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胃溃疡、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内镜下治疗,胆道系统的ERCP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胃溃疡、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内镜下治疗,胆道系统的ERCP治疗展开
  • 打嗝和嗳气的区别

    打嗝和嗳气都是常见的上消化道症状,但它们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打嗝是由于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是由于饮食过快、过饱、大笑、吸烟等引起的。打嗝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会自行停止。 嗳气则是由于胃内气体过多,通过口腔排出体外的一种现象。嗳气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生理性嗳气通常是由于进食时吞咽过多的空气、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引起的。病理性嗳气则可能与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等有关。 以下是打嗝和嗳气的一些区别: 1.发生机制:打嗝是由于横膈膜痉挛收缩;嗳气是由于胃内气体过多。 2.声音:打嗝通常是一种短促的声音;嗳气则没有明显的声音。 3.频率:打嗝的频率通常较快;嗳气的频率可以较慢。 4.持续时间:打嗝通常持续时间较短,会自行停止;嗳气的持续时间可以较长。 5.伴随症状:打嗝通常没有明显的伴随症状;嗳气可能伴有腹胀、腹痛、恶心等症状。 6.病因:打嗝的原因主要是生理性的,如饮食过快、过饱等;嗳气的原因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如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频繁或长期的打嗝或嗳气,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病因并进行治疗。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等,打嗝和嗳气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特别关注。 总之,打嗝和嗳气虽然都是上消化道症状,但它们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出现频繁或长期的打嗝或嗳气,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2025-07-29 15:31:21
  • 烧心是什么感觉

    烧心是胸骨后或剑突下向上延伸的类似火焰般灼热不适感,进食后等情况易加重,由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神经末梢引起,儿童会以哭闹不安等异常行为传达,女性孕期因激素等因素易出现,老年人因胃肠等功能减弱及基础疾病易发生,有基础病史人群易反复且受病情影响。 不同人群烧心感觉的特点 儿童:儿童烧心时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情况,因为儿童无法像成人一样准确描述烧灼感,但会通过异常的行为来传达身体的不适。儿童烧心可能与饮食中过多摄入甜食、碳酸饮料等有关,比如经常大量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容易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引发烧心。 女性:女性在孕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以及子宫增大压迫胃部等因素,更容易出现烧心感觉。孕期激素改变会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从而增加胃酸反流的风险,导致烧心频繁发生。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减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也可能减退,同时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烧心的发生,而且老年人对烧心的耐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一旦出现烧心也需要引起重视。 有基础病史人群:比如患有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等疾病的人群,本身就存在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情况,更容易反复出现烧心症状,而且其烧心的程度和频率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病情变化的影响。例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由于食管黏膜已经受到一定损伤,烧心感觉可能会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

    2025-07-29 15:16:01
  • 非萎缩性胃炎严重吗

    非萎缩性胃炎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多数患者初始症状轻、影响小,若不重视任其发展可致癌前病变等较严重情况,其严重程度受生活方式、年龄、病史等因素影响,大多起始不严重但需重视以控病情防恶化 影响非萎缩性胃炎严重程度的因素 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病情。比如长期吸烟、酗酒的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以及酒精都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黏膜的损伤,使得非萎缩性胃炎病情更容易向不良方向发展。而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的患者,病情相对更易控制。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患者情况有差异。儿童患者若患非萎缩性胃炎,多与饮食不规律、感染幽门螺杆菌等因素相关,若能及时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并针对幽门螺杆菌进行规范处理,病情恢复相对较快;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等原因,病情变化可能更隐匿,且更易出现并发症,相对需要更密切关注。 病史因素: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非萎缩性胃炎时需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等治疗措施的影响,也可能因为基础疾病的存在而使得非萎缩性胃炎的病情变化更为复杂,相对更需谨慎对待。 总体而言,非萎缩性胃炎大多起始时病情不算严重,但需重视,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相关病因等措施来控制病情,防止向严重方向发展。

    2025-07-29 15:09:50
  • 鱼刺吃到肚子里能消化吗

    较小且光滑的鱼刺吃到肚子里可能被消化,较大或尖锐鱼刺有损伤消化道风险,儿童和老年人吃鱼刺风险更高,若出现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取刺。 较大或尖锐鱼刺的风险 对消化道的损伤:较大的鱼刺或者尖锐的鱼刺可能会在通过食管、胃、肠道等消化道时,划伤消化道黏膜,引起疼痛、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比如鱼刺可能会卡在食管部位,导致吞咽困难、剧烈疼痛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不同人群的差异 儿童:儿童的消化道相对较娇嫩,而且往往在吃鱼时不够小心,更容易吃到较大或较尖锐的鱼刺,一旦吃到肚子里风险相对更高,因为儿童的自我表述能力可能有限,家长需格外留意儿童吃鱼后的反应,如是否有哭闹、吞咽不适等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的消化道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胃肠蠕动相对缓慢,鱼刺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可能更长,增加了损伤消化道的风险,而且老年人可能本身合并有一些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消化道损伤后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连锁反应。 如果不慎吃到鱼刺后出现吞咽疼痛、胸痛、呕血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内镜等检查手段及时将鱼刺取出,避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2025-07-29 15:00:24
  • 开塞露用后多久会排便

    开塞露用后多久排便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数分钟至15分钟左右可能排便,受年龄、便秘程度、个体肠道敏感性影响,儿童用需谨慎,老人用要关注反应,长时间未排便及时就医。 影响开塞露起效时间的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与成人对开塞露的反应可能不同,儿童的肠道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导致起效时间有别;而老年人由于肠道蠕动相对缓慢等原因,可能起效时间会相对长一些,但具体也因人而异。 便秘程度:如果是轻度便秘,使用开塞露后可能较快起效;若便秘情况较为严重,肠道内积聚的粪便较多,开塞露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刺激肠道蠕动以促进排便。 个体肠道敏感性:不同人肠道对开塞露的敏感性不一样,肠道敏感性较高的人可能起效相对较快,而肠道敏感性较低的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引发排便反应。 对于儿童使用开塞露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儿童的肠道等较为娇嫩,要避免不恰当使用对肠道造成不良影响;老年人使用时也需关注自身反应,若长时间未起效应及时就医寻求进一步处理。

    2025-07-29 14:52:5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