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丽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角膜、眼表、屈光,角膜移植、眼表修复、白内障、准分子、飞秒激光、ICL等手术及各种眼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97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师承我国著名角膜病专家吴静安教授。2000年赴香港作访问学者,掌握各种屈光手术新技术。2011年至2012年于朝阳区卫生局挂职任副局长。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角膜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角膜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視光学分会常委,华北区屈光手术会诊中心专家委员会为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角膜委员会委员,国际角膜塑形镜学会亚洲分会委员,中国角膜塑形镜安全监督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研究中心专家,《中华实验眼科杂志》通讯编委,美国《Cornea》眼科杂志中文版编委。以角膜病、眼表疾病、屈光不正、白内障等眼前节疾病的诊治为专业特长,准分子激光和ICL治疗屈光不正、白内障超声乳化、角膜移植、羊膜移植等手术娴熟,至今已完成白内障和近视等手术过万例。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名。参与卫生部、教育部基金、211工程子课题等项目研究,在国内外眼科核心期刊发表论著数十篇,参加眼科教材、译著、书籍等编译。近年来荣获奖励: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北大医学部教学先进个人,北大医院先进个人,民建全国优秀会员,民建中央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北京大学党派工作先进个人,北大医学部和北大医院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等。展开
个人擅长
角膜、眼表、屈光,角膜移植、眼表修复、白内障、准分子、飞秒激光、ICL等手术及各种眼病的诊治。展开
  • 眼角长疙瘩怎么回事

    眼部可能出现麦粒肿、霰粒肿、脂肪粒、扁平疣、汗管瘤等问题。麦粒肿多由葡萄球菌感染等引起,儿童及长期熬夜等的成年人易患;霰粒肿因睑板腺出口阻塞等所致,儿童及睑板腺功能障碍等的成年人易发病;脂肪粒与眼部皮肤受损修复等有关,眼部皮肤较薄人群易出现;扁平疣由HPV感染引起,儿童青少年及密切接触感染者物品的成年人易被传染;汗管瘤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等有关,女性相对更易出现。 一、麦粒肿 1.成因: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常见于用眼卫生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情况。比如长时间不清洁眼部,易导致细菌滋生,引发麦粒肿。 2.表现:眼角可出现红肿热痛的疙瘩,初期局部红肿,随着病情发展,可形成硬结,有压痛感。 3.不同人群情况:儿童因卫生习惯相对较差,且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较成人更易患麦粒肿;成年人若长期熬夜、过度用眼等也易诱发。 二、霰粒肿 1.成因:是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可能与睑板腺分泌旺盛、慢性结膜炎等有关。 2.表现:眼角可触及圆形肿块,一般无疼痛,但较大的霰粒肿可能会引起眼部异物感。儿童霰粒肿可能因睑板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出现睑板腺出口阻塞情况;成年人若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等问题也易发病。 三、脂肪粒 1.成因:可能与眼部皮肤受损后修复形成小囊肿有关,如过度去角质、使用过于油腻的眼霜等。 2.表现:眼角出现白色或米黄色小疙瘩,一般无明显不适症状。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上述不当护肤等情况导致脂肪粒产生,尤其眼部皮肤较薄的人群更易出现。 四、扁平疣 1.成因: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2.表现:眼角可出现扁平的小疙瘩,表面光滑,呈淡褐色或正常肤色。儿童和青少年因皮肤抵抗力相对较弱,更易感染HPV引发扁平疣;成年人若密切接触感染者的物品等也可能被传染。 五、汗管瘤 1.成因: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2.表现:眼角出现肤色或淡黄色的小丘疹,呈对称分布。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女性相对更易出现,可能与内分泌变化有关。

    2025-09-25 10:32:26
  • 眼底病治疗的方法

    眼底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针对炎症性、缺血性等疾病,如视网膜血管炎用糖皮质激素但需考虑特殊人群风险;激光治疗有视网膜光凝术(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和黄斑激光治疗(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手术治疗包括玻璃体切割术(用于玻璃体积血等)和视网膜复位手术(用于视网膜脱离等),不同治疗需考虑患者不同情况。 激光治疗 视网膜光凝术 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常用。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一定阶段,视网膜出现无灌注区等情况时,通过激光光凝可以封闭无灌注区,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激光光凝的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使视网膜局部组织凝固,破坏异常的视网膜组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保持眼球不动,激光治疗可能会有短暂的眼部不适。对于儿童患者,要尽量安抚其情绪,确保治疗顺利进行;老年患者可能对激光治疗的耐受性需要评估,如有眼部炎症等情况可能不适合激光治疗。 黄斑激光治疗 对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当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时,可采用黄斑格栅样光凝等方法。通过激光光凝封闭新生血管,阻止其进一步渗漏和损害黄斑区。但激光治疗可能会对黄斑区的正常组织有一定影响,需要精准操作。 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割术 这是治疗复杂眼底病的重要手术方法。例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情况。当玻璃体积血长期不吸收,或者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等情况时,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手术中切除混浊的玻璃体,解除对视网膜的牵拉等。对于儿童患者,玻璃体切割术的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恢复需要更精心的护理,要注意预防感染等;老年患者则要考虑其全身状况,如心肺功能等,因为手术需要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全身状况不佳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在病情控制平稳后再考虑手术。 视网膜复位手术 对于视网膜脱离患者,根据脱离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视网膜复位手术,如巩膜扣带术等。通过使视网膜重新贴附在眼球壁上,恢复视网膜的正常功能。手术过程中需要精细操作,确保视网膜复位良好。

    2025-09-25 10:30:40
  • 眼睛干涩的症状是怎么样

    眼部典型症状包括异物感、干涩感、烧灼感、视力波动及眼部疲劳,儿童眼干涩常与长时间用电子设备、环境干燥等相关且易因揉眼加重损伤,老年人因泪液分泌功能减退及合并其他眼病易眼干,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或更年期因激素变化出现眼干需相应调整生活方式等。 一、典型症状表现 1.异物感:患者常自觉眼睛内似有沙尘等异物存在,这是因泪液分泌不足或泪膜稳定性遭破坏,眼表受刺激所致,尤其在眨眼时异物感可能更明显。 2.干涩感:主观感觉眼睛干燥,如同缺水状态,是泪液量不足或质异常,无法充分湿润眼表引发。 3.烧灼感:部分患者会出现眼睛灼烧样不适,多因泪膜缺陷使眼表神经末梢受刺激,导致异常感觉传导。 4.视力波动:泪膜不稳定时,可出现短暂视力模糊,尤其在长时间用眼后,如持续看电子屏幕等情况,因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影响屈光状态。 5.眼部疲劳:长时间用眼后易出现眼部疲劳,且干涩症状会随之加重,这是由于眼表润滑不足,眼肌持续工作负担增加。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及相关因素 (一)儿童群体 儿童若出现眼睛干涩,常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等)、所处环境干燥(如冬季暖气房、空调房内空气湿度低)等因素相关。此外,儿童可能因不自主揉眼等行为加重眼表损伤,需注意限制屏幕时间,保持室内适宜湿度(可通过使用加湿器等方式),并引导其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二)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因泪液分泌功能减退,泪液量减少、质改变,更容易出现眼睛干涩。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其他眼部疾病(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等),会进一步加重干涩症状。生活中需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可适当增加眨眼频率以促进泪液分布,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缓解,但要谨慎选择无刺激、适合老年人群的产品。 (三)女性特殊时期 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或更年期,因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出现眼睛干涩。生理期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孕期需谨慎使用药物,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如避免长时间用眼、增加环境湿度等;更年期女性除调整生活方式外,若干涩症状明显可咨询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

    2025-09-25 10:29:22
  • 近视1000度会瞎眼吗

    近视1000度属高度近视,有致盲风险但非一定会瞎眼,其可致视网膜变性、裂孔、脱离及黄斑病变等眼底病变,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会影响风险,高度近视者应定期查眼底、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降低致盲风险。 一、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风险 高度近视可引起一系列眼底病变,如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视网膜变性是高度近视常见的眼底改变,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眼球前后径变长,视网膜被牵拉,容易出现变性区,变性区的视网膜变薄,更容易发生裂孔。据相关研究,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视眼人群。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且未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黄斑病变也是高度近视常见的并发症,高度近视可引起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黄斑出血等,进而影响中心视力,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年龄:青少年时期近视度数增长较快,若不注意防控,很容易发展为高度近视。而随着年龄增长,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病变的发生率会逐渐增加。例如,中年以后高度近视患者出现黄斑病变等的风险相对更高。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重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风险。长期高强度用眼、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缺乏户外活动等,会进一步加速眼轴增长,加重近视程度,从而增加眼底病变的发生几率。此外,剧烈运动、眼部受到外伤等也可能诱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比如,进行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时,眼部受到碰撞,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裂孔、脱离的风险明显升高。 病史:有高度近视家族史的人群,自身发展为高度近视的概率相对较高,且更容易出现眼底病变。如果本身已经存在一些早期的眼底病变迹象,如轻度的视网膜变性等,若不加以重视和干预,病情可能会逐渐进展。 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底病变并及时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外伤,合理用眼,控制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从而降低致盲的风险。

    2025-09-25 10:22:13
  • 眼睑痒是什么原因

    眼部出现眼睑痒的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眼部过敏(接触花粉等过敏原致免疫系统反应释放组胺等)、眼部感染(细菌性如葡萄球菌致睑缘炎、病毒性如单纯疱疹病毒致眼睑皮肤疱疹、真菌性较少见)、眼部干燥(长期干燥环境等致泪液分泌减少)、接触刺激性物质(如化妆品成分等刺激),各原因对应不同人群及影响,如过敏各年龄段可发、感染儿童等易患、干燥老年人易患、接触物质敏感肌肤及女性易出现等。 人群及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可能因好奇接触过敏原机会多而更易出现,女性可能因使用某些化妆品等接触过敏原风险较高。生活中频繁接触可能致敏环境的人群,如园艺工作者等,发病风险相对更高。 眼部感染相关 细菌性感染:如葡萄球菌感染,可引起睑缘炎,除了眼睑痒外,还可能出现睑缘部位充血、有分泌物等症状。多因不注意眼部卫生,细菌感染睑缘导致。 病毒性感染: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引起眼睑皮肤疱疹,伴有瘙痒、疼痛等表现。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受病毒侵袭,如儿童抵抗力相对较弱,在感冒等免疫力降低后易感染。 真菌感染:较少见,通常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情况下发生,也可导致眼睑痒,常伴有眼部局部的异常表现。 眼部干燥相关 原因:长期处于干燥环境、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年龄增长导致泪液分泌减少等,都可能引起眼部干燥,进而出现眼睑痒的症状。例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的人群,泪液蒸发过快,容易出现眼部干燥伴痒感。 人群及影响:老年人因泪液分泌功能减退更易发生,长期在空调环境等干燥环境中的人群发病风险增加。眼部干燥除了痒感外,还可能导致视物模糊等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接触刺激性物质相关 原因:接触某些刺激性化学物质,如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清洁产品等,可能刺激眼睑皮肤,引起瘙痒。 人群及影响:使用新化妆品的人群,尤其是敏感肌肤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女性使用化妆品较多,相对风险更高。接触刺激性物质后及时脱离接触很重要,否则可能加重症状。

    2025-09-25 10:19: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