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亮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男性不育、包皮包茎、男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男性尿路感染、精索静脉曲张、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尿流动力学和小儿先天性疾病的诊断、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鹏亮,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一直在泌尿外科从事临床工作至 今。目前针对泌尿系肿瘤和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等疾病诊疗,包括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肿瘤术后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进行完善的围手术期和术后长期治疗。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从事女性盆底功能研究,获得泌尿外科硕士学位,2015年获得南方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博士学位。展开
个人擅长
男性不育、包皮包茎、男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男性尿路感染、精索静脉曲张、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尿流动力学和小儿先天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展开
  • HPV感染后龟头上出现小红点但不痛不痒是怎么回事

    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低危型感染初期可在龟头出现小红点样改变,病毒侵入上皮细胞致异常增生,可通过醋酸白试验及HPV核酸检测诊断,成年男性多因性接触感染需注意卫生,儿童出现情况要考虑母婴传播等特殊途径就诊,有高危病史人群需密切关注皮损变化及时医学干预。 一、HPV感染相关类型及初期表现 HPV(人乳头瘤病毒)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低危型HPV(如6型、11型等)感染可能引发生殖器疣,初期可在龟头出现小红点样改变。低危型HPV感染后,病毒在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内复制增殖,促使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淡红色小丘疹,初期通常无明显疼痛或瘙痒感,但随着病情发展,皮损可能逐渐增大、增多。 二、病理生理机制 HPV病毒通过皮肤或黏膜的微小破损侵入上皮细胞,尤其基底细胞层。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启动病毒基因的转录表达,刺激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分化,导致上皮组织增生、角化,进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疣体样病变,表现为龟头上的小红点等皮损。 三、诊断评估方法 1.醋酸白试验:用3%-5%醋酸溶液涂抹可疑皮损部位,若病变区域变白则为醋酸白试验阳性,提示可能存在HPV感染相关病变,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2.HPV核酸检测:通过采集病变部位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可明确是否感染HPV及具体亚型,有助于精准评估病情。 四、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成年男性:多因性接触感染HPV,需避免不洁性行为,保持生殖器清洁卫生,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若发现龟头上小红点持续不消退或有增多趋势,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儿童群体:儿童出现此类情况需考虑母婴传播等特殊途径,家长应带儿童至儿科及皮肤科联合就诊,由专业医生排查是否为HPV感染相关病变,并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当处理对儿童造成损伤。 有高危病史人群:既往有高危性行为史、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HPV后更易出现病变进展,需密切关注皮损变化,及时进行医学干预。

    2025-10-27 10:29:23
  • 男性正常的晨勃规律是什么

    男性晨勃是清晨无意识的勃起现象,青春期性激素旺晨勃次数多且随发育活跃,青壮年性激素高晨勃频繁,中老年后随年龄渐减,健康状况如患病会影响晨勃,生活方式中不良作息等会干扰,老年人晨勃减少多自然,突现异常伴其他不适需就医,青壮年晨勃明显减少伴问题要关注健康、调整生活方式或就医。 一、晨勃的基本定义 男性晨勃是指男性在清晨4~7点左右,阴茎在无意识状态下自然发生的勃起现象,其发生不受情景、动作、思维的控制。 二、不同年龄段的晨勃规律 (一)青春期男性 青春期(一般指12~18岁)男性性激素分泌旺盛,晨勃次数相对较多,通常每周可达3~5次,此阶段阴茎勃起功能随身体发育逐渐成熟而趋于活跃。 (二)青壮年时期 20~30岁左右的青壮年,性激素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晨勃较为频繁,可能每天都会出现,且勃起硬度较好。 (三)中老年时期 30岁以后,男性晨勃次数逐渐呈减少趋势,60岁左右男性每月晨勃次数可能仅为3~5次,这是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性激素分泌减少等生理变化导致的自然现象。 三、影响晨勃的因素 (一)健康状况 若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晨勃多为正常表现;而患有某些疾病时可能影响晨勃,例如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可能导致晨勃减少;心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血管供血等问题,也可能出现晨勃异常。 (二)生活方式 长期作息不规律、熬夜、过度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干扰身体的内分泌及神经调节功能,进而影响晨勃规律;过度疲劳时,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也可能使晨勃次数减少。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晨勃减少是生理自然趋势,一般无需过度焦虑,但若突然出现晨勃消失且伴有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其他不适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潜在疾病。 (二)青壮年 青壮年若出现晨勃明显减少且伴随性功能障碍、身体疲劳持续不缓解等情况,应关注自身健康,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若情况无改善则需就医评估是否存在疾病影响。

    2025-10-27 10:28:58
  • 精子的正常存活时长是多久

    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一般可存活1至3天,体外常温环境下存活时间较短通常为数小时,年龄增长、不良生活方式及患某些生殖系统疾病会影响精子存活时长,备孕男性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患病及时就医以维持精子良好存活时长和质量来提高受孕几率。 一、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的存活时长 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后,一般可存活1~3天。这是因为女性生殖道内的环境为精子提供了一定的营养和适宜的酸碱度等条件,使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活性以等待与卵子结合。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女性排卵期前后,精子在输卵管等部位可存活较长时间,为受精创造条件。 二、精子在体外常温环境下的存活时长 在体外常温(约25℃左右)环境中,精子存活时间较短,通常为数小时。这是由于体外缺乏精子在体内所具备的营养供给和稳定的微环境,精子的活力会迅速下降,一般数小时后就会失去受精能力。 三、年龄等因素对精子存活时长的影响 年龄:男性年龄增长可能会影响精子的质量和存活时长。随着年龄增加,男性生殖系统功能逐渐衰退,精子的活力、形态等可能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存活的时间和质量。例如,老年男性的精子存活时长和受精能力往往相对年轻男性有所降低。 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会缩短精子存活时长。如长期吸烟的男性,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精子,使其存活时间缩短;酗酒会影响精子的生成和活力,导致精子存活时长减少;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如经常泡热水澡、穿紧身裤等)也会影响精子的存活,因为高温不利于精子的正常存活。 病史:患有某些生殖系统疾病的男性,如附睾炎、前列腺炎等,会影响精子的生存环境,从而缩短精子的存活时长。例如,前列腺炎可能导致精液的理化性质改变,不利于精子存活。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备孕男性属于特殊人群,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处于高温环境、适度运动、保持均衡饮食等,以维持精子良好的存活时长和质量,提高受孕几率。同时,若患有生殖系统相关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改善精子存活的内部环境。

    2025-10-27 10:28:11
  • 治疗遗精早泄方法

    生活方式上需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进行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心理方面可寻求专业心理疏导或日常冥想放松缓解压力,饮食要多摄入富含锌的食物及山药黑芝麻核桃等补肾固精食物,老年患者运动要适度兼顾基础疾病,年轻男性需避免过度手淫保持生殖系统功能稳定。 一、生活方式调整 1.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充足且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激素正常分泌,进而可能引发遗精早泄。应养成固定作息时间,让身体生物钟保持稳定,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 2.适度运动:每周进行3次及以上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如慢跑,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游泳也是良好选择,属于全身性运动,同时对盆底肌肉有锻炼作用,研究表明规律运动可降低遗精早泄发生风险。 二、心理调节 1.专业心理疏导:若因焦虑、紧张等心理因素导致遗精早泄,可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通过专业心理疏导识别负面情绪根源并针对性处理,缓解心理压力。 2.日常冥想放松:每日可进行15~20分钟深呼吸、瑜伽等冥想活动,缓解紧张情绪,有研究显示心理压力减轻有助于改善遗精早泄症状。 三、饮食调理 1.补充锌元素食物:多摄入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锌参与精子生成等生理过程,有研究指出锌缺乏可能与遗精早泄存在关联,通过合理摄入含锌食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相关状况。 2.食用补肾固精食物:常食山药,其具有健脾补肾功效,可通过煮粥等方式食用;黑芝麻、核桃等也是不错选择,有助于发挥补肾固精作用,辅助改善遗精早泄问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需兼顾基础疾病影响,运动时要适度,避免因运动强度过大加重身体负担,可选择散步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同时要关注自身基础疾病对生殖系统功能的潜在影响,定期进行健康监测。 年轻男性:要避免过度手淫等不良习惯,这类行为可能破坏生殖系统正常生理节奏,增加遗精早泄发生几率,应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保持生殖系统功能稳定。

    2025-10-27 10:27:28
  • 男性精子检测的方法

    精液常规分析涉及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a级+b级需≥32%)、精子存活率(≥58%),精子形态学检查要求正常形态精子比例≥4%,精子功能检测包括顶体反应检测和精子穿透宫颈黏液试验,特殊人群检测前需注意长期吸烟酗酒者应戒烟限酒、有生殖系统感染病史者结合病史分析、年龄较大者考虑年龄对精子指标的影响。 一、精液常规分析 1.1精液量:正常范围一般为1~6毫升,精液量异常可能提示精囊或前列腺病变等情况,如精液量过少可能影响精子运输等。1.2精子浓度:正常应≥15×10/毫升,精子浓度降低可能与生精功能障碍等有关,影响受孕概率。1.3精子活力:分为a级(快速前向运动)、b级(慢速前向运动)、c级(非前向运动)、d级(不动),正常精液中a级+b级精子应≥32%,精子活力异常可能导致受精困难。1.4精子存活率:正常应≥58%,精子存活率低会影响受精的可能性。二、精子形态学检查 2.1通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形态,正常形态精子比例应≥4%,若异常形态精子比例过高,可能影响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能力,因为异常形态的精子可能存在结构功能缺陷,进而影响受精过程。三、精子功能检测 3.1顶体反应检测:可评估精子受精潜能,顶体是精子头部的结构,顶体反应是精子受精前的重要变化,检测顶体反应情况能了解精子是否具备正常受精的能力。3.2精子穿透宫颈黏液试验:能反映精子穿透宫颈黏液的能力,宫颈黏液环境对精子有筛选作用,精子穿透能力异常可能与精子自身功能或宫颈黏液特性等有关,从而影响受孕。对于特殊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的男性,在检测前应提醒其戒烟限酒一段时间,因为吸烟饮酒可能损害生精功能、降低精子质量,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有生殖系统感染病史的男性,检测时需结合病史综合分析,因为生殖系统感染可能已经对精子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精子相关指标异常;对于年龄较大的男性,也可能存在精子质量下降的情况,检测时要考虑年龄因素对精子指标的影响。

    2025-10-27 10:27: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