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擅长:疲劳综合症、头痛、头晕、失眠、胃痛、腹痛、消化不良、慢性腹泻、习惯性便秘、消化道溃疡、口腔溃疡、胆囊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皮炎等疾病。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陈明,主任医师。1983年6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同年分配到北京中医医院内科工作。长期从事临床工作,中西医基础好,理论扎实。2002年师于全国名老中医李乾构教授学习,更加丰富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治疗水平。工作中对患者耐心、热情,疗效好,经常受到患者的好评。 工作认真,能吃苦耐劳,注意总结经验,曾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加多项科研,多次被评为院内先进和优秀工作者。展开
个人擅长
疲劳综合症、头痛、头晕、失眠、胃痛、腹痛、消化不良、慢性腹泻、习惯性便秘、消化道溃疡、口腔溃疡、胆囊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皮炎等疾病。展开
  • 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其主要症状有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消瘦、贫血等,还可能伴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 1.腹泻: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最主要的症状,常为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轻者每日排便2-4次,可无脓血;重者每日排便次数可多达10次以上,脓血显见。粪质多呈糊状,混有黏液、脓血。 2.腹痛:轻型患者可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呈轻度至中度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亦可涉及全腹。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伴有里急后重。 3.其他症状: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4.全身症状:一般出现在中重型患者,多表现为发热、消瘦、贫血等。 5.肠外表现:部分患者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你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

    2025-06-11 17:21:01
  • 胃在什么部位

    胃位于腹腔左上方、心脏下方,其大部分处于左季肋部,小部分位于上腹部。胃上与食管下端相连,下与十二指肠球部相接。与食管连接之处称为贲门,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的则称为幽门。胃的位置会因体型、体位以及胃的虚盈等状况的不同而有显著变化,矮肥体型者胃的位置相对较高,瘦长型者胃的位置则较低。人的胃大概是一个拳头大小,然而一旦有食物进入,其能膨大到数十倍之多。成年男性的胃容积约为1400ml。 一、胃的位置:在腹腔左上方、心脏下方,包含大部分的左季肋部和小部分的上腹部。 1.与食管下端相连形成贲门。 2.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形成幽门。 二、胃位置的影响因素: 1.体型不同会导致胃位置不同,矮肥体型者胃位置高,瘦长型者胃位置低。 2.体位也会影响胃位置。 3.胃的虚盈情况同样会造成胃位置的改变。 三、胃的大小特点:本身约为一个拳头大小,但有食物进入后可膨大数十倍,成年男性胃容积约1400ml。 总之,胃的位置、大小等都有其自身特点和变化因素。

    2025-06-11 17:19:40
  • 大便后有粘液是怎么了

    大便后有粘液可能是肠道感染、炎症性疾病、肿瘤等引起,也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等其他原因导致。若出现该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大便常规、肠镜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特殊人群需尤其重视。 大便后有粘液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1.肠道感染:如痢疾、肠炎等,可导致肠道炎症,分泌物增多,从而出现大便有粘液的现象。 2.肠道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也会引起肠道黏膜炎症,出现粘液脓血便。 3.肠道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等,肿瘤表面溃破后,也会出现大便带粘液的情况。 4.其他:如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等,也可能导致大便有粘液。 如果出现大便后有粘液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肠镜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就医前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如果出现大便后有粘液的情况,应更加重视,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5-06-11 17:18:24
  • 宝宝吃饱了打嗝怎么办

    宝宝吃饱后打嗝是因为胃部积聚了空气,可通过轻拍后背、喂温水、做运动、按摩腹部、让宝宝哭等方式缓解,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喂奶时应注意控制速度和量,并及时拍嗝。 1.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让宝宝坐在你的腿上,用手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排出胃部的空气。 2.给宝宝喂一些温水:可以让宝宝喝一些温水,帮助缓解打嗝。 3.让宝宝做一些运动:可以让宝宝趴在你的肩膀上,轻轻晃动宝宝,或者让宝宝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踢腿、翻身等,帮助排出胃部的空气。 4.按摩宝宝的腹部:可以用手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腹部,帮助宝宝排出胃部的空气。 5.让宝宝哭一会儿:有时候,让宝宝哭一会儿也可以帮助排出胃部的空气。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打嗝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呕吐、腹泻、发热等,应及时就医。此外,在给宝宝喂奶时,应注意控制喂奶的速度和量,避免宝宝吃得过急过多。同时,喂奶后应及时拍嗝,帮助宝宝排出胃部的空气。

    2025-06-11 17:16:42
  • 拉不出来大便怎么办

    拉不出大便时,可以尝试调整饮食、增加运动量、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腹部按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同时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促进肠道蠕动。 2.增加运动量: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可以选择散步、跑步、瑜伽等运动方式。 3.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尽量在早晨或饭后30分钟内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在马桶上坐一会儿,培养排便反射。 4.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5.慎用药物: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缓解便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乳果糖等药物,但不建议长期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长期便秘或伴有其他症状的患者,如腹痛、腹胀、呕吐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在使用药物时应格外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025-06-11 17:15:1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