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

中日友好医院

擅长:能熟练诊断和处理各种内科常见和疑难疾病,尤其对心血管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龚新宇,硕士,副主任医师。  1994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3年获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硕士学位,2008年起在职就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内科博士学位,参加了抗击非典一线工作,作为奥运医疗志愿者参加了鸟巢奥运医疗保障工作。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有全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熟练诊断和处理各种内科常见和疑难疾病,尤其对心血管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曾在国内重点期刊发表论著5篇,翻译澳大利亚《治疗指南丛书心血管病分册》, 作为主要参与者科研课题获200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展开
个人擅长
能熟练诊断和处理各种内科常见和疑难疾病,尤其对心血管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展开
  • 中心静脉压正常值

    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其正常值为5~12cmHO,会因个体差异、体位、呼吸等因素而有所变化,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有助于了解循环血量、右心功能等情况,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会因个体差异、体位、呼吸等因素而有所变化。此外,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右心衰竭、心包积液等,中心静脉压也可能会升高。 对于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并在监测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以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为准。

    2025-07-31 14:49:17
  • 新生儿心脏有杂音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心脏有杂音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提示存在心脏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一、正常情况 1.生理杂音 在新生儿中,心脏杂音可能是由于胎儿循环向成人循环的转变引起的。这种杂音通常是柔和的、吹风样的,并且在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 2.心脏结构的正常变异 新生儿的心脏结构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一些正常的结构变异也可能导致杂音的出现。 二、异常情况 1.心脏结构异常 心脏杂音可能是心脏结构异常的标志,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这些异常可能导致血液流动异常,产生杂音。 2.心脏功能异常 某些心脏功能异常,如心律失常、心肌病等,也可能导致心脏杂音的出现。 三、诊断和评估 如果医生怀疑新生儿心脏有杂音,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心脏超声心动图。这项检查可以详细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确定是否存在异常,并评估杂音的严重程度。 四、治疗 1.观察和随访 对于一些轻微的、可能是正常的心脏杂音,医生可能会选择观察和随访。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确保杂音没有变化或发展。 2.治疗心脏疾病 如果心脏杂音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治疗方法将取决于具体情况。这可能包括手术修复或药物治疗。 五、注意事项 1.及时就医 如果医生发现新生儿心脏有杂音,家长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及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遵循医生的指导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包括药物使用、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3.定期复查 定期带新生儿进行心脏检查,以监测心脏情况的变化。 总之,新生儿心脏有杂音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但不必过于紧张。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对新生儿的心脏健康有任何疑虑,家长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2025-07-24 12:33:07
  • 心肌梗死是怎么引起的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疾病。预防心肌梗死需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和血脂、管理糖尿病、定期体检等。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斑块在冠状动脉内形成,导致血管狭窄,血流减少。当斑块破裂或脱落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进一步阻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 2.血栓形成:除了粥样硬化斑块,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血栓形成,阻塞冠状动脉。例如,血小板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内皮损伤等。 3.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冠状动脉突然收缩,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冠状动脉痉挛可能由情绪激动、寒冷刺激、吸烟等因素引起。 4.其他因素:其他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的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心肌梗死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心肌梗死的关键是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 1.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2.适量运动:定期进行身体活动,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3.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4.控制血压和血脂: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应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来控制血压和血脂。 5.管理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以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6.定期体检: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血管问题。 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疑似心肌梗死的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心肌梗死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5-07-24 12:30:50
  • 高血压的药吃了能停吗

    高血压的药吃了通常不能停,但具体情况需遵医嘱。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来控制血压。如果血压得到控制并稳定,医生可能会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但一般不会直接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 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 1.控制血压: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血压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停药后血压再次升高,可能会对心脏、血管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 2.疾病稳定性:医生会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高血压的稳定性。如果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没有其他并发症,停药的风险可能较小。 3.个体差异: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和需求可能不同。医生会考虑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其他疾病等因素来决定是否适合停药。 在决定是否停药时,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步骤: 1.评估血压控制情况:通过定期测量血压、检查其他相关指标来确定药物治疗的效果。 2.考虑停药的风险与益处:医生会权衡停药可能带来的风险与继续治疗的益处,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3.逐渐减量:如果决定停药,通常会逐渐减少药物剂量,而不是突然停药,以减少血压波动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并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如果对高血压的治疗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或正在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停药的决策可能更加谨慎。这些人群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高血压的药吃了能否停药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患者应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盐的摄入和戒烟等,也对高血压的控制至关重要。

    2025-07-24 12:28:37
  • 高血压能吃芒果吗

    高血压患者通常可吃芒果,因其含丰富营养成分,其中钾有益降血压,但过敏者应避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需注意摄入量及监测血糖,且个体差异下食用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 芒果的营养成分及对高血压的潜在好处 芒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等)、矿物质(如钾等)。其中钾元素对于高血压患者是有益的,钾可以促进钠的排出,有助于维持体内钠钾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降低血压。有研究表明,摄入足够的钾有助于血管扩张,减少血管外周阻力,对血压的控制有积极作用。 食用芒果的注意事项 过敏人群:如果高血压患者本身对芒果过敏,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困难等,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可能间接影响血压的稳定,所以此类患者应避免食用芒果。 血糖情况:虽然芒果对血压有一定益处,但芒果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高血压患者如果同时合并有糖尿病,需要注意芒果的摄入量。因为过多食用芒果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而血糖的不稳定可能会对血管等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血压的控制。例如,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不利于高血压的管理。一般建议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可少量食用芒果,并在食用后监测血糖变化。 个体差异:每个高血压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对食物的反应也存在差异。有些高血压患者可能在食用芒果后身体没有明显不适且血压控制良好,但也有些患者可能会有个体差异的反应,所以在食用芒果时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食用后是否出现头晕、心慌等异常表现,如果有应及时停止食用并咨询医生。 总之,高血压患者可以吃芒果,但需要根据自身的过敏情况、血糖状况等个体因素来合理食用,以最大程度地从芒果中获取有益成分,同时避免可能的不良影响。

    2025-07-24 12:27: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