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角膜、眼表、屈光,角膜移植、眼表修复、白内障、准分子、飞秒激光、ICL等手术及各种眼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师承我国著名角膜病专家吴静安教授。2000年赴香港作访问学者,掌握各种屈光手术新技术。2011年至2012年于朝阳区卫生局挂职任副局长。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角膜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視光学分会常委,华北区屈光手术会诊中心专家委员会为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角膜委员会委员,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委员,中国角膜塑形镜安全监督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研究中心专家,《中华实验眼科杂志》通讯编委,美国《Cornea》眼科杂志中文版编委。以角膜病、眼表疾病、屈光不正、白内障等眼前节疾病的诊治为专业特长,准分子激光和ICL治疗屈光不正、白内障超声乳化、角膜移植、羊膜移植等手术娴熟,至今已完成白内障和近视等手术过万例。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名。参与卫生部、教育部基金、211工程子课题等项目研究,在国内外眼科核心期刊发表论著数十篇,参加眼科教材、译著、书籍等编译。近年来荣获奖励: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北大医学部教学先进个人,北大医院先进个人,民建全国优秀会员,民建中央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北京大学党派工作先进个人,北大医学部和北大医院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等。展开
个人擅长
角膜、眼表、屈光,角膜移植、眼表修复、白内障、准分子、飞秒激光、ICL等手术及各种眼病的诊治。展开
  • 流血时出现红血丝是怎么回事

    皮肤受伤时表层毛细血管因外力破裂致红细胞等渗出呈红血丝,儿童因角质层薄更易因轻微外伤出现,伤口处组织液与血液混合也可呈红血丝,各类人群可出现,儿童需注意伤口清洁防感染。 一、皮肤表层毛细血管破裂引发 当皮肤受伤流血时,表层分布的毛细血管因外力作用发生破裂,红细胞等成分渗出,从而在流血时呈现出红血丝样表现。这是因为毛细血管是皮肤表层较细小的血管,受伤后易受损伤导致血液渗出。对于儿童而言,其皮肤角质层相对薄,相较成年人更易因轻微外伤出现表层毛细血管破裂伴红血丝的情况,需注意避免过度摩擦或轻微碰撞引发此类状况。 二、伤口处组织液与血液混合呈现 受伤后,伤口周围组织会渗出组织液,血液与组织液混合时,可能呈现出红血丝状外观。这是一种常见的伤口局部表现,在各类体表小伤口中较为普遍。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此现象,成年人若受伤程度较轻,也会出现血液与组织液混合呈现红血丝的情况;而儿童需特别关注伤口清洁,若护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进而加重红血丝相关的不良表现,如伴随红肿等症状。

    2025-09-28 09:53:30
  • 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能看见吗

    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部分患儿仍能看见但有异常表现,如白瞳症、斜视、视力下降等,发病与视网膜细胞基因突变等有关,肿瘤位置影响视力,不同年龄段表现不同,有家族遗传病史儿童需密切监测,发现异常应及时眼科检查。 从发病机制来看,视网膜母细胞瘤是由于视网膜细胞的基因突变等因素导致肿瘤形成。如果肿瘤处于视网膜的周边部位,对中心视力的影响相对较晚;但如果肿瘤位于黄斑等重要区域,早期就可能影响视力。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婴幼儿由于不会表达,主要通过家长观察眼部外观等情况来发现异常;较大的儿童可能会主诉视力问题等。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等高危因素的儿童,需要更密切地监测眼部情况,因为这类儿童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风险更高,早期发现异常对于预后至关重要。如果发现孩子有白瞳症、斜视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眼部B超等,以排除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可能。

    2025-09-28 09:51:59
  • 人工晶体价格

    目前临床工作中人工晶体存在多种类型,且有多个厂家生产,其定价各异,范围从200至300元到20000多元不等。 一、人工晶体是白内障手术中需用到的耗材。在手术时,将眼球内浑浊的晶状体取出后,必须植入透明的人工晶体,这样才能让视力得以恢复。 1.普通折叠型球面人工晶体价格最为低廉,通常只需几百元。 2.非球面人工晶体在夜间看东西时可减少眩光现象,价格稍高些,一般处于1000元到2000元之间。 3.多焦点人工晶体和可调节人工晶体能够达成看远、看近都较为清晰的目标,不过价格相对较高,通常在5000元到20000多元不等。 总之,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价格区间,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2025-09-28 09:50:40
  • 喝了酒眼睛疼怎么回事

    饮酒后可通过多种因素导致眼睛疼,包括眼部血管扩张、引发炎症反应、影响眼压、存在过敏因素、加重眼部疲劳以及引起神经系统反应等,不同人群因自身差异在饮酒后眼睛疼的表现及风险有所不同。 一、眼部血管扩张因素 饮酒后,酒精进入人体经代谢转化为乙醛等物质,会使眼部血管扩张。正常情况下眼部血管处于相对稳定的收缩舒张状态,当酒精导致血管扩张时,可能引起眼部胀痛等不适。例如有研究发现,酒精摄入后会影响眼部微循环,使血管管径改变,进而引发眼睛疼痛感觉。不同人群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不同,比如男性和女性因身体代谢酶等差异,对酒精引起血管扩张的反应可能有别,男性一般代谢能力相对稍强,但大量饮酒时仍会出现眼部血管扩张问题。 二、炎症反应相关 1.眼表炎症:酒精可能刺激眼表的结膜等组织,引发炎症反应。结膜组织受到刺激后,会出现充血、疼痛等表现。长期饮酒或大量饮酒人群,眼表炎症发生几率相对较高。从年龄角度看,年轻人可能社交活动中饮酒较多,若频繁大量饮酒,更容易因眼表炎症出现眼睛疼情况;老年人本身眼部组织功能有所衰退,饮酒后炎症反应可能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 2.葡萄膜等内部炎症潜在风险:虽然相对少见,但酒精可能对眼部内部的葡萄膜等组织产生潜在的炎症刺激作用。有研究提示,长期慢性饮酒者可能存在葡萄膜轻微炎症的病理基础,在饮酒后可能诱发或加重眼睛疼痛等症状,不过这种情况多在长期大量饮酒且本身有一定眼部基础问题的人群中出现。 三、眼压变化影响 部分人饮酒后可能出现眼压波动。酒精会影响身体的水盐代谢等,进而可能影响房水的生成与排出平衡,导致眼压升高。眼压升高时,眼睛会有胀痛感,严重时可能类似青光眼发作的疼痛表现。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饮酒后眼压波动引发眼睛疼的风险更高。不同年龄的青光眼高危人群在饮酒后需特别注意,老年人本身青光眼患病率相对较高,若饮酒后出现眼睛疼且伴有视力模糊等情况,应高度警惕眼压异常问题。 四、过敏因素关联 个别人可能对酒精中的某些成分过敏,饮酒后除了身体其他部位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外,眼部也会受累出现疼痛。比如眼部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瘙痒伴疼痛,或者眼内组织因过敏出现炎症反应导致疼痛。过敏体质人群在饮酒后更易发生这种因过敏引起的眼睛疼情况,不同年龄的过敏体质者都需注意,儿童过敏体质者饮酒后若出现眼睛疼等过敏表现,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加重过敏症状。 五、其他可能情况 1.眼部疲劳加重:饮酒后可能影响睡眠等情况,进而使眼部疲劳加重。本身就有视疲劳问题的人,饮酒后眼睛疼可能更明显。比如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饮酒后睡眠质量受影响,眼部得不到良好休息,疲劳累积导致眼睛疼痛。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者、学生等,饮酒后眼部疲劳加重引发眼睛疼的几率不同,长期伏案工作者因用眼时间长,饮酒后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2.神经系统反应:酒精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可能通过神经传导影响眼部感觉,导致眼睛疼。神经系统对酒精敏感的人,饮酒后这种神经传导相关的眼睛疼痛可能更突出。不同病史人群,如有神经系统基础疾病者,饮酒后神经系统受酒精影响更大,眼睛疼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可能更复杂,需特别关注。

    2025-09-25 13:03:37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会引发视力逐渐下降、视物模糊、单眼复视或多视、眩光、色觉改变等症状,视力下降因晶状体混浊致光线无法正常聚焦;视物模糊是晶状体混浊使光线散射致物像不清;单眼复视或多视是混浊晶状体使光线折射致视网膜形成多个图像;眩光因混浊晶状体使强光下光线散射干扰成像;色觉改变是晶状体对不同颜色光的折射吸收特性变化致视网膜信号异常。 相关机制:晶状体主要由蛋白质组成,正常情况下晶状体蛋白质排列有序,光线可以顺利透过。而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聚集,形成混浊的区域,阻挡光线,使得视网膜接收到的图像模糊不清,从而导致视力下降。 视物模糊 具体表现:患者会感觉看东西不清楚,就像透过毛玻璃一样。这种模糊感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可能有所不同,在明亮光线下有时可能更明显。在青少年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视物模糊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和日常活动,因为他们处于需要清晰视力来进行视觉认知和行为操作的阶段;对于老年患者,视物模糊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如阅读、行走等。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影响晶状体代谢,会加速视物模糊的进程。 相关机制:晶状体混浊使得光线散射,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投射到视网膜上,所以患者会感觉视物模糊。混浊程度不同,视物模糊的程度也不同,轻度混浊时可能只是稍微影响视觉质量,重度混浊时则严重影响视力。 单眼复视或多视 具体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单眼复视(看一个物体变成两个)或多视(看一个物体变成多个)的情况。这是因为混浊的晶状体像棱镜一样使光线发生折射,导致视网膜上形成多个图像。在中年开始出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患者中,可能较早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的情况,而对于有眼部外伤史或其他基础眼病的患者,这种症状可能会更早或更明显地出现。 相关机制:晶状体正常时对光线的折射是规则的,当晶状体混浊不均匀时,不同区域对光线的折射能力不同,使得同一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后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单一清晰的像,而是形成多个焦点,从而产生复视或多视现象。 眩光 具体表现:患者在强光下会感觉不适,出现眩光现象,比如在太阳光下、夜间车灯照射下会觉得刺眼、视物不清。这是因为混浊的晶状体使进入眼内的光线散射,干扰了正常的视觉成像。对于从事驾驶等需要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良好视力工作的人群,眩光会严重影响其安全,比如驾驶员在夜间会车时可能因为眩光而看不清路况。长期处于强光环境工作的人群,如渔民在海上作业,更容易受到眩光的影响,加速白内障相关症状的发展。 相关机制:强光下,更多的光线进入眼内,由于晶状体混浊,光线散射增加,使得视网膜上的成像受到干扰,从而产生眩光感觉。 色觉改变 具体表现:患者可能会发现物体的颜色不如以前鲜艳,对颜色的分辨能力下降。例如原本鲜艳的红色可能变得暗淡,蓝色看起来偏灰等。在老年患者中,随着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进展,色觉改变可能逐渐出现,而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高血糖可能影响晶状体代谢,色觉改变可能会更早发生。 相关机制:晶状体对光线中不同颜色的光折射和吸收特性发生变化,导致视网膜接收到的不同颜色光的信号异常,从而出现色觉改变。

    2025-09-25 13:02: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