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诊治头晕、头痛、中风、脑炎、帕金森病、痴呆、抑郁症和颈椎病。另外对癫痫的病因、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敏,1987年8月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工作,2000年开设神经内科专家门诊和癫痫专科门诊。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多次参加关于脑血管病和癫痫病专题的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会议,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展开
个人擅长
诊治头晕、头痛、中风、脑炎、帕金森病、痴呆、抑郁症和颈椎病。另外对癫痫的病因、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展开
  • 疱疹病毒感染会引起神经炎吗

    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引发神经炎,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较常见,其具嗜神经性,激活后会侵犯神经致炎症,其他疱疹病毒特定情况也可能相关,不同人群表现及应对有别,免疫力低下者易发病,有相关病史或危险因素者需关注神经症状及时就医。 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神经炎的机制 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性,病毒感染后可在感觉神经节内长期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等诱因存在时,病毒被激活,然后沿着感觉神经纤维移行至所支配的皮肤区域,同时也会引起神经本身的炎症。其具体机制涉及病毒对神经细胞的直接损伤以及机体免疫反应对神经组织的间接损伤等。免疫反应中会有炎症细胞浸润等过程,进一步加重神经的炎症状态。 其他疱疹病毒与神经炎的关系 除了带状疱疹病毒外,单纯疱疹病毒等其他疱疹病毒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与神经炎相关,但相对来说不如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神经炎那么典型和常见。不过,单纯疱疹病毒如果侵犯到相关神经,也有可能导致神经的炎症性改变。 对于不同人群来说,例如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等,在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神经炎时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及应对情况。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疱疹病毒感染后引发神经炎时可能症状相对更具特殊性,需要密切观察;老年人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疱疹病毒感染后引发神经炎的恢复可能相对较慢等。在生活方式方面,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疱疹病毒感染进而引发神经炎,所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免疫力,降低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神经炎的风险。对于有疱疹病毒感染病史或者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神经相关的症状,如出现神经疼痛、感觉异常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是否存在神经炎等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025-10-22 10:27:57
  • 胳膊腿麻挂什么科

    胳膊腿麻可根据不同病因挂不同科室,若由骨骼、肌肉或关节问题引起挂骨科,由神经系统本身病变引起挂神经内科,处于康复阶段或慢性神经、肌肉等功能障碍导致麻木挂康复医学科,就医时需详细描述相关情况以便医生诊疗。 神经内科 常见情况:当胳膊腿麻是由神经系统本身的病变引起,例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影响感觉传导通路,或者周围神经炎等,可挂神经内科。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会出现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周围神经炎可能是由于中毒、营养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四肢麻木等症状。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患神经内科疾病导致胳膊腿麻的风险不同,老年人相对更易患脑血管疾病,而某些中毒因素可能在特定生活方式人群中出现。 康复医学科 常见情况:如果胳膊腿麻是经过治疗后处于康复阶段,或者是慢性的神经、肌肉等功能障碍导致的麻木,可挂康复医学科。通过康复治疗如理疗、运动疗法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肌肉力量和感觉功能等。例如一些stroke(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出现肢体麻木,可在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干预。不同年龄段的康复需求和康复方案有所差异,儿童康复有其特殊的原则和方法,成人康复则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不同计划。 一般来说,首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如果怀疑是骨科问题引起,优先考虑挂骨科;如果考虑是神经系统本身病变导致,挂神经内科;如果是康复阶段则挂康复医学科。同时,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描述胳膊腿麻的具体情况,如麻木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疼痛、无力、头晕等)以及相关的病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给出合适的诊疗建议。

    2025-10-22 10:26:37
  • 夜间失眠怎么治疗

    非药物干预含调整睡眠卫生习惯保持规律作息营造舒适环境睡前避刺激,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行为治疗及光线疗法调节生物钟,不同人群失眠需针对性应对,儿童遵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孕妇老人非药物干预无效时在医生指导下选对自身无不良影响方式改善。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睡眠卫生习惯调整: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固定bedtime(上床时间)与wake-uptime(起床时间),即使周末也不例外,以建立稳定生物钟;营造舒适睡眠环境,确保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一般18~25℃),选择合适床垫与枕头;睡前避免刺激,如1小时内不使用电子设备(屏幕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不饮用含咖啡因饮品(如咖啡、茶)及大量饮酒等。 2.心理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有效干预方式,包括认知重构,纠正对失眠的过度担忧等错误认知;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吸气4秒、屏息4秒、呼气6秒,重复多次)、渐进性肌肉松弛法(依次紧张与放松全身肌肉群),通过放松身心促进睡眠;对于儿童失眠,需保证日间适度活动但避免过度兴奋,营造安全舒适儿童专属睡眠环境;孕妇失眠应注重心理调节,避免自行用药,可通过温和冥想等放松方式改善;老年人失眠需关注夜间饮水情况,避免过多饮水致起夜干扰睡眠,同时谨慎评估药物对睡眠的影响,如需用药应咨询医生。 3.光线疗法:早晨适当暴露于自然光下,可调节体内生物钟,有助于改善夜间睡眠节律。二、特殊情况考量与建议 不同人群失眠需针对性应对,儿童应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可能影响睡眠的不适当方法;孕妇及老年人在非药物干预基础上,若失眠持续影响生活质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评估是否需进一步干预,优先选择对母婴或自身无不良影响的方式。

    2025-10-22 10:25:41
  • 下嘴唇突然有点麻

    下嘴唇发麻可能与神经、血液循环、过敏或中毒、口腔疾病等有关,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确定原因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神经问题:下嘴唇发麻可能与神经有关。例如,面部神经炎、三叉神经痛等都可能导致嘴唇发麻。此外,长时间压迫下嘴唇也可能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麻木感。如果发麻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面部肌肉无力、抽搐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神经科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 2.血液循环问题: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导致下嘴唇发麻。例如,贫血、低血压、心脏病等都可能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嘴唇等部位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发麻。如果发麻是由血液循环问题引起的,通常还会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心悸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过敏或中毒:某些食物、药物或化学物质过敏或中毒也可能导致下嘴唇发麻。例如,某些人可能对海鲜、药物等过敏,接触某些化学物质也可能引起中毒。如果发麻是由过敏或中毒引起的,通常还会伴有其他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其他原因:下嘴唇发麻还可能与其他原因有关,如口腔疾病、牙齿问题、精神压力等。如果发麻是由这些原因引起的,通常还会伴有其他症状,如口腔疼痛、牙齿松动等。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下嘴唇突然发麻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果发麻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压力等,以维护身体健康。

    2025-10-22 10:24:49
  • 失眠应怎么调理

    失眠调整可通过保持规律作息与营造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来改善睡眠卫生,运用深呼吸放松法及纠正睡眠错误认知的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确需药物辅助则经医生评估后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且非药物优先,儿童严禁用成人助眠药需建固定睡前仪式,孕妇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留意睡前干扰睡眠药物且睡前避免剧烈活动。 一、睡眠卫生习惯调整1.保持规律作息每日应固定上床睡觉时间与起床时间,即便周末也不例外,以此调节人体生物钟,使身体适应稳定的睡眠节奏,让睡眠机制有序运行;2.营造舒适睡眠环境确保卧室处于安静状态,光线完全黑暗,温度维持在18~25℃区间较为适宜,可借助遮光窗帘遮挡光线、使用耳塞隔绝噪音等来打造良好睡眠环境。二、心理行为干预1.放松训练可采用深呼吸放松法,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再缓缓呼气,重复数次,借此放松身体肌肉与神经,缓解焦虑情绪,因为焦虑常是引发失眠的重要因素;2.认知行为疗法纠正对睡眠的错误认知,例如不过度纠结睡眠时间与质量而产生焦虑,明白偶尔睡眠不佳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三、药物干预若确需药物辅助,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但需遵循医生指导且非药物干预为优先选择。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儿童严禁使用成人助眠药物,通过构建固定睡前仪式,像讲睡前故事、播放轻柔音乐等帮助入睡,同时保持规律作息,让儿童睡眠形成良好习惯;2.孕妇优先运用非药物干预手段,例如调整睡姿、放松心情等,避免自行随意使用药物,以防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3.老年人需留意避免睡前服用可能干扰睡眠的药物,如利尿剂等,可在白天适度开展温和运动,但睡前要避免进行剧烈活动,以免影响睡眠。

    2025-10-22 10:23: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