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各种眼底疾病,黄斑疾病,眼部创伤,眶壁骨折,视神经损伤,白内障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韩崧,男,眼外伤科主任医师,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北京市西城区青年联合会委员,北京创意产业协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临床药理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志愿者联合会委员。  1998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从事眼科工作二十余年。除了对白内障、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眼底出血、糖尿病眼病变、黄斑疾病等眼科常见疾病有丰富手术治疗经验外,还对各种复杂的眼外伤进行眼前后段组织的修复、眼眶骨折、视神经损伤、各种眼科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有深入的研究及丰富的手术经验。   发表核心期刊文章十余篇,其中收入SCI目录文章三篇。编写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三十余万字援疆实用五官科手册一书,参与编著眼科专业著作三部,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并发表讲演。进行过数项科研项目和临床药物研究,主持科研项目一项。多次联系进行免费白内障手术的扶贫项目。展开
个人擅长
各种眼底疾病,黄斑疾病,眼部创伤,眶壁骨折,视神经损伤,白内障等。展开
  • 视网膜在哪

    视网膜位于眼球壁内层紧贴脉络膜内面,儿童时期视网膜处发育阶段需注意用眼习惯保证户外活动,老年人群随年龄增长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应定期做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一、视网膜的位置 视网膜位于眼球壁的内层,紧贴脉络膜内面。眼球从外到内分为三层结构,外层主要包括角膜和巩膜,中层包含脉络膜等,内层即为视网膜,它是眼睛感受光线并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冲动的重要结构。 二、不同人群相关特点 (一)儿童群体 儿童时期视网膜尚处于发育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用眼习惯。例如,儿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可能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发育,应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日尽量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以降低近视等可能影响视网膜正常功能的风险,因为良好的户外光照有助于视网膜的健康发育。 (二)老年人群体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视网膜相关病变的发生风险增加,如视网膜黄斑变性等。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的异常病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视网膜健康。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通过定期检查能更好地监测视网膜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2025-11-03 10:25:08
  • PVC加热后的气体对眼睛有伤害吗

    PVC加热后释放的物质含刺激性成分会伤害眼睛致发红流泪疼痛等,儿童眼部娇嫩更易受伤害应避免其处附近,成人工作接触需防护如戴护目镜,不慎接触后眼部不适要脱离环境并视情况就医保眼部健康。 聚氯乙烯(PVC)加热后会释放出氯乙烯单体等物质,这些物质对眼睛存在一定伤害风险。氯乙烯单体等刺激性成分接触眼睛后,可能引发眼部的刺激症状,如眼睛发红、流泪、疼痛等。从科学研究来看,PVC加热产生的有害气体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眼表的黏膜组织,导致眼结膜充血、水肿等情况。 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儿童的眼部组织更为娇嫩,接触PVC加热后的气体时更容易受到伤害,可能出现更明显的眼部不适反应,如哭闹、频繁揉眼等。在生活中,应避免儿童处于PVC加热的环境附近,以保护儿童的眼部健康。对于成年人,如果因工作等原因不可避免接触到相关环境,也需要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护目镜等,防止眼部受到伤害。同时,若不慎接触后出现眼部明显不适,应及时脱离接触环境,并根据情况考虑就医检查,以确保眼部健康不受长期影响。

    2025-11-03 10:23:26
  • 孩子远视眼怎么治疗

    儿童远视眼可通过光学矫正如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矫正,手术治疗一般不首先考虑儿童时期,伴有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远视儿童可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儿童应保持良好用眼习惯、注意饮食营养均衡,还需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视觉健康发育。 一、光学矫正 (一)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矫正远视眼常用的方法。对于儿童远视眼,需要进行准确的验光,确定合适的度数。一般来说,轻度远视如果没有症状可以暂不矫正,但如果有视疲劳和内斜视,即使度数低也应佩戴。中高度远视通常需要及时配镜,以促进视觉发育。不同年龄的儿童远视度数有一定的正常范围,比如3岁儿童正常远视度数约为+2.00D~+2.50D,6岁儿童约为+1.50D~+2.00D,随着年龄增长,正视化过程会使远视度数逐渐降低。 (二)角膜接触镜 角膜接触镜分为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RGP对于矫正远视有一定优势,它可以减少框架眼镜的视野缩小等问题,并且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远视儿童,如伴有散光的远视等,能提供更好的视觉矫正效果。但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注意眼部卫生,定期复查,确保眼部健康,一般需要由专业医生评估后佩戴。 二、手术治疗 (一)年龄限制及适用情况 儿童时期一般不首先考虑手术治疗,因为儿童的眼球还在发育过程中。手术矫正远视主要适用于成人,且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包括眼部检查、全身健康状况等。成人远视如果符合手术适应证,如不想佩戴眼镜等情况,可以考虑准分子激光手术等,但儿童由于眼球未发育成熟,手术风险较高且效果不稳定,不建议过早进行手术干预。 三、视觉训练 (一)双眼视功能训练 对于伴有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远视儿童,可以进行视觉训练。例如,通过特定的视觉刺激游戏、融合训练等,帮助儿童改善双眼的协调能力和视觉功能。视觉训练需要在专业的视光机构,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指导进行,根据儿童的年龄、远视度数及视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的配合度和安全性,一般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生活方式调整 (一)用眼习惯 儿童应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每次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有助于促进眼部的正常发育,对远视眼的矫正和视觉健康有益。 (二)饮食 在饮食方面,应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对眼睛有益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绿色蔬菜等。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维生素C和E具有抗氧化作用,叶黄素对眼睛的黄斑区有保护作用,这些营养物质对儿童远视眼的视觉发育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替代光学矫正等主要治疗方法。 五、定期复查 儿童远视眼需要定期复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通过复查可以了解远视度数的变化情况、眼部发育情况以及视功能的变化等。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框架眼镜度数的调整等。特别是对于正在进行视觉训练或有其他治疗措施的儿童,定期复查能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保障儿童的视觉健康发育。例如,随着儿童年龄增长,眼球正视化进程中,远视度数可能会逐渐降低,复查可以及时发现这种变化并做出相应处理。

    2025-10-31 15:16:15
  • 孩子近视如何矫正

    近视的矫正与防控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光学矫正包括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框架眼镜常见且儿童需定期复查,角膜接触镜中RGP可控制近视进展但有佩戴要求;手术矫正适用于成年且近视度数稳定者,如准分子激光手术需严格术前检查;视觉训练针对调节性近视或双眼视功能异常者,需专业指导长期坚持;生活方式调整方面,增加户外活动可抑制眼轴增长,合理用眼包括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注意用眼环境和保持正确姿势。 一、光学矫正 1.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近视矫正方式。通过验光确定合适的度数后,配制相应度数的框架眼镜。儿童佩戴框架眼镜需定期复查,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近视度数可能会变化。一般每3-6个月需重新验光,根据度数变化更换合适的眼镜。框架眼镜的原理是通过镜片的屈光作用,将外界物体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清晰视物。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选择框架眼镜时要考虑其舒适度和安全性,例如材质要轻便、不易损坏,镜框大小要适合孩子脸部尺寸。 2.角膜接触镜:分为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等。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于控制近视进展有一定作用,尤其是青少年近视患者。RGP通过贴合角膜表面,改变角膜的屈光状态,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注意眼部卫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佩戴和护理,否则容易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一般建议12岁以上且眼部发育较为成熟的孩子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佩戴,因为低龄儿童在佩戴、护理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增加眼部感染风险。 二、手术矫正(适用于成年后) 1.准分子激光手术:成年后近视度数稳定(一般近两年近视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可考虑准分子激光手术。其原理是利用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近视。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包括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眼压等多项检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术后也需要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和复查,以确保手术效果和眼部健康。 三、视觉训练 1.双眼视功能训练:对于一些调节性近视或存在双眼视功能异常的孩子,可以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通过特定的训练仪器和方法,锻炼眼睛的调节能力、集合能力等双眼视功能。例如,使用反转拍进行调节灵敏度训练,通过字母卡等进行聚散度训练等。视觉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或视光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孩子的具体视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一般需要长期坚持训练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四、生活方式调整 1.增加户外活动:研究表明,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明显低于户外活动时间少的孩子。户外活动可以让孩子的眼睛接触自然光线,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从而抑制眼轴的增长,起到预防和控制近视的作用。所以家长应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如每天保证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可选择在放学后、周末等时间进行,活动形式可以是跑步、打球等。 2.合理用眼:控制孩子近距离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玩电子游戏等。一般建议孩子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后,休息10-15分钟,可以远眺、做眼保健操等。同时,要注意用眼环境的光线,阅读书写时光线要充足、均匀,避免在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用眼。此外,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也很重要,应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即胸部离书桌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

    2025-10-31 15:14:40
  • 预防近视眼的方法有什么

    预防近视可从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合理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良好照明条件、均衡饮食、定期进行视力检查等方面着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可降近视风险,保持正确姿势可减眼睛调节负担,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防近视,良好照明助用眼舒适,均衡饮食提供营养,定期检查能及时发现视力变化。 一、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大量研究表明,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或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能显著降低近视眼的发生风险。因为自然光可以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能够抑制眼轴的伸长,从而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应尽可能多地在户外进行活动,如跑步、跳绳、踢毽子等;成年人也可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进行户外活动,放松眼睛。 二、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无论是儿童写字、读书,还是成年人伏案工作,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眼睛与书本应保持约33厘米的距离,胸口离桌沿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这样的姿势可以减少眼睛的调节负担,防止眼部肌肉过度紧张,从而降低近视的发生几率。对于儿童,家长要及时纠正其不良的读写姿势,可通过设置提醒装置或定期监督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成年人则要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正确姿势。 三、合理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连续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可以远望、做眼保健操等。对于学生群体,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保证课间休息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放松眼睛;上班族要注意工作节奏,每隔一段时间就起身活动并眺望远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注意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使用电子设备时也应遵循20-20-20规则,即每看20分钟电子屏幕,就眺望20英尺(约6米)以外的物体20秒。 四、保证良好的照明条件 读写时的照明要充足且均匀,避免过亮或过暗的光线。过亮的光线会造成眩光,损伤眼睛;过暗的光线会使眼睛过度调节,容易疲劳。室内照明可选择台灯,台灯应选择无频闪、色温在4000-5000K之间的,且灯罩要能有效扩散光线。对于儿童房间的照明,要确保整个房间光线均匀,避免局部过亮或过暗;成年人在工作环境中也应注意调整照明设备,保证用眼环境的舒适。 五、均衡饮食 饮食中要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A对眼睛的健康至关重要,它可以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胡萝卜、菠菜、动物肝脏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眼睛免受自由基的损伤,柑橘类水果、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豆类等有助于眼睛组织的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饮食上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调整,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全面,避免挑食、偏食;老年人则要注意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同时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眼睛。 六、定期进行视力检查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视力的变化情况。儿童应每3-6个月进行一次视力检查,青少年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成年人也应至少每年检查一次视力。通过视力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近视的迹象,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于有家族近视史的人群,更应加强视力监测的频率,密切关注视力变化。

    2025-10-31 15:12: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