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常

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普通妇科常见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障碍性疾病、宫外孕等;妇科门诊常见疾病: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病变等;产科常见问题:孕期注意事项、孕期监护、产前筛查等;妇科内分泌疾病:月经紊乱、围绝经期等;妇科常见肿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任常,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自2004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至今从事妇产科专业工作已10余年。 曾在德国排名第一的柏林Charite医院妇产科和汉诺威医学院妇产科学习。 曾赴新疆支边1年,任新疆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带领团队完成了全疆首例经阴道单孔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手术。 硕士课题是“宫颈癌筛查和诊断”方面,博士课题是“妇科手术后盆腹腔粘连的防治”方面。  目前主要的临床和科研方向是普通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异位妊娠、子宫脱垂、尿失禁等)、常见妇科门诊疾病(如:宫颈病变、异常子宫出血、阴道炎症等)的诊治、妇科良性疾病单孔手术以及妇科快速康复。 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关于“子宫脱垂的治疗”、“宫颈病变诊治”、“年轻卵巢癌患者的治疗”等的专业文章。  目前主持一项关于“子宫脱垂治疗”的国自然课题并参与两项关于“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因素”和“子宫脱垂病因”的国自然课题,曾主持一项关于“妇科手术后粘连防治”以及一项关于“子宫肌瘤发生机制” 的课题。 参与《妇科盆底学》、《妇产科学(研究生教材)》等多本专业书籍的编写,以及《cervix》、《pessary》等多本外文专业书籍的翻译。 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我行我秀”子宫内膜异位症规范化手术大赛亚军等多项奖励。   现任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生育信息学组委员、妇幼健康研究会安全避孕专业委员会委员。 开设公众号“常talk”进行妇产科常见知识,例如:孕期检查、孕期营养、卵巢囊肿等方面的科普,重视女性性相关问题的知识普及(如女性的性反应、如何做好自我保护、避孕和流产等)。 致力于为女性健康保驾护航。展开
个人擅长
普通妇科常见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障碍性疾病、宫外孕等;妇科门诊常见疾病: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病变等;产科常见问题:孕期注意事项、孕期监护、产前筛查等;妇科内分泌疾病:月经紊乱、围绝经期等;妇科常见肿瘤。展开
  • 盆腔积液多久能治好

    盆腔积液的治愈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理性盆腔积液一般1-2个月经周期内或不超3个月可自行吸收;病理性盆腔积液中炎症引起的轻度盆腔炎积液规范治疗2-4周改善、完全治愈1-3个月不等,慢性盆腔炎周期长易复发;异位妊娠引起的积液药物保守治疗时间长,手术治疗术后1-2个月左右多可基本消失;盆腔肿瘤引起的积液取决于肿瘤治疗情况,数月甚至更长;妊娠期女性和儿童盆腔积液需特殊对待,儿童罕见病理性积液需高度重视尽快治疗。 一、生理性盆腔积液 产生原因及特点:部分正常女性在月经期或排卵期会有少量盆腔积液,这是因为盆腔处于腹腔最低部位,当盆腹腔脏器有少量渗出液、漏出液或破裂出血时,液体会积聚在盆腔,属于生理性的,一般量较少,多可自行吸收。 治愈时间: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在1-2个月经周期内自行吸收,一般不超过3个月。这种情况常见于各年龄段女性,与月经周期相关,生活方式一般无特殊影响,病史方面无相关疾病导致的积液情况。 二、病理性盆腔积液 炎症引起的盆腔积液 产生原因及特点:多由盆腔炎性疾病引起,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蔓延至盆腔导致积液。常见于性活跃期女性,尤其是有不洁性生活史、多个性伴侣等情况的女性。 治愈时间:治疗时间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一般轻度盆腔炎引起的积液,经过规范的抗感染等治疗,可能2-4周左右有所改善,但要完全治愈可能需要1-3个月不等。如果是慢性盆腔炎导致的盆腔积液,治疗周期可能较长,有的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且容易反复发作,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依从性、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及时规范治疗等。 异位妊娠引起的盆腔积液 产生原因及特点:输卵管妊娠等异位妊娠时,胚胎死亡后会引起腹腔内出血,血液积聚在盆腔形成积液,常见于有停经史、腹痛等表现的女性,各年龄段有性生活且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的女性都有可能发生。 治愈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治疗方式而定。如果是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治愈盆腔积液的时间可能较长,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且要密切监测血hCG水平等;如果是手术治疗,术后积液一般会逐渐吸收,术后1-2个月左右积液多可基本消失,但具体还与手术方式、术后恢复等有关。 盆腔肿瘤引起的盆腔积液 产生原因及特点:盆腔内的肿瘤,如卵巢癌等,肿瘤组织渗出或侵犯周围组织导致盆腔积液,常见于中老年女性,有盆腔包块、腹胀等表现。 治愈时间:主要取决于肿瘤的治疗情况。如果是手术切除肿瘤并配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积液的吸收时间与肿瘤的治疗效果相关,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且不同患者差异较大,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治疗反应等有关。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妊娠期女性出现的盆腔积液需要特别谨慎处理,要综合考虑胎儿情况等;对于儿童出现盆腔积液非常罕见,多为病理性,需要高度重视,尽快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025-10-27 12:50:38
  • 子宫肌瘤用手能摸到吗

    子宫肌瘤大小不同、人群不同、位置不同时用手摸到情况有差异,较小肌瘤一般摸不到,较大肌瘤部分可摸到,且受年龄、体型、肌瘤位置影响,摸到疑似包块后应及时就医行妇科超声等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一、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能否用手摸到 1.较小的子宫肌瘤:当子宫肌瘤较小时,比如直径小于3-5厘米左右,通常无法用手直接摸到。因为子宫位于盆腔内,在腹部体表一般不能触及较小的子宫附件肿物。 2.较大的子宫肌瘤:当子宫肌瘤较大时,例如直径超过5厘米甚至更大,有可能在腹部摸到。一般来说,当肌瘤长到妊娠3个月大小以上,也就是子宫增大超出盆腔时,有可能从腹部触及。比如子宫肌瘤直径达到10厘米及以上时,部分女性可以在腹部摸到质地较硬、形状不规则的包块。 二、不同人群摸到子宫肌瘤的差异及相关因素 1.年龄因素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的子宫位置可能相对正常,但若有较大肌瘤,可能因子宫增大而较易触及。但也受个体胖瘦等因素影响,较瘦的育龄期女性相对更容易摸到较大的子宫肌瘤,而较胖的育龄期女性,由于腹部脂肪厚,可能需要更用力触摸或在特定体位下才有可能摸到。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的子宫会萎缩变小,若之前有较大子宫肌瘤,绝经后子宫缩小,肌瘤相对突出时,可能更易被触及。但如果肌瘤本身不大且绝经后子宫萎缩明显,也可能难以摸到。 2.体型因素 体型较瘦者:体型较瘦的人腹壁较薄,对于较大的子宫肌瘤,更容易在腹部触及。例如一位体型消瘦的女性,当子宫肌瘤直径达到8厘米时,可能在平卧时清晰摸到下腹部的包块。 体型较胖者:体型较胖的人腹部脂肪层厚,摸到子宫肌瘤相对困难。即使有较大的子宫肌瘤,可能需要医生通过更专业的检查方法,如腹部触诊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来判断是否存在子宫肌瘤。 3.子宫肌瘤位置因素 浆膜下子宫肌瘤:浆膜下子宫肌瘤向子宫表面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这种类型的肌瘤相对更容易被摸到。比如浆膜下子宫肌瘤向腹腔方向生长,当肌瘤较大时,在腹部触诊时较易感知到包块。 肌壁间子宫肌瘤:肌壁间子宫肌瘤位于子宫肌壁内,周围被肌层包围,若肌瘤不大,不易被摸到;但如果肌壁间子宫肌瘤较大且向子宫表面突出不明显时,可能较难用手直接摸到。 黏膜下子宫肌瘤:黏膜下子宫肌瘤向宫腔内生长,即使肌瘤较大,子宫外形可能改变不明显,有时从腹部也较难摸到,更多需要通过妇科检查、超声等辅助检查来发现。 三、通过手摸到子宫肌瘤后的进一步检查建议 一旦通过手摸到疑似子宫肌瘤的包块,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通常会进行妇科超声检查,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位置等情况。例如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对于较小的子宫肌瘤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显示更为清晰。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判断是否为子宫肌瘤,并了解肌瘤的具体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025-10-27 12:48:27
  • 外阴瘙痒疼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阴道炎症相关原因有霉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致外阴剧烈瘙痒等、细菌性阴道病因菌群失调致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外阴局部病变因素包括外阴硬化性苔藓致外阴皮肤变白变薄伴剧烈瘙痒等、外阴鳞状上皮增生致皮肤增厚色素沉着瘙痒难忍;过敏反应诱因是对卫生巾内裤材质过敏致外阴瘙痒红肿疼痛;不良卫生习惯影响是长期不注意外阴清洁致污垢积聚刺激引发瘙痒疼痛;全身性疾病关联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刺激外阴皮肤易引发相关症状、黄疸因胆盐沉积刺激神经末梢致外阴瘙痒疼痛;特殊人群中孕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分泌物多易引发阴道炎需注意清洁等,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下降外阴皮肤萎缩局部抵抗力低易出现相关症状需注意相应情况。 一、阴道炎症相关原因 1.霉菌性阴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临床特征为外阴剧烈瘙痒、灼痛,部分患者白带呈豆腐渣样改变,这是因为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破坏阴道内环境,刺激外阴组织导致不适。2.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鱼腥臭味,异常分泌物刺激外阴可引发瘙痒、疼痛症状,其发病与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相关。 二、外阴局部病变因素 1.外阴硬化性苔藓:好发于40岁左右女性,病变主要累及外阴皮肤黏膜,表现为外阴皮肤变白、变薄,伴剧烈瘙痒,搔抓后可出现疼痛,这是由于外阴皮肤胶原蛋白代谢异常等因素导致组织病理改变,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症状。2.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皮肤增厚、色素沉着,患者瘙痒难忍,长期搔抓可致皮肤破损,进而出现疼痛,其发病可能与局部刺激、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造成外阴皮肤角质化异常及神经末梢敏感。 三、过敏反应诱因 对卫生巾、内裤材质(如化纤材质)等过敏时,接触外阴皮肤后可迅速引发过敏反应,出现外阴瘙痒、红肿、疼痛,这是因为过敏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释放炎性介质,导致外阴局部炎症反应。 四、不良卫生习惯影响 长期不注意外阴清洁,阴道分泌物、经血等污垢积聚,持续刺激外阴皮肤,可引起瘙痒、疼痛,尤其在月经期间若未及时更换卫生巾,这种刺激会加重症状。 五、全身性疾病关联 1.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含糖量升高,刺激外阴皮肤,易引发外阴瘙痒、疼痛,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也更易继发阴道炎症加重不适。2.黄疸:体内胆盐沉积刺激神经末梢,可导致全身皮肤包括外阴出现瘙痒感,严重时可伴有疼痛,这是因为胆盐代谢异常对皮肤神经的刺激作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期女性:孕期激素水平变化使阴道分泌物增多,易引发阴道炎从而出现外阴瘙痒疼痛,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局部刺激。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致外阴皮肤萎缩,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出现外阴瘙痒疼痛,应避免过度清洗外阴,可适当使用保湿剂保持外阴皮肤湿润,若症状明显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2025-10-27 12:47:15
  • 女人的排卵期是什么时候

    月经周期规律女性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不规律者可通过基础体温监测、宫颈黏液观察法推算,不同年龄阶段女性排卵期有特点,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情绪会影响排卵期。 一、月经周期规律女性的排卵期推算 对于月经周期规律,周期为28-30天的女性,排卵期通常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例如,某位女性月经周期为30天,本次月经第一天是1号,那么下次月经来潮大概在31号,往前推14天,排卵期则大概在17号左右。 二、月经周期不规律女性的排卵期推算方法 1.基础体温监测法 女性排卵后体温会升高0.3-0.5℃。在月经周期中,每天早晨醒来后,在未进行任何活动前测量基础体温并记录。一般来说,体温升高前的低温期向高温期转变的那几天就是排卵期。但这种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测量,且容易受到睡眠、疾病等因素影响,比如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基础体温测量不准确。 2.宫颈黏液观察法 在月经干净后,宫颈黏液量少且黏稠。随着排卵期临近,宫颈黏液会逐渐增多,变得稀薄、透明,像蛋清一样,拉丝度可达10cm以上,这种情况通常会持续2-3天,这期间就是排卵期。不过,宫颈黏液的变化也可能受到阴道炎症等疾病的干扰,若患有阴道炎症,宫颈黏液的性状会发生异常改变,影响对排卵期的判断。 三、不同年龄阶段女性排卵期的特点 1.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周期可能不规律,排卵期也不固定。此阶段要注意观察月经及身体变化,由于生殖系统还在发育中,要避免过早的性行为,减少对生殖系统发育的不良影响。 2.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如果有生育计划,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较为准确地推算排卵期来增加受孕几率;如果没有生育计划,要注意在排卵期做好避孕措施,避免意外怀孕。 3.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周期紊乱,排卵期也变得难以准确判断。此阶段要关注身体的不适症状,如潮热、盗汗等,若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检查。 四、生活方式对排卵期的影响 1.饮食方面 过度节食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影响排卵期的正常推算。而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对排卵期的规律有积极作用。例如,长期节食的女性可能出现闭经,排卵期也会消失。 2.运动方面 适度的运动可以调节身体的内分泌功能,但过度运动可能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月经周期改变和排卵期异常。一般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的适度。 3.情绪方面 长期的高压力、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进而影响排卵期。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的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排卵期也随之改变。要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等。

    2025-10-27 12:45:44
  • 什么叫做假性怀孕

    假性怀孕是女性出现类似怀孕症状但实际未怀孕的情况,有停经、腹部隆起等症状,由心理因素(强烈生育愿望、精神过度紧张)和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导致,可通过妊娠试验、超声检查诊断,处理方式有心理疏导和调整生活方式,育龄女性及有生育相关心理问题的女性需注意相关情况。 假性怀孕是指女性出现类似怀孕的症状,如停经、恶心、呕吐、腹部隆起等,但实际上并没有怀孕的一种情况。 假性怀孕的症状表现 停经:月经周期可能出现紊乱,看似有停经的表现,但并非真正的妊娠导致的停经。 腹部隆起:有些女性可能会感觉腹部逐渐增大,可能是因为心理因素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胀气等情况,让人误以为是子宫增大。 其他类似怀孕的症状: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恶心、呕吐等类似怀孕早期的症状,这往往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躯体化症状。 假性怀孕的产生原因 心理因素 强烈的生育愿望:对于有强烈生育意愿的女性,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影响自身的生理状态,从而出现类似怀孕的症状。例如,一些备孕多年未成功的女性,心理压力极大,容易出现假性怀孕的表现。 精神过度紧张:生活中的其他重大精神刺激等情况,也可能导致精神过度紧张,进而影响身体的激素水平和生理功能,引发假性怀孕的相关症状。 内分泌失调: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会影响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比如,泌乳素等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可能会导致出现类似怀孕时的一些症状,像乳房胀痛等。 假性怀孕的诊断方法 妊娠试验:通过检测血液或尿液中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来判断是否怀孕,假性怀孕时hCG水平不会升高。 超声检查:超声可以直观地观察子宫内的情况,假性怀孕时子宫内没有妊娠囊、胚胎等妊娠相关结构。 假性怀孕的处理方式 心理疏导: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的假性怀孕,需要进行心理疏导。专业的心理医生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紧张等情绪,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生育情况。例如,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改变患者对怀孕过度担忧的认知模式。 调整生活方式: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进行运动,以调节身体的内分泌和心理状态。比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 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如果出现疑似怀孕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因为假性怀孕而过度焦虑或延误其他疾病的诊断。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 有生育相关心理问题的女性:对于有强烈生育愿望且容易出现心理波动的女性,家人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帮助她们缓解心理压力,鼓励她们以科学、理性的态度面对生育问题。如果出现假性怀孕相关症状持续不缓解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2025-10-27 12:44: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