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胃溃疡、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内镜下治疗,胆道系统的ERCP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胃溃疡、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内镜下治疗,胆道系统的ERCP治疗展开
  • 幽门螺旋杆菌有传染性吗

    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共用餐具、接吻)和粪-口传播(粪便污染水源或食物),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易感染,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低感染后病情易加重,家长照顾儿童要注意卫生,老人要注重饮食和个人卫生防范。 口-口传播: 共用餐具:如果家庭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使用共同的碗筷进餐,容易导致病菌传播。例如,感染者在咀嚼食物喂婴幼儿时,可能将病菌传递给婴幼儿;成年人之间共用餐具,也会使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唾液污染餐具,健康人再使用被污染的餐具就可能被感染。 接吻:幽门螺旋杆菌可在口腔内定植,接吻时双方密切的口腔接触会使病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粪-口传播:幽门螺旋杆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粪便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健康人接触了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后就可能被感染。比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水源未得到有效净化的地区,由于饮用水被含有幽门螺旋杆菌的粪便污染,居民长期饮用后容易引发感染。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家长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在照顾儿童时更要注意卫生,避免通过上述传播途径将病菌传染给儿童。比如,家长要做到不口对口喂食儿童,使用公筷公勺等。对于老年人,其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一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病情可能相对更易加重或出现其他并发症,所以老年人也要注意防范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在生活中要注重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减少感染风险。

    2025-09-29 09:45:44
  •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在哪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该部位因长度短、黏膜薄,受酸性食糜直接冲击,胃酸胃蛋白酶侵蚀明显易生溃疡,老年、特殊生理期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长期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需格外关注。 十二指肠球部的解剖特点与溃疡易发原因 十二指肠球部是十二指肠的起始部分,长度较短,约4-5cm,此部位的黏膜相对较薄,且受到来自胃部的酸性较强的食糜的直接冲击,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的侵蚀作用相对更为明显。从生理学角度来看,食物进入胃内进行初步消化后,会快速进入十二指肠球部,此时胃酸等消化液的浓度较高,使得该部位成为溃疡的好发区域。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十二指肠球部发生溃疡的机制并无本质差异,但在一些特殊人群中需要格外关注。例如,老年人群由于胃肠功能逐渐减退,胃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溃疡的困扰;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阶段,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对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目前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其会直接改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好发特性,不过在治疗和护理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其生理特点;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史的人群,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使得十二指肠球部更容易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损伤而发生溃疡;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的人,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以及酒精都会刺激胃酸分泌,打乱胃肠道的正常消化节律,增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病风险。

    2025-09-29 09:42:51
  • 为什么早上喝牛奶会拉肚子

    早上喝牛奶易拉肚子可能由乳糖不耐受、牛奶过敏、肠道功能紊乱、空腹喝牛奶等原因引起,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不同在这些情况的发生率和表现上有差异,如儿童青少年乳糖不耐受常见、有家族过敏史者易牛奶过敏、肠道功能紊乱在长期饮食不规律压力大人群易发生、空腹喝牛奶对各年龄段都可能有影响。 牛奶过敏 原理:属于免疫系统对牛奶中的特定蛋白质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当免疫系统误将牛奶中的蛋白质当作有害物质时,会启动免疫应答,释放如组胺等物质,导致肠道等出现不适症状,包括腹泻,早上喝牛奶时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拉肚子,过敏在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有家族过敏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牛奶过敏情况。 肠道功能紊乱 原理:一些人肠道功能本身不稳定,早上喝牛奶可能刺激肠道蠕动加快,正常情况下肠道蠕动有一定节律,喝牛奶后打破了这种节律,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泻。比如本身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群,肠道敏感性高,早上喝牛奶容易诱发腹泻,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率有差异,长期饮食不规律、压力大的人更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 空腹喝牛奶 原理:早上空腹时,胃肠蠕动较快,牛奶在胃肠道停留时间短,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乳糖等物质较快进入大肠,容易引起拉肚子。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空腹喝牛奶都可能增加拉肚子的风险,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空腹喝牛奶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2025-09-29 09:41:38
  • 胃不好能吃橘子吗

    胃不好能否吃橘子分情况,胃酸正常或偏低者适量吃一般无明显刺激,胃酸过多者应谨慎食用,严重胃部疾病患者一般不建议吃,儿童胃不好要格外注意,胃酸正常但胃黏膜敏感的可少量吃,有胃酸过多等问题的要严格控量。 胃酸分泌过多的胃不好人群:橘子含有一定量的有机酸,可能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进一步增加,从而加重胃部不适,如烧心、反酸等症状。这类人群应谨慎食用橘子,尤其是空腹时。有临床观察发现,部分胃酸分泌过多且患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患者,在食用橘子后会出现明显的胃部不适反应,因此这类人群最好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食用及食用量。 患有胃部严重疾病的人群:如处于急性胃炎发作期、胃溃疡活动期且伴有较严重症状(如剧烈腹痛、大量呕血等)的患者,一般不建议食用橘子。因为此时胃部黏膜较为脆弱,橘子的刺激可能会加重病情,需要遵循医生的严格饮食限制,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 儿童胃不好的情况:儿童胃功能相对较弱,胃不好的儿童食用橘子需要格外注意。如果是胃酸分泌正常但胃黏膜较敏感的儿童,可少量食用橘子,如每次吃1/4-1/2个橘子,并观察食用后的反应。但如果儿童本身有胃酸过多、胃炎等问题,则更要严格控制橘子的摄入量,避免对胃部造成不良影响。这是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食物刺激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

    2025-09-29 09:40:27
  • 食管糖原棘皮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食管糖原棘皮症治疗需个体化,无症状者定期随访观察,出现明显症状如吞咽困难时可考虑内镜下电灼、激光等治疗,治疗时要考虑儿童、女性、男性等不同患者的自身因素,综合监测病情选合适方式。 一般观察与随访:对于无症状的食管糖原棘皮症患者,通常采取定期随访观察的策略。因为部分患者可能长期病情稳定,通过定期进行内镜检查等方式监测病变的变化情况即可。在随访过程中,需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是否出现吞咽不适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病变进展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人群中病变进展通常较为缓慢,但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更要密切留意,比如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可能会增加病变变化的风险,所以需要更频繁地评估。 内镜下治疗:当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如吞咽困难等时,可考虑内镜下治疗。内镜下可以采用电灼、激光等方法去除病变组织,但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食管等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内镜下治疗需更加谨慎,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女性患者在治疗时需考虑月经周期等因素对身体状态的影响,而男性患者也需根据自身整体健康状况来综合判断。 食管糖原棘皮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多方面因素,遵循个体化原则,密切监测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2025-09-29 09:38: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