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常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普通妇科常见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障碍性疾病、宫外孕等;妇科门诊常见疾病: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病变等;产科常见问题:孕期注意事项、孕期监护、产前筛查等;妇科内分泌疾病:月经紊乱、围绝经期等;妇科常见肿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任常,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自2004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至今从事妇产科专业工作已10余年。 曾在德国排名第一的柏林Charite医院妇产科和汉诺威医学院妇产科学习。 曾赴新疆支边1年,任新疆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带领团队完成了全疆首例经阴道单孔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 硕士课题是“宫颈癌筛查和诊断”方面,博士课题是“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的防治”方面。  目前主要的临床和科研方向是普通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异位妊娠、子宫脱垂、尿失禁等)、常见妇科门诊疾病(如:宫颈病变、异常子宫出血、阴道炎症等)的诊治、妇科良性疾病单孔手术以及妇科快速康复。 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关于“子宫脱垂的治疗”、“宫颈病变诊治”、“年轻卵巢癌患者的治疗”等的专业文章。  目前主持一项关于“子宫脱垂治疗”的国自然课题并参与两项关于“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因素”和“子宫脱垂病因”的国自然课题,曾主持一项关于“妇科手术后粘连防治”以及一项关于“子宫肌瘤发生机制” 的课题。 参与《妇科盆底学》、《妇产科学(研究生教材)》等多本专业书籍的编写,以及《cervix》、《pessary》等多本外文专业书籍的翻译。 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我行我秀”子宫内膜异位症规范化手术大赛亚军等多项奖励。   现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生育信息学组委员、妇幼健康研究会安全避孕专业委员会委员。 开设公众号“常talk”进行妇产科常见知识,例如:孕期检查、孕期营养、卵巢囊肿等方面的科普,重视女性性相关问题的知识普及(如女性的性反应、如何做好自我保护、避孕和流产等)。 致力于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展开
个人擅长
普通妇科常见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障碍性疾病、宫外孕等;妇科门诊常见疾病: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病变等;产科常见问题:孕期注意事项、孕期监护、产前筛查等;妇科内分泌疾病:月经紊乱、围绝经期等;妇科常见肿瘤。展开
  • 阴道张了痘的原因是什么呢

    阴道长“痘”可能由毛囊炎、前庭大腺囊肿、尖锐湿疣等原因引起,不同原因有不同分析,育龄女性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特别注意相关卫生及就医等情况。毛囊炎与局部卫生、摩擦、机体免疫力有关;前庭大腺囊肿因腺管堵塞、感染所致;尖锐湿疣通过性传播且与免疫力相关,育龄女性要注意性生活卫生等,免疫力低下人群要控制基础病、注重清洁护理并尽早就诊。 一、毛囊炎 1.原因分析 局部卫生状况:女性阴道部位如果清洁不当,局部皮肤的毛囊容易被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例如,长时间不更换卫生用品,会使阴道局部处于潮湿且细菌容易滋生的环境,毛囊受到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侵袭时,就可能引发毛囊炎,表现为局部长“痘”。 摩擦因素:穿着过紧的裤子等,会使阴道部位皮肤与衣物频繁摩擦,导致毛囊受损,增加感染的风险,进而引发毛囊炎,出现局部长痘的情况。 机体免疫力: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有某些慢性疾病、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情况,身体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减弱,阴道局部毛囊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长“痘”。 二、前庭大腺囊肿 1.原因分析 腺管堵塞:前庭大腺的腺管开口处如果受到炎症等因素影响发生堵塞,腺体内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就会积聚形成囊肿。例如,阴道局部的炎症蔓延波及前庭大腺,导致腺管堵塞,分泌物潴留,从而在局部形成类似“痘”的囊肿样病变。 感染因素: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前庭大腺,也可能导致腺管堵塞和囊肿形成。比如,不注意外阴卫生,细菌入侵前庭大腺,引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影响腺管通畅性,促使囊肿形成。 三、尖锐湿疣 1.原因分析 性传播因素:这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如果有不洁的性生活史,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后,就可能在阴道部位出现尖锐湿疣,表现为局部长单个或多个淡红色小丘疹,逐渐增多、增大,形似“痘”。 免疫力因素: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容易感染HPV并诱发尖锐湿疣。例如,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感染HPV后患尖锐湿疣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特殊人群提示 1.育龄女性:育龄女性要特别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同时要保持阴道局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卫生用品和舒适的衣物,以降低阴道长“痘”的风险。如果出现阴道长“痘”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某些情况可能需要特殊的处理,比如尖锐湿疣需要规范的诊疗来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播给性伴侣。 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重阴道局部的清洁护理,一旦发现阴道长“痘”,应尽早就诊,因为这类人群感染相关疾病后可能病情进展相对较快,需要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5-10-21 13:17:09
  • 白带常规检查如何做

    白带常规检查需避开月经期,选月经干净后3-7天(绝经期无特殊限制),检查前24-48小时避免性生活等,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医生用窥阴器等采集标本送检,检查项目有pH值、清洁度、病原微生物等,妊娠期和绝经后女性有相应注意事项,该检查可助了解阴道健康状况。 一、检查前准备 1.时间选择:避开月经期,最好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检查,此时阴道环境相对稳定,能更准确地反映白带的真实情况。对于处于绝经期的女性,检查时间无特殊月经周期限制,但需告知医生绝经情况。 2.个人卫生:检查前24-48小时内避免性生活、阴道灌洗或局部用药,以免影响检查结果。例如,使用阴道栓剂后,药物可能会覆盖或改变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和分泌物状态,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 二、检查过程 1.标本采集 体位: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躺在检查床上,双腿分开并放置在脚架上。 标本获取:医生会使用无菌窥阴器轻轻打开阴道,充分暴露宫颈和阴道壁,然后用无菌棉签或刮板在阴道后穹窿、宫颈口等部位采集白带标本。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通常采用这种方式采集;对于未婚女性,一般采用无菌细棉签从阴道侧壁取材,避免损伤处女膜。 2.送检与检查 采集后的标本会被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常见的白带常规检查项目包括: pH值:正常阴道pH值为3.8-4.4,呈弱酸性,可抑制致病菌生长。若pH值升高,可能提示患有阴道炎等疾病,如细菌性阴道病时pH值常大于4.5。 清洁度:分为Ⅰ-Ⅳ度,Ⅰ-Ⅱ度属于正常,Ⅲ-Ⅳ度提示有炎症,如阴道炎等。清洁度Ⅲ度表示镜下可见较多白细胞、杂菌;Ⅳ度则可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和杂菌。 病原微生物检查:包括滴虫、霉菌、线索细胞等的检测。如果发现滴虫,提示患有滴虫性阴道炎;发现霉菌孢子或菌丝,提示有霉菌性阴道炎;发现线索细胞,有助于诊断细菌性阴道病。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妊娠期进行白带常规检查时,要告知医生妊娠情况。采集标本时动作应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子宫引起宫缩。因为妊娠期阴道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且任何阴道内的操作都需要谨慎,以防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例如,过度刺激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风险增加。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阴道分泌物减少,在采集标本时要特别小心,防止损伤阴道黏膜。医生操作时需更加轻柔,同时要关注是否存在老年性阴道炎等情况,因为绝经后女性更容易发生阴道炎。 总之,白带常规检查是一种简单但重要的妇科检查方法,通过规范的检查前准备、准确的标本采集和细致的实验室检查,能帮助医生了解女性阴道的健康状况,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025-10-21 13:16:19
  • 右侧附件区囊性包块怎么办

    右侧附件区囊性包块需先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大小、边界等情况,不同年龄评估重点不同,生活方式有影响,若为生理性包块定期复查多可消退;病理性包块中炎症相关的需抗炎及辅助物理治疗,肿瘤性的要完善检查,怀疑恶性及时手术,不同年龄手术方式有别,治疗中要关注心理,且无论哪种包块都需定期随访监测包块变化及评估治疗效果等。 一、右侧附件区囊性包块的初步评估 右侧附件区囊性包块首先要通过超声等检查明确包块的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一般来说,包块的大小是重要指标,较小的囊性包块(直径小于5cm左右)多考虑生理性可能,比如黄体囊肿等;较大的囊性包块则需要进一步排查病理性因素。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评估重点有所不同,年轻女性生理性因素相对常见,而绝经后女性出现附件区囊性包块则要警惕恶性病变可能。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压力过大等可能影响内分泌,对附件区情况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直接致病因素,不过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整体健康。如果有相关病史,比如既往有盆腔炎等病史,那附件区囊性包块可能与炎症导致的包裹性积液等有关。 二、生理性囊性包块的处理 如果是生理性囊性包块,比如黄体囊肿,通常可以定期复查超声,一般在1-2个月经周期后复查,多数生理性囊性包块会自行消退。对于年轻女性,定期复查观察包块变化是关键,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维持内分泌稳定,利于生理性包块的消退。 三、病理性囊性包块的处理 1.炎症相关囊性包块:如果是盆腔炎性疾病导致的附件区囊性包块(炎性包块),需要根据病情进行抗炎治疗。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抗炎治疗要规范、足量,以避免炎症迁延不愈影响生育功能。同时,可辅助一些物理治疗,如盆腔微波治疗等,促进炎症吸收。 2.肿瘤性囊性包块:如果考虑为附件区肿瘤性囊性包块,需要进一步完善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如CA125、CA199等。如果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要及时进行手术评估,争取早期手术治疗。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方式选择有所不同,年轻且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能尽量保留生育功能,而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能行附件及子宫等相关部位的切除。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因为附件区疾病的处理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涉及生育功能等方面时。 四、随访与监测 无论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右侧附件区囊性包块,都需要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进行随访监测。在随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包块的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要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按照医生制定的随访计划进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复发等情况。

    2025-10-21 13:15:32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后穹隆还有结节该怎么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后穹隆有结节的治疗需综合多因素选择方案,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孕激素受体调节剂等;手术治疗有保守性手术(腹腔镜、开腹)和根治性手术;其他治疗方法有GnRH-a治疗、聚焦超声治疗等,治疗需综合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因素,并密切随访调整方案。 一、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症状,如布洛芬等,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疼痛,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2.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减少异位内膜的生长,常用的如复方炔诺酮片等,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体重增加、月经紊乱等副作用,有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要评估使用风险。 3.孕激素受体调节剂:如米非司酮,能竞争性结合孕激素受体,使异位内膜萎缩,可能出现潮热、阴道干燥等不良反应,对于有内分泌相关疾病的患者需密切监测。 二、手术治疗 1.保守性手术 腹腔镜手术:适用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切除可见的异位结节,分离粘连,保留子宫和卵巢功能,但术后有复发的可能,对于盆腔粘连严重的患者手术难度会增加,手术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脏器。 开腹手术:对于一些病情较复杂、腹腔镜手术难以完成的情况,如盆腔粘连极其严重、结节位置特殊等,开腹手术能更直观地进行操作,但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可能较长,老年患者身体耐受力差时需谨慎评估。 2.根治性手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且病情严重的患者,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需补充雌激素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对于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不适合该手术方式。 三、其他治疗方法 1.GnRH-a治疗: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导致卵巢激素水平显著下降,使异位内膜萎缩,常用药物如亮丙瑞林等,长期使用会引起骨质丢失等不良反应,对于有骨质疏松风险的患者,如绝经后女性或长期缺钙人群,需同时采取防治骨质疏松的措施,如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 2.聚焦超声治疗:利用超声波的能量聚焦于异位结节部位,使病变组织坏死,具有微创的特点,对于适合的患者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但需要评估结节的位置、大小等是否适合该治疗方式,治疗后可能会有局部疼痛等反应。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后穹隆有结节的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生育需求、病情严重程度、全身健康状况等因素。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倾向于保守治疗以保留生育功能,而无生育需求的重症患者可能更多考虑根治性手术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21 13:14:59
  • 排卵期用避孕套会不会怀孕

    排卵期使用避孕套避孕有其原理,但也存在避孕套破损、滑脱或使用不当等致怀孕的情况,不同人群在排卵期使用避孕套需注意相应事项,总之要正确规范使用避孕套以降低怀孕概率,若出现避孕套相关问题则有怀孕可能,性生活中应重视正确使用避孕工具达有效避孕目的。 一、排卵期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原理 避孕套是一种常见的避孕工具,其避孕原理是在性交过程中阻止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在排卵期,女性卵巢会排出卵子,如果此时精子无法与卵子结合,就不会怀孕。避孕套作为物理屏障,能有效隔绝精子与卵子接触,理论上在排卵期正确使用避孕套是可以降低怀孕风险的,但这也涉及到避孕套使用是否规范等因素。 二、排卵期使用避孕套可能怀孕的情况分析 1.避孕套破损或滑脱:即使在排卵期,如果避孕套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破损,比如储存不当导致避孕套老化、性交过程中避孕套尺寸不合适造成过大的摩擦等情况,精子就有可能泄漏进入阴道。另外,性交结束后如果没有正确及时地将避孕套从阴茎上取下,导致避孕套滑脱,也会使精子有机会进入阴道与卵子结合,从而增加怀孕的可能性。 2.避孕套使用不当:例如在性交开始前没有将避孕套前端的空气挤出,这可能会在射精时导致避孕套前端破裂;或者是在性交过程中没有全程使用避孕套,仅在接近排卵期的性交阶段才使用,前面的性交过程中可能已经有精子进入阴道,这样也存在怀孕风险。 三、不同人群在排卵期使用避孕套需注意的事项 1.年轻人群:年轻人群在性生活中往往对避孕知识的了解可能不够全面,在排卵期使用避孕套时,要特别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首先要选择合适尺寸的避孕套,避免因尺寸不合适导致破损或滑脱。同时,要学习正确的佩戴和取下避孕套的方法,确保在整个性交过程中避孕套都能起到有效的屏障作用。 2.有特殊病史人群:如果有生殖道畸形等病史的人群,在使用避孕套时可能需要更加谨慎。比如生殖道畸形可能会影响避孕套的正常佩戴和固定,这时候更要仔细检查避孕套的完整性以及佩戴情况,一旦发现有任何可能导致避孕套失效的情况,应及时采取其他避孕措施或者就医咨询。 3.女性处于特殊生理期相关情况:虽然是在排卵期,但如果女性本身存在月经周期不规律等情况,那么排卵期的判断可能不准确,这时候使用避孕套也需要更加严格按照正确方法使用,因为即使排卵期判断稍有偏差,也可能存在怀孕风险。 总之,在排卵期正确规范地使用避孕套可以大大降低怀孕的概率,但如果出现避孕套破损、滑脱或使用不当等情况,就有怀孕的可能。在性生活中,无论是哪个年龄段、何种健康状况的人群,都应该重视正确使用避孕工具,以达到有效的避孕目的。

    2025-10-21 13:14:0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