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银芳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擅长:各类感染性疾病、腹泻病及肝功能异常的诊治,对不明原因发热、复杂感染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许银芳,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与教学工作,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发表专业论文数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学会任职:江苏省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一届青委会委员。 专业擅长:各类感染性疾病、腹泻病及肝功能异常的诊治,对不明原因发热、复杂感染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个人擅长
各类感染性疾病、腹泻病及肝功能异常的诊治,对不明原因发热、复杂感染等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 艾滋病有预防疫苗吗

    艾滋病预防疫苗研发仍在进行中,HIV高变异性等给研发带来挑战,有疫苗具免疫反应诱导能力但未完全有效,研发面临病毒变异、免疫逃避等关键问题,未来可精准设计等,目前靠避免高危行为等预防,未来有望研发出有效疫苗。 疫苗研发面临的关键问题 病毒变异方面:HIV的遗传物质是RNA,其复制过程中缺乏校正酶,导致病毒容易发生突变,这使得疫苗难以针对所有变异株产生有效保护。不同地区、不同感染个体的HIV毒株存在差异,要研发出能涵盖多种变异株的疫苗极具挑战。 免疫逃避机制:HIV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例如病毒可以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使得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和清除被感染的细胞;或者通过改变自身抗原表位等方式,让疫苗诱导产生的免疫反应无法有效发挥作用来清除病毒。 未来研发的方向与期望 未来的研发方向可能包括基于更深入了解HIV生物学特性的精准疫苗设计,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等手段优化疫苗抗原设计,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病毒变异;或者探索联合疫苗等新的疫苗策略,以期望能够激发更全面、更持久的免疫保护反应。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有效的艾滋病预防疫苗,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研发出安全、有效的艾滋病预防疫苗,为艾滋病的预防提供有力武器。对于不同人群来说,在等待有效疫苗研发成功的过程中,仍需通过避免高危性行为、不共用注射器等措施来预防艾滋病的感染。

    2025-07-22 14:53:33
  • a群流脑疫苗可以不打吗

    一般不建议不打a群流脑疫苗,它可预防A群流脑,流脑对儿童健康威胁大,接种是有效措施,国家有免疫程序安排,过敏体质或患某些急性病儿童有特殊情况需留意,但大多儿童应按程序接种来预防流脑。 从疾病危害角度 流脑在儿童群体中传播速度较快,一旦感染,对儿童健康威胁较大。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接种a群流脑疫苗是预防a群流脑最有效的措施。例如,在流脑高发地区,通过广泛接种a群流脑疫苗,能显著降低流脑的发病率。对于婴幼儿来说,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流脑病菌的侵袭,接种疫苗能为其提供特异性免疫保护。 从免疫程序角度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a群流脑疫苗有相应的接种时间安排。一般婴儿在6-18月龄接种a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a群脑膜炎双球菌的免疫力。如果不按照程序接种,儿童就会处于流脑的易感状态,增加了感染患病的风险。 特殊人群情况 过敏体质儿童:如果儿童对疫苗成分过敏,则不能接种a群流脑疫苗,需提前告知医生过敏史,由医生评估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替代措施来预防流脑,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大多数过敏体质儿童经医生评估后若不存在禁忌是可以接种的。 患有某些急性疾病儿童:如儿童正患有发热、急性传染病、严重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需暂缓接种a群流脑疫苗,待疾病康复后再评估接种事宜,因为此时接种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或影响疫苗接种效果。

    2025-07-22 14:51:25
  • 继发性肺结核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化学治疗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原则,早期利于杀菌等,联合用药如异烟肼等常联用;手术治疗适用于经合理化疗无效等情况但需严格掌握指征;对症治疗中咯血少量时安静休息等,大量需防窒息;发热低热用物理降温,高热选合适方法,特殊人群需特殊处理。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经合理化学治疗后无效、多重耐药的厚壁空洞、大块干酪灶、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手术可以直接清除病灶,促进病情的好转。但手术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对症治疗 咯血处理:少量咯血时,患者应安静休息,消除紧张情绪,可给予氨基己酸等止血药物;大量咯血时,需警惕窒息的发生,应采取患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急救措施。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导致的咯血情况,处理原则基本相同,但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基础疾病较多,在止血治疗时需考虑对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 发热处理:低热患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体温较高时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退热方法,但要注意避免大量出汗导致脱水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特殊年龄的患者,如儿童发热时要更加谨慎处理,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有其他不良影响的退热方式,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方法。

    2025-07-22 14:51:02
  • 艾滋病病毒是怎么产生的

    艾滋病病毒主要源于非洲灵长类动物,HIV-1型可能源于黑猩猩,HIV-2型可能源于白眉猴,灵长类病毒通过人类捕猎屠宰等接触进入人体,经变异等形成可在人群传播致病毒株,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有感染风险,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风险高,有高风险接触史人群需警惕并检测。 跨物种传播过程 灵长类动物体内存在的类似HIV的病毒,通过某种途径传播给人类。例如,在非洲部分地区,当地居民有捕猎、屠宰灵长类动物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接触到了灵长类动物的血液等体液,灵长类动物体内的病毒便有机会进入人体。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发生变异等一系列变化,逐渐适应人体环境并在人群中传播开来。从分子水平来看,HIV病毒的基因组包含gag、pol、env等基因,这些基因在跨物种传播后,通过不断的突变、重组等遗传变异过程,形成了能够在人类群体中高效传播和致病的HIV毒株。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历史上都可能因接触到携带相关病毒的灵长类动物而有感染风险,但由于现代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等因素,不同年龄人群的感染风险分布有所不同;性别方面,在历史上不同性别都可能因类似的接触行为而面临感染风险;生活方式上,那些有捕猎、屠宰灵长类动物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感染风险相对较高;对于有过相关高风险接触史的人群,就需要高度警惕HIV感染的可能,应及时进行检测等相关措施。

    2025-07-22 14:49:30
  • 风疹出来第四天了还会不会传染给别人

    风疹出来第四天仍可能具有传染性,其传染性在发病前1周到出疹后5天左右较活跃,儿童、成人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感染风险不同,需注意隔离防护避免传播 传染性的持续时间与病毒排放情况 风疹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患者的病毒排放较为活跃,此时他人接触到含有病毒的飞沫就容易被感染。即使到了出疹第四天,仍不能完全排除病毒排放的可能性,所以仍需注意隔离防护,避免将病毒传播给他人。 不同人群的传染风险及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若接触风疹患者,感染风险较高。对于患有风疹的儿童,在出疹第四天仍需居家隔离,避免去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儿童。同时,家长要做好儿童的护理工作,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等。 成人群体:成人如果既往没有感染过风疹且没有接种过风疹疫苗,接触风疹患者后也容易被感染。所以风疹患者即使出疹第四天,与成人接触时也应尽量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减少病毒传播几率。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如哮喘、心脏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感染风疹后可能会加重基础病情。所以风疹患者在出疹第四天时,更要注意避免将病毒传染给这类人群,这类人群自身也要尽量减少与风疹患者的密切接触。 总之,风疹出来第四天仍有传染给他人的可能性,需要采取适当的隔离防护措施来避免病毒传播。

    2025-07-22 14:47:3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