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角膜、眼表、屈光,角膜移植、眼表修复、白内障、准分子、飞秒激光、ICL等手术及各种眼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师承我国著名角膜病专家吴静安教授。2000年赴香港作访问学者,掌握各种屈光手术新技术。2011年至2012年于朝阳区卫生局挂职任副局长。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角膜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視光学分会常委,华北区屈光手术会诊中心专家委员会为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角膜委员会委员,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委员,中国角膜塑形镜安全监督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研究中心专家,《中华实验眼科杂志》通讯编委,美国《Cornea》眼科杂志中文版编委。以角膜病、眼表疾病、屈光不正、白内障等眼前节疾病的诊治为专业特长,准分子激光和ICL治疗屈光不正、白内障超声乳化、角膜移植、羊膜移植等手术娴熟,至今已完成白内障和近视等手术过万例。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名。参与卫生部、教育部基金、211工程子课题等项目研究,在国内外眼科核心期刊发表论著数十篇,参加眼科教材、译著、书籍等编译。近年来荣获奖励: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北大医学部教学先进个人,北大医院先进个人,民建全国优秀会员,民建中央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北京大学党派工作先进个人,北大医学部和北大医院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等。展开
个人擅长
角膜、眼表、屈光,角膜移植、眼表修复、白内障、准分子、飞秒激光、ICL等手术及各种眼病的诊治。展开
  • 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

    青光眼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因素(婴幼儿及儿童易患先天性青光眼,中老年易患原发性开角型和闭角型青光眼)、性别因素(女性更易患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男性略高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用眼过度和长期处于暗环境人群发病风险高)以及特殊人群风险因素(有青光眼家族史人群和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人群发病风险增加)。 一、年龄因素相关人群 1.婴幼儿及儿童:先天性青光眼在婴幼儿中相对常见,主要与胚胎发育过程中前房角结构发育异常有关,由于婴幼儿眼部结构特点,发病时可能表现为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且病情若未及时发现和处理,会严重影响视力发育。 2.中老年人群: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中老年人群中高发。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的房水引流系统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如房角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小梁网功能减退等,使得房水排出阻力增加,从而导致眼压升高引发青光眼。一般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的患病率逐渐上升。 二、性别因素相关人群 1.女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对高于男性,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结构、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能影响眼部的房水代谢等过程,增加了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风险。 2.男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在男性中的患病率略高于女性,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可能与男性的眼部解剖结构特点以及一些遗传等因素相关。 三、生活方式相关人群 1.长期用眼过度人群: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长期用眼过度的人群,眼部负担加重,容易导致眼部调节功能紊乱,进而影响房水的正常循环,增加青光眼的发病风险。例如,每天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工作或娱乐的人群,由于眼部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房水循环可能受到干扰。 2.长期处于暗环境人群:长期处于暗室环境或长时间在昏暗光线下活动的人,瞳孔会长时间处于散大状态,使虹膜根部拥塞房角,阻碍房水流出,从而使眼压升高,增加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几率。比如,经常在电影院黑暗环境中观影时间过长的人群。 四、特殊人群风险相关人群 1.有青光眼家族史人群:家族中有青光眼患者的个体,遗传因素在青光眼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青光眼的发病易感性,这类人群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压测量、房角检查、视野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青光眼并进行干预。 2.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人群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引起眼部的微血管病变,影响视网膜和视神经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眼部的正常代谢和房水排出功能,增加糖尿病性青光眼的发病风险。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更需要密切监测眼部情况。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会导致眼部的血管压力改变,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可能干扰房水的正常引流,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可能性。高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眼部血管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

    2025-09-28 12:43:43
  • 孩子眼角红肿怎么办

    孩子眼角红肿可能由感染性因素(结膜炎、麦粒肿)和非感染性因素(过敏、外伤)引起,处理包括一般处理(保持眼部清洁、避免刺激)和针对不同原因的具体处理(感染性结膜炎用对应眼药水、麦粒肿早期热敷化脓就医、过敏用抗过敏眼药水并避过敏原、外伤轻冷敷重就医),婴儿和幼儿有特殊注意事项,婴儿护理要无菌防烫伤不明情况及时就医,幼儿要耐心引导配合及遵医嘱用药并找过敏原。 一、可能原因 1.感染性因素 结膜炎:孩子用手揉眼睛后,容易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带入眼内引发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多表现为眼部分泌物增多,呈脓性,眼角红肿;病毒性结膜炎可能伴有流泪、畏光等症状,眼部也会红肿。 麦粒肿:是一种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通常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刚开始时眼角会出现红肿,伴有疼痛,随后可形成硬结。 2.非感染性因素 过敏:孩子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能引起眼部过敏反应,出现眼角红肿,还常伴有眼睛瘙痒等症状。 外伤:孩子玩耍时不小心碰到眼角,或者被异物划伤等,都可能导致眼角红肿,可能还会有淤血等情况。 二、处理措施 1.一般处理 保持眼部清洁:如果是分泌物导致的眼角红肿,可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眼部,清除分泌物,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孩子的眼部皮肤。对于婴儿,擦拭时要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擦拭。 避免刺激:让孩子尽量避免揉眼睛,减少接触过敏原等可能的刺激源。如果是过敏引起的,要让孩子远离过敏原。 2.针对不同原因的具体处理 感染性结膜炎:如果是细菌性结膜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眼药水,但需注意儿童用药的特殊性;病毒性结膜炎具有自限性,主要是对症处理,如使用抗病毒眼药水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循医生建议。 麦粒肿:早期可进行局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每次热敷10-15分钟,每天3-4次,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孩子眼部皮肤。如果麦粒肿化脓,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处理,切勿自行挤压,以免感染扩散。 过敏:可使用抗过敏眼药水等,但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明确过敏原后尽量避免孩子再次接触。 外伤:如果是轻微外伤导致的眼角红肿,可先进行冷敷,减轻肿胀,24小时后再热敷。如果外伤较严重,有出血等情况,应立即就医。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眼角红肿时,护理要格外小心。在清洁眼部时,所用毛巾必须绝对干净无菌。热敷时温度要严格控制,因为婴儿皮肤娇嫩,避免因温度过高造成烫伤。如果婴儿眼角红肿情况不明,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带婴儿就医,由专业医生诊断处理。 2.幼儿:幼儿可能不太能配合眼部的护理和治疗,家长要耐心引导幼儿避免揉眼等不良行为。在使用任何药物(如眼药水等)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确保用药安全。如果幼儿因过敏导致眼角红肿,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找出可能的过敏原并及时清除。

    2025-09-28 12:36:34
  • 左眼0.6右眼0.8的视力是多少度

    视力与度数无直接固定对应关系,受年龄、用眼习惯、眼部疾病等因素影响,要知左眼0.6右眼0.8具体度数需专业验光,包括主观和客观验光等步骤,用设备精准测屈光状态得度数。 一、视力与度数的关系 视力和度数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固定的一一对应关系。这是因为视力主要反映的是视网膜对光线的感知能力,而度数(通常指近视度数、远视度数或散光度数等)是眼睛屈光系统屈光能力的一种量化指标。不同的人即使视力相同,其度数可能不同;反之,度数相同的人视力也可能有差异。例如,有些人可能存在调节能力的差异,这会影响视力与度数的对应。 二、影响视力与度数对应关系的因素 (一)年龄因素 1.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的眼睛仍在发育过程中,调节能力较强。比如,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左眼0.6、右眼0.8的视力,可能是由于眼睛的调节功能、眼轴长度等尚未完全稳定导致的。其度数可能受到用眼习惯、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不能简单地根据视力直接推断度数。 2.成年人:成年人的眼睛发育基本稳定,但也可能因长期用眼、眼部疾病等因素影响视力与度数的对应。例如,长期从事近距离用眼工作的成年人,即使视力为左眼0.6、右眼0.8,其度数可能已经相对稳定,但也需要通过专业的验光检查才能准确确定。 (二)用眼习惯 1.长期近距离用眼:如果一个人长期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可能会导致眼睛的屈光状态发生变化,但这并不一定会直接对应到特定的度数。例如,一个人长期近距离用眼后出现左眼0.6、右眼0.8的视力,其度数可能是近视、远视或散光等情况,需要通过验光来明确。 2.良好用眼习惯:对于有良好用眼习惯的人,即使存在左眼0.6、右眼0.8的视力,其度数相对可能更稳定,但同样需要验光来准确判断度数情况。 (三)眼部疾病因素 1.存在眼部疾病:如果左眼或右眼存在眼部疾病,如角膜炎、白内障等,会影响视力,但这与单纯的屈光不正导致的视力下降机制不同,此时视力与度数的对应关系会被眼部疾病干扰。例如,患有角膜炎的人,左眼0.6、右眼0.8的视力,不能单纯用屈光不正来解释度数,需要先治疗眼部疾病,再评估屈光状态。 2.无眼部疾病:如果眼部不存在明显疾病,那么视力与度数的关系主要由屈光系统决定,但仍不能直接通过视力推断度数,需要验光检查。 三、确定左眼0.6右眼0.8具体度数的方法 要准确知道左眼0.6、右眼0.8对应的度数,需要进行专业的验光检查。验光检查通常包括主观验光和客观验光等步骤。主观验光需要被检查者配合,通过让被检查者在不同度数的镜片下感受视力的变化来确定合适的度数;客观验光则利用仪器等方法来测量眼睛的屈光状态。例如,使用综合验光仪等设备进行详细的验光操作,才能精准得出近视度数、远视度数或散光度数等具体数值。

    2025-09-28 12:35:11
  • 先天性泪囊炎是怎么回事

    先天性泪囊炎是因鼻泪管下端胚胎残膜未退化致泪液细菌潴留感染,新生儿婴幼儿多见,有流泪、分泌物多表现,可通过泪道冲洗、探通诊断,按摩适用于大部分患儿,无效可6月后泪道探通,大多可治愈,延误可致并发症,预后与治疗及时规范、年龄、眼部卫生等有关。 一、定义与病因 先天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部疾病,主要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阻塞了鼻泪管下端,导致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内,引起继发性感染所致。 二、临床表现 1.流泪:患儿常出现单侧或双侧眼睛不间断流泪的情况,这是因为泪液无法正常通过鼻泪管排出,积聚在眼内导致。 2.分泌物增多:泪囊内有细菌感染时,会产生大量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表现为眼角有眼屎,且分泌物量较多,有时会黏住眼皮。 年龄方面: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因为新生儿的鼻泪管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胚胎残膜更容易阻塞鼻泪管。 性别方面:男女均可发病,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生活方式方面:一般与特殊生活方式关联不大,但如果婴儿眼部卫生不佳,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 病史方面:通常患儿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相关症状,既往无眼部手术等特殊病史。 三、诊断方法 1.泪道冲洗:通过将生理盐水注入泪道来判断泪道是否通畅。如果冲洗液反流且伴有分泌物,则提示泪道阻塞,考虑先天性泪囊炎。 2.泪道探通试验:可以明确阻塞的部位,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手段。 四、治疗方法 1.按摩治疗:家长可以每天用手指按压泪囊区,即内眼角下方的部位,向鼻腔方向轻轻按摩,每次按摩5-10下,每天按摩3-4次。通过按摩有可能使残膜破裂,从而疏通鼻泪管。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先天性泪囊炎患儿,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因为婴儿身体较为脆弱,按摩属于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相对安全。 2.泪道探通术:如果按摩治疗无效,可考虑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泪道探通术。一般在患儿6个月以后,如果泪道冲洗仍不通畅,就可以进行该操作。但对于年龄过小的婴儿,进行泪道探通术可能会对眼部组织造成一定损伤,所以要严格掌握手术时机。 五、预后情况 大多数先天性泪囊炎患儿通过早期的按摩治疗或者泪道探通术可以治愈,预后良好。经过规范治疗后,患儿流泪和分泌物增多的症状会消失,泪道恢复通畅,眼部功能可以恢复正常。但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泪囊继发感染,形成泪囊瘘等并发症,影响眼部外观和功能,而且治疗难度也会增加。 年龄因素:年龄越小,早期干预效果通常越好,因为婴儿的眼部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 性别因素:性别不影响预后,预后主要与治疗是否及时、规范有关。 生活方式因素: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有助于预后,比如家长要注意保持患儿眼部清洁,避免感染加重。 病史因素:没有既往严重眼部疾病史的患儿预后相对更好,如果有其他眼部基础病史,可能会影响预后效果,需要综合评估。

    2025-09-28 12:34:05
  • 右眼皮跳是什么原因

    右眼皮跳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用眼过度、眼部疾病、精神因素、面部神经问题、饮食因素、药物副作用、睡眠因素,需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应对措施,如用眼过度时适当让眼睛休息,眼部疾病时就医治疗等。 一、用眼过度 具体情况: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读书写字等导致用眼过度时,眼部肌肉会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右眼皮跳。例如,连续熬夜加班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眼部肌肉疲劳,就可能出现右眼皮跳的情况。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用眼过度出现此情况,尤其长期近距离用眼的人群更易发生。 应对措施:适当让眼睛休息,减少连续用眼时间,可通过远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眼部肌肉疲劳。 二、眼部疾病 具体情况:患有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时,炎症刺激会导致眼皮肌肉不自主痉挛,从而引起右眼皮跳。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比如儿童可能因不注意眼部卫生感染病菌引发眼部炎症导致眼皮跳,老年人也可能因眼部防御能力下降出现此类情况。 应对措施:需要就医明确眼部疾病类型,遵医嘱进行相应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控制炎症。 三、精神因素 具体情况: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时,身体的神经调节功能可能出现紊乱,影响眼部肌肉的正常运动,导致右眼皮跳。各年龄段都可能受精神因素影响,年轻人可能因工作生活压力大出现,老年人也可能因生活中的某些压力事件导致精神紧张进而引发眼皮跳。 应对措施:调整心态,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与他人交流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保持心情舒畅。 四、面部神经问题 具体情况:面部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等情况时,可能会影响其对眼部肌肉的正常支配,导致右眼皮跳。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此类情况,可能与血管硬化等因素导致面部神经受压有关。 应对措施:需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头部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面部神经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饮食因素 具体情况:过度节食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时,可能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引发右眼皮跳。各年龄段都可能因不合理饮食出现,比如为减肥过度节食的人群就易发生。 应对措施:保持合理均衡的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等)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六、药物副作用 具体情况:某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导致眼皮跳等情况,如抗精神病药物等。不同用药人群均有可能出现,尤其正在服用特定药物且出现该副作用的人群。 应对措施:如果怀疑眼皮跳是药物副作用引起,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七、睡眠因素 具体情况: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时,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神经功能可能紊乱,容易出现右眼皮跳。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比如经常熬夜的人群就易因睡眠不足出现眼皮跳。 应对措施: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规律作息。

    2025-09-28 12:32: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