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角膜、眼表、屈光,角膜移植、眼表修复、白内障、准分子、飞秒激光、ICL等手术及各种眼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师承我国著名角膜病专家吴静安教授。2000年赴香港作访问学者,掌握各种屈光手术新技术。2011年至2012年于朝阳区卫生局挂职任副局长。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角膜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視光学分会常委,华北区屈光手术会诊中心专家委员会为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角膜委员会委员,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委员,中国角膜塑形镜安全监督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研究中心专家,《中华实验眼科杂志》通讯编委,美国《Cornea》眼科杂志中文版编委。以角膜病、眼表疾病、屈光不正、白内障等眼前节疾病的诊治为专业特长,准分子激光和ICL治疗屈光不正、白内障超声乳化、角膜移植、羊膜移植等手术娴熟,至今已完成白内障和近视等手术过万例。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名。参与卫生部、教育部基金、211工程子课题等项目研究,在国内外眼科核心期刊发表论著数十篇,参加眼科教材、译著、书籍等编译。近年来荣获奖励: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北大医学部教学先进个人,北大医院先进个人,民建全国优秀会员,民建中央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北京大学党派工作先进个人,北大医学部和北大医院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等。展开
个人擅长
角膜、眼表、屈光,角膜移植、眼表修复、白内障、准分子、飞秒激光、ICL等手术及各种眼病的诊治。展开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症状都有哪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引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视野缺损等症状,视力下降因视网膜血管病变致视网膜组织缺氧影响视觉传递;视物变形多因黄斑区受累;眼前黑影飘动是因视网膜血管病变致眼底有异常物质在玻璃体腔飘动;视野缺损是因视网膜病变限制视觉信息传递致视野范围缩小,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均可能出现相关症状,需关注并及时检查。 视物变形 患者可能会感觉看到的物体形状发生改变,比如原本笔直的线条变得弯曲,原本平整的表面变得凹凸不平。这是由于视网膜病变导致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影响了对物体形状的正常感知。当视网膜的黄斑区受到累及(黄斑是视网膜中负责精细视觉的重要区域)时,更容易出现视物变形的情况。无论是成年糖尿病患者还是儿童糖尿病患者,黄斑区受累都可能导致视物变形,需要及时进行眼底检查来明确病变情况。 眼前黑影飘动 就像飞蚊症一样,患者会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这些黑影可能是点状、线状或片状的。这是因为视网膜血管病变导致视网膜内出现出血、渗出等情况,这些异常物质在玻璃体腔内飘动,从而被患者感知为眼前黑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眼前黑影飘动与一般的生理性飞蚊症不同,其往往是由于眼底的病理性改变导致的,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眼底情况,判断是否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眼前黑影飘动都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表现之一,尤其是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易出现。 视野缺损 患者的视野范围会缩小,比如原本能看到的周围物体范围变窄,可能会出现部分区域视物不清的情况。这是因为视网膜的病变影响了视觉信息的传递,导致视网膜能够感知的视觉范围受到限制。当视网膜的周边区域受到累及,或者病变影响到视神经传导通路时,就会出现视野缺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视野缺损是逐渐出现的,早期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加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进行视野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视野缺损等病变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来保护视力。无论是年轻的糖尿病患者还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重视视野检查这一项目。

    2025-09-29 10:48:29
  • 结膜炎啥症状

    结膜炎症状多样,有眼部异物感与烧灼感,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眼部瘙痒,畏光流泪,一般对视力影响不大,但炎症累及角膜或有严重并发症时可致视力下降。 眼部异物感与烧灼感:患者常感觉眼睛里有东西,有灼烧样的不适,这是因为炎症刺激结膜组织,导致感觉神经受到刺激。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儿童可能表现为频繁揉眼,因为无法准确表达不适,但能通过动作体现;成人则可能更明确表述眼睛有异物感和灼烧感。 结膜充血:结膜血管扩张充血是结膜炎常见表现,外观上可见眼睛的白眼球部分呈现红色。不同类型的结膜炎充血表现略有差异,比如细菌性结膜炎可能是弥漫性的充血,而病毒性结膜炎有时会有特定区域的充血特点。对于儿童,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的白眼球发红;成人自己也能直观看到眼睛变红的情况。 分泌物增多:根据病因不同,分泌物的性质有所不同。细菌性结膜炎通常会有较多的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早晨起床时可能会发现眼睑被分泌物粘住;病毒性结膜炎的分泌物多为水样或浆液性;过敏性结膜炎的分泌物则多为黏液性。儿童的分泌物情况可能更需要家长留意,比如婴幼儿患结膜炎时,家长可能发现眼屎增多等情况;成人也能明显察觉眼睛分泌物的变化。 眼部瘙痒: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往往会有明显的眼部瘙痒感,这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结膜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介质刺激神经引起瘙痒。儿童可能会因为瘙痒而频繁眨眼、揉眼,成人则会自觉眼睛奇痒难耐,想尽办法缓解瘙痒。 畏光流泪:炎症刺激会导致眼睛对光线敏感,出现畏光现象,在光线较强时会不自觉闭眼,同时可能伴有流泪症状。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出现畏光流泪情况,儿童在阳光强烈时可能会出现躲避光线并流泪的表现;成人在明亮环境中也会有畏光流泪的反应。 视力影响:一般来说,单纯的结膜炎对视力影响不大,但如果炎症累及角膜或者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时,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例如,儿童如果结膜炎未及时治疗,炎症波及角膜,就可能影响视力发育;成人严重的结膜炎合并角膜病变时,也会出现视力模糊等视力受影响的情况。

    2025-09-29 10:42:49
  • 导致散光的原因有什么

    散光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使有家族史后代易出现散光;眼部疾病如角膜病变致角膜形态不规则、晶状体异常影响光线折射可引发散光;不良用眼习惯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及不正确用眼姿势会增加散光风险;生长发育因素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眼部发育异常易致散光,早产儿等特殊人群更易出现;年龄增长会使眼部结构和功能变化,导致散光出现或变化。 眼部疾病 角膜病变:角膜的炎症、外伤等病变可能导致角膜形态不规则,进而引起散光。比如角膜炎患者,炎症使得角膜组织受损,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均匀的瘢痕,导致角膜表面不平整,从而引发散光。 晶状体异常:晶状体的位置异常或晶状体本身的混浊等情况也可能导致散光。例如先天性晶状体异位的患者,晶状体偏离正常位置,会影响光线的正常折射,引发散光。 不良用眼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儿童和青少年如果长时间进行近距离的学习、玩电子设备等活动,会使眼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增加散光的发生风险。比如每天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玩游戏的孩子,其眼部调节功能容易出现紊乱,进而可能导致散光。 不正确的用眼姿势:看书、写字时姿势不正确,如弯腰驼背、距离书本过近等,会使眼球受到不均匀的压力,影响眼球的正常形态,长期如此容易引发散光。 生长发育因素 儿童青少年时期: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阶段,眼球还在不断发育完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眼部的发育出现异常,就容易导致散光。例如,眼球的前后径、角膜的曲率等在发育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进行,就可能出现散光。婴儿期的宝宝如果存在眼部发育的不均衡,随着年龄增长也可能逐渐显现为散光问题。对于早产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眼部发育可能相对不成熟,出现散光的几率可能更高。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部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也可能导致散光的出现或变化。中老年人可能会因为眼部的退行性改变,如晶状体的老化等,出现散光情况的改变。比如一些中老年人原本没有散光,但随着年龄增加,可能会逐渐出现散光,或者原有的散光度数发生变化。

    2025-09-29 10:41:03
  • 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有什么用处

    盐酸环丙沙星属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阻碍复制发挥杀菌作用对部分革兰阴性及部分革兰阳性菌有效,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发的细菌性结膜炎和细菌性角膜炎,儿童使用需谨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要谨慎,有眼部过敏史或特殊病史患者用需密切观察过敏反应并及时停药就医。 一、抗菌作用机制 盐酸环丙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进而发挥杀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及部分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等革兰阴性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部分革兰阳性菌。 二、适用病症 (一)细菌性结膜炎 由敏感菌引发的细菌性结膜炎可使用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治疗,此类细菌感染会导致眼部出现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该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减轻眼部炎症反应,缓解相关不适。 (二)细菌性角膜炎 对于敏感菌引起的细菌性角膜炎,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能针对病原菌发挥抗菌作用,控制角膜的感染情况,阻止感染进一步加重,避免角膜组织遭受更严重损害,有助于角膜炎症的消退和修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使用需谨慎,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影响儿童软骨发育,因此低龄儿童应避免常规使用该滴眼液,若儿童确需使用,必须在医生严格评估利弊后,权衡眼部感染治疗需求与潜在风险后谨慎决策。 (二)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谨慎,应充分评估用药对母体和胎儿/婴儿的影响。若必须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会综合考虑病情以及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的潜在风险,如药物是否会通过胎盘或乳汁传递给胎儿或婴儿等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及具体用药方案。 (三)有眼部过敏史或特殊病史患者 有眼部过敏史或其他特殊病史的患者使用盐酸环丙沙星滴眼液时,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眼部瘙痒、红肿加重、皮疹等异常情况,若出现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同时医生在用药前需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评估用药安全性。

    2025-09-29 10:38:52
  • 带着隐形眼镜可以午睡吗

    带着隐形眼镜午睡存在眼部缺氧、感染风险增加等可能风险,儿童青少年应谨慎避免或严格遵循正确方法且控制时间,成年人要确保清洁卫生、选透气材质并控制午睡时间,有眼部病史人群绝对不建议佩戴隐形眼镜午睡以防加重病情。 眼部缺氧:午睡时佩戴隐形眼镜,会进一步影响角膜的正常氧气供应。角膜主要通过泪膜从空气中获取氧气,佩戴隐形眼镜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角膜与空气的气体交换,午睡时闭眼状态下这种缺氧情况可能会加重。研究表明,正常角膜代谢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长期处于缺氧环境可能导致角膜水肿等问题,影响视力且对角膜健康不利。 感染风险增加:午睡时眼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眨眼次数减少,泪液分泌也会相应减少,这会使隐形眼镜与眼球表面的摩擦增加,同时眼部的自净能力下降。如果隐形眼镜清洁不当或佩戴环境不佳,容易导致细菌等微生物滋生,增加角膜炎等眼部感染的发生几率。例如,有相关临床数据显示,佩戴隐形眼镜午睡人群发生眼部感染的概率比不午睡佩戴者要高。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眼部还处于发育阶段,更应谨慎对待佩戴隐形眼镜午睡的情况。他们的眼部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且新陈代谢相对活跃,佩戴隐形眼镜午睡可能对眼部发育产生更不利的影响。建议儿童青少年尽量避免佩戴隐形眼镜午睡,如果佩戴,要严格遵循正确的佩戴和护理方法,并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成年人:成年人如果有佩戴隐形眼镜午睡的习惯,首先要确保隐形眼镜的清洁卫生,使用正规的护理液进行充分清洗和消毒。选择透气性较好的隐形眼镜材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眼部缺氧等问题的发生风险。同时,午睡时间最好控制在1-2小时以内,避免过长时间的午睡。 有眼部病史人群:对于本身就有眼部疾病,如干眼症、角膜炎等病史的人群,绝对不建议佩戴隐形眼镜午睡。这类人群眼部环境较为敏感,佩戴隐形眼镜午睡会进一步加重眼部病情,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恶化。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眼部护理方式,避免因不当的佩戴隐形眼镜行为加重眼部健康问题。

    2025-09-29 10:37:1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