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各种眼底疾病,黄斑疾病,眼部创伤,眶壁骨折,视神经损伤,白内障等。
向 Ta 提问 
- 
                        
近视需要一直戴眼镜吗
不同人群近视情况不同,儿童假性近视经干预视力可恢复,真性近视一般需戴镜;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快时需一直戴镜,稳定后看近可按需选择;成年人低度近视看远等需戴镜,高度近视一般需一直戴镜;近视者运动要戴合适运动眼镜,且各类人群都应定期做眼部检查。 一、儿童近视 1.假性近视:多因用眼过度等导致睫状肌痉挛引起,通过休息、放松等非药物干预,视力可恢复,一般不需要一直戴眼镜。但要注意改善用眼习惯,避免发展为真性近视。比如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作业等容易引发假性近视,此时让孩子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视力有可能恢复正常。 2.真性近视:儿童一旦确诊为真性近视,若不戴眼镜,看远处物体时会更加吃力,容易导致眼睛疲劳,进而可能加速近视度数的加深。所以一般需要一直戴眼镜,尤其是在看远处物体时,如上课看黑板等情况。同时要注意定期复查,关注近视度数变化,及时调整眼镜度数。比如学龄前儿童如果近视,可能会影响其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认知发展,戴合适的眼镜有助于其正常的视觉发育。 二、青少年近视 1.近视度数增长较快时:如果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较快,不戴眼镜会使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导致近视进一步加深。此时需要一直戴眼镜,而且要选择合适的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等。例如,经常需要看远处的学生,如在教室学习、参加户外活动等都需要清晰的视力,戴眼镜能帮助他们清晰视物,减缓眼睛疲劳,控制近视发展。 2.近视度数稳定后:如果青少年近视度数已趋于稳定,在看远处时戴眼镜,而看近处时(如写作业等)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戴眼镜。但如果近视度数较高,即使看近处也可能需要戴眼镜,因为高度近视的人眼轴较长,眼球结构发生变化,不戴眼镜可能会影响视觉质量和眼部健康。 三、成年人近视 1.低度近视:如果成年人是低度近视,在日常生活中,如看远处的风景、行走等需要戴眼镜,而在一些近距离且对视力要求不高的活动中,如在家休息等,可以根据自身舒适度选择是否戴眼镜。但如果从事对视力要求较高的职业,如司机等,则需要一直戴眼镜以保证安全和正常的工作视觉需求。 2.高度近视:高度近视的成年人,由于眼轴过长,视网膜等眼部结构相对脆弱,不戴眼镜会严重影响视力,导致视物不清,而且更容易出现眼部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等。所以一般需要一直戴眼镜,并且要更加注意眼部保健,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等。比如高度近视的人在日常活动中,像看电影、乘坐公共交通等都需要清晰的视力来保障体验和安全,戴眼镜能提供良好的视觉支持。 四、特殊情况注意事项 1.运动时:近视患者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如打篮球、踢足球等,需要戴合适的运动眼镜,防止眼镜掉落或受伤。如果不戴眼镜,可能会因为视力不佳而增加运动受伤的风险。例如,打篮球时不戴眼镜,可能会在争抢篮板等情况中因为看不清而碰撞受伤。 2.眼部健康检查: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不管是否一直戴眼镜,都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检查,及时发现眼部问题并进行处理。比如高度近视患者更要密切关注眼底情况,因为高度近视容易引发眼底病变。
2025-10-31 15:00:39 - 
                        
如何解决眼睛的高度近视问题
近视矫正可选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手术有适用于符合指征人群的激光近视手术及适合高度近视角膜薄者的ICL晶体植入术,日常要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保证充足户外活动时长、均衡饮食摄入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营养的食物,儿童青少年需定期查视力并监督用眼,成年人高度近视避剧烈运动,孕期及哺乳期高度近视女关注视力变化,高度近视者应每年至少做次眼部全面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等保障眼部健康。 一、矫正方式选择 1.框架眼镜:通过准确验光获取合适度数的镜片,是最基础且适用广泛的矫正方式,能快速改善视力,需定期复查调整度数以适应视力变化,尤其适合儿童青少年,可根据不同场景选择不同款式框架。 2.隐形眼镜:分为软性隐形眼镜和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RGP对控制近视进展可能有一定作用,但需严格遵循正确佩戴与护理流程,如每日清洁、定期更换等,佩戴过程中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引发感染等问题。 二、手术干预途径 1.激光近视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等,适用于符合相应手术指征的患者,如年龄一般需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内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等,但需经严格术前检查评估眼部条件是否适合。 2.ICL晶体植入术:适合高度近视且角膜较薄不适合激光手术的人群,通过植入人工晶体矫正近视,具有可逆性等特点,同样需要完善术前检查确定是否适用。 三、日常防护要点 1.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连续看电子屏幕30-40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屏幕保持适当距离(一般33厘米左右)。 2.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日不少于2小时,阳光中的蓝光等可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有助于延缓眼轴增长,降低近视进展风险,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应注重增加户外活动。 3.饮食营养: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如动物肝脏、胡萝卜等)、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维生素E(如坚果)和叶黄素(如绿色蔬菜)的食物,为眼睛提供营养支持,维持眼部正常生理功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青少年: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密切监测近视进展情况,家长需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如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等,对于近视进展较快的儿童,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角膜塑形镜等辅助控制措施,但需严格遵循医嘱。 2.成年人: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跳水、拳击等,因为高度近视可能导致眼轴延长,视网膜变薄,剧烈运动增加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日常可适当进行如散步、瑜伽等相对温和的运动。 3.孕期及哺乳期女性:高度近视女性在孕期及哺乳期需关注视力变化,定期检查眼部情况,因为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影响视力,同时要注意用眼卫生和合理用眼,避免因用眼不当加重近视或引发眼部其他问题。 五、定期眼部检查 高度近视患者需定期进行眼部全面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变性、裂孔等潜在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障眼部健康。
2025-10-31 14:58:24 - 
                        
换了眼角膜能用多少年
换了眼角膜能使用的年限受供体角膜质量、受体自身情况及术后护理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良好情况下部分可使用10-20年甚至更久,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则可能明显缩短,具体因人而异。 一、影响角膜移植后使用年限的因素 (一)供体角膜的质量 1.年龄因素:年轻供体的角膜组织活性相对较好,细胞代谢等功能更接近正常状态,相比老年供体的角膜,在移植后维持良好功能的时间可能更长。例如,研究发现年轻供体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高且功能更稳定,有助于角膜长期保持透明等良好状态。 2.疾病因素:供体角膜如果是因非感染性、进展缓慢且对角膜组织破坏较小的疾病获取的,如圆锥角膜早期获取的角膜用于移植,相对而言移植后使用年限可能更长;而如果供体角膜是因严重感染性疾病等导致损伤的,可能会影响移植角膜的长期存活。 (二)受体自身情况 1.年龄:儿童受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眼部结构会不断变化,角膜移植后可能面临更多眼部结构调整相关的问题,相比成年人,使用年限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成年人眼部结构相对稳定,角膜移植后相对更有利于长期维持良好状态,但也会受自身其他全身疾病等因素影响。 2.全身疾病:患有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受体,高血糖状态可能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等,增加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等风险,从而缩短角膜使用年限。比如糖尿病患者眼部的微血管病变可能影响角膜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排出,不利于角膜长期存活。 3.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的患者,发生角膜排斥反应的几率较高,会显著降低角膜移植后使用的年限。例如,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其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的同时,也更容易攻击移植的角膜。 (三)术后护理情况 1.眼部卫生:术后不注意眼部卫生,如用脏手揉眼等,容易导致眼部感染,感染可能引发角膜排斥反应等,进而影响角膜使用年限。保持眼部清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眼部护理是延长角膜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 2.药物使用:术后规范使用抗排斥药物等,如果患者不能严格遵医嘱用药,如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等,会增加排斥反应发生的风险,缩短角膜使用年限。例如,抗排斥药物需要长期规律使用来维持眼部免疫平衡,随意停药可能打破这种平衡,导致角膜排斥。 二、一般情况下角膜移植后角膜的大致使用年限 (一)长期存活情况 在良好的供体角膜质量、受体自身条件合适且术后护理得当的情况下,部分角膜移植后的角膜可以使用10-20年甚至更久。例如,一些因圆锥角膜进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在术后长期随访中发现,角膜保持透明,视力稳定,使用年限超过20年。 (二)短期情况 如果出现严重的排斥反应、感染等并发症,角膜使用年限可能会明显缩短,有的可能在几年内就出现角膜混浊等情况,导致视力下降,无法继续良好发挥作用。比如术后发生急性的、难以控制的角膜排斥反应,可能在数月内就严重影响角膜功能。 总之,换了眼角膜能使用的年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一概而论,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有所不同。
2025-10-31 14:57:19 - 
                        
什么是飞秒近视手术
飞秒近视手术借飞秒激光技术矫正近视,全飞秒在角膜基质层制透镜并微小切口取出、创伤轻等,半飞秒制角膜瓣后用准分子激光切削、可矫正度数范围广但有角膜瓣风险,优势含精度高、创伤小、视觉质量好,适用18-50周岁近视度数稳定等人群,术前需严格眼部检查并停戴隐形眼镜,术后遵医嘱用药、避免揉眼等且定期复查,特殊人群中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儿童及青少年、有眼部疾病者有相应提示。 一、定义 飞秒近视手术是借助飞秒激光技术矫正近视的眼科手术,通过精确切削角膜组织来改变角膜曲率,从而达到矫正近视、提升视力的目的。 二、分类及原理 (一)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 1.原理:利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内直接制作一个透镜,然后通过约2~4毫米的微小切口将透镜取出,改变角膜屈光状态。 2.特点: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术后干眼等不适症状相对较轻。 (二)半飞秒激光手术(FS-LASIK) 1.原理:先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掀开角膜瓣后,再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基质层进行切削以矫正近视,之后复位角膜瓣。 2.特点:可矫正的近视度数范围相对较广,但需要制作角膜瓣,存在一定角膜瓣相关风险。 三、优势 1.精度高:飞秒激光的精度可达微米级,能更精准地切削角膜组织,保证手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创伤小:全飞秒手术切口小,半飞秒手术切口相对传统准分子手术也有所减小,术后恢复较快,不适感相对较轻。 3.视觉质量好:能较好地保留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术后视觉质量通常较好。 四、适用人群 一般要求患者年龄在18~50周岁之间,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近视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且眼部无严重病变(如青光眼、严重干眼症、角膜病变等),同时身心健康、对手术有正确认识且有合理期望的人群可考虑。 五、注意事项 (一)术前 1.需进行严格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等多项检查,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术前需停戴隐形眼镜,软性隐形眼镜一般需停戴1~2周,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RGP)需停戴3~4周,角膜塑形镜需停戴3个月以上。 (二)术后 1.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糖皮质激素眼药水,预防感染和减轻炎症反应。 2.术后短期内避免揉眼、污水入眼,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外力撞击眼部。 3.定期复查,监测视力、眼压、角膜等情况,一般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等需按时复查。 4.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防止用眼疲劳影响恢复。 六、特殊人群提示 1.孕妇及哺乳期女性:由于手术可能涉及激素变化等因素对眼部的影响尚不明确,一般不建议在孕期及哺乳期进行飞秒近视手术。 2.儿童及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近视度数可能不稳定,通常不建议过早进行飞秒近视手术,可待身心发育相对成熟且近视度数稳定后再考虑。 3.有眼部疾病者:如患有青光眼、严重干眼症、角膜病变等眼部疾病的人群,进行飞秒近视手术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影响手术效果,需谨慎评估后决定是否手术。
2025-10-31 14:54:48 - 
                        
近视700度可以激光吗
近视700度是否可激光手术需综合多方面评估,年龄一般18-50周岁合适,近视度数在激光手术可矫正范围内但还看眼部健康,不同激光手术方式对700度近视有可行性,青少年700度近视度数不稳定不建议过早手术,成年700度近视有特殊病史需谨慎评估。 一、激光手术的适用条件 1.年龄方面 一般要求患者年龄在18-50周岁之间较为合适。因为18岁之前,眼部还处于发育阶段,近视度数可能还会有变化;而50岁之后,眼部晶体等结构会发生生理性退变,出现老花眼等情况,不适合进行激光手术矫正近视。例如,大量临床研究显示,18岁以下青少年近视度数不稳定,行激光手术可能术后近视复发几率较高。 2.近视度数方面 激光手术对于近视度数有一定范围要求,一般来说,准分子激光手术适合近视度数在1200度以下,飞秒激光手术可矫正的近视度数范围相对较广,一般在1000度以下。但700度近视在激光手术可矫正的度数范围内,但还需要看其他眼部情况。 3.眼部健康方面 角膜厚度是重要指标,一般要求角膜厚度至少在450-500微米以上(不同术式要求略有差异)。因为激光手术是通过切削角膜来矫正近视,如果角膜过薄,切削后可能会导致角膜扩张等严重并发症。需要通过角膜地形图等检查来精确测量角膜厚度。另外,还要求眼部没有活动性炎症,如角膜炎、结膜炎等;没有影响手术的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病史、严重的视网膜变性等。例如,有角膜炎的患者进行激光手术,可能会导致炎症加重,影响手术效果和眼部健康。 二、不同激光手术方式对于700度近视的可行性 1.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对于700度近视,如果角膜厚度合适,是可以考虑的。LASIK手术是制作角膜瓣后,切削角膜基质层来矫正近视。它的矫正范围较广,能较好地矫正700度左右的近视,但需要确保角膜厚度足够支撑手术切削量。 2.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 全飞秒手术适合近视度数在1000度以下的患者,700度近视在其可矫正范围内。全飞秒手术不需要制作角膜瓣,直接切削角膜基质层形成透镜并取出,对角膜稳定性影响相对较小。不过同样需要评估角膜厚度等情况是否符合手术要求。 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1.青少年700度近视患者 18岁以下青少年本身眼部还在发育,即使近视700度,如果度数不稳定,不建议过早进行激光手术。可以先通过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或者角膜塑形镜等非手术方式矫正视力,同时密切观察近视度数变化。因为青少年眼部发育尚未成熟,激光手术可能无法完全稳定近视度数,且术后有近视回退的风险。 2.成年700度近视患者且有特殊病史 如果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可能会影响眼部的愈合等情况,增加激光手术的风险。或者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眼部并发症风险较高,进行激光手术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眼部免疫反应异常,影响手术创口愈合;糖尿病患者眼部血管等病变风险增加,术后恢复可能受影响。
2025-10-31 14:5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