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激光美容、皮肤CT及皮肤疾病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聂小娟,中国医师协会会员,毕业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擅长激光治疗血管瘤、鲜红斑痣、痘疤痘印,雀斑、太田痣、黄褐斑、扁平疣等疾病,肉毒素注射除皱美容,光子嫩肤,脱毛等。擅长皮肤CT检查白癜风等色素减退性疾病及治疗;皮肤CT检查黄褐斑等色素沉着性疾病及治疗,以及各种常见皮肤病的诊治(如湿疹、面部皮炎、荨麻疹、痤疮、尖锐湿疣等)。展开
个人擅长
激光美容、皮肤CT及皮肤疾病诊治。展开
  • 头上白色颗粒一样的怎么办

    头上出现白色颗粒样物质可能是头皮脂溢性皮炎、头皮糠疹、头虱病、毛囊炎等情况导致,头皮脂溢性皮炎与皮脂腺分泌、马拉色菌感染等有关,表现为黄红色斑片伴油腻鳞屑,婴儿和成人处理方式不同;头皮糠疹由马拉色菌增殖等引起,表现为弥漫性灰白色糠秕状鳞屑,可用特定洗发水并注意生活习惯;头虱病由头虱寄生传播,可见白色虱卵,需剪发、用灭虱洗发水并消毒物品;毛囊炎多由细菌感染等引起,毛囊口出现丘疹、脓疱后形成鳞屑痂皮,要注意清洁、用抗生素药膏等。 一、头皮脂溢性皮炎 成因:可能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感染等有关,多见于青壮年,也可见于婴儿。婴儿脂溢性皮炎可能与母体雄激素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皮脂腺分泌亢进有关。 表现:头皮出现黄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白色鳞屑,可呈颗粒样。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头皮、额部、眉间及鼻唇沟等部位,鳞屑较厚。 处理:婴儿患者要注意头皮清洁,可用温水轻轻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发水。成人患者可使用含有酮康唑等成分的洗发水,这类洗发水有抑制马拉色菌的作用。生活中要注意规律作息,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二、头皮糠疹 成因:一般认为与马拉色菌过度增殖有关,精神紧张、维生素B族缺乏、饮食习惯不良等可能诱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表现:头皮出现弥漫性、灰白色、糠秕状鳞屑,鳞屑呈颗粒样,可轻轻刮下,一般无明显炎症。 处理:使用含有焦油成分或二硫化硒的洗发水,这类洗发水有助于去除鳞屑。同时要注意保持头皮清洁,养成良好的洗头习惯,一般每周洗头2-3次。饮食上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粗粮、瘦肉、豆类等。 三、头虱病 成因:由头虱寄生在头皮毛发上引起,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与患者密切接触、共用梳子等物品。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个人卫生条件差者更易患病。 表现:头皮可见白色的虱卵,呈点状附着在毛发上,常伴有头皮瘙痒,搔抓后可出现头皮抓痕、血痂等。 处理:首先要剪短头发,便于清除虱卵和虱子。然后使用含除虫菊酯等成分的灭虱洗发水,按照说明书使用。患者使用过的梳子、帽子等物品要进行煮沸消毒,防止再次感染。家庭成员中有患病者要同时治疗。 四、毛囊炎 成因: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皮肤损伤、免疫力低下等可诱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少年相对多见。 表现:头皮毛囊口出现红色丘疹,逐渐发展为脓疱,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可形成黄白色鳞屑或痂皮,看起来像白色颗粒。 处理:注意头皮清洁,避免搔抓。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可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如果是免疫力低下引起的,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免疫力。对于婴儿患者,要特别注意头皮的清洁护理,保持头皮干爽,避免因尿布等摩擦刺激头皮。

    2025-11-03 13:14:55
  • 冬天皮肤痒怎么回事

    冬季皮肤瘙痒可因皮肤干燥致角质层水分低使屏障受损神经末梢受刺激引发且小腿等皮脂腺少部位常见,也可由湿疹、银屑病等皮肤疾病诱发或加重,还受寒冷空气致血管收缩营养不足、化纤衣物摩擦生静电刺激、室内干燥加剧水分流失影响,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全身性疾病也关联,儿童需用温和儿童专用护肤品避化纤衣,老年人要加强保湿洗澡不过频,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防破损,孕妇优先非药物干预谨慎用药。 一、皮肤干燥引发 冬季空气湿度较低,皮肤的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当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时,会导致皮肤干燥。干燥的皮肤会使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神经末梢更容易受到刺激,从而引发瘙痒。此时皮肤外观可表现为粗糙、脱屑等,尤其在小腿等部位较为常见,这是因为这些部位皮脂腺分布相对较少,更易受干燥影响。 二、皮肤疾病因素 1.湿疹:湿疹患者本身存在皮肤屏障功能异常,冬季寒冷干燥的环境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使外界刺激更容易侵入皮肤,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伴明显瘙痒。 2.银屑病:银屑病的发病与皮肤细胞异常增殖有关,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会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导致银屑病病情活跃,出现红斑、增厚的鳞屑,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 三、环境因素影响 1.寒冷空气刺激:寒冷的天气会使皮肤血管收缩,血液循环相对减少,皮肤营养供应不足,易引发瘙痒。 2.衣物材质影响:穿着化纤材质的衣物,其与皮肤摩擦时容易产生静电,对皮肤造成刺激,从而加重皮肤痒的症状。 3.室内环境干燥:冬季室内使用暖气等设备会使空气湿度降低,进一步加剧皮肤水分流失,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四、全身性疾病关联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会影响神经末梢的功能,使皮肤神经末梢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尤其在冬季更为明显,同时可能伴有皮肤干燥等表现。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机体代谢减缓,皮肤代谢也会随之减慢,皮肤水分保持能力下降,易出现冬季皮肤瘙痒的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薄嫩,冬季更应注重皮肤保湿,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儿童专用护肤品,避免穿着化纤材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刺激。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老化,皮脂腺分泌减少,冬季需加强皮肤保湿护理,可适当增加洗澡频率但避免过频,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乳液。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同时注意皮肤保湿,避免搔抓皮肤以防皮肤破损引发感染,若皮肤瘙痒严重应及时就医调整血糖及进行皮肤对症处理。 孕妇:孕妇冬季出现皮肤痒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加强皮肤保湿等,避免随意使用药物,若瘙痒持续不缓解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因孕期用药需考虑对胎儿的影响。

    2025-11-03 13:14:12
  • 维生素e可以去除痘印吗

    维生素E中α-生育酚具抗氧化性可改善痘印但对不同类型痘印效果有别且个体差异大儿童需遵医嘱小面积试用孕妇哺乳期慎用以皮肤科医生建议为准皮肤敏感者需先斑贴试验,较顽固痘印可考虑医美手段日常护理要清洁防晒并配合含烟酰胺等成分护肤品改善。 一、维生素E对痘印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 维生素E中的α-生育酚具有抗氧化特性,可中和自由基,减轻炎症反应对皮肤造成的损伤。有研究显示,炎症后色素沉着(痘印常见类型)与氧化应激相关,外用含维生素E的制剂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痘印的色泽。例如,部分体外细胞实验及小型临床观察发现,维生素E能抑制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从而对浅褐色痘印有一定改善趋势,但效果程度存在个体差异。 二、外用维生素E改善痘印的局限性 (一)针对不同类型痘印效果有别 对于红色痘印(炎症后血管扩张),维生素E的作用相对有限;而对于黑色痘印(炎症后色素沉着),其通过抗氧化减轻色素沉积的作用有一定临床观察支持,但并非对所有黑色痘印都能显著起效,且起效时间较长,通常需要持续使用数周甚至数月才能见到较明显变化。 (二)个体差异影响效果 不同人群皮肤状态、痘印形成时间及严重程度不同,外用维生素E的效果差异较大。例如,皮肤屏障功能良好、痘印形成时间较短的人群可能相对更易从维生素E外用中获益,而皮肤敏感或痘印严重的人群可能改善不明显甚至出现皮肤刺激反应。 三、特殊人群使用外用维生素E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皮肤角质层薄、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外用维生素E可能增加过敏或刺激风险,不建议常规用于儿童痘印改善,若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小面积试用,观察皮肤反应。 (二)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目前虽无明确证据表明外用维生素E对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有严重不良影响,但仍建议在使用前咨询妇产科医生或皮肤科医生,谨慎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三)皮肤敏感者 皮肤敏感人群使用外用维生素E时,需先在耳后等部位进行patchtest(斑贴试验),观察24~48小时,若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用,避免引发接触性皮炎等皮肤问题。 四、其他改善痘印的替代方案 (一)医美手段 对于较顽固的痘印,可考虑医美方法,如激光治疗(包括强脉冲光、点阵激光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色素颗粒或刺激胶原蛋白再生,能更高效改善痘印,但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二)日常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严格防晒是预防和改善痘印的基础。紫外线会加重色素沉着,日常应使用防晒霜(SPF≥30、PA+++以上),同时可配合使用含有烟酰胺、传明酸等成分的护肤品,这些成分也具有一定抑制黑色素、改善肤色的作用。

    2025-11-03 13:13:19
  • 什么是荨麻疹

    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所致局限性水肿反应具典型风团样皮疹伴瘙痒,分病程小于6周的急性和超6周的慢性,病因有内在如自身免疫等和外在如食物药物等,临床表现为皮肤大小不等风团可消退又陆续出现伴血管性水肿等症状,诊断依据典型病史表现及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包括去除诱因和用抗组胺药等药物治疗,特殊人群儿童需慎选抗组胺药、孕妇权衡药物对胎儿影响、老年人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反应。 一、定义 荨麻疹是一种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局限性水肿反应,典型表现为风团样皮疹,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二、分类 (一)急性荨麻疹 病程一般小于6周,起病较急,常由食物、药物、感染等因素诱发,风团可在数小时内消退,但易反复发作。 (二)慢性荨麻疹 病程超过6周,反复发作,诱因较难明确,部分与自身免疫等内在因素相关。 三、病因 (一)内在因素 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等)、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内分泌紊乱(如月经紊乱、妊娠等)、精神神经因素(压力、焦虑等)及遗传因素等。 (二)外在因素 常见食物(如鱼虾、坚果、蛋类等)、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等)、吸入物(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接触物(化妆品、金属饰品等)及物理因素(冷、热、日光、摩擦等)。 四、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可孤立分布或融合成片,数小时内风团可消退,不留痕迹,但新的风团可陆续出现。部分患者可伴有血管性水肿,累及胃肠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累及呼吸道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五、诊断 主要依据典型的病史(风团反复发作、瘙痒等)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必要时可进行过敏原检测、血常规、自身抗体检测等辅助检查以明确诱因或排除其他疾病。 六、治疗原则 (一)去除诱因 尽量明确并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如停用可疑药物、避免食用过敏食物等。 (二)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主要药物,分为第一代(如氯苯那敏)和第二代(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嗜睡副作用相对较轻,可优先选用。对于病情严重、常规抗组胺药无效的患者,可能需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荨麻疹需谨慎选择抗组胺药物,优先选用安全性较高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用药前需咨询医生,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同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二)孕妇 孕妇患荨麻疹时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必要时在医生评估后使用。 (三)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2025-11-03 13:12:25
  • 皮肤出现红色斑块是怎么回事

    皮肤红斑原因多样,过敏性皮肤病里接触性皮炎因接触致敏物质致接触部位红斑丘疹等,湿疹分急亚慢性且各年龄段发病,银屑病有边界清晰红斑覆银白色鳞屑易反复,玫瑰糠疹初期有母斑后现小斑丘疹自限,脂溢性皮炎好发皮脂腺丰富部位伴油腻鳞屑;感染性皮肤病中细菌感染丹毒有界限红斑红肿热痛,病毒感染带状疱疹有红斑簇集水疱沿神经分布;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有面部蝶形红斑,皮肤红斑持续不消退等异常需及时就医经检查明确病因处理。 一、过敏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是常见原因,多因皮肤接触如化妆品、某些植物、金属饰品等致敏物质后引发,表现为接触部位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瘙痒或灼热感。湿疹也属过敏性范畴,急性期皮肤可出现红斑、密集丘疹或水疱,慢性期红斑肥厚伴鳞屑,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湿疹常与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及接触过敏物质相关,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并注意皮肤保湿。 二、银屑病 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上面覆盖银白色鳞屑,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病情易反复,呈慢性过程,其发病与遗传、免疫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相对多见,需注意避免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 三、湿疹 除上述急性期表现外,亚急性期红斑浸润减轻,有少量鳞屑,慢性期红斑肥厚伴苔藓样变,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婴儿湿疹多与遗传、食物过敏等有关,成人湿疹可能与接触过敏原、精神压力等相关,需避免搔抓及过度清洗皮肤。 四、玫瑰糠疹 初期常出现单个母斑,随后出现多数较小红斑丘疹,呈椭圆形,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多见于中青年,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等有关,一般有自限性,但需与其他红斑性皮肤病鉴别。 五、脂溢性皮炎 好发于头皮、面部、胸背部等皮脂腺丰富部位,红斑基础上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成人及新生儿均可发病,新生儿脂溢性皮炎多在出生后数周内出现,与母体雄激素刺激皮脂腺分泌等有关,成人脂溢性皮炎可能与皮脂分泌增多、马拉色菌感染等相关。 六、感染性皮肤病 细菌感染:丹毒表现为界限清楚的红斑,伴红肿热痛,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好发于下肢及面部,老年人或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易患; 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可出现红斑基础上的簇集性水疱,沿神经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各年龄均可发病,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生。 七、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可出现面部蝶形红斑,好发于育龄女性,发病与遗传、雌激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规范治疗。 皮肤出现红色斑块原因多样,若发现皮肤红斑持续不消退、伴有瘙痒加重、疼痛、发热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明确病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025-11-03 13:11: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