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运动损伤的诊治;微创前入路(DAA)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踝关节置换、肘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手术、四肢骨折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大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4月赴泰国曼谷,进行关节疾病方面的交流,并与泰国关节外科专家HIM教授探讨学习计算机导航下的膝关节置换手术。2010年9月 赴德国学习关节置换先进理念和技术,师从德国著名骨关节专家Thabe教授。2013年8月 晋升副主任医师。2016年赴英国伦敦学习牛津单髁相关理论和手术技术。目前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学组青年委员,北大医院RC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科学分会保膝学组委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著。展开
个人擅长
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运动损伤的诊治;微创前入路(DAA)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踝关节置换、肘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手术、四肢骨折手术。展开
  • 手腕的骨头痛怎么回事

    手腕骨头痛的原因包括外伤因素(骨折、软组织损伤)、炎症性因素(腱鞘炎、关节炎)、其他因素(肿瘤、感染、神经受压),外伤如骨折有明确外伤史伴肿胀畸形等表现,软组织损伤因过度使用或扭伤致局部疼痛等;腱鞘炎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有特定表现,关节炎中类风湿关节炎对称疼痛僵硬等,骨关节炎中老年关节退变疼痛等;肿瘤有良恶性不同表现,感染有红肿发热等,神经受压如腕管综合征有疼痛放射及感觉异常等。 一、外伤因素 1.骨折 多有明确的外伤史,如手腕部遭受直接暴力打击(如重物砸伤)或间接暴力(如摔倒时手掌撑地)。骨折除了骨头痛外,还可能伴有局部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表现。例如,桡骨远端骨折是手腕部常见的骨折类型,在摔倒手掌撑地时易发生,X线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不同年龄人群骨折的原因和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玩耍时的意外导致骨折,老年人则可能因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 2.软组织损伤 手腕部的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过度使用手腕(如长时间打字、手工劳作)、急性扭伤(如手腕突然扭转)都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表现为手腕局部疼痛、压痛,可能伴有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比如,腱鞘炎是手腕部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相关疾病,多见于长期反复使用手腕的人群,如键盘操作者等,主要是肌腱在腱鞘内反复摩擦导致炎症,引起局部疼痛。 二、炎症性因素 1.腱鞘炎 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多见于女性,与手部频繁的屈伸活动有关。主要表现为桡骨茎突处疼痛,可放射至手、肘或肩部,局部有压痛,有时可摸到硬结,活动腕部时疼痛加重,尤其在握拳尺偏试验时疼痛明显。 2.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手腕关节,表现为手腕关节的对称性疼痛、肿胀、僵硬,早晨起床时僵硬感明显,可持续数小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畸形。实验室检查可见类风湿因子阳性等异常。 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手腕关节的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导致关节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可缓解,可能伴有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 三、其他因素 1.肿瘤 手腕部的骨肿瘤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引起骨头痛。良性肿瘤如骨软骨瘤等,可能在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局部疼痛、肿块等;恶性肿瘤如骨肉瘤等,除了骨头痛外,还可能伴有局部肿胀、皮温升高、活动受限等,病情进展较快。 2.感染 手腕部的感染如骨髓炎等,多由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除了骨头痛外,还可能有局部红肿、发热、全身发热等症状。例如,开放性伤口感染累及手腕骨时可引发骨髓炎,导致手腕骨持续疼痛。 3.神经受压 如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主要表现为手腕部疼痛,可放射至手指,伴有手指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多见于长期过度使用手腕的人群,如程序员等,夜间症状可能加重。

    2025-10-11 12:56:52
  •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感染并发症(切口感染、深部组织感染)、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术中脊髓神经损伤、术后脊髓神经损伤加重)、脊柱稳定性相关并发症(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如内固定松动、断裂、内固定物突出,脊柱畸形复发)、其他相关并发症(肺部并发症、泌尿系统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部组织感染:包括脊柱周围软组织感染、椎间隙感染等。椎间隙感染多发生在术后数天至数周,患者可出现发热、脊柱局部疼痛加剧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及术后恢复效果。其发生可能与手术过程中椎间隙受到污染、患者免疫力低下等有关。 脊髓神经损伤并发症 术中脊髓神经损伤: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对脊柱解剖结构的显露、器械的操作等可能导致脊髓或神经根的直接损伤。例如,在进行脊柱复位、内固定操作时,若操作不当可能挤压、牵拉脊髓神经,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运动障碍甚至截瘫等严重后果,这与手术医生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对解剖结构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 术后脊髓神经损伤加重:可能与术后局部血肿形成、水肿等压迫脊髓神经有关。患者可能在术后出现原有神经症状加重的情况,如术后肢体感觉、运动功能较术前恶化等。 脊柱稳定性相关并发症 内固定相关并发症 内固定松动、断裂:多发生在术后一段时间,与患者过早进行不恰当的活动、骨质质量差(如骨质疏松患者骨质强度低)、内固定材料选择不当等因素有关。内固定松动、断裂会影响脊柱的固定效果,导致脊柱复位丢失、畸形复发等。 内固定物突出:较少见,但可能发生,是由于内固定物位置放置不当或术后局部应力集中等原因,导致内固定物部分突出于脊柱组织外,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引起不适等症状。 脊柱畸形复发:骨质疏松患者本身存在骨质流失,骨强度下降,术后脊柱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出现脊柱畸形复发的情况。例如,原来通过手术复位的脊柱骨折部位可能再次发生移位,导致脊柱外观及功能受到影响。 其他相关并发症 肺部并发症: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由于疼痛等原因,可能会减少呼吸运动,导致痰液排出不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本身肺功能相对较弱,更易出现此类情况。 泌尿系统并发症:长期卧床的患者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由于术后活动减少,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延长,且卧床导致会阴部卫生不易保持,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同时,长期卧床引起的排尿习惯改变等可能导致尿潴留。 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患者活动减少,血液回流减慢,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若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对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尤其是高龄、肥胖、有静脉血栓病史等高危人群,需密切关注下肢静脉情况,可通过下肢静脉超声等检查早期发现。

    2025-10-11 12:54:59
  • 半月板变性如何治疗

    半月板变性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抗炎但特殊人群需谨慎)、康复训练(膝关节屈伸、股四头肌锻炼)和手术治疗(有严重症状保守无效时考虑,包括修整术、部分切除术且儿童手术需更谨慎)。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与制动:对于半月板变性患者,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膝关节,尤其是避免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深蹲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动作。例如,对于一些经常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长期行走的人群,需要减少相关活动量,让膝关节得到充分的休息,以缓解症状。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过度玩耍导致膝关节过度劳累,家长需注意控制其活动强度。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膝关节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一般可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热敷温度要适中,避免烫伤儿童皮肤。 超短波治疗:利用超短波的温热效应和电场作用,改善膝关节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超短波治疗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参数。 二、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直接修复半月板变性,但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谨慎,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孕妇使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后使用。 三、康复训练 1.膝关节屈伸训练:在疼痛缓解后,可进行膝关节的屈伸训练,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开始时可在仰卧位下,缓慢屈伸膝关节,每次屈伸10-15次,每天3-4组。对于儿童患者,康复训练需在家长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伤加重。 2.股四头肌锻炼:通过收缩股四头肌来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可以采用坐位或卧位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即肌肉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对于老年患者,股四头肌锻炼要注意动作缓慢、轻柔,避免因肌肉力量不足导致摔倒等意外。 四、手术治疗 1.适应证:如果半月板变性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交锁等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例如,对于一些年轻、活动量较大且半月板变性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手术。 2.手术方式 半月板修整术:适用于半月板变性范围较小、症状较轻但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通过修整变性的半月板边缘,缓解症状。 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如果半月板变性范围较大,但仍有部分完整的半月板组织,可切除变性的部分,保留正常的半月板组织,以维持膝关节的功能。对于儿童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半月板仍在发育中,要尽量保留更多的半月板组织,以利于膝关节的正常生长和功能恢复。

    2025-10-11 12:53:03
  • 右胳膊肘关节外侧疼痛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右胳膊肘关节外侧疼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肱骨外上髁炎(多见于频繁用肘人群,表现为外侧痛、用力时加剧)、肌腱退变(随年龄增长及过度用肘致,有隐痛且活动时凸显)、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既往肘关节创伤恢复后可能引发,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致,有放射性痛及颈部痛、上肢麻木等且随颈部活动体位变化)。 一、肱骨外上髁炎 1.成因: 多见于频繁使用肘部进行屈伸、旋转等动作的人群,如网球运动员、木工、砖瓦工等。长期反复的前臂伸肌收缩、牵拉,导致肱骨外上髁处的肌腱发生慢性损伤性炎症。例如网球运动员在击球时,需要频繁地伸展前臂伸肌,长期下来容易引发该部位炎症。 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更容易出现,随着年龄增长,肌腱等组织的退变,承受外力的能力下降,在相同强度的活动下更易受损。性别上并无明显绝对差异,但从事上述相关职业的人群中男性可能相对多一些。 2.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右胳膊肘关节外侧疼痛,疼痛可向前臂放射,在用力握拳、伸腕时疼痛加剧,比如拧毛巾、提重物等动作会使疼痛明显加重。 二、肌腱退变 1.成因:随着年龄增长,肌腱会逐渐发生退变,弹性和强度下降。日常生活中如果有过度使用右胳膊肘关节的情况,就容易导致肌腱损伤引发疼痛。比如一些老年人日常活动中频繁使用右胳膊提拿物品,长期积累可导致肌腱退变引发外侧疼痛。性别上无明显特定倾向,但老年人总体发生率相对较高。 2.症状表现:右胳膊肘关节外侧可能会有隐痛,在活动时尤其是一些需要伸展或用力的动作时,疼痛可能会凸显出来,随着退变加重,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且影响日常活动。 三、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1.成因:既往右胳膊肘关节有过创伤,如骨折、脱位等情况,在创伤恢复后可能会引发创伤性关节炎。例如右胳膊肘关节曾经发生过骨折,骨折愈合后可能会导致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后引发外侧疼痛。年龄上,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若创伤发生在青壮年时期,后续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相对较高;性别无明显差异。 2.症状表现:除了右胳膊肘关节外侧疼痛外,还可能有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活动时疼痛会随着关节活动而变化,比如屈伸关节时可能会有疼痛加剧或卡顿感。 四、神经根型颈椎病 1.成因:颈椎发生病变,如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压迫神经根,可导致右胳膊肘关节外侧出现放射性疼痛。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姿势不良的人群更容易患颈椎病,年龄上中老年人多见,长期的颈椎劳损会加速退变。性别上无明显绝对差异,但长期保持不良姿势的人群中可能各年龄段都有涉及。 2.症状表现:除了右胳膊肘关节外侧疼痛外,还可能伴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疼痛会随着颈部活动和体位改变而变化,比如颈部过度屈伸时疼痛可能会加重。

    2025-10-11 12:48:43
  • 月经期间能不能进行颈椎的理疗

    月经期间进行颈椎理疗有可行性,常见颈椎理疗方式包括牵引、热敷、按摩、针灸等,大多数女性适当理疗较安全,特殊情况需谨慎,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建议选正规场所、沟通月经情况制定方案,综合多因素谨慎操作可适当进行颈椎理疗。 一、常见颈椎理疗方式及原理 颈椎理疗包含多种方式,如颈椎牵引、热敷、按摩、针灸等。颈椎牵引是通过器械对颈椎施加牵引力,拉开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等结构的压迫;热敷是利用热传递原理,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按摩是通过手法作用于颈部肌肉、韧带等组织,放松肌肉;针灸则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达到治疗目的。 二、月经期间进行颈椎理疗的安全性 1.一般情况:对于大多数女性在月经期间进行适当的颈椎理疗通常是安全的。以热敷为例,适当温度的热敷可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经期可能伴随的颈部不适,且不会对月经周期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按摩理疗时,只要操作得当,手法轻柔,一般也不会对月经造成干扰。例如有研究表明,适度的颈部按摩理疗在月经期间进行,未发现对月经量、月经周期等产生不良改变。 2.特殊情况:如果女性在月经期间本身存在月经量过多、痛经较为严重等情况,在进行颈椎理疗时需要谨慎。比如进行针灸理疗时,某些穴位的刺激可能需要根据个体月经情况调整。对于有凝血功能异常的女性,在进行涉及可能导致局部微小血管损伤的理疗时(如某些力度较大的按摩),需要评估风险。因为月经期间女性凝血功能相对平时可能有一定变化,凝血功能异常者进行可能引起出血风险的理疗操作需格外小心,防止出现局部淤血等情况加重。 三、不同人群月经期间颈椎理疗的注意事项 1.年轻女性:年轻女性月经期间身体相对较为灵活,进行颈椎理疗时可选择较为温和的方式,如温度适宜的热敷、轻柔的颈部按摩等。要注意理疗过程中的舒适度,若出现颈部不适加重或月经异常变化,应立即停止理疗并咨询医生。 2.中老年女性:中老年女性可能本身颈部问题较多,在月经期间进行颈椎理疗时,需告知理疗师自己处于月经期间这一情况。理疗师在操作时会更加留意力度和方式,例如进行颈椎牵引时,会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牵引重量等,避免因月经期间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而导致理疗风险增加。同时,中老年女性自身要密切关注理疗后的身体反应,如颈部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月经情况等。 四、月经期间颈椎理疗的建议 在月经期间进行颈椎理疗时,首先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或专业的理疗场所,确保理疗操作规范。理疗前与理疗师充分沟通月经情况,让理疗师根据个人具体状况制定合适的理疗方案。在理疗过程中,感受身体反应,若有任何不适及时与理疗师沟通。总体而言,月经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颈椎理疗,但需综合个体月经状况、理疗方式等多方面因素谨慎操作。

    2025-10-11 12:46: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