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擅长: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玉玮,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知名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儿童保健委员会委员、中国孕婴童产业委员会专家顾问。原山东省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儿童保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齐鲁医院儿科副主任。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展开
  • 婴儿几个月能吃米粉

    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4-6个月大时,但要根据婴儿的发育情况决定。开始时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量和浓度,并观察反应。饮食应多样化,米粉只是一部分。如有疑问,可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在婴儿4个月之前,他们的消化系统还不够成熟,无法完全消化米粉等固体食物。过早添加辅食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过敏等问题。因此,建议在婴儿4个月后再开始添加辅食,并逐渐引入不同的食物,以确保婴儿获得足够的营养。 当开始给婴儿添加米粉时,可以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量和浓度。同时,要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如是否有过敏、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停止添加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此外,婴儿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包括母乳或配方奶、蔬菜、水果、肉类等。米粉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替代其他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婴儿的发育情况都不同,因此添加辅食的时间和方式可能会有所差异。如果对婴儿的饮食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

    2025-06-17 16:43:17
  • 小儿鼻窦炎能治好吗

    小儿鼻窦炎可以治好,但治疗需时间和耐心,主要方法是药物和手术治疗,日常需注意护理。 小儿鼻窦炎可以治好,但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小儿鼻窦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鼻腔和鼻窦黏膜的炎症引起的。常见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呼吸、睡眠和生长发育。 治疗小儿鼻窦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缓解炎症和症状。手术治疗通常是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进行,如鼻窦内窥镜手术等。 除了治疗外,家长还需要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感染;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鼻窦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家长应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6-17 16:41:14
  • 吃完母乳后能马上喝奶粉吗

    一般情况下,吃完母乳后不建议马上喝奶粉,最好等待1-2小时或根据宝宝需求逐渐增加奶粉摄入量,以避免消化不良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吃完母乳后不建议马上喝奶粉。 这是因为母乳和奶粉的消化过程和时间有所不同。母乳比较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而奶粉相对来说比较浓稠,消化时间也较长。如果在吃完母乳后马上喝奶粉,可能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呕吐、腹胀等问题。 此外,如果宝宝已经吃饱了母乳,再喝奶粉可能会导致过度喂养,增加宝宝的胃肠负担。 因此,建议在宝宝吃完母乳后,至少等待1-2小时再喝奶粉,或者根据宝宝的需求和食欲,逐渐增加奶粉的摄入量。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喂养方式。 对于早产儿或特殊情况的宝宝,可能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调整喂养时间和方式。 总之,为了宝宝的健康,家长应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喂养时间和方式,避免过度喂养或消化不良等问题的发生。

    2025-06-17 16:38:23
  • 出生8天的宝宝吃多少毫升奶粉

    出生8天的宝宝每次需摄入30-60毫升奶粉,每天需喂养8-12次,但每个宝宝食量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喂养时需注意按比例冲泡、拍嗝、清洁奶瓶奶嘴等。 通常情况下,出生8天的宝宝每次需要摄入30-60毫升的奶粉,每天需要喂养8-12次。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宝宝的食量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他们的体重、身体状况和生长速度。因此,最好根据宝宝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喂养量,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此外,在喂养宝宝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照正确的比例冲泡奶粉,不要过浓或过淡。 2.每次喂养后,要给宝宝拍嗝,帮助他们排出胃部中的空气,防止吐奶。 3.注意保持奶瓶和奶嘴的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奶嘴。 4.如果宝宝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喂养宝宝需要细心和耐心,家长们应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2025-06-17 16:36:08
  • 婴儿肚子胀气的表现有哪些

    如果发现婴儿肚子胀气,可能有腹部胀满、食欲不振、频繁哭闹、排气多且臭、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家长可以通过拍嗝、按摩、保暖、调整饮食和运动等方式缓解,若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1.腹部胀满、叩诊呈鼓音。 2.食欲不振、吐奶、频繁哭闹。 3.婴儿的腹部可能会咕噜咕噜响。 4.排气多,放屁次数多且臭。 5.大便次数增多、稀便。 如果发现婴儿有以上症状,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缓解: 1.喂奶后拍嗝:喂奶后及时拍嗝,帮助排出胃部气体。 2.按摩腹部:以顺时针方向按摩婴儿腹部,促进肠道蠕动。 3.注意腹部保暖。 4.调整饮食: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果是配方奶喂养,可以考虑更换奶粉。 5.让婴儿进行适量的运动。 如果胀气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腹泻、发热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5-06-17 16:33:0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