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晓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诊治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内窥镜诊治技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温晓持,教授从事消化内科专业三十多年,擅长对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对消化道疑难杂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熟练掌握胃肠镜的操作及内镜下治疗。展开
个人擅长
诊治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内窥镜诊治技术。展开
  • 胃穴在哪里

    胃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属胃经,可治疗胃痛、胃胀等胃部疾病,刺激方法包括按摩、针灸、艾灸等,孕妇和月经期女性应避免刺激。 胃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胃穴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胃经。它主要用于治疗胃部疾病,如胃痛、胃胀、呕吐、呃逆等。此外,胃穴还可以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振等症状。 刺激胃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按摩、针灸、艾灸等。按摩时,可以用手指按压或揉动胃穴,以缓解胃部不适。针灸和艾灸则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胃穴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对于一些严重的胃部疾病,如胃溃疡、胃癌等,胃穴可能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此外,孕妇和月经期的女性应避免刺激胃穴。 总之,胃穴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对于胃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有一定的帮助。在使用胃穴进行治疗时,应注意方法和剂量,避免过度刺激。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更加专业的治疗。

    2025-06-11 17:20:56
  • 简单有效缓解拉肚子

    腹泻时,可通过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调整饮食、注意休息、合理用药来缓解,特殊人群需注意饮食和水分的补充,若症状持续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会导致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可以多喝水或口服补液盐,以维持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2.调整饮食: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高纤维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腹泻。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粥、面包、鸡肉等。 3.注意休息:身体需要足够的休息来恢复,因此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4.药物治疗:如果腹泻症状严重,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但是,使用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滥用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特别注意饮食和水分的补充,避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腹泻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发热、呕吐、腹痛等,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6-11 17:19:22
  • 母乳性腹泻会自愈吗

    母乳性腹泻是指母乳喂养的婴儿添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增多但一般状态良好,生长发育不受影响,通常是生理性腹泻,与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及宝宝乳糖酶活性低有关,通常会自愈,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添加辅食并注意母亲饮食。 母乳性腹泻的原因可能与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有关。也可能与宝宝乳糖酶活性低,不能完全消化母乳中的乳糖有关。 母乳性腹泻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会逐渐转为正常。在添加辅食时,应循序渐进,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适量,让宝宝逐渐适应。 如果宝宝腹泻严重,出现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妈妈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宝宝的腹泻。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宝宝可能对母乳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也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如果宝宝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皮疹、呕吐、咳嗽等,应及时就医,排除过敏等其他原因。

    2025-06-11 17:18:00
  • 产后便秘治疗方法

    产后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腹部按摩、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如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同时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 2.适当运动:产后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3.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马桶上坐一会儿,培养排便反射。 4.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 5.药物治疗:如果便秘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乳果糖等药物,但应避免长期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以免影响婴儿。此外,产妇在产后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如果便秘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腹胀等,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2025-06-11 17:16:11
  • 拉肚子虚脱了怎么恢复

    拉肚子虚脱后,可采取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饮食调整、注意休息、就医治疗等方法恢复,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 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拉肚子会导致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可以饮用适量的温开水、盐水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以恢复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2.饮食调整:在拉肚子虚脱恢复期间,需要注意饮食调整。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肉、鱼肉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注意休息:拉肚子虚脱后,身体需要充分的休息来恢复体力。可以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就医治疗:如果拉肚子虚脱症状严重,如出现高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或静脉补液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拉肚子虚脱的情况可能更加危险,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水,以预防拉肚子的发生。

    2025-06-11 17:15:0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