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力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胆囊癌、胆管癌,胆结石、胆囊息肉等胆道疾病;原发/继发性肝癌,胰腺癌等肝胆胰肿瘤的综合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力,男,医学博士,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师从我国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冷希圣教授,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荣获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毕业后就职于中日友好医院肝胆外科,并师从著名消化内镜专家张宝善和冯秋实教授学习胆道镜、十二指肠镜技术。擅长腹部微创外科、胆道外科及肝脏原发、转移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胆囊癌、胆管癌,胆结石、胆囊息肉等胆道疾病;原发/继发性肝癌,胰腺癌等肝胆胰肿瘤的综合治疗。展开
  • 脂肪瘤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脂肪瘤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病情状况。若脂肪瘤较小,通常无需手术治疗;但若脂肪瘤较大或存在压迫情况,则需要手术治疗。脂肪瘤一般是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和脂肪组织代谢异常以及炎症刺激有关,会致使皮肤软组织处出现具弹性、可推动且大小不一的瘤状体。 一、如果脂肪瘤体积较小,身体未出现疼痛及不适症状,通常不必手术治疗,定期到医院观察即可。 二、要是脂肪瘤体积较大,且增长速度较快,压迫到局部神经,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时,就需要通过脂肪瘤切除术进行治疗。若不治疗,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对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所以此时就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要保持清淡饮食,做好皮肤部位的清洁与护理工作,定期使用碘伏、医用酒精、过氧化氢溶液等对皮肤进行擦拭消毒,这对预防感染有很大帮助。 总之,对于脂肪瘤的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术后也需做好相关护理,以促进恢复和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2025-05-22 16:21:56
  • 左颈部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引起的

    左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包括感染、炎症、肿瘤、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是药物过敏或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等其他原因引起。就医后,一般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感染: 病毒感染:如EBV病毒、HIV感染等。 细菌感染:如口腔、扁桃体、上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等。 2.炎症: 非特异性炎症:如牙龈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特异性炎症:如结核病、梅毒等。 3.肿瘤: 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鼻咽癌等。 良性肿瘤:如神经鞘瘤、涎腺混合瘤等。 4.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等。 5.其他: 药物过敏。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等。 需要注意的是,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有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5-22 16:19:32
  • 脖子淋巴结肿大症状是什么

    脖子其实就是指颈部,这里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如疼痛、硬块、吞咽时有异物感、发热、咳嗽等,需及时进行医治。 一、疼痛:有可能使得局部组织受到压迫,进而造成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致使颈部出现隐痛、胀痛等情况。 二、硬块: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引发淋巴结体积增大,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硬块或者硬疙瘩等现象。 三、吞咽时有异物感:可能会对食管形成压迫,对正常吞咽功能产生影响,容易引发吞咽受阻、嗓子有异物感等状况。 四、发热:会导致自身免疫细胞受损,容易引起轻度发热或者中度发热等症状。 五、咳嗽:可能会引发食管压迫性痉挛,容易造成呼吸不顺畅、咳嗽等情况。 如果出现了这些状况,就需要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要是直径比较大,那么就需要遵循医嘱进行手术切除,以此来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出现多种症状,要重视并及时检查和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2025-05-22 16:18:05
  • 颈部淋巴结炎治疗

    颈部淋巴结炎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为注意休息、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饮食;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脓肿切开引流;恶性肿瘤转移需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2.药物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颈部淋巴结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 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颈部淋巴结炎,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解热镇痛药:如果颈部淋巴结炎引起疼痛,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3.对症治疗:如果颈部淋巴结炎引起局部脓肿,可切开引流。 4.手术治疗:如果颈部淋巴结炎是由恶性肿瘤转移引起的,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颈部淋巴结炎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5-22 16:15:46
  • 如何鉴别腹股沟斜疝和直疝

    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鉴别如下: 1.发病年龄 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年人。 2.突出途径 斜疝是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直疝是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 3.疝块外形 斜疝的疝块呈梨形,或呈带蒂柄的卵圆形;直疝的疝块为半球形,基底较宽。 4.回纳疝块后压住疝环 斜疝可不再突出;直疝疝块仍可突出。 5.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斜疝的精索在疝囊后方;直疝的精索在疝囊的前外方。 6.嵌顿机会 斜疝发生嵌顿的机会较多;直疝发生嵌顿的机会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患者,腹股沟区出现的包块应高度怀疑为腹股沟疝,即使包块没有突出,也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儿童,若发现腹股沟区有包块,也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如果确诊为腹股沟疝,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2025-05-22 16:13:5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