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擅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肠道疾病、过敏反应疾病、流行性感冒、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扁桃体炎、哮喘、支气管炎、缺铁性贫血、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肠炎、便秘、胃炎、花粉症、皮肤过敏、药物性过敏。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翠玲,女,主任医师,1989年毕业于山东潍坊医学院,从事小儿内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具有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委员。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儿科常见的危重、急症疾病有很高的处理能力。展开
个人擅长
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肠道疾病、过敏反应疾病、流行性感冒、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扁桃体炎、哮喘、支气管炎、缺铁性贫血、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肠炎、便秘、胃炎、花粉症、皮肤过敏、药物性过敏。展开
  • 宝宝贫血是什么症状

    宝宝贫血有一般表现和各系统症状,一般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精神状态改变;各系统症状包括消化系统的食欲减退、异食癖,呼吸系统的活动后呼吸加快、气短,心血管系统的心率增快、心脏杂音,神经系统的不同表现,不同原因贫血有特殊表现,发现疑似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要注意营养均衡预防贫血,已贫血要针对性干预。 皮肤黏膜苍白:这是贫血最常见的表现,可通过观察宝宝的口唇、甲床、眼睑结膜等部位来判断。正常情况下这些部位呈现红润色泽,而贫血时会变得苍白。比如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口唇和甲床会明显发白。这是因为贫血时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导致全身组织器官供氧不足,皮肤黏膜处相对缺氧而呈现苍白状态。 精神状态改变:宝宝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易疲劳、烦躁不安等情况。年龄较小的宝宝可能表现为哭闹增多,不愿意活动。这是由于身体缺氧,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宝宝的活动耐力下降,从而出现精神和行为上的变化。 各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宝宝可能会出现吃奶量减少(对于婴儿)或吃饭不香(对于幼儿及年长儿)的情况。这是因为贫血影响了消化系统的功能,胃肠道缺氧,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进而引起食欲下降。 异食癖:部分缺铁性贫血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异食癖,比如喜欢吃泥土、纸张等奇怪的东西。这可能与体内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有关,缺铁时可能会影响味觉感受器的功能,导致宝宝出现异食行为。 呼吸系统症状:在活动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加快、气短等表现。这是因为贫血时身体缺氧,机体需要通过加快呼吸来摄取更多的氧气,以满足身体的需求。年龄较小的宝宝可能还会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严重时可能会出现鼻翼扇动等情况。 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率增快:为了弥补血红蛋白携氧能力的不足,心脏会加快跳动来增加血液循环,以输送更多的氧气到全身。所以贫血宝宝可能会出现心率比正常情况快的现象,家长在触摸宝宝脉搏时可以感觉到。 心脏杂音:长期严重贫血可能会导致心脏扩大,进而出现心脏杂音。通过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部位有异常的杂音,这是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一种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 婴幼儿表现:年龄较小的贫血宝宝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等情况,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因为神经系统对缺氧非常敏感,长期缺氧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年长儿表现:年长儿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 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可能还有一些特殊表现,比如地中海贫血的宝宝可能会有特殊面容,如头大、额部隆起、颧骨突出等;溶血性贫血的宝宝可能会出现黄疸等症状。如果发现宝宝有上述疑似贫血的症状,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血常规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贫血以及贫血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宝宝的营养均衡,尤其是保证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的摄入,预防贫血的发生。对于已经贫血的宝宝,要根据贫血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饮食调整或其他干预措施,以促进宝宝身体的恢复。

    2025-10-16 14:01:02
  • 小孩发烧咳嗽吃什么药

    小孩发烧咳嗽原因多样,需根据具体情况选药,超38.5℃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咳嗽有痰用氨溴索等祛痰止咳,干咳为主可选右美沙芬,病毒感染有指征用奥司他韦,细菌或支原体感染用对应抗菌药,同时非药物干预也重要,若病情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一、明确发烧咳嗽的常见原因 小孩发烧咳嗽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病毒感染(常见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细菌感染(像肺炎链球菌等感染)、支原体感染等。不同原因导致的发烧咳嗽,处理方式有一定差异,但首先需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药物。 二、根据不同情况可选用的药物 (一)退热药物 如果小孩体温超过38.5℃,且有明显不适,可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小孩,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小孩,但需注意特殊人群,比如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小孩要谨慎使用这类退热药物,因为这类药物主要通过肝肾代谢,如果肝肾功能不佳,可能影响药物代谢,加重肝肾负担;还有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小孩也需谨慎,因为这类药物可能刺激胃肠道。 (二)止咳药物 1.祛痰止咳药物:如果咳嗽伴有较多痰液,可选用氨溴索等药物来促进痰液排出从而缓解咳嗽。氨溴索可以降低痰液黏度,使痰液更容易咳出,对于小孩因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咳嗽有较多痰液的情况适用,但如果小孩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也需要在医生评估下使用,因为药物代谢可能受影响。 2.干咳为主的情况:如果是干咳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右美沙芬等药物,但需注意小孩的年龄限制等,比如小于2岁的小孩使用右美沙芬需格外谨慎,因为小孩的肝肾功能发育尚不完善,药物代谢能力较弱等。 (三)针对病因的药物 1.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且有相应指征(如流感病毒感染在发病48小时内),可考虑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但需严格把握用药指征,不是所有病毒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且要考虑小孩年龄等因素;对于其他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时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 2.抗菌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需要根据感染的细菌种类等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必须在医生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使用,不能自行随意使用抗菌药物,同时要考虑小孩是否有药物过敏史等情况,比如有青霉素过敏史的小孩就不能选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如果是支原体感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但同样要考虑小孩年龄、肝肾功能等情况,比如小于6个月的小孩使用阿奇霉素需谨慎评估。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也很重要 在使用药物的同时,非药物干预也不可忽视。比如让小孩多喝温水,有助于湿润呼吸道,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22℃-25℃左右)和湿度(50%-60%);对于发热的小孩,可适当减少衣物和被褥,利于散热等。同时要密切观察小孩的病情变化,如果小孩发烧咳嗽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一步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而不是自行盲目调整药物等。

    2025-10-16 13:59:43
  • 儿童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儿童支气管炎反复发作需多方面综合干预,要明确病因针对性处理,如感染或过敏因素等;增强儿童自身免疫力,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充足睡眠;做好日常护理,如保持室内环境适宜、注意保暖、避免交叉感染,若过敏还可依医生建议处理,需多方面综合干预保障儿童健康。 一、明确病因并针对性处理 儿童支气管炎反复发作首先要明确可能的病因。常见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如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等)反复感染,需就医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若为细菌感染可能需要合理选用合适抗生素(但具体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这里仅强调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还有非感染因素,如过敏因素,儿童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可引发支气管炎反复发作,需要排查过敏原,让儿童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二、增强儿童自身免疫力 1.合理饮食:保证儿童摄入均衡营养,提供富含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矿物质的食物,满足儿童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例如,每天保证一定量的牛奶摄入,为儿童补充钙质和优质蛋白质。 2.适当运动:根据儿童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运动,如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在家长陪伴下进行室内爬行、简单肢体活动等,年龄稍大些的儿童可以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跳绳等,运动能促进儿童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应适合儿童,避免过度疲劳。 3.充足睡眠:保证儿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睡眠时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不同年龄段儿童所需睡眠时间不同,一般婴儿需要12-16小时,幼儿需要11-14小时,学龄儿童需要10小时左右。 三、做好日常护理 1.保持室内环境适宜: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2-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可以定期开窗通风,使用加湿器等调节室内湿度。污浊的空气和不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容易刺激儿童呼吸道,增加支气管炎发作风险。 2.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儿童增减衣物,避免儿童着凉,但也不要给儿童穿得过多过厚,以免运动后出汗反而更容易着凉。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较大,更要留意儿童的保暖情况。 3.避免交叉感染:在支气管炎高发季节,尽量少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等。如果周围有呼吸道感染患者,要注意让儿童与患者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四、针对过敏相关因素的处理(若有过敏情况) 如果明确是过敏导致支气管炎反复发作,除了避免接触过敏原外,还可以在医生评估下考虑进行脱敏治疗等,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儿童接触的各种物质,一旦发现可能的过敏原,要及时采取措施规避。 儿童支气管炎反复发作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干预,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处理和管理,以减少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2025-10-16 13:59:01
  • 7个月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回事

    7个月宝宝感冒流鼻涕常见原因有病毒感染和环境因素,需观察鼻涕性状、伴随症状和病程进展,家庭护理可保持鼻腔清洁、改善环境、密切观察监测,特殊情况及时带宝宝就医。 一、常见原因 1.病毒感染 7个月宝宝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病毒侵袭引发感冒。常见的引起感冒流鼻涕的病毒有鼻病毒等。病毒感染后会引起鼻腔黏膜炎症反应,导致鼻腔分泌物增多,出现流鼻涕的症状。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婴幼儿感冒病例中,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占比较大,其中鼻病毒是引发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流鼻涕等症状的常见病原体之一。 2.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变化过大时,宝宝容易感冒流鼻涕。比如,从温暖的室内到寒冷的室外,鼻腔黏膜受到冷空气刺激,会出现血管收缩、分泌物增多等反应,从而导致流鼻涕。另外,空气中的过敏原,如灰尘、花粉等,也可能刺激宝宝鼻腔,引起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但这种情况可能还伴有打喷嚏等其他过敏相关表现。 二、观察要点 1.鼻涕的性状 如果是清鼻涕,多考虑是病毒感染早期或者受冷空气等刺激引起的。如果鼻涕逐渐变得黏稠,可能提示病情有变化,如可能合并细菌感染等情况。 2.伴随症状 观察宝宝是否有发热、咳嗽、精神状态如何等情况。如果宝宝除了流鼻涕外,还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等)、精神萎靡、咳嗽加重等表现,需要及时就医。例如,当宝宝感冒流鼻涕同时伴有高热不退时,可能提示感染较为严重,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3.病程进展 一般普通病毒性感冒引起的流鼻涕,病程可能在1-2周左右。如果超过2周仍有流鼻涕等症状,需要考虑是否有其他问题,如鼻炎等情况。 三、家庭护理措施 1.保持鼻腔清洁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剂或者生理盐水喷雾来清洁宝宝鼻腔。用生理盐水滴鼻剂时,让宝宝平躺,在每个鼻孔滴入1-2滴生理盐水,然后轻轻按压鼻翼,使分泌物流出。这样可以缓解鼻腔堵塞和清除分泌物,因为7个月宝宝鼻腔比较娇嫩,生理盐水相对温和,能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 2.改善环境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左右,湿度在50%-60%为宜。可以使用加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避免空气过于干燥刺激宝宝鼻腔。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注意避免宝宝直接吹风。 3.密切观察与监测 密切关注宝宝的体温、精神状态和流鼻涕等症状的变化。如果宝宝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要立即送往医院。对于7个月宝宝,要特别注意其呼吸频率等情况,正常情况下婴儿呼吸频率在30-40次/分钟左右,如果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可能提示病情较重。 四、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宝宝感冒流鼻涕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上述需要就医的情况,应及时带宝宝到儿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如可能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来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等,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但一般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等方式先缓解宝宝不适。同时,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宝宝在就医和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2025-10-16 13:55:50
  • 幼儿起疹子怎么办

    幼儿起疹子有幼儿急疹、风疹、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常见情况,不同疹子特点不同,处理方式各异,如幼儿急疹发热时物理降温等,风疹需隔离等,湿疹要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接触性皮炎要去除刺激物等,且要注意幼儿皮肤护理及异常及时就医,用药谨慎。 一、幼儿急疹 特点:通常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多发生于2岁以下幼儿,一般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同时或稍后皮肤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直径2-5毫米,压之褪色,很少融合,先见于颈部和躯干,然后蔓延到面部和四肢,一般1-2天内皮疹消退,无色素沉着及脱屑。 处理: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幼儿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适当减少衣物,保证室内通风散热。让幼儿多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易消化。 二、风疹 特点:由风疹病毒引起,前驱期短,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24小时内蔓延至全身,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3毫米,可融合,一般3天内皮疹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常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处理: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天。发热时同样可进行物理降温,注意让幼儿休息,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稀粥等。 三、麻疹 特点:由麻疹病毒引起,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前驱症状,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时体温更高,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部,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为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可融合,疹间可见正常皮肤,3-5天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留有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 处理: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流通。注意眼、鼻、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清洗眼睛。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饮水。 四、湿疹 特点: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皮疹多样,可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小丘疹、疱疹,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伴有剧烈瘙痒,多发生于头面部、四肢等部位。 处理: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某些食物(牛奶、鸡蛋等)、化纤衣物等。保持皮肤清洁湿润,可使用婴儿专用的温和护肤品涂抹皮肤。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五、接触性皮炎 特点:幼儿皮肤接触某些外界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炎症反应,皮疹多局限于接触部位,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边界清楚,去除病因后,皮疹可逐渐消退。 处理:立即去除接触的过敏原或刺激物,用清水清洗接触部位。局部可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如果皮疹严重,需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幼儿)温馨提示:幼儿皮肤娇嫩,起疹子时要特别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由于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及皮疹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在选择处理方法时,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物理降温、保持皮肤清洁等,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尤其是低龄幼儿,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5-10-16 13:54: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