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亮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男性不育、包皮包茎、男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男性尿路感染、精索静脉曲张、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尿流动力学和小儿先天性疾病的诊断、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鹏亮,男,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一直在泌尿外科从事临床工作至 今。目前针对泌尿系肿瘤和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等疾病诊疗,包括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肿瘤术后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进行完善的围手术期和术后长期治疗。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从事女性盆底功能研究,获得泌尿外科硕士学位,2015年获得南方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博士学位。展开
个人擅长
男性不育、包皮包茎、男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男性尿路感染、精索静脉曲张、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尿流动力学和小儿先天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展开
  • 早泄阳痿能治好吗

    早泄和阳痿均有较大治疗可能。心理性早泄通过心理治疗等有治愈可能,生理性早泄治疗原发疾病或手术等有一定效果;心理性阳痿经心理干预多数可改善,器质性阳痿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治疗如血管重建、针对内分泌疾病治疗等,具体治疗效果因多种因素有个体差异,患者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选择合适方案,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特殊人群和基础疾病患者治疗需谨慎并控制基础疾病。 心理性早泄:对于因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压力大等导致的早泄,通过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有较大的治愈可能。患者需与伴侣积极沟通,缓解心理压力,部分患者经过规范的心理干预后可恢复正常的射精控制能力。 生理性早泄:由一些生理因素引起的早泄,如前列腺炎等疾病导致的,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在原发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后,早泄情况也可能得到改善。例如,前列腺炎患者经过规范的抗炎等治疗,炎症消退后,因前列腺炎相关的早泄可能会好转。但如果是由于阴茎头敏感性过高、包皮过长等因素导致的早泄,通过手术等干预手段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不过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需谨慎选择。 阳痿 阳痿即勃起功能障碍,也有较大的治疗可能性。 心理性阳痿:因心理因素,像抑郁、焦虑、工作生活压力等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通过心理辅导、夫妻性生活指导等心理干预措施,多数患者可以改善勃起功能。夫妻双方积极配合,调整心态,缓解心理负担,病情有望好转。 器质性阳痿:由器质性因素引起的阳痿,如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导致阴茎动脉血流不足)、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导致的内分泌紊乱影响阴茎勃起功能)等。对于血管性阳痿,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血管重建等手术治疗;内分泌性阳痿则需要针对内分泌疾病进行治疗,如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在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后,部分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情况会有所改善。如果是由于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的阳痿,在调整药物后,勃起功能也可能恢复。 总体而言,早泄和阳痿通过规范的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具体的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病因、患者的依从性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等,这对于早泄和阳痿的治疗也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机能的变化以及可能合并的其他疾病等因素,在治疗时需更加谨慎评估和选择治疗方案;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患者,控制基础疾病是治疗早泄和阳痿的重要前提,需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以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2025-10-27 12:14:38
  • 男生晨勃是每天都会吗

    男生晨勃并非每天都有,不同年龄段晨勃情况不同,青春期较频繁,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老年时发生率更低;生活方式、精神心理、身体健康状况、药物等因素会影响晨勃,若晨勃明显异常且伴不适需就医,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利于维持正常晨勃与健康。 不同年龄段的晨勃情况 青少年时期:青春期男性性激素分泌旺盛,晨勃相对频繁,可能每周出现数次甚至更多。这是因为青春期身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晨勃是性激素作用的一种表现。 成年早期:通常仍有较为规律的晨勃,但也可能因生活状态、精神压力等因素出现波动。比如身体较为健康、生活作息规律、心理状态良好的成年早期男性,晨勃相对稳定;而如果近期工作压力大、睡眠不足、身体疲劳等,可能会影响晨勃的发生频率。 中年时期:随着年龄增长,晨勃的频率会逐渐降低。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的各项机能包括内分泌功能等会有所减退,性激素水平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中年男性晨勃的次数会比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减少,但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中年男性由于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晨勃仍较规律。 老年时期:老年男性晨勃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但部分身体健康的老年男性仍可能存在偶尔的晨勃现象。这是由于老年男性身体机能衰退更加明显,性激素分泌进一步减少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影响晨勃的因素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会干扰身体的生物钟和内分泌调节,进而影响晨勃。例如,经常熬夜的男性,身体的激素分泌节律被打乱,可能导致晨勃减少;过度吸烟、酗酒也会对身体的血管、内分泌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晨勃。 精神心理因素: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晨勃。比如面临重大工作压力、感情问题等精神心理负担时,可能会抑制晨勃的发生。 身体健康状况:患有某些疾病时会影响晨勃,如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会影响阴茎的血液供应,从而影响晨勃;糖尿病会损害神经和血管,也可能导致晨勃异常;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会影响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晨勃。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晨勃,如一些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具体的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干扰身体的内分泌或神经调节而影响晨勃。 如果男性发现自己的晨勃情况与以往相比出现了明显且持续的异常变化,如长时间没有晨勃且伴有身体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健康问题,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处理。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晨勃及身体健康。

    2025-10-27 12:14:18
  • 精液少是怎么了

    少精症指精液中精子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成因有生理性(长期禁欲后稀释)和病理性(内分泌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遗传、免疫因素),相关检查包括精液常规分析、内分泌激素检测、生殖系统超声,可降低生育力并可能损害生殖健康,应对需针对病因治疗、调整生活方式,有生育需求者发现精液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并遵个体化方案及定期复查。 一、定义阐释 精液少即少精症,指精液中精子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一般精子浓度低于15×10/ml可判定为少精症。 二、可能成因 (一)生理性因素 长期禁欲后精液可出现稀释情况,导致单次射精精液量及精子浓度相对降低,属暂时性少精状态。 (二)病理性因素 1.内分泌疾病: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可影响性激素分泌,进而干扰精子生成;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也会通过内分泌紊乱影响精子产生。 2.生殖系统感染:附睾炎、前列腺炎等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可破坏生殖微环境,影响精子的生成、成熟与运输,导致精子数量减少。 3.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回流受阻致局部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生精功能,引发少精症。 4.遗传因素:某些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缺陷可直接影响精子发生过程,导致精子生成障碍。 5.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反应攻击精子,使精子数量减少,如抗精子抗体阳性可干扰精子正常功能与生成。 三、相关检查 (一)精液常规分析 通过对精液量、精子浓度、活力、形态等指标的检测,明确精子数量及质量情况,是诊断少精症的基础检查。 (二)内分泌激素检测 检测性激素(如睾酮、促卵泡生成素等)水平,评估内分泌功能是否正常,排查因内分泌异常导致的少精。 (三)生殖系统超声 可了解睾丸、附睾、精索等生殖器官形态结构,排查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病变等情况。 四、对生育及健康的影响 少精症可显著降低男性生育力,使受孕概率下降。同时,部分引发少精症的原发病(如生殖系统感染、精索静脉曲张等)若未及时处理,可能进一步损害生殖健康。 五、应对与建议 (一)针对病因治疗 若由内分泌疾病、生殖系统感染等病理性因素导致,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内分泌异常者需针对相应内分泌疾病进行治疗,感染引起的需进行抗感染治疗等。 (二)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长期高温环境(如久坐、泡热水澡、穿紧身裤等),减少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生精环境。 (三)特殊人群提示 有生育需求的男性若发现精液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遵循医生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需关注自身整体健康状况,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2025-10-27 12:13:57
  • 精神压力大导致男性生殖器官无法勃起该怎么办

    男性应积极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可与配偶坦诚沟通获取情感支持,每日安排固定时间进行放松训练,长期精神压力难自行缓解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生活方式上要保障作息规律,每周进行至少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改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锌及维生素E的食物;当因精神压力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持续超三月未缓解需及时前往泌尿外科或男科就诊,医生会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随后安排相关检查明确病情,优先非药物干预基础上考虑医疗手段,本身有基础疾病的男性更要重视精神压力管理与勃起功能问题的及时就诊。 一、心理调节干预 男性应积极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可与配偶坦诚沟通以获取情感支持,共同缓解压力氛围。每日安排固定时间进行放松训练,如每天清晨或睡前进行15-20分钟的深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通过调整呼吸节奏放松身心;也可参与冥想活动,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静坐,专注于自身呼吸或特定意象来转移对压力的关注。若精神压力长期难以自行缓解,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专业手段重构对压力的认知与应对方式。 二、生活方式调整优化 1.作息规律保障:确保每日睡眠时间维持在7-8小时,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避免熬夜及昼夜颠倒,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激素平衡及神经功能恢复,对改善勃起功能有积极作用。 2.适度运动促进: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速度约4-6公里/小时)、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整体机能,包括生殖系统的血液供应,从而利于勃起功能的改善。 3.饮食结构改善:增加富含锌元素的食物摄入,如牡蛎、瘦肉等,锌参与男性生殖系统相关激素的合成与代谢;多食用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像坚果、橄榄油等,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生殖系统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整体优化生殖健康相关的身体内环境。 三、医疗干预指引 当因精神压力导致的勃起功能障碍持续超过3个月仍未缓解时,需及时前往泌尿外科或男科就诊。医生会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随后可能安排性激素水平检测(评估体内激素对勃起功能的影响)、阴茎血流检查(了解阴茎血管供血情况)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情。若需医疗干预,会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进行处理,优先在非药物干预(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上考虑医疗手段,如符合指征可能会采用相应改善勃起功能的药物,但严格遵循科学诊疗规范,避免不恰当用药。对于本身患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男性,更要重视精神压力管理与勃起功能问题的及时就诊,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因压力加重而进一步影响勃起功能的恢复。

    2025-10-27 12:13:17
  • 夜间勃起怎么办

    夜间勃起是男性正常生理现象,成年男性每晚有3-5次、每次20-40分钟的夜间勃起,年轻人更频繁,随年龄增长可能减少。心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可致夜间勃起异常,心理因素需调整心态,疾病因素要针对疾病检查治疗,药物因素可在医生评估下调整药物,若夜间勃起突然明显异常超1个月或伴其他不适,青少年出现异常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原因并处理。 夜间勃起异常的可能原因及应对 心理因素:长期的焦虑、紧张、压力过大等心理状态可能影响夜间勃起。比如,工作压力大、面临重大生活事件的人群,可能出现夜间勃起减少的情况。此时应注意调整心态,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像慢跑、游泳等)、冥想、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对于女性伴侣来说,应给予理解和支持,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帮助对方舒缓心理压力。 疾病因素:某些疾病会影响夜间勃起,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损伤神经和血管,影响阴茎的血流供应和神经传导,从而导致夜间勃起异常。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下降,也可能影响阴茎海绵体的充血功能。如果怀疑是疾病导致,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等。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如老年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同时密切关注阴茎勃起情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 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夜间勃起,如抗高血压药(如利血平、普萘洛尔等)、抗抑郁药(如舍曲林、阿米替林等)。如果正在服用可能影响勃起功能的药物,应在医生的评估下考虑是否调整药物。例如,因病情必须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患者,如果出现夜间勃起异常,可与医生探讨是否有其他相对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可替代。 何时需要就医评估 如果夜间勃起情况突然发生明显异常,如长时间无夜间勃起且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或者伴有阴茎疼痛、肿胀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夜间阴茎勃起监测等)来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于青少年,如果发现夜间勃起异常,由于其身体还在发育阶段,更应及时就医,排除可能影响发育的潜在疾病。例如,15-18岁的青少年出现夜间勃起明显减少且伴有第二性征发育异常等情况,需尽快就诊,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激素水平检测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影响发育的问题并及时干预。

    2025-10-27 12:12:5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