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泉

北京医院

擅长:骨折的微创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膝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度骨质疏松症、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等的微创治疗,用微创手术方法为老年患者去除病痛。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纪泉,男,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博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北京市创伤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SICOT中国部创伤学组委员。主要研究创伤骨科和骨质疏松症。2006年英国牛津大学短期访学,2010年在德国学习创伤和关节。以第一作者发表于《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Chinese Medical Journal等核心期刊论文共25篇,主要包括高龄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治疗、关节置换术后全身骨密度的变化等。2008年北京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学管理奖,201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2013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第五次学术会议优秀青年论文奖。展开
个人擅长
骨折的微创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膝关节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度骨质疏松症、老年髋部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等的微创治疗,用微创手术方法为老年患者去除病痛。展开
  • 梨状肌损伤和腰突的自测

    可通过症状表现自测及特殊动作诱发测试来初步自测梨状肌损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梨状肌损伤疼痛主要在臀部及下肢放射一般不过膝,腰突下肢放射性疼痛可到足部,最终确诊需借助影像学检查来鉴别两者。 一、梨状肌损伤的自测方法 (一)症状表现自测 1.疼痛部位:梨状肌损伤时,疼痛主要出现在臀部深层,可向同侧下肢放射,一般不会超过膝关节。年龄较大者可能因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够准确,需仔细观察其日常活动中的异常表现。长期久坐、久站或有过度髋部运动史的人群,出现臀部及下肢放射痛时需警惕。 2.下肢活动受限:患者可能会出现行走困难,尤其是在髋关节外展、外旋时疼痛加剧,导致步态异常。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孕期或产后由于身体重心改变等因素,可能增加梨状肌损伤的发生风险,自测时需结合其特殊时期的身体状况。 (二)特殊动作诱发测试 1.“4”字试验:患者仰卧,一侧下肢屈膝屈髋,将外踝置于对侧伸直下肢的膝上,检查者一手固定对侧骨盆,另一手将屈曲的膝部下压。若臀部出现疼痛,则为阳性,提示梨状肌可能有损伤。对于儿童,由于其骨骼肌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进行该测试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的自测方法 (一)症状表现自测 1.腰痛:多数患者有腰痛病史,疼痛可在久坐、久站或弯腰后加重。不同年龄人群腰痛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老年人可能同时伴有骨质疏松等问题,腰痛可能更为隐匿。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女性在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腰部症状的表现。 2.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从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部放射,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可加剧。对于有长期重体力劳动史的人群,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时要高度怀疑腰突。 (二)直腿抬高试验 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患者足跟,一手保持膝关节伸直,缓慢抬高患肢。若抬高在60°以内出现下肢放射痛,则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提示腰椎间盘可能有突出。儿童进行该测试时需根据其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操作,避免因测试不当造成损伤。 三、梨状肌损伤与腰突的鉴别要点 (一)疼痛特点 梨状肌损伤的疼痛主要局限在臀部及下肢放射,一般不过膝;腰突的下肢放射性疼痛可到达足部。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两种疾病的症状会有重叠,需要更细致地排查。 (二)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 虽然自测能提供初步线索,但最终确诊还需借助影像学检查,如腰椎间盘CT或MRI可明确腰突的椎间盘突出情况,梨状肌的超声检查可观察梨状肌的形态、结构等,以区分是梨状肌损伤还是腰突。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需由专业医生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2025-10-15 14:58:25
  • 双脚关节出现疼痛的原因是什么

    双脚关节疼痛可因外伤致周围软组织损伤或骨折引发,关节炎相关有自身免疫性的类风湿关节炎致对称疼痛肿胀僵硬、中老年人骨关节炎因软骨退变磨损增生致长期磨损疼痛、尿酸代谢紊乱的痛风性关节炎致关节剧烈红肿疼痛,感染性因素是病原体侵入致关节红肿胀热痛伴全身症状,全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银屑病关节炎可累及引发,过度使用及姿势不当包括长时间用或穿不合适鞋致关节疼痛,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骨关节炎发生率高、运动员易运动损伤、肥胖人加速软骨磨损、儿童有先天发育异常等可致疼痛。 一、外伤因素导致双脚关节疼痛 双脚关节遭受急性外力撞击,如扭伤、摔倒时双脚着地等,可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包括肌肉、韧带、肌腱等),出现疼痛、肿胀、淤血等症状;若外力过大还可能导致骨折,引发剧烈疼痛且伴有活动受限。例如运动中突然的扭转动作可能造成踝关节扭伤,进而引起双脚关节疼痛。 二、关节炎相关原因 1.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关节滑膜,导致双脚关节出现对称性的疼痛、肿胀、僵硬,早晨起床时症状往往较为明显,病情进展可能会破坏关节结构。 2.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是关节软骨退变、磨损以及骨质增生等引起的慢性关节疾病,双脚关节(如踝关节、跖趾关节等)长期磨损后会出现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3.痛风性关节炎: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双脚关节处,引发急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关节的剧烈疼痛、红肿,疼痛通常较为突然且程度较重。 三、感染性因素引发双脚关节疼痛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双脚关节,引起感染性关节炎,可出现关节的红、肿、热、痛,同时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如化脓性关节炎多由细菌感染所致,会导致双脚关节严重疼痛及功能障碍。 四、全身性疾病影响 某些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双脚关节,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除了累及皮肤、肾脏等,还可能出现双脚关节疼痛、肿胀等表现;此外,银屑病关节炎也可伴发双脚关节的炎症反应,出现疼痛、畸形等情况。 五、过度使用及姿势问题 长时间行走、跑步、站立等过度使用双脚关节,会导致关节周围肌肉疲劳、韧带劳损,引起双脚关节疼痛;另外,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鞋跟过高、鞋底过硬或过软等,会使双脚关节受力不均衡,长期下来易引发关节疼痛。 六、特殊人群特点及相关影响 老年人因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原因,骨关节炎发生率较高;运动员由于运动强度大,双脚关节承受的压力和磨损较多,易出现运动损伤导致疼痛;肥胖人群双脚关节承受的体重压力更大,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增加骨关节炎等疾病引发双脚关节疼痛的风险;儿童若有先天性关节发育异常等情况,也可能导致双脚关节疼痛。

    2025-10-15 14:57:21
  • 脊髓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脊髓型颈椎病可引发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反射异常及二便功能障碍等问题。运动障碍表现为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感、增加跌倒风险)和四肢无力(影响精细动作及日常生活活动);感觉障碍包括肢体麻木(范围可能扩大,特殊时期可能加重)和痛觉异常(过敏或减退);反射异常有腱反射亢进(儿童表现可能不同)和病理反射阳性(提示脊髓器质性损害,长期不良姿势者易出现);二便功能障碍早期有排尿困难(老年男性可能受前列腺增生影响),严重时出现大便失禁,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四肢无力:上肢可能表现为持物不稳,如拿筷子、写字等精细动作困难;下肢则表现为迈步艰难,随着病情进展,四肢无力症状会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洗漱等都可能受到影响。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四肢无力对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年轻患者可能因工作需要受影响更大,而老年患者可能因日常活动受限更为明显。 感觉障碍 肢体麻木:常出现手部、上肢或下肢的麻木感,麻木范围可能逐渐扩大。感觉障碍的发生与脊髓受压后神经传导异常有关。对于女性患者,在孕期或更年期等特殊时期,自身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对神经感觉产生一定影响,若本身有脊髓型颈椎病,可能会使麻木症状更易出现或加重。比如更年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神经敏感性增加,麻木感更明显。 痛觉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痛觉过敏或痛觉减退,即对疼痛的感受异常。痛觉过敏表现为对轻微刺激也感觉疼痛难忍,痛觉减退则是对疼痛刺激反应不敏感。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可能因身体劳损与颈椎病共同作用,痛觉异常表现更复杂。 反射异常 腱反射亢进:膝腱反射、跟腱反射等会出现亢进现象,这是因为脊髓受压后,神经反射弧受到影响,导致反射异常增强。在儿童患者中,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脊髓型颈椎病导致的腱反射亢进可能与成人表现有所不同,需要特别关注。例如儿童患者出现腱反射亢进时,可能会影响其运动发育和肢体功能。 病理反射阳性:如霍夫曼征、巴宾斯基征等可能呈阳性,病理反射的出现提示脊髓有器质性损害。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姿势的患者,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本身颈椎就处于不良姿势状态,更容易出现脊髓受压情况,进而导致病理反射阳性。 二便功能障碍 排尿困难:早期可能表现为尿频、尿急,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排尿无力、尿不尽,严重时可发展为尿潴留。对于老年男性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等问题,若同时患有脊髓型颈椎病,二便功能障碍可能会相互影响,加重排尿困难等症状。 大便失禁: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大便失禁,这是由于脊髓受压影响了排便相关神经的传导功能。二便功能障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负担,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2025-10-15 14:56:08
  • 肩关节脱位临床症状体征

    肩关节脱位有多种临床症状体征,包括肩部剧烈疼痛与压痛、出现“方肩”畸形、关节盂空虚、患肢呈轻度外展前屈的弹性固定、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的功能障碍,部分脱位还可能合并神经血管损伤,不同年龄段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 肩关节脱位时,患者肩部会出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通常较为尖锐且持续。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及明显压痛,尤其是在肱骨头所在部位以及肩关节的相关韧带、肌肉附着点处。疼痛程度会因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差异以及脱位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脱位越严重,疼痛往往越剧烈。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能力相对有限,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止、不愿活动患肢等表现,需要仔细观察其肩部的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脱位情况。 畸形 肩关节脱位后会出现典型的畸形表现,患侧肩部失去正常的圆润轮廓,呈现出“方肩”畸形。这是因为肱骨头从正常的肩关节盂内脱出,导致肩部外观发生改变。从肩峰下观察,可发现肩峰突出明显,肩部外形呈方形。不同年龄的患者,由于骨骼、肌肉等组织发育程度不同,畸形表现可能在程度上略有差异,但方肩畸形的特征较为典型。 关节盂空虚 在肩关节脱位时,由于肱骨头脱离了关节盂,用手触摸肩部前方的关节盂部位会感觉空虚,这是肩关节脱位的重要体征之一。通过临床检查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这种空虚感,与正常肩关节关节盂饱满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对于有肩关节脱位病史的患者再次出现脱位时,关节盂空虚的体征可能会相对不那么典型,但仍可作为重要的判断依据。 弹性固定 患肢处于轻度外展前屈位,并且不能自由活动,呈弹性固定状态。患者试图活动患肢时,会感到明显的阻力,这是因为脱位的肱骨头与周围的软组织相互嵌顿,限制了患肢的活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弹性固定的表现可能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患者由于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弹性固定的表现可能相对较易被改变,但本质上仍存在活动受限的情况。 肩关节功能障碍 患者的肩关节主动和被动活动都会受到明显限制,无法完成正常的抬举、旋转等动作。例如,患者不能自如地将手臂举过头顶,或者无法进行肩关节的正常旋转运动。这种功能障碍是由于肩关节结构的破坏以及疼痛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肩关节周围组织退变等情况,发生脱位后功能障碍可能会更加明显,恢复也相对较慢。 神经血管检查相关表现 部分肩关节脱位可能会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需要进行相应检查。如果合并腋神经损伤,可能会出现肩部外侧皮肤感觉减退等表现;如果合并血管损伤,可能会出现患肢远端皮肤温度降低、肤色改变(如苍白或发绀)、脉搏减弱或消失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和血管发育尚不完善,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时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更加细致地进行检查和评估。

    2025-10-15 14:55:03
  • 落枕颈椎疼怎么办

    落枕颈椎疼可通过多方面来缓解,包括保证休息与调整姿势、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与缓解痉挛、做轻柔颈部运动、适度按摩,若自我处理后无缓解或出现异常症状则需及时就医,不同年龄段人群在处理时要注意方法的适度与安全。 一、休息与姿势调整 休息方面:落枕后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颈部,让颈部肌肉处于相对放松状态,利于肌肉恢复。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玩耍时姿势不当落枕,需保证足够睡眠;成年人若因长时间工作学习后颈部姿势不良落枕,更要增加休息时间。 姿势调整:保持正确的颈部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歪头。坐着或躺着时,应使颈椎处于自然生理曲度位置。比如工作学习时,每间隔一段时间就抬头活动颈部,儿童在玩耍时家长要提醒其保持良好坐姿,避免颈部扭曲。 二、热敷缓解 热敷原理:热敷可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一般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温度以皮肤能耐受为宜,避免烫伤。对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皮肤较娇嫩,热敷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成年人可以适当延长热敷时间,但也不宜超过20分钟。 热敷方法:将毛巾浸泡在40-50℃左右的温水中,拧干后敷在颈部疼痛部位,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三、颈部轻柔运动 简单颈部运动:进行一些轻柔的颈部运动,如缓慢地左右转动颈部,前后屈伸颈部。但要注意运动幅度不宜过大,速度要缓慢。儿童进行颈部运动时,幅度和力度都要比成年人小,由家长在旁协助或指导;成年人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幅度,但也不要过于剧烈。 具体动作:左右转动颈部时,慢慢将头部转向左侧,停留几秒后再转向右侧,重复5-10次;前后屈伸颈部时,慢慢将头部向前低,尽量让下巴接近胸部,然后再向后仰,重复5-10次。 四、按摩缓解 按摩部位与方法:可以轻轻按摩颈部疼痛的肌肉,从颈部上方开始,逐渐向下方按摩。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儿童颈部肌肉较脆弱,按摩时要特别轻柔,避免用力过大造成损伤;成年人可以根据自身耐受程度适当增加力度。 专业按摩建议:如果自己按摩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寻求专业按摩师的帮助,但要选择正规的按摩机构和有资质的按摩师。 五、就医情况 需及时就医的情况:如果经过以上自我处理后,颈部疼痛没有缓解甚至加重,或者出现上肢麻木、无力、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儿童出现落枕后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且伴有异常表现,更要尽快就医,因为儿童的颈部问题可能有其特殊原因;成年人如果本身有颈椎病等基础病史,落枕后出现异常症状也应及时就医。 总之,落枕颈椎疼可以通过休息、热敷、颈部运动、按摩等方法进行缓解,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特殊人群更要注意方法的安全性和适度性。

    2025-10-15 14:53:2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