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角膜、眼表、屈光,角膜移植、眼表修复、白内障、准分子、飞秒激光、ICL等手术及各种眼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师承我国著名角膜病专家吴静安教授。2000年赴香港作访问学者,掌握各种屈光手术新技术。2011年至2012年于朝阳区卫生局挂职任副局长。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角膜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視光学分会常委,华北区屈光手术会诊中心专家委员会为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角膜委员会委员,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委员,中国角膜塑形镜安全监督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研究中心专家,《中华实验眼科杂志》通讯编委,美国《Cornea》眼科杂志中文版编委。以角膜病、眼表疾病、屈光不正、白内障等眼前节疾病的诊治为专业特长,准分子激光和ICL治疗屈光不正、白内障超声乳化、角膜移植、羊膜移植等手术娴熟,至今已完成白内障和近视等手术过万例。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名。参与卫生部、教育部基金、211工程子课题等项目研究,在国内外眼科核心期刊发表论著数十篇,参加眼科教材、译著、书籍等编译。近年来荣获奖励: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北大医学部教学先进个人,北大医院先进个人,民建全国优秀会员,民建中央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北京大学党派工作先进个人,北大医学部和北大医院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等。展开
个人擅长
角膜、眼表、屈光,角膜移植、眼表修复、白内障、准分子、飞秒激光、ICL等手术及各种眼病的诊治。展开
  • 早期白内障该怎么办

    早期白内障可防可控,建议定期眼部检查,控制基础疾病,避免紫外线照射,合理饮食,戒烟,控制用眼时间,治疗其他眼部疾病。目前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评估风险。儿童和青少年若出现视力下降等症状,也需及时就医。 1.定期眼部检查: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散瞳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白内障。 2.控制基础疾病: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控制病情,以减缓白内障的进展。 3.避免紫外线照射: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会损伤眼睛,加速白内障的进展。因此,应佩戴太阳镜或帽子,避免在强光下活动。 4.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等,有助于保护眼睛。 5.戒烟:吸烟会增加白内障的风险,因此应戒烟。 6.控制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用眼,尤其是近距离用眼,如阅读、看电视、使用电脑等,每30-4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 7.治疗其他眼部疾病:如果患有其他眼部疾病,如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应积极治疗,以保护眼睛。 对于早期白内障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混浊的晶状体,植入人工晶状体,以恢复视力。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等。因此,在决定手术治疗之前,应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和评估,并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白内障的发生率较低,但也可能发生。如果发现儿童或青少年出现视力下降、瞳孔发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眼部检查,以确定病因。 总之,早期白内障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和控制病情的进展,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方法,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眼过度,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眼部疾病。

    2025-09-22 15:42:38
  • 左眼黄斑病变会传给右眼吗

    左眼黄斑病变是否传给右眼因病变类型而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有一定双侧对称性,遗传性黄斑病变常双侧发病,炎症性黄斑病变双眼可受累,外伤性黄斑病变单眼外伤一般不传给右眼但双眼受类似外伤会致黄斑损伤,老年人要定期查眼底,有家族遗传病史人群需关注双眼,治疗炎症性疾病要考虑双眼情况,有眼部外伤风险人群要保护双眼。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具有一定的双侧对称性,约15%-20%的单眼干性患者在5年内会发展为双眼患病;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单眼发病后,也有较高的比例在一定时间内累及另一只眼,研究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数月至数年内会出现对侧眼发病。年龄是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双眼发生病变的风险均会增加,且生活方式中吸烟等不良习惯会同时影响双眼黄斑病变的发生发展。对于老年人,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监测双眼黄斑情况。 遗传性黄斑病变:如Stargardt病等遗传性黄斑病变,具有遗传倾向,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这类病变往往具有双侧发病的特点,只是可能发病时间有先后,在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群中,双眼都需要密切关注,婴幼儿时期就可能开始出现病变相关的眼底改变,需要进行基因检测等相关检查来早期发现双眼可能存在的病变风险。 炎症性黄斑病变:比如中间葡萄膜炎累及黄斑时,双眼都可能受累及,炎症的扩散等因素会导致双眼黄斑都出现炎症相关的病理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中如果存在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会同时影响双眼的黄斑,在治疗炎症性疾病时需要考虑双眼的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外伤性黄斑病变:如果是单眼受到外伤导致黄斑病变,另一侧眼一般不会主动传给,但如果是双眼同时受到类似的外伤因素影响,也可能都出现黄斑损伤,生活方式中从事高危职业等情况会增加双眼同时受伤的风险,对于有眼部外伤风险的人群,要注意保护双眼。

    2025-09-22 15:39:27
  • 孩子近视必须配眼镜么

    孩子近视是否配眼镜分情况,假性近视通常无需立刻配镜,可通过休息放松等恢复;真性近视若影响视力及日常学习生活或有特殊需求则需配眼镜,配前要到正规机构检查,戴镜后定期复查并培养良好用眼习惯防控近视。 一、假性近视情况 如果孩子是假性近视,通常不需要立刻配眼镜。假性近视多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原因,导致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使晶状体厚度增加,引起的视物模糊。通过让孩子休息、放松眼睛,比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假性近视)、做眼保健操等方式,多数孩子的视力可以恢复正常。 二、真性近视情况 1.影响视力及日常学习生活时:当孩子经过专业检查确诊为真性近视,且近视度数较高,已经明显影响到日常的学习、生活,比如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等,这时候就需要配眼镜。合适的眼镜可以帮助孩子清晰视物,避免因为视物不清而导致眼睛过度调节,加重近视发展。一般来说,当近视度数超过100度,且已经对视力造成明显影响时,就建议佩戴眼镜。 2.不影响视力但有特殊需求时:如果孩子真性近视度数较低,比如50度-100度左右,但是有特殊的用眼需求,例如参加某些对视力要求较高的活动(如文艺表演需要看清舞台提示等),也可以考虑佩戴眼镜。不过这种情况需要谨慎评估,因为过早佩戴眼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眼镜。 对于孩子近视配眼镜,家长需要带孩子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详细的验光等检查,由专业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近视情况来综合判断是否需要配眼镜以及选择合适的眼镜。同时,在孩子佩戴眼镜后,要定期带孩子复查视力,观察近视的发展情况,并且继续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等,以延缓近视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儿童来说,还要特别注意避免让孩子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不良用眼行为,这对近视的防控很重要。

    2025-09-22 15:35:38
  • 左眼视力4.2是近视吗

    左眼视力4.2属视力低下,不能仅据此判定是近视,需结合验光等检查综合判断,近视是常见原因但其他眼部疾病也可致视力下降,儿童和成人情况有差异,发现左眼视力4.2应及时到眼科就诊,通过详细眼部检查明确原因,近视导致则依情况采取相应矫正或干预措施,保障眼部健康。 近视的定义与相关检查 近视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要明确是否为近视需进行验光等检查。散瞳验光可区分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儿童由于睫状肌调节能力强,易出现假性近视情况,通过散瞳放松睫状肌后验光,若近视度数消失则为假性近视,若仍存在近视度数则为真性近视。 一般来说,正常视力标准通常在5.0及以上,4.2低于正常视力范围。除了近视,其他眼部疾病也可导致视力下降,如远视、散光、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病变都可能引起视力降低。 不同人群的情况差异 儿童人群:儿童时期是视力发育的关键阶段,左眼视力4.2需特别关注。儿童可能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不良用眼习惯导致近视发生。例如,长时间看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阅读姿势不正确等都可能影响视力发育。这时候除了进行验光检查外,还需关注儿童的用眼习惯,指导其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以促进视力健康发育。 成人人群:成人出现左眼视力4.2也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果是既往没有眼部疾病史突然出现的视力下降,要警惕是否有眼部病变如眼底病变等情况。而对于有长期近视史的成人,可能是近视度数加深等原因导致视力下降,需要进行验光等检查来明确屈光状态变化。 当发现左眼视力4.2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来明确视力下降的原因,若是近视导致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矫正或干预措施,同时不同人群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处理,以保障眼部健康。

    2025-09-22 15:31:51
  • 口眼歪斜是什么原因

    口眼歪斜是一种常见症状,可由贝尔面瘫、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创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中毒及其他原因引起。 口眼歪斜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导致口角低垂、眼睛无法完全闭合等。引起口眼歪斜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贝尔面瘫: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周围性面瘫,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有关。患者常突然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无力、口角歪斜、流涎等症状,通常在数天至数周内逐渐加重。 2.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可导致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引起口眼歪斜。此外,脑部肿瘤、炎症等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 3.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可侵犯面神经,导致口眼歪斜。 4.创伤:面部外伤、手术等可损伤面神经,引起口眼歪斜。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糖尿病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影响面神经功能,引起口眼歪斜。 6.格林-巴利综合征: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侵犯周围神经,包括面神经,导致口眼歪斜。 7.中毒:如酒精中毒、重金属中毒等,可损害面神经,引起口眼歪斜。 8.其他原因:如面神经肿瘤、先天性面神经发育异常等也可导致口眼歪斜。 需要注意的是,口眼歪斜可能是严重疾病的表现,如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等。因此,如果出现口眼歪斜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更容易出现口眼歪斜等症状。这些人群应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同时,应注意保暖、避免疲劳、保持心情舒畅,以预防口眼歪斜的发生。 总之,口眼歪斜的原因复杂多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如果出现口眼歪斜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5-09-22 15:27: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