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湿疹、银屑病、带状疱疹、面部皮炎、唇炎、特应性皮炎、荨麻疹、紫癜、血管炎、扁平苔癣、顽固疣、脱发等疑难皮肤病。 精细手术治疗:腋臭、色素痣、纤维瘤、皮脂腺痣、表皮囊肿、炎性肉芽肿、脂肪瘤、基地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 激光治疗:雀斑、老年斑、太田痣、咖啡斑、纤维瘤等,尤其擅于面部眼周疑难部位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
手上脱皮咋回事
手上脱皮的原因有皮肤干燥、湿疹、手癣、剥脱性角质松解症等,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 1.皮肤干燥:如果手部皮肤长期暴露在干燥的环境中,或者经常接触水、清洁剂等刺激性物质,就容易导致皮肤干燥、脱屑。 2.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导致手部皮肤发红、肿胀、瘙痒,并出现脱皮现象。湿疹的发生与遗传、过敏、感染等因素有关。 3.手癣:手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表现为手部皮肤红斑、水疱、脱屑,并伴有瘙痒。手癣可通过接触患者的皮损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传染。 4.剥脱性角质松解症: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皮肤病,好发于手掌和足底,表现为表皮角质层松解、脱落,可自愈,但容易反复发作。 5.其他: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银屑病、扁平苔藓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手上脱皮。 如果手上脱皮症状持续不愈或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手部皮肤湿润,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避免过度洗手。
2025-06-09 17:39:02 -
手汗症怎么治疗
手汗症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 1.非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手部清洁、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等。 物理治疗:使用止汗剂、电离子渗透疗法等。 2.药物治疗: 局部外用药物:如5%明矾溶液、0.5%醋酸铝溶液等。 口服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镇静药等。 3.手术治疗: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目前治疗手汗症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其他手术:如T3交感神经切除术、经皮选择性胫神经部分切断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手汗症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病因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治疗应谨慎选择,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收益。如果您对手汗症的治疗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以便获得更详细的信息和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2025-06-09 17:36:58 -
小孩脚上长水泡很痒怎么办
小孩脚上长水泡很痒,可能是足癣、汗疱疹、水痘等原因引起的,处理方法包括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使用药物等,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脚,勤换袜子。 2.避免让孩子搔抓水泡,以免感染。可以给孩子剪短指甲,或在睡觉时给孩子戴上手套。 3.如果水泡较小,可以让其自行吸收。如果水泡较大,医生可能会用消毒的针将其刺破,然后涂上抗生素软膏。 4.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外用药物,如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5.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6.如果孩子同时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能是水痘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 7.对于反复发作或长期不愈的水泡,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在处理孩子的脚部问题时,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
2025-06-09 17:34:42 -
耳垂下面长了个包是什么病
耳垂下面长了个包可能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要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一、皮脂腺囊肿:这是由于排泄管阻塞,相关部位囊性上皮细胞逐渐增多而形成的滞留囊肿。其多发于头皮和面部,表现为球形,不易推动且表面光滑。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前往皮肤科诊治。通常会依据病因和局部症状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目的是尽可能彻底去除囊壁以降低复发率,一般可采用小切口切除的方式来治疗。 二、腮腺炎: 1.化脓性腮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可服用抗生素如头孢拉定进行治疗。 2.流行性腮腺炎:这是一种传染病,与病毒感染有关,患者会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若有相关症状出现,建议到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昔洛韦片等药物,且药物服用需严格遵循医嘱。 三、腮腺肿瘤:如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等,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当耳垂下面出现包块时,要重视并尽快就医,明确具体原因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025-06-09 17:32:41 -
眼睛那边毛囊炎发炎怎么办
眼睛那边毛囊炎发炎需要及时就医,可参考以下建议: 1.清洁眼部。 2.避免刺激。 3.局部用药。 4.口服药物。 5.就医治疗。 眼睛那边毛囊炎发炎需要及时就医,以下是一些建议: 1.清洁眼部: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生建议的眼部清洁液轻轻清洗眼部,去除污垢和分泌物,但避免用力揉搓。 2.避免刺激:避免佩戴隐形眼镜,不要揉眼睛,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减少眼部刺激。 3.局部用药:医生可能会开处方眼药水或眼药膏,按照医嘱使用。 4.口服药物:如果症状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口服抗生素。 5.就医治疗:如果症状持续不减或者加重,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如切开排脓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避免过度用眼,有助于预防眼部毛囊炎的发生。
2025-06-09 17: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