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运动损伤的诊治;微创前入路(DAA)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踝关节置换、肘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手术、四肢骨折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大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4月赴泰国曼谷,进行关节疾病方面的交流,并与泰国关节外科专家HIM教授探讨学习计算机导航下的膝关节置换手术。2010年9月 赴德国学习关节置换先进理念和技术,师从德国著名骨关节专家Thabe教授。2013年8月 晋升副主任医师。2016年赴英国伦敦学习牛津单髁相关理论和手术技术。目前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学组青年委员,北大医院RC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科学分会保膝学组委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著。展开
个人擅长
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运动损伤的诊治;微创前入路(DAA)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踝关节置换、肘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手术、四肢骨折手术。展开
  • 颈椎瑜伽动作

    三种颈部动作,包括颈部伸展动作(坐在椅子上单侧拉头保持一定时间,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颈部旋转动作(坐在椅子上缓慢向左右旋转保持一定时间,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颈部前屈后伸动作(站立或坐舒适位前屈后伸保持一定时间,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这些动作分别有相应科学依据和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一、颈部伸展动作 1.动作要领:坐在椅子上,挺直背部,将右手放在头部右侧,轻轻将头部向右侧拉,感觉左侧颈部有拉伸感,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重复。 科学依据:这种单侧拉伸动作可以增加颈部侧方的柔韧性,通过拉伸颈部肌肉,改善颈部的活动范围,相关研究表明,定期进行此类简单拉伸动作有助于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 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对于有严重颈椎病的患者,拉伸幅度应适中,避免过度拉伸导致颈部疼痛加重。老年人进行该动作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防止因颈部关节灵活性下降而发生意外。 二、颈部旋转动作 1.动作要领:坐在椅子上,缓慢地将头部向左侧旋转,尽量将下巴转向左肩膀方向,然后再向右侧旋转,同样将下巴转向右肩膀方向,每个方向保持15-30秒。 科学依据:颈部旋转动作能够锻炼颈部的旋转肌群,增强颈部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研究显示,经常进行颈部旋转练习可以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减少颈部因长期保持同一姿势而产生的僵硬感。 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儿童进行颈部旋转时,要在成人监护下进行,且幅度不宜过大,因为儿童颈部肌肉和关节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有颈部骨折病史的人群禁止进行此动作,避免加重颈部损伤。 三、颈部前屈后伸动作 1.动作要领:站立或坐在舒适位置,缓慢将头部向前屈,使下巴尽量靠近胸部,然后再向后伸,尽量让头部向后仰,前屈和后伸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 科学依据:颈部前屈后伸动作可以全面锻炼颈部前后侧的肌肉,有助于维持颈部正常的生理曲度。有研究发现,坚持该动作练习对预防和改善轻度颈椎曲度变直有一定帮助。 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孕妇进行颈部前屈后伸动作时要特别小心,避免过度后伸导致身体平衡受到影响。高血压患者在后伸颈部时要缓慢,防止因血压波动过大而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

    2025-10-11 11:00:52
  • 玻璃酸钠是不是封闭针

    玻璃酸钠不是封闭针,封闭针由局部麻醉药物与糖皮质激素混合而成,靠麻醉止痛与抗炎起效,可用于多种有疼痛及炎症疾病的局部注射;玻璃酸钠是关节滑液成分,能润滑营养关节软骨,用于骨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关节内注射;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玻璃酸钠时各有注意事项。 1.封闭针的组成及作用原理 封闭针通常是将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等)与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等)混合后注射到病变部位。局部麻醉药物能快速缓解疼痛,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消除炎症的目的。 2.玻璃酸钠的特性及作用 玻璃酸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人体关节滑液等组织中的物质。它在关节内起到润滑关节、减少关节软骨之间摩擦、营养软骨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通过向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补充关节滑液中缺乏的玻璃酸钠成分,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3.两者的区别 成分不同:封闭针含麻醉药与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是单一的关节滑液成分补充物质。 作用机制不同:封闭针主要靠麻醉止痛与抗炎来起效,玻璃酸钠主要靠补充关节滑液、润滑营养关节软骨发挥作用。 适应证有差异:封闭针可用于多种有疼痛及炎症的疾病局部注射,玻璃酸钠主要针对关节软骨损伤、骨关节炎等关节相关疾病的关节内注射治疗。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骨骼、关节等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玻璃酸钠注射需非常谨慎,一般非必要不轻易进行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因为儿童关节结构与生理功能尚不成熟,药物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还需更多研究明确,且应优先考虑非药物的康复等干预措施。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属于特殊人群,使用玻璃酸钠时需权衡利弊,应在医生充分评估风险与受益后谨慎决定是否使用,因为目前关于玻璃酸钠对胎儿及婴儿影响的研究数据相对有限,要确保用药安全以保障母婴健康。 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机体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下降,使用玻璃酸钠时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因为药物的代谢过程可能会加重肝肾功能的负担,医生会根据具体肝肾功能情况调整用药方案等。

    2025-10-11 10:57:40
  • 腰间盘突出烤电有用吗

    腰间盘突出烤电有一定作用,其通过温热效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以缓解症状,不同人群烤电有不同注意事项,成年人需注意时间和距离等,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各有特殊注意点,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参数以安全有效治疗。 一、烤电对腰间盘突出的作用机制 烤电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腰间盘突出会导致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血液循环不畅会加重疼痛等不适症状。通过烤电产生的温热刺激,可使腰部的血管扩张,加快血液流动,这样有利于炎症物质的代谢和吸收,从而缓解因腰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例如,有相关研究表明,适当的温热理疗可以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促进组织的修复。 二、不同人群烤电的注意事项 成年人:一般来说,成年人进行烤电相对较为安全,但也需要注意烤电的时间和距离。烤电时间通常建议每次15-20分钟,距离烤电设备保持合适的距离,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皮肤烫伤。如果本身皮肤有破损或者感觉异常,需要谨慎使用烤电治疗。 儿童:儿童患腰间盘突出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特殊情况导致的儿童腰间盘突出,进行烤电时要特别谨慎。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对温度的感知和耐受与成人不同,烤电时间需要更短,距离要更远,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在烤电过程中的反应,如出现皮肤发红、哭闹等不适要立即停止烤电。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等情况,进行烤电时同样要注意温度和时间。由于老年人感觉相对迟钝,更要注意避免烫伤。可以先从较低的温度开始,逐渐适应后再调整合适的温度和时间。同时,老年人如果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皮肤的血液循环和修复能力可能较差,烤电时要更加小心,防止出现皮肤损伤后不易愈合的情况。 有基础疾病人群:比如有高血压的患者,烤电时由于温热刺激可能会使血压有一定波动,所以在烤电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果血压波动较大,需要调整烤电方案。对于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一般不建议进行烤电,因为烤电促进血液循环可能会加重出血风险。 总之,腰间盘突出烤电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不同人群在烤电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相关参数,以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治疗。

    2025-10-11 10:54:06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怎么检查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有Lachman试验和前抽屉试验,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有不同特点;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观察骨质结构排除其他骨性损伤,MRI能清晰显示前交叉韧带情况判断损伤。 一、体格检查 1.Lachman试验:患者仰卧位,屈膝15°-30°,检查者一手固定大腿远端,另一手向前拉小腿近端,若胫骨相对于股骨向前过度移位,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膝关节稳定性有差异,儿童的膝关节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与成人相比在进行Lachman试验时判断标准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相似。对于有运动损伤风险的人群,如运动员,该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2.前抽屉试验:患者仰卧位,屈膝90°,足平放在检查台上,检查者用双手握住小腿近端,向前拉小腿,观察胫骨相对于股骨向前移位的程度。若存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出现明显的向前移位。不同性别在膝关节结构上有一定差异,女性的前交叉韧带相对较细,在进行前抽屉试验时可能更容易出现假阳性或需要更仔细判断移位程度。 二、影像学检查 1.膝关节X线检查:可观察膝关节的骨质结构,如是否存在撕脱骨折等情况,但对于前交叉韧带本身的显示不佳。不过,通过X线检查可以排除其他骨性损伤,比如对于有外伤史的患者,查看是否有胫骨髁间棘骨折等可能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关的骨性改变。不同年龄的人群在X线表现上可能因骨骼发育阶段不同而有差异,儿童的骨骺线未闭合,与成人的骨质结构有明显区别。 2.膝关节MRI检查:是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前交叉韧带的形态、连续性等情况。正常的前交叉韧带在MRI上表现为条索状的低信号结构,若韧带出现增粗、信号改变、连续性中断等情况,则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从事剧烈运动的人群,由于膝关节承受的应力较大,更容易出现前交叉韧带损伤,而MRI检查能够准确发现早期的损伤情况。对于有既往膝关节病史的人群,再次进行MRI检查时可以对比前后的韧带情况,更好地判断损伤的变化。

    2025-10-11 10:50:59
  • 肩周炎痛的症状

    肩周炎有疼痛程度与范围逐渐加重、夜间痛常见,活动范围减小,肌肉易萎缩,有压痛、怕冷等伴随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活动受限情况 肩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患者会出现肩关节各个方向活动受限的情况,常见的是外展、上举、内旋、外旋等动作受限。比如外展时,正常情况下肩关节可外展至180°,而肩周炎患者可能只能外展到60°-90°左右。这种活动受限与肩部周围肌肉粘连、关节囊挛缩等病理改变有关,长期的疼痛和活动受限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像穿衣、梳头、洗脸等简单动作都会受到影响。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肩部活动较少的人群,由于肩部关节本身活动度相对较小,若患上肩周炎,活动受限的情况可能会更明显,恢复起来也相对较缓慢。 肩部肌肉状态 肌肉萎缩:随着肩周炎病情的发展,肩部相关肌肉可能会出现萎缩现象,尤其是三角肌等肩部主要肌肉。肌肉萎缩会进一步加重肩关节的功能障碍,使疼痛和活动受限的情况更加严重。一般病程较长的肩周炎患者更容易出现肌肉萎缩,而年轻患者如果能及时治疗,肌肉萎缩的程度相对较轻。例如,病程超过6个月的肩周炎患者,约有30%-4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肩部肌肉萎缩,这与长期疼痛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有关。 伴随症状 压痛:在肩部周围可找到明显的压痛点,常见的压痛点包括肩峰下、喙突、肱二头肌长头腱等部位。按压这些压痛点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通过压痛点的位置还可以辅助判断肩周炎的病变部位。比如,肩峰下压痛明显可能提示肩峰下滑囊有炎症等病变,而喙突处压痛明显可能与喙肱韧带等结构的病变相关。不同年龄的患者,压痛点的分布可能会有一定差异,老年人由于肩部退变,压痛点可能更广泛。 怕冷:部分肩周炎患者会感觉肩部怕冷,即使在温度适中的环境下,肩部也会有寒冷不适感,这可能与肩部血液循环相对较差以及炎症刺激有关。尤其是在天气变化时,如阴天、寒冷季节,怕冷的症状可能会加重,给患者带来不适。对于体质较弱、血液循环本身相对缓慢的人群,如老年人和女性,更容易出现肩部怕冷的伴随症状。

    2025-10-11 10:43:3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