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双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擅长:慢性胃炎尤其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合并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低级别上皮样内瘤变(异型增生)时,是公认的癌前状态或癌前期病变、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胰腺炎、胃食管反流病等病中医治疗疗效确切;对某些病症如腹胀、痞满、泛酸、便秘等;尤其跟精神因素有关的胃肠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功能性便秘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李保双,女,主任医师,1983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中医专业,同年7月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中西医诊治和科学研究。全国第三届名老中医师带徒徒弟,师从于周乐年老师。目前拜国医大师路志正为师。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认真学习周乐年老师丰富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对内伤疑难杂病有很好的疗效。展开
个人擅长
慢性胃炎尤其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合并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低级别上皮样内瘤变(异型增生)时,是公认的癌前状态或癌前期病变、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胰腺炎、胃食管反流病等病中医治疗疗效确切;对某些病症如腹胀、痞满、泛酸、便秘等;尤其跟精神因素有关的胃肠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功能性便秘等。展开
  • 上消化道出血量怎么判断

    上消化道出血量可根据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分为四级,即隐匿性失血、显性失血、大量失血和严重失血,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者出血量较少时也可能出现症状。 上消化道出血量的判断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的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将出血程度分为四级,具体分析: 隐匿性失血:出血量一般小于500ml,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显性失血:出血量在500ml以上,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口渴、黑矇、晕厥等症状。 大量失血:出血量在1000ml以上,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如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等。 严重失血:出血量在1500ml以上,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如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四肢厥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血量在500ml左右时,就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因此,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

    2025-06-06 15:55:00
  • 肠胃细菌感染什么症状

    肠胃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发烧等。 一、腹泻:这是肠胃细菌感染后极为明显的症状。患者的大便多呈水样,与正常形态有很大差异,且大便的次数会显著增加。 二、反酸嗳气与恶心呕吐:肠胃细菌感染会引发反酸嗳气的现象,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至口腔,甚至会出现恶心呕吐,将胃内容物吐出。如果呕吐过于频繁,机体会大量失水,进而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导致出现乏力、疲惫乃至休克等症状。 三、腹痛:细菌损伤肠黏膜,会刺激胃肠蠕动而引起肠痉挛,从而导致腹痛。 肠胃细菌感染大多是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所引起,比如食用了腐败变质的食物。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东西前要洗手,生吃的蔬菜水果要洗净,坚决不吃变质的食物。对于肠胃细菌感染症状较轻的患者,建议按照说明书服用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氟哌酸等,而症状严重者则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本文详细阐述了肠胃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及其引发原因,强调了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针对不同症状严重程度的应对方法。

    2025-06-06 15:51:44
  • 大肠和小肠的区别是什么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长约5-7米,直径3-5厘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大肠是排泄废物的主要部位,长约1.5米,直径5-7厘米,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 大肠和小肠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它的长度约为5-7米,直径约为3-5厘米。小肠可以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部分,它连接着胃和空肠;空肠和回肠则是小肠的主要部分,它们负责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 大肠是排泄废物的主要部位,它的长度约为1.5米,直径约为5-7厘米。大肠可以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盲肠是大肠的起始部分,它连接着小肠和阑尾;阑尾是盲肠的附属结构,通常位于盲肠的后内侧;结肠是大肠的主要部分,它可以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直肠是大肠的末段,它连接着乙状结肠和肛管;肛管是大肠的出口,它连接着直肠和外界。 总之,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而大肠则是排泄废物的主要部位。

    2025-06-06 15:49:07
  • 剖腹产多久拉大便正常

    剖腹产术后通常1-2天可恢复正常排便,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与产妇身体恢复情况有关。一般可通过早期下床活动、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按摩腹部、药物治疗等方式促进排便。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在剖腹产术后,产妇的胃肠功能会受到抑制,肠蠕动减慢,容易导致便秘。以下是一些有助于促进剖腹产术后排便的建议: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恢复胃肠功能。 调整饮食:术后应逐渐恢复饮食,先从流食、半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有助于预防便秘。 补充水分:多喝水可以保持肠道湿润,有助于排便。 按摩腹部:顺时针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 药物治疗:如果便秘症状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等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产妇在剖腹产术后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此外,产妇在术后还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随时咨询医生。

    2025-06-06 15:46:16
  • 慢性胃炎注意不能吃什么东西

    慢性胃炎患者不能吃辛辣、油腻、酸性、高纤维、生冷、腌制、咖啡、浓茶、产气食物,应注意饮食规律,保持心情愉悦。 1.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黏膜的炎症。 2.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等,这些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胃的负担。 3.酸性食物:如柑橘、番茄、醋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胃食管反流。 4.高纤维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等,这些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的负担。 5.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痉挛。 6.腌制食物:如咸菜、咸鱼等,这些食物含有亚硝酸盐,会加重胃炎的病情。 7.咖啡、浓茶:这些饮料会刺激胃酸分泌,影响胃黏膜的修复。 8.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等,这些食物会导致腹胀,加重胃的负担。 总之,慢性胃炎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高纤维、生冷、腌制、咖啡、浓茶、产气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2025-06-06 15:42: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