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保方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男女不孕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和前列腺疾病;运用中医药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临床经验丰富;对生殖与微循环、精囊与性功能、腰椎间盘突出与男科疾病相关性有开拓性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金保方,医学博士,博士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西医结合男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临床培训基地江苏站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男科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药协会男科药物研究专委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医学会不孕不育分会副会长、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男科分会副主委、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委、南京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男科学杂志》副主编。 率领团队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5项,参与“973”子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收录17篇,出版论著30余部,任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男科学》、《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副主编,获发明专利3项,科学技术奖7项。展开
个人擅长
中西医结合诊治男女不孕不育症、性功能障碍和前列腺疾病;运用中医药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临床经验丰富;对生殖与微循环、精囊与性功能、腰椎间盘突出与男科疾病相关性有开拓性研究。展开
  • 精子检查报告的正常参考

    精液相关指标包括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含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精子总活力)、精子形态、白细胞计数、酸碱度(pH)、液化时间,各指标有正常参考值范围,异常可能与生殖系统疾病、年龄等因素相关,不同指标异常分别可能由不同原因导致,有生殖系统病史人群需关注相应指标变化。 一、精液量 正常参考值通常为1.5~6.0毫升。精液量过少(小于1.5毫升)可能与射精管阻塞或先天性精囊缺乏等有关;精液量过多(大于6.0毫升)则可能见于禁欲时间过长等情况,但也可能提示精囊病变等问题。年龄方面,一般随着年龄增长,精液量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正常范围主要基于大部分健康人群的统计。对于有生殖系统相关病史的人群,需要更密切关注精液量的变化。 二、精子浓度 正常参考值为(15~200)×10/升。精子浓度过低(小于15×10/升)可能影响受孕几率,常见原因包括精索静脉曲张、隐睾、生殖道感染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精子浓度可能有所差异,一般年轻健康男性精子浓度相对较高。有生殖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其精子浓度可能偏离正常范围,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三、精子活力 1.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正常参考值应大于32%。精子活力低下可能与精索静脉曲张、内分泌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年龄较大的男性精子活力可能会逐渐下降,有生殖系统炎症病史等情况的人群需关注精子活力变化。 2.精子总活力(PR+NP):正常参考值大于40%。精子总活力反映了精子整体的运动能力,对生育有重要影响,其异常可能源于多种生殖系统相关的病理因素。 四、精子形态 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应大于4%。精子形态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接触有害物质等有关。不同年龄男性的精子形态正常率可能有一定波动,有生殖系统发育异常病史等情况的人群需要留意精子形态的情况。 五、白细胞计数 正常参考值为小于1×10/毫升。精液中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生殖道感染等炎症性病变,年龄相关的免疫功能变化可能会影响白细胞计数情况,有生殖系统感染病史的人群要关注精液中白细胞计数是否正常。 六、酸碱度(pH) 正常参考值为7.2~8.0。精液酸碱度异常可能影响精子的活力和功能,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对精液pH有一定影响,有生殖系统疾病的人群需关注精液pH的变化。 七、液化时间 正常参考值为小于60分钟。精液不液化或液化时间过长可能影响精子的活动,常见原因包括前列腺炎等疾病,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液化时间可能有差异,有前列腺相关病史的人群要注意精液液化时间的情况。

    2025-10-14 15:00:37
  • 无精症有什么症状表现

    无精症本身通常无特异自觉症状多通过精液检查发现,部分患者有与基础病因相关表现,先天性因素相关表现有染色体异常致身材高大、四肢细长、睾丸小硬、第二性征不典型及输精管缺失致触不到输精管;后天性因素相关表现有内分泌异常致男性乳腺发育、性功能减退,感染因素致阴囊疼痛、肿胀、皮肤发红、体温轻度升高,梗阻性因素致部分无明显不适仅精液检查无精子,怀疑无精症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做详细检查明确病因。 先天性因素相关表现: 染色体异常相关:若因克氏综合征(47,XXY)等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无精症,患者可能有身材高大、四肢细长、睾丸小而硬等表现,青春期后第二性征可能不典型,如胡须、腋毛等生长不明显,嗓音尖细等,这是因为染色体异常影响了性激素的分泌及第二性征的发育,不同性别(男性)在青春期时正常的第二性征发育依赖于正常的染色体及内分泌调节,染色体异常打乱了这一过程。 输精管缺失相关: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的患者,外生殖器一般正常,但通过体检等可能发现输精管触不到,这是由于胚胎发育时期输精管形成障碍导致,男性胚胎发育过程中输精管的形成有特定的发育路径,任何干扰该路径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输精管缺如。 后天性因素相关表现: 内分泌异常相关:如高泌乳素血症导致的无精症,患者可能出现乳房发育(男性乳腺发育)、性功能减退等表现,这是因为泌乳素升高会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男性正常的生殖内分泌调节中泌乳素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过高的泌乳素会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和第二性征及性功能,不同性别(男性)的生殖内分泌平衡被打破后就会出现相应异常表现。 感染因素相关:附睾炎、睾丸炎等导致的无精症,患者可能有阴囊部位的疼痛、肿胀,阴囊皮肤可能发红,体温可能轻度升高,这是因为感染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炎症刺激会引起阴囊局部的不适症状,感染的病原体入侵睾丸、附睾等生殖器官,引发炎症反应,影响生精环境和生精功能。 梗阻性因素相关:如果是射精管梗阻等原因,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但通过精液检查发现无精子,是因为梗阻导致精子无法正常排出,射精管梗阻会阻碍精子从附睾运输到尿道排出体外,而患者自身可能没有明显的感觉,除非梗阻同时合并有其他炎症等情况才会出现相应局部不适。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无精症患者是通过精液分析发现的,一旦怀疑有无精症,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包括性激素检查、染色体检查、阴囊超声等,以明确病因,不同病因导致的无精症可能有不同的伴随表现,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2025-10-14 14:59:15
  • 精子有长条固体是什么

    精子有长条固体可能是精液不液化或液化不全(与前列腺炎等疾病、年龄、生活方式有关)、精囊腺疾病(与感染等因素、年龄、生活方式有关)、精子凝集(与免疫因素有关)等原因导致,需进行精液常规、前列腺相关、精囊腺等检查,发现该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维护精液质量。 正常精液刚射出时呈稠厚的胶冻状,射出后在前列腺分泌的纤维蛋白溶解酶作用下逐渐液化。但如果出现长条固体,可能存在异常情况。 可能的异常原因 精液不液化或液化不全:前列腺分泌的纤溶酶等液化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时,精液可能不能正常液化,出现长条固体样物质。这可能与前列腺炎等疾病有关,前列腺炎会影响前列腺分泌功能,导致液化因子分泌异常。从年龄角度看,中青年男性若长期久坐、不规律性生活等,易患前列腺炎,从而影响精液液化情况;老年男性也可能因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导致类似问题。从生活方式看,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的男性,精液质量受影响的风险增加,可能出现精液不液化相关表现。 精囊腺疾病:精囊腺分泌的物质参与精液组成,精囊腺炎症等疾病可能导致精囊腺分泌异常物质,使精液中出现异常固体。精囊腺疾病的发生与感染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男性都可能患病,性生活不卫生等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精子凝集:精子自身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凝集,也可能表现为精液中有长条固体。这可能与免疫因素等有关,自身免疫异常可能导致精子凝集现象。 相关检查及建议 精液常规检查:通过精液常规检查可以观察精液的液化时间、精子形态、活力等情况,明确是否存在精液不液化、精子异常凝集等问题。对于不同年龄男性,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有所不同,中青年男性检查前需禁欲2-7天,老年男性也需遵循此原则,且检查前应避免劳累、饮酒等影响精液质量的行为。 前列腺相关检查:如前列腺液常规、前列腺超声等检查,以排查前列腺是否存在炎症、增生等问题。对于有前列腺炎相关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的男性,更应重视前列腺检查,不同年龄男性前列腺炎的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可能伴有排尿困难等症状,需通过检查明确病因。 精囊腺检查:精囊腺超声等检查可了解精囊腺是否存在病变。对于有血精等精囊腺相关症状的男性,精囊腺检查尤为重要,不同年龄男性精囊腺疾病的表现和病因有一定差异。 如果发现精子有长条固体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对维护精液质量有积极意义。

    2025-10-14 14:58:29
  • 男性早泄怎么调理

    改善早泄可从多方面入手,生活方式上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心理调节需缓解压力、伴侣沟通;饮食要均衡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医学干预可采用行为训练,如挤捏法、停-动法;特殊人群中年轻男性要避免不良习惯,有基础病史男性需先控制基础疾病再调理早泄。 适度运动:进行有氧运动,如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改善早泄有帮助。运动能提升身体的整体机能,包括性功能相关的生理基础。 心理调节 缓解压力:男性在生活中可能面临工作、家庭等多方面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易导致早泄。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每天进行15~20分钟的冥想,能帮助放松身心,减轻焦虑情绪。研究发现,焦虑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射精反射,导致早泄发生。 伴侣沟通:早泄患者应与伴侣坦诚沟通,让伴侣理解自己的状况,避免伴侣给予患者过多的指责等负面反馈。双方共同营造轻松的性生活氛围,伴侣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患者缓解心理负担,对改善早泄有积极作用。 饮食调理 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牡蛎、瘦肉、坚果等。锌元素对于维持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硒元素也与精子的活力等相关。例如,牡蛎中锌含量丰富,适量食用牡蛎有助于改善生殖系统功能,可能对早泄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过量饮酒、吸烟以及食用过多辛辣食物可能会影响血管功能和神经传导,进而影响性功能,加重早泄症状。 医学干预(非药物) 行为训练: 挤捏法:在性生活中,当男性有射精紧迫感时,女方用拇指放在阴茎冠状沟上下方,食指和中指放在阴茎系带两侧,轻轻挤捏4~5秒,然后突然放松,如此反复训练,可以提高射精阈值。 停-动法:性生活时阴茎插入阴道后,当男方感到有射精预感时立即停止阴茎的抽动,将阴茎留在阴道内,女方用手指轻轻挤压阴茎头部位,等射精预感消失后再进行性交活动,如此反复训练。 特殊人群提示 年轻男性:年轻男性发生早泄可能与生活不规律、心理压力大等因素相关,除了上述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外,要特别注意避免过早开始过度的性行为等不良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节奏。 有基础病史男性:如果男性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血管和神经功能,进而导致或加重早泄。此类男性在调理早泄时,首先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再进行早泄的相关调理,并且要定期复诊,监测基础疾病和早泄情况的变化。

    2025-10-14 14:58:10
  • 安全期内体外射精会怀孕吗

    安全期界定基于月经周期,排卵前5天到后4天为排卵期,其余为安全期,但不准确且易受因素影响,体外射精因射精前有精液溢出有失败风险,安全期内体外射精仍可能怀孕,月经不规律、青春期、围绝经期女性不适合此避孕方式,且体外射精不能避免性传播疾病,应选可靠避孕法。 一、安全期的界定 安全期是指女性月经周期中不易受孕的时间段,通常分为排卵前安全期和排卵后安全期。一般来说,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排卵日大约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加上排卵日共10天为排卵期,其余时间相对为安全期。但需要注意的是,安全期避孕并非绝对可靠,因为女性的排卵时间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比如情绪变化、环境改变、健康状况等都可能导致排卵提前或推迟。 二、体外射精的原理及局限性 体外射精是指在性交过程中,男性在即将射精时将阴茎从阴道抽出,使精液射在体外的避孕方法。然而,这种避孕方式存在较大局限性。在射精前,男性往往会有少量精液溢出,而这少量精液中可能含有精子,这些精子有可能进入阴道从而导致怀孕。例如,有研究表明,体外射精的失败率较高,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使用体外射精避孕的女性,第一年的意外妊娠率可达20%左右。 三、安全期内体外射精怀孕的可能性分析 虽然处于安全期,但由于安全期的判断可能不准确以及体外射精时精液溢出的风险,安全期内体外射精仍有怀孕的可能。如果女性的排卵时间发生了改变,提前或推迟排卵,那么原本认为的安全期就不再安全,再加上体外射精时精液溢出的情况,就增加了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会,从而导致怀孕。比如,一位月经周期原本规律的女性,因近期压力过大导致排卵提前,那么原本的安全期就变成了易受孕期,此时体外射精就很可能无法达到避孕效果。 四、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对于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安全期的判断更加困难,体外射精避孕失败的风险也就更高。这类女性由于排卵时间不固定,很难准确界定安全期,所以不建议采用安全期体外射精的避孕方式。另外,处于青春期的女性,其内分泌系统尚未完全稳定,排卵情况变化较大;而围绝经期的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周期也往往不规律,这两类特殊人群都不适合依赖安全期体外射精来避孕,应选择更加可靠的避孕方法,如避孕套、口服短效避孕药等(仅提及方法,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同时,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即使采用体外射精,在性交过程中仍有可能发生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所以在选择避孕方式时,不能仅仅考虑怀孕问题,还应综合考虑性健康等多方面因素。

    2025-10-14 14:56: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