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湿疹、银屑病、带状疱疹、面部皮炎、唇炎、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紫癜、血管炎、扁平苔癣、顽固疣、脱发等疑难皮肤病。 精细手术治疗:腋臭、色素痣、纤维瘤、皮脂腺痣、表皮囊肿、炎性肉芽肿、脂肪瘤、基地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 激光治疗:雀斑、老年斑、太田痣、咖啡斑、纤维瘤等,尤其擅于面部眼周疑难部位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
芋头会使手发痒吗
大多数人在处理芋头时手会痒。这是因为芋头表面有很多绒毛和小刺,皮内含有草酸碱且碱性很强,会对皮肤产生强烈刺激,从而导致处理芋头时双手出现明显痛痒。止痒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将食用醋涂抹双手或用稀释后的醋水泡手,因为醋酸能中和草酸碱,可有效缓解手部瘙痒症状。 二、当感觉手发痒时,把双手放在火焰上方烤一下,可使部分促痒物质快速分解,但要注意控制距离,防止烫伤。 三、用生姜片或姜汁涂抹双手,也能够起到有效止痒的作用。 四、若瘙痒严重,上述方法无法缓解时,可以遵医嘱外用或口服一些抗过敏止痒的药物,比如在手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或者口服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药物。 总结概况提示:处理芋头易手痒,可通过多种方法缓解,包括用醋、烤手、用生姜、用药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法。
2025-08-07 14:43:49 -
什么叫脂溢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是受遗传与雄激素共同作用的常见毛发疾病,发病机制是DHT与毛囊细胞雄激素受体结合致毛囊微小化,男性多现前额发际线后移且头顶秃发呈M或O型,女性主要是头顶毛发稀疏发际线一般不明显后移,好发于青春期后且男性发病概率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上升,长期精神压力过大、高糖高脂饮食会加重病情,有遗传家族史人群需关注自身毛发状况,女性要留意激素水平波动,日常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降低脱发加重风险。
2025-08-07 14:40:53 -
洗手手变黄是怎么回事
洗手后发现手变黄,可能是接触了硫磺皂、洗洁精等物品,或使用了呋喃唑酮、吲哚美辛等药物,也可能是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等内在因素引起。若持续不消退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如果洗手后发现手变黄,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外在因素: 接触物品:使用了某些含有化学成分的物品,如硫磺皂、洗洁精、洗衣粉等,或长时间接触了染发剂、咖喱等,可能会使皮肤变黄。 外用药物:使用了某些外用药物,如呋喃唑酮(痢特灵)、吲哚美辛(消炎痛)等,也可能导致皮肤变黄。 2.内在因素: 肝胆疾病:当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时,可能会导致胆汁排泄异常,使胆红素在体内堆积,从而引起皮肤发黄,通常还会伴有皮肤瘙痒、尿液发黄等症状。 溶血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也可能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引起皮肤发黄。 其他疾病: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皮肤发黄。 如果发现洗手后手变黄,且持续不消退,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血常规、腹部超声等,以明确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长时间接触刺激性物质,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颜色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人等,由于身体较为敏感,更应注意避免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变黄的物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2025-08-06 15:29:01 -
湿疹混合真菌感染症状
湿疹混合真菌感染时皮肤兼具湿疹与真菌感染外观,湿疹有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脱屑等表现,真菌感染具边界清晰环状红斑、边缘有丘疹水疱、中心好转伴脱屑或浸渍,瘙痒为共同症状且合并真菌感染时更剧烈,搔抓可致皮肤破损继发细菌感染,儿童症状显著搔抓频繁需防继发感染,成年人潮湿环境或不良卫生习惯易发病应保持干燥清洁,免疫低下人群如患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病者病情进展快症状顽固需兼顾基础病控制。 一、皮肤外观表现 湿疹混合真菌感染时皮肤同时呈现湿疹与真菌感染的典型外观特征。湿疹方面可见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及脱屑等表现;真菌感染具有边界清晰的环状红斑特征,边缘存在丘疹、水疱,中心皮肤趋于好转且可能伴有脱屑,部分区域可出现浸渍现象。 二、症状特点 瘙痒为共同症状,而合并真菌感染时瘙痒程度往往较单纯湿疹更为剧烈。患者因搔抓可致皮肤破损加重,进而可能引发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三、不同人群差异 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湿疹混合真菌感染时皮肤症状更显著,瘙痒引发的搔抓行为频繁,需留意避免过度搔抓致皮肤破损继发细菌感染。 成年人:若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有不良卫生习惯,更易发生湿疹混合真菌感染,应注重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免疫低下人群: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者,湿疹混合真菌感染后病情进展快、症状顽固,治疗难度大,需兼顾基础病控制,因基础病会影响整体健康状况,进而影响皮肤感染的治疗与恢复。
2025-08-06 15:25:42 -
过敏性紫癜能吃碗豆
过敏性紫癜非急性期且不对豌豆过敏者可适量食用(宜清淡蒸煮),急性期应谨慎(过敏则禁),儿童食用需家长监护充分咀嚼并观察异常,胃肠道功能弱的要控量细嚼慢咽观察反应。 一、过敏性紫癜患者食用豌豆的一般性情况 过敏性紫癜患者若处于非急性期且不对豌豆过敏,可适量食用豌豆。豌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每100克豌豆约含维生素C14.0毫克)、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等作用;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对维持肠道健康有益。但需注意烹饪方式,建议采用清淡的蒸煮等方式,避免油炸等可能加重胃肠负担的做法。 二、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者食用豌豆的情况 当患者处于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时,肠道黏膜可能存在水肿、出血等情况,此时应谨慎食用豌豆。因为急性期胃肠道消化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豌豆相对较难消化,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若患者明确对豌豆过敏,则绝对禁止食用,防止引发过敏反应加重病情。 三、特殊人群食用豌豆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咀嚼功能尚不完善,食用豌豆时需家长密切监护,确保充分咀嚼后再吞咽,避免呛噎。同时,家长要留意儿童食用后是否出现皮疹加重、腹痛等异常表现,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就医。 胃肠道功能较弱的患者:此类患者食用豌豆时要控制摄入量,细嚼慢咽,观察食用后胃肠道的反应,如有无腹胀、腹痛等不适,若有不适需及时调整饮食。
2025-08-06 15: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