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常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普通妇科常见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障碍性疾病、宫外孕等;妇科门诊常见疾病: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病变等;产科常见问题:孕期注意事项、孕期监护、产前筛查等;妇科内分泌疾病:月经紊乱、围绝经期等;妇科常见肿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任常,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自2004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至今从事妇产科专业工作已10余年。 曾在德国排名第一的柏林Charite医院妇产科和汉诺威医学院妇产科学习。 曾赴新疆支边1年,任新疆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带领团队完成了全疆首例经阴道单孔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 硕士课题是“宫颈癌筛查和诊断”方面,博士课题是“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的防治”方面。  目前主要的临床和科研方向是普通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异位妊娠、子宫脱垂、尿失禁等)、常见妇科门诊疾病(如:宫颈病变、异常子宫出血、阴道炎症等)的诊治、妇科良性疾病单孔手术以及妇科快速康复。 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关于“子宫脱垂的治疗”、“宫颈病变诊治”、“年轻卵巢癌患者的治疗”等的专业文章。  目前主持一项关于“子宫脱垂治疗”的国自然课题并参与两项关于“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因素”和“子宫脱垂病因”的国自然课题,曾主持一项关于“妇科手术后粘连防治”以及一项关于“子宫肌瘤发生机制” 的课题。 参与《妇科盆底学》、《妇产科学(研究生教材)》等多本专业书籍的编写,以及《cervix》、《pessary》等多本外文专业书籍的翻译。 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我行我秀”子宫内膜异位症规范化手术大赛亚军等多项奖励。   现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生育信息学组委员、妇幼健康研究会安全避孕专业委员会委员。 开设公众号“常talk”进行妇产科常见知识,例如:孕期检查、孕期营养、卵巢囊肿等方面的科普,重视女性性相关问题的知识普及(如女性的性反应、如何做好自我保护、避孕和流产等)。 致力于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展开
个人擅长
普通妇科常见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障碍性疾病、宫外孕等;妇科门诊常见疾病: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病变等;产科常见问题:孕期注意事项、孕期监护、产前筛查等;妇科内分泌疾病:月经紊乱、围绝经期等;妇科常见肿瘤。展开
  • 子宫腺肌病是什么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的妇科常见疾病,由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等子宫肌层损伤致基底层内膜细胞增殖侵袭肌层引发,病理表现为子宫多均匀性增大、肌层病灶弥漫或局限分布,临床表现有经量异常、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等,诊断可通过病史症状评估、妇科检查及影像学,治疗包括药物、手术、介入,特殊人群育龄女性需及时就医,孕期女性需密切监测,绝经后女性也应关注妇科健康定期检查。 一、定义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所形成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属于妇科常见疾病。 二、病因 1.子宫肌层损伤:多次妊娠、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因素可造成子宫肌层损伤,使得基底层子宫内膜细胞得以增殖并侵袭肌层,进而引发子宫腺肌病。 三、病理表现 子宫多呈均匀性增大,肌层内病灶通常为弥漫性分布,也可能形成局限性病灶即腺肌瘤,病灶处肌纤维增生肥大。 四、临床表现 1.经量异常: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2.痛经:呈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多位于下腹正中,常于月经前1周开始,直至月经结束。 3.部分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 五、诊断方法 1.病史与症状评估:依据患者的妊娠、分娩、人流等病史及经量、痛经等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妇科检查: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呈均匀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地较硬且有压痛。 3.影像学检查:B超为常用检查手段,可见子宫均匀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匀等表现;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 六、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症状,对于有避孕需求的患者,可采用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系统等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病灶切除术等,适用于症状严重、无生育需求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3.介入治疗:通过栓塞子宫动脉等方式减少病灶血供,缓解症状。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出现经量过多、进行性痛经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治疗,避免病情延误影响生育或健康。 2.孕期女性:若合并子宫腺肌病,需密切监测妊娠过程,关注子宫肌层情况及妊娠结局,必要时采取相应医疗措施。 3.绝经后女性:发病风险相对降低,但仍需关注自身妇科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若出现异常症状也应及时就诊。

    2025-10-21 12:35:04
  • 妇科病有什么常见症状

    妇科常见症状包括阴道分泌物因不同病因有黄绿泡沫状伴腥臭味、白稠豆腐渣样等异常,非经期及性交后出血需重视可能与宫颈病变相关;月经周期、量、时长可改变,青春期多内分泌失调,育龄期与妊娠或妇科内分泌病有关,更年期需警惕妇科肿瘤;下腹部有盆腔炎持续坠痛伴腰骶酸痛、子宫内膜异位症经期剧烈且进行性加重,还有子宫肌瘤可触及质硬可活动包块;外阴瘙痒多由炎病引起,部分病可致不孕如输卵管堵塞与盆腔炎相关、内膜异位症因盆腔环境改变等,青春期关月经异常内分泌,育龄期查接触性出血宫颈病变,更年期阴道异常出血高度警惕妇科肿瘤要及时就医检查。 一、阴道异常表现 阴道分泌物异常是常见症状之一,不同病因导致的分泌物改变各有特点。例如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通常呈黄绿色泡沫状,伴有腥臭味;霉菌性阴道炎的分泌物多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此外,阴道出血也是常见情况,非经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交后接触性出血需引起重视,接触性出血可能与宫颈病变(如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相关。 二、月经异常 月经周期改变较为多见,包括月经提前、推迟或周期紊乱。月经量的异常也较常见,如月经过多(经期失血量超过80ml)、月经过少(经期失血量少于20ml),以及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等。青春期女性月经异常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而育龄期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可能与妊娠相关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等有关,更年期女性月经异常则需警惕妇科肿瘤等病变。 三、下腹部不适 下腹部疼痛是常见症状,盆腔炎患者常表现为持续的下腹部坠痛,可伴有腰骶部酸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在经期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且疼痛可能进行性加重。另外,部分患者可触及下腹部包块,如子宫肌瘤患者可能在下腹部触及质硬、可活动的包块。 四、其他症状 外阴瘙痒较为常见,多由阴道炎、外阴炎等疾病引起,瘙痒程度因病因不同而异。部分妇科疾病还可能导致不孕,例如输卵管堵塞与盆腔炎密切相关,盆腔炎反复发作可能影响输卵管的通畅性,进而影响受孕;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能因盆腔环境改变等因素导致不孕。特殊人群方面,青春期女性月经异常需关注内分泌调节情况,育龄女性出现接触性出血应及时排查宫颈病变,更年期女性阴道异常出血需高度警惕妇科肿瘤,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

    2025-10-21 12:34:35
  • 外阴炎症有哪些

    外阴炎包括非特异性、假丝酵母菌性、滴虫性、婴幼儿及老年性外阴炎。非特异性由物理化学因素刺激致外阴瘙痒等;假丝酵母菌性因假丝酵母菌引发,有瘙痒灼痛等;滴虫性由阴道毛滴虫经性交或间接传播,有分泌物增多等;婴幼儿因外阴发育等致易感染,有哭闹等表现;老年性因雌激素水平低致局部抵抗力降,有瘙痒灼热等。 表现:外阴皮肤黏膜瘙痒、疼痛、烧灼感,活动、性交、排尿、排便时加重,检查可见外阴充血、肿胀、糜烂,常有抓痕,严重者形成溃疡或湿疹。 假丝酵母菌性外阴炎 成因:由假丝酵母菌引起,常见诱因有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当阴道内环境改变时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 表现: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立不安,异常痛苦,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特征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 滴虫性外阴炎 成因: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经性交直接传播,也可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滴虫适宜在温度25-40℃、pH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月经前后阴道pH改变,隐藏在腺体及阴道皱襞中的滴虫得以繁殖,引起炎症发作。 表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可伴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若合并尿道感染,可有尿频、尿痛,有时可见血尿。 婴幼儿外阴炎 成因:婴幼儿外阴发育尚未完善,不能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前庭,易受污染;雌激素水平低,阴道上皮薄,糖原少,pH值偏高,乳酸杆菌少,局部抵抗力低,易受感染,此外,婴幼儿卫生习惯不良,如不勤换尿布等也是常见诱因。 表现:患儿哭闹不安,用手抓外阴,检查可见外阴、阴蒂、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 老年性外阴炎 成因: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pH值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其他致病菌过度繁殖或容易入侵引起炎症。 表现:外阴瘙痒、灼热感,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严重者可有血样脓性白带,检查见外阴有抓痕,黏膜充血,有时见浅表溃疡,溃疡面可与对侧粘连,严重时可造成阴道狭窄甚至闭锁,炎症分泌物引流不畅可形成阴道或宫腔积脓。

    2025-10-21 12:34:09
  • 同房后发现流血是怎么回事

    同房后出血可能因处女膜破裂(首次性行为常见,少量出血可自止)、阴道损伤(粗暴动作致黏膜撕裂伴明显疼痛需就医)、宫颈病变(宫颈炎致充血刺激出血伴白带异常,宫颈息肉触痛点滴出血,癌前病变或癌有接触性出血需相关检测)、排卵期出血(激素波动少量出血)、月经来潮(接近经期刺激提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异位内膜刺激出血伴经期腹痛等),育龄女性需排查妊娠相关,绝经后女性警惕恶性病变,有妇科疾病史者定期检查规范治疗异常及时就诊。 一、处女膜破裂 多见于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女性,处女膜因较薄,同房时可发生破裂,出现少量出血,通常可自行停止,一般无明显疼痛或仅有轻微隐痛,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二、阴道损伤 同房时若动作过于粗暴,可能导致阴道黏膜撕裂,除了出血外,往往伴有较明显的疼痛,出血量可多可少,需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三、宫颈病变 宫颈炎:宫颈存在炎症时,宫颈组织充血,同房时受到刺激易引发出血,常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等表现。 宫颈息肉:宫颈部位的息肉组织较脆弱,同房时息肉受到触碰易出血,多为少量点滴状出血。 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早期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可能表现为同房后接触性出血,随着病情进展,出血情况可能加重,需通过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阴道镜活检等明确诊断。 四、排卵期出血 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时,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若同房时恰好处于排卵期,可能被察觉,一般出血量较少,持续时间较短。 五、月经来潮 若同房时间接近月经期,同房刺激可能促使月经提前来潮,表现为阴道出血,需注意与异常出血区分。 六、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盆腔内,同房时受到刺激可引起出血,常伴有经期腹痛、性交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影响生育。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需排查妊娠相关情况,如先兆流产时可能出现同房后少量阴道出血,宫外孕也可能有类似表现,应及时通过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及超声检查明确。 绝经后女性:同房后出血需高度警惕恶性病变,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应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有妇科疾病史者:本身存在妇科疾病基础,更易出现同房后出血情况,需定期进行妇科检查,遵循医生建议规范治疗,出现异常出血时及时就诊。

    2025-10-21 12:33:37
  • 附件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治疗

    附件炎的原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常见性传播及需氧厌氧菌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局部防御受损等易致感染,如经期不注意卫生等创造条件)、宫腔操作后感染(宫腔操作手术消毒不严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致病原体经创面侵入)、邻近器官炎症蔓延(阑尾炎等邻近器官炎症可直接蔓延至盆腔附件)、性生活因素(性生活过早过多不洁及经期性生活等增加病原体感染风险);治疗有根据病原体类型选合适抗生素足量足疗程,形成脓肿经抗生素治疗无效等时手术治疗,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半卧位、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支持,孕妇患附件炎需谨慎选抗生素,老年患者需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并加强营养支持,有妇科基础疾病或既往宫腔操作史者治疗需评估基础疾病影响并积极治疗预防复发。 1.病原体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以及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需氧菌和厌氧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局部防御功能受损时,病原体易入侵引发感染,如经期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月经用品等可创造病原体滋生感染条件。2.宫腔操作后感染: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等宫腔操作,若手术消毒不严格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病原体可经创面侵入引发感染,进而导致附件炎。3.邻近器官炎症蔓延:阑尾炎、腹膜炎等邻近器官炎症可直接蔓延至盆腔附件,引起附件炎症,如阑尾炎未及时治疗可扩散波及右侧附件。4.性生活因素:性生活过早、性伴侣过多、不洁性生活等增加病原体感染风险,经期性生活易促使细菌上行感染引发附件炎。 附件炎的治疗 1.抗生素治疗: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抗生素,如淋病奈瑟菌感染选用头孢曲松,沙眼衣原体感染选用多西环素等,需遵循足量、足疗程原则以彻底清除病原体,防止病情迁延为慢性附件炎。2.手术治疗:适用于附件炎形成脓肿且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脓肿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者,手术方式包括脓肿切开引流、附件切除术等,可有效清除病灶控制感染。3.支持疗法: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利于炎症局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恢复。特殊人群方面,孕妇患附件炎需谨慎选择抗生素,避免影响胎儿;老年患者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并加强营养支持;有妇科基础疾病或既往宫腔操作史者,治疗时需评估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预防复发。

    2025-10-21 12:32:5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