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角膜、眼表、屈光,角膜移植、眼表修复、白内障、准分子、飞秒激光、ICL等手术及各种眼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师承我国著名角膜病专家吴静安教授。2000年赴香港作访问学者,掌握各种屈光手术新技术。2011年至2012年于朝阳区卫生局挂职任副局长。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角膜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視光学分会常委,华北区屈光手术会诊中心专家委员会为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角膜委员会委员,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委员,中国角膜塑形镜安全监督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研究中心专家,《中华实验眼科杂志》通讯编委,美国《Cornea》眼科杂志中文版编委。以角膜病、眼表疾病、屈光不正、白内障等眼前节疾病的诊治为专业特长,准分子激光和ICL治疗屈光不正、白内障超声乳化、角膜移植、羊膜移植等手术娴熟,至今已完成白内障和近视等手术过万例。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名。参与卫生部、教育部基金、211工程子课题等项目研究,在国内外眼科核心期刊发表论著数十篇,参加眼科教材、译著、书籍等编译。近年来荣获奖励: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北大医学部教学先进个人,北大医院先进个人,民建全国优秀会员,民建中央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北京大学党派工作先进个人,北大医学部和北大医院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等。展开
个人擅长
角膜、眼表、屈光,角膜移植、眼表修复、白内障、准分子、飞秒激光、ICL等手术及各种眼病的诊治。展开
  • 左侧眼眶疼

    左眼眶疼,存在生理性原因如用眼过度,也有病理性原因如青光眼、眼眶蜂窝织炎等。 一、生理因素 用眼过度会致使一过性眼压升高,进而引发眼眶部位疼痛。此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经过适当休息,症状往往能较快缓解。 二、病理因素 1.青光眼 青光眼属于一类以病理性高眼压引发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青光眼患者因眼压升高对眼球壁压力增大,从而导致眼眶疼,同时可能伴有头痛、视力下降、眼红、恶心、呕吐等症状。其治疗包含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常用药物有:毛果芸香碱滴眼液,β-受体阻滞剂如卡替洛尔,高渗药物如甘露醇,增加房水引流量的药物如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等;必要时可通过激光虹膜周边成形术、前房穿刺术等外科手术来控制病情进展。 2.眼眶蜂窝织炎 眼眶蜂窝织炎是眶内软组织发生的急性、细菌性、感染性炎症,会出现眼部疼痛、眼睑红肿、眼球突出及运动障碍等症状。一旦确诊眼眶蜂窝织炎,应立刻给予全身足量抗生素以控制炎症,同时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降低颅压,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和红霉素眼膏保护角膜,当炎症局限化脓后,可在超声引导下抽吸脓液或切开引流。 总之,左眼眶疼既有生理性缘由,也有病理性因素。若有不适,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就诊,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2025-09-29 09:37:42
  • 眼压高有什么危害

    眼压高会对视神经造成损害,导致视神经纤维受损、视野缩小甚至失明,不同年龄段受影响速度不同;还会影响眼部结构,致角膜水肿,使长期近距离用眼者情况更明显;还是引发青光眼的重要因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症状严重,有家族史及更年期女性等眼压高时更易引发青光眼。 对眼部结构的影响 眼压高会使眼球内部的结构受到压力影响,可能导致角膜水肿,患者会出现眼睛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对于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近距离用眼的人,眼压高引起角膜水肿的情况可能会更明显,因为用眼过度本身就可能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和房水代谢,进而加重眼压高对角膜的影响。 引发青光眼等疾病 眼压高是引发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原发性青光眼就是由于眼压升高导致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眼痛、头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如果不及时降低眼压,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在病史方面,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本身眼压高时发生青光眼相关病变的风险就比常人高,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眼压。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如更年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房水的分泌和排出,导致眼压波动,增加因眼压高引发青光眼的可能性。

    2025-09-29 09:36:36
  • 巩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巩膜炎是一种病因复杂的炎症性疾病,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免疫异常和其他因素有关。 1.感染 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导致巩膜炎。 如结核分枝杆菌、梅毒螺旋体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巩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 3.外伤 眼部外伤可导致巩膜炎。 如巩膜穿通伤、巩膜手术等。 4.免疫异常 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巩膜炎。 如免疫复合物沉积、细胞免疫异常等。 5.其他因素 某些药物、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等也可能引起巩膜炎。 如长期使用某些滴眼剂、长期暴露于紫外线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巩膜炎可能有不同的病因,且某些情况下病因可能不明确。对于巩膜炎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眼过度,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巩膜炎的发生。

    2025-09-29 09:32:07
  • 氧氟沙星滴眼液治干眼症吗

    氧氟沙星滴眼液一般不治干眼症,它是喹诺酮类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眼部疾病,干眼症因泪液问题致眼表疾病,治疗主要补充等,特殊人群用氧氟沙星滴眼液需谨慎,儿童等特殊人群患干眼症应遵医嘱,孕妇哺乳期等特殊人群用要权衡利弊。 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任何药物都需谨慎。儿童的眼部生理结构和成人有差异,若儿童患有干眼症,应避免自行使用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药物,需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来缓解干眼症相关症状,如改善环境湿度、合理用眼等。孕妇、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使用药物也需格外谨慎,若怀疑有眼部感染合并干眼症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相关药物。

    2025-09-29 09:30:46
  • 眼底动脉硬化怎么治

    控制眼底动脉硬化需从多方面入手,一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糖尿病患者严格控糖;二是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三是进行药物治疗,包括降脂及改善微循环药物;四是定期复查眼底及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一、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若患者有高血压,需积极控制血压。大量研究表明,血压长期处于升高状态会加重眼底动脉硬化。一般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的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生活方式上要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戒烟限酒;保持适当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会损害眼底血管,导致动脉硬化进展。要严格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饮食上要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遵循定时定量进餐的原则;适当运动,运动时间可选择在餐后1小时左右,避免低血糖发生;规律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 二、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调整: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燕麦等,有助于降低血脂。多吃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对血管有益。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饮食有助于减轻血管炎症,延缓动脉硬化进展。 适度运动: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控制体重,对改善眼底动脉硬化有帮助。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硬化形成,饮酒过量也会对血管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眼底动脉硬化患者必须戒烟,同时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三、药物治疗 降脂药物:如果患者存在高脂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需要使用降脂药物。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降脂药,它可以降低LDL-C水平,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硬化进展。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有显著效果。 改善微循环药物:一些药物可以改善眼底的微循环,如胰激肽原酶等。这类药物可以扩张血管,增加眼底的血液供应,对眼底动脉硬化引起的一些症状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四、定期复查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包括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以便及时了解眼底动脉硬化的进展情况。一般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同时,也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根据指标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减慢。儿童一般较少出现眼底动脉硬化,但如果有先天性疾病等特殊情况导致,需要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女性患者在妊娠期等特殊时期,要权衡治疗药物对胎儿或自身的影响,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治疗方案。

    2025-09-28 13:24:4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