。 不同人群中支原体感染的表现及注意事项有所不同。对于成年人,若有不洁性行为史且出现泌尿生殖道相关症状,需警惕支原体感染导致的性病情况;对于儿童,母婴传播而来的支原体感染则需关注新生儿或婴幼儿的特殊表现,如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在儿童中也较为常见,与成人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在致病机制等方面有一定关联,但传播途径与性病相关的支原体感染不同。在生活方式方面,性活跃人群应注意安全性行为以降低性病相关支原体感染风险,而对于有母婴传播风险的孕妇等人群,则要做好孕期检查等相关措施来预防新生儿感染支原体。
2025-07-30 10:48:02 -
埃博拉患者如何治愈
目前没有有效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的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隔离防护、支持性治疗、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接种等措施。 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方法可以治愈埃博拉病毒病,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病死率高,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极大威胁。以下是一些关于埃博拉病毒病治疗的一般信息: 1.支持性治疗:包括提供充足的营养、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以及控制症状如发热、疼痛和出血等。 2.隔离和防护:对于确诊或疑似埃博拉病毒病的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隔离和防护措施,以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 3.抗病毒药物:目前正在研究一些抗病毒药物来治疗埃博拉病毒病,但尚未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获批上市。 4.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埃博拉病毒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些疫苗正在研发中,并进行了临床试验。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埃博拉病毒病的治疗,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来控制疫情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对于普通人来说,预防埃博拉病毒病的传播非常重要,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动物和患者,以及遵循卫生部门的建议和指导。 如果你或他人怀疑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病,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疗人员的建议和指导。在处理和接触可能感染的物品或患者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2025-07-30 10:47:15 -
新冠感染的传播途径是哪三种
新冠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不同特殊人群感染风险有别,老年人应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场所,儿童要做好防护,孕妇外出需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新冠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一、飞沫传播,含有新冠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而导致感染,例如在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产生飞沫,近距离接触时易受感染。飞沫传播在密闭空间中较为常见,比如在拥挤的电梯内等环境。二、气溶胶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比如医疗机构中没有规范防护的情况下,可能会因产生高浓度气溶胶而导致传播。三、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是指与患者直接接触而被感染,间接接触是指接触了被新冠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自己的口、鼻、眼等部位而感染,比如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物品后未洗手就触摸面部等部位就可能感染。对于特殊人群,老年人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接触相关传播途径时感染风险更高,应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儿童的呼吸道黏膜等相对娇嫩,在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中更易受影响,要注意做好防护;孕妇的免疫系统和身体状况特殊,同样需避免暴露于可能的传播途径中,如必须外出则要规范佩戴合适的口罩等防护用品等。
2025-07-30 10: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