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泉

北京医院

擅长:骨折的微创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膝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度骨质疏松症、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等的微创治疗,用微创手术方法为老年患者去除病痛。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纪泉,男,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博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北京市创伤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SICOT中国部创伤学组委员。主要研究创伤骨科和骨质疏松症。2006年英国牛津大学短期访学,2010年在德国学习创伤和关节。以第一作者发表于《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Chinese Medical Journal等核心期刊论文共25篇,主要包括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治疗、关节置换术后全身骨密度的变化等。2008年北京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管理奖,201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2013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第五次学术会议优秀青年论文奖。展开
个人擅长
骨折的微创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膝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度骨质疏松症、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等的微创治疗,用微创手术方法为老年患者去除病痛。展开
  • 关节退化是否需要治疗

    关节退化轻度时无明显症状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观察,中重度出现疼痛等症状需积极治疗,非药物干预有物理治疗等,可考虑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遵规范,老年人要避免过度劳累选关节冲击小的运动并补钙,儿童关节退化少见多因先天疾病需及时就医用温和干预,女性更年期后要关注关节健康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 一、轻度关节退化的情况及处理 若关节退化程度较轻,无明显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观察。例如,避免长时间进行爬山、深蹲等加重关节负担的剧烈运动,超重或肥胖人群应积极控制体重,研究显示体重每减轻1kg,膝关节负重压力可降低约3-4kg,能一定程度延缓关节退化进程。 二、中重度关节退化的治疗必要性 当关节退化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时,需积极治疗。非药物干预方面,物理治疗是重要手段,如适度的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关节周围组织营养状况;进行适度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能维持关节的灵活性,但需避免过度运动加重损伤。此外,若有疼痛等症状,可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但需遵循医疗规范,并非自行随意用药。 三、特殊人群的关节退化应对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退变自然进程加快,需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可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关节冲击较小的运动方式,以维持关节功能;同时应注重钙质补充,预防骨质疏松进一步加重关节退化。 儿童:儿童关节退化较少见,若出现多与先天性疾病等因素相关,需及时就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手术等温和且安全的干预措施。 女性: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关节,需尤其关注关节健康,除保持合理生活方式外,应保证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以维护关节软骨等组织健康。

    2025-10-11 09:59:46
  • 有颈椎病的人不睡枕头有用吗

    有颈椎病的人不睡枕头通常没用且可能有害,正常颈椎有向前凸的生理曲度,枕头可维持其正常曲度,不睡枕头会改变颈椎生理曲度,对成年人、老年人及有不良生活方式的颈椎病患者均有不良影响,所以有颈椎病的人应选合适枕头维持颈椎正常生理曲度来缓解症状防病情加重。 一、正常颈椎生理曲度与枕头的关系 正常人体颈椎存在向前凸的生理曲度,而枕头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使颈部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处于放松状态。如果有颈椎病的人不睡枕头,颈椎的生理曲度会发生改变,可能导致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过度牵拉,进而加重颈椎的退变和不适症状。例如,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颈椎前凸曲度约为12-15mm,不睡枕头时颈椎前凸曲度会减小甚至消失,这会影响颈椎的力学平衡。 二、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成年人:对于成年颈椎病患者,不睡枕头会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起肌肉劳损,导致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加重。长期如此还可能加速颈椎椎间盘的退变,因为颈椎力学环境的改变会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和代谢。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颈椎退变相对严重,不睡枕头会进一步破坏颈椎的稳定性,增加颈椎病急性发作的风险,比如可能导致神经根受压症状加重,出现上肢麻木、疼痛等情况更频繁。 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对于那些本身就有长期低头等不良生活方式的颈椎病患者,不睡枕头会让颈椎的不良状态进一步恶化,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已经使颈椎处于不利的力学环境,再加上不睡枕头,双重因素作用下颈椎病症状会更明显。 总之,有颈椎病的人不睡枕头是不利于颈椎健康的,一般建议选择合适高度和硬度的枕头来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以缓解颈椎病相关症状并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2025-10-11 09:56:31
  • 骨髓炎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骨髓炎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依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使用,手术治疗有适用于存在死骨脓肿或窦道形成者的清创术清除感染组织等、针对骨缺损的骨移植术修复及病情严重经多种治疗无效等时的截肢术,支持治疗含营养支持提高抵抗力等并关注儿童老年特殊情况及心理疏导。 一、药物治疗 骨髓炎药物治疗以抗生素应用为主,需依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确保足量、足疗程使用。例如,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常需经验性联合使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原菌的抗生素,待药敏结果明确后调整用药方案。药物治疗需持续较长时间,以彻底杀灭病原菌,防止感染复发。 二、手术治疗 1.清创术:适用于存在死骨、脓肿或窦道形成的骨髓炎患者,通过手术清除感染组织、坏死骨及脓液等,创造良好的局部感染控制环境。清创时需彻底去除病灶,避免残留感染灶导致病情反复。 2.骨移植术:针对骨髓炎导致的骨缺损情况,可采用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或人工骨材料移植等方式修复骨缺损,促进骨愈合,恢复骨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截肢术:当骨髓炎病情严重,经多种治疗无效且肢体功能严重丧失、存在严重感染危及生命时,可考虑截肢术,但需谨慎评估,充分权衡利弊。 三、支持治疗 包括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及感染控制。对于儿童患者,需特别注重营养均衡,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老年患者若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则需在营养支持的同时积极管理基础病,以利于骨髓炎的治疗。此外,还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配合治疗。

    2025-10-11 09:52:42
  • 双侧致密性髂骨炎该如何治疗

    双侧致密性髂骨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需注意休息、热敷等;物理治疗,有理疗仪器治疗、康复锻炼;药物治疗,疼痛明显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需注意人群差异;一般不首选手术治疗,仅少数严重保守无效者考虑,治疗需综合评估选合适方案,关注病情变化定期复查。 物理治疗 1.理疗仪器治疗:可采用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超声波治疗通过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等发挥作用,有助于减轻疼痛和炎症。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适用,但孕妇进行腹部相关的物理治疗需谨慎,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2.康复锻炼:在疼痛缓解期可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盆底肌锻炼、核心肌群锻炼等。盆底肌锻炼可增强骨盆周围肌肉力量,核心肌群锻炼能稳定脊柱和骨盆,有助于改善骨盆的稳定性,减轻髂骨的压力,但锻炼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强度和方式,避免因锻炼不当加重病情。 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能减轻炎症和疼痛,但不同人群使用需注意差异。例如,老年患者使用时要关注胃肠道和肾脏功能影响,儿童一般不优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手术治疗 一般情况下双侧致密性髂骨炎不首选手术治疗,仅在少数病情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且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中考虑。手术方式主要是病灶清除术等,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综合评估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后再做决定。 双侧致密性髂骨炎的治疗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复查,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11 09:48:49
  • 眉股骨折怎么治疗

    眉骨骨折治疗需依具体情况定,无明显移位且眼部功能不受影响者可保守治疗,清创防感染、观察眼部情况、对症支持治疗、休息复查等;有明显移位影响外观功能者需手术治疗,恢复解剖结构、改善功能外观,手术分麻醉、切开暴露复位固定等,治疗由专业医生定制个性化方案,治疗中密切关注病情促康复。 保守治疗:如果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眼部的功能也没有受到影响,通常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首先要对受伤部位进行清创处理,预防感染。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眼部情况,包括视力、眼球运动等,一般会给予消肿、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的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保守治疗时更要谨慎观察,因为儿童的骨折愈合能力相对较强,但仍需关注眼部功能的恢复情况。 手术治疗:当眉骨骨折出现明显的移位,影响到眼部的外观、功能,如导致眼球凹陷、复视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恢复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改善眼部的功能和外观。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通过切开皮肤,暴露骨折部位,然后进行复位、固定。对于成年患者,手术的操作相对成熟,但术后仍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性等因素,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风险。 眉骨骨折的治疗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2025-10-11 09:43: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