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介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擅长:头痛头晕、睡眠障碍、脑梗、脑出血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专门从事研究一侧头痛(丛集性头痛、发作性偏侧头痛、及 "Sunct" syndrome)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病机制,在头痛的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敏感性和血管舒缩反应性的研究方面,在国际上均为首次报道。同时,对有关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进展,也有较深的认识和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沈介明,男,主任医师,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系学士,挪威特隆汉姆大学医学院博士,1978年2月-1982年12月就读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学系,获医学学士。1989年9月-1993年3月留学于挪威Trondheim University,获医学博士。 专门从事研究一侧头痛(丛集性头痛、发作性偏侧头痛、及 "Sunct" syndrome)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病机制,在头痛的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敏感性和血管舒缩反应性的研究方面,在国际上均为首次报道。同时,对有关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进展,也有较深的认识和研究。   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3篇,在美国《Headache》杂志上发表了6篇第一作者的论文,质疑美国学者Lee Kudrow提出的有关丛集性头痛发病机制中的颈动脉体学说,该杂志曾为此专门发表editorial comment(编辑部评论文章)(Headache. 1993;33:483-484)。展开
个人擅长
头痛头晕、睡眠障碍、脑梗、脑出血等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专门从事研究一侧头痛(丛集性头痛、发作性偏侧头痛、及 "Sunct" syndrome)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病机制,在头痛的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敏感性和血管舒缩反应性的研究方面,在国际上均为首次报道。同时,对有关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进展,也有较深的认识和研究。展开
  • 小脑共济失调的表现不包括

    小脑共济失调的表现包括运动协调障碍、平衡障碍、构音障碍等,而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肌肉无力通常不属于小脑共济失调的表现,小脑主要参与运动协调等功能,一般不直接影响感觉、认知,患者肌肉力量通常正常,其主要问题在运动协调性和平衡等方面。 认知障碍:小脑共济失调主要累及运动相关的神经通路和结构,一般不会直接引起认知功能的改变,如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判断等方面的障碍。不过,在一些病情严重且病程较长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继发性的认知相关变化,但这并非小脑共济失调的原发表现。对于儿童患者,认知障碍若出现需考虑其他可能的神经系统发育或病变因素;老年患者的认知障碍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而小脑共济失调本身不是导致其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在生活方式上,正常的生活方式一般不会直接引发小脑共济失调患者的认知障碍;病史方面,既往没有与认知障碍直接相关的小脑病变等情况。 肌肉无力:小脑共济失调患者一般不存在肌肉无力的情况,其肌肉力量通常是正常的,主要问题在于运动的协调性和平衡等方面出现异常。比如患者能够抬起肢体,但在肢体运动的精准度、协调性上出现问题。从年龄来看,不同年龄的小脑共济失调患者肌肉力量一般不受直接影响;性别对肌肉力量是否受小脑共济失调影响无差异;生活方式不直接导致肌肉无力的出现;病史方面,既往没有因小脑共济失调导致肌肉无力的相关病理基础。

    2025-07-28 15:42:49
  • 胞磷胆碱的作用与功效

    胞磷胆碱是核苷衍生物,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上行网状结构激活系统的功能,促进苏醒,提高清醒度,主要用于治疗颅脑损伤或脑血管意外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能改善神经系统症状、保护神经细胞、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且安全性高。 1.改善颅脑损伤或脑血管意外后的神经系统症状:胞磷胆碱可以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改善颅脑损伤或脑血管意外后出现的运动、认知、语言等方面的障碍。 2.保护神经细胞:胞磷胆碱可以稳定细胞膜,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对受损的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3.促进大脑血液循环:胞磷胆碱可以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从而为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4.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胞磷胆碱可以促进大脑神经元的代谢和修复,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5.安全性高:胞磷胆碱在临床使用中安全性较高,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胞磷胆碱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其具体的治疗效果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在使用胞磷胆碱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治疗。同时,胞磷胆碱也不能替代其他治疗方法,如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等。如果患者在使用胞磷胆碱过程中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2025-07-28 15:38:25
  • 交感神经紊乱怎么治

    治疗交感神经紊乱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等,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同时患者也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交感神经紊乱的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镇静药等。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并且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方法。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等。需要注意的是,心理治疗应该在专业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可以帮助缓解交感神经紊乱的症状,如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习惯等。需要注意的是,生活方式改变应该是长期的,并且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 4.中医治疗:中医治疗交感神经紊乱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按摩等。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应该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交感神经紊乱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也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睡眠、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并且应该避免过度使用药物和酒精等物质。

    2025-07-28 15:35:43
  • 颈椎病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和头晕吗

    颈椎病可能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和头晕,但不是所有颈椎病患者都会出现这些症状。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等原因,导致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神经和脊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当颈椎病影响椎动脉时,可能会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脑供血不足和头晕。 此外,颈椎病还可能引起颈部疼痛、上肢麻木、无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同类型的颈椎病症状也有所不同。 对于颈椎病患者,如果出现脑供血不足和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同时,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转头等动作,避免颈部受伤和受凉。此外,还可以进行颈部保健操、颈部按摩等,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总之,颈椎病可能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和头晕,但并非所有颈椎病患者都会出现这些症状。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颈部受伤和受凉,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2025-07-28 15:33:10
  • 酒后头疼怎么缓解

    酒后头疼可通过补充水分、吃易消化食物、休息、按摩、避免再次饮酒和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但某些人群需注意药物使用或采取其他措施,若头疼持续或伴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1.补充水分:喝酒会导致身体脱水,因此补充足够的水分可以帮助缓解头疼。建议多喝白开水或淡盐水。 2.吃易消化的食物: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面包、饼干、水果等,可以缓解胃部不适,也有助于缓解头疼。 3.休息:酒后头疼可能是身体疲劳的表现,因此休息可以帮助缓解头疼。建议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一会儿。 4.按摩:按摩头部、颈部和肩部的肌肉,可以缓解头疼和肌肉紧张。 5.避免再次饮酒:再次饮酒会加重头疼和其他不适症状,因此应避免再次饮酒。 6.药物治疗:如果头疼严重,可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但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避免过量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等,应避免使用某些药物或采取其他措施来缓解头疼。此外,如果头疼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呕吐、意识不清等,应及时就医。

    2025-07-28 15:30:3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