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运动损伤的诊治;微创前入路(DAA)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踝关节置换、肘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手术、四肢骨折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大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4月赴泰国曼谷,进行关节疾病方面的交流,并与泰国关节外科专家HIM教授探讨学习计算机导航下的膝关节置换手术。2010年9月 赴德国学习关节置换先进理念和技术,师从德国著名骨关节专家Thabe教授。2013年8月 晋升副主任医师。2016年赴英国伦敦学习牛津单髁相关理论和手术技术。目前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学组青年委员,北大医院RC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科学分会保膝学组委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著。展开
个人擅长
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运动损伤的诊治;微创前入路(DAA)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踝关节置换、肘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手术、四肢骨折手术。展开
  • 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原因

    新生儿锁骨骨折与多种因素相关,分娩过程中胎位异常、胎头过大、操作不当,胎儿自身骨骼发育特点、体重过大,产妇骨盆异常、用力不当、既往病史等均可能导致新生儿锁骨骨折。 胎头过大:如果胎儿胎头过大,在分娩时胎头通过骨盆出口时,可能会对肩部产生较大的挤压力,进而影响到锁骨的稳定性,增加锁骨骨折的发生几率。一般通过产前超声等检查可以初步评估胎儿头围大小,若发现胎儿头围明显偏大,医生会充分评估分娩方式的风险。 分娩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助产士在助产过程中,如果手法不恰当,比如牵引胎儿肩部时用力过猛或方向不当,都可能导致新生儿锁骨骨折。例如,在臀位助产时,不正确的牵引动作可能会使胎儿肩部与锁骨受到过度的外力而发生骨折。 胎儿自身因素 胎儿骨骼发育特点:新生儿的骨骼相对较软,尤其是锁骨部位的骨质较为脆弱,在分娩过程中受到一定外力时就容易发生骨折。新生儿的骨骼矿物质含量相对较少,骨的韧性较大但强度不足,与成人骨骼相比更易发生骨折。 胎儿体重过大:巨大儿(出生体重超过4000克)发生锁骨骨折的风险高于正常体重儿。因为巨大儿的肩部较宽,在通过产道时需要更大的力量和空间,对锁骨周围的组织和骨骼产生的压力也更大,从而增加了锁骨骨折的可能性。有统计数据显示,巨大儿中锁骨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的新生儿。 产妇相关因素 产妇骨盆异常:如果产妇骨盆狭窄或形态异常,会影响胎儿顺利通过产道,导致胎儿在分娩时受到的阻力增加,进而容易引发锁骨骨折。例如,骨盆入口狭窄的产妇,胎儿通过时肩部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增加了锁骨骨折的风险。产前通过骨盆测量等检查可以评估产妇骨盆情况,若发现骨盆异常,医生会提前制定相应的分娩计划。 产妇分娩时的用力情况: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用力不当,比如过早用力或用力过猛,可能会导致胎儿在产道内的位置和受力发生变化,增加锁骨骨折的风险。正确的分娩用力需要产妇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配合胎儿顺利通过产道。 产妇既往病史:某些产妇既往有骨代谢方面的疾病或曾有骨盆、肩部相关疾病,可能会影响分娩时的骨力学环境,从而增加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几率。例如,产妇既往有骨质疏松症,其骨盆的稳定性可能相对较差,在分娩时对胎儿的保护作用减弱,容易导致新生儿锁骨骨折。

    2025-10-15 13:47:38
  • 脚脖子崴了怎么处理

    脚脖子崴了的处理分早期、中期、后期及就医情况。早期需休息制动、72小时内冷敷;中期要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后期肿胀疼痛缓解后评估并循序渐进康复锻炼;出现剧烈疼痛、肿胀、无法站立行走、脚部畸形等需立即就医,肿胀疼痛减轻但仍不适或活动受限要后续就诊。 冷敷:在崴脚后的72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冷敷一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冷敷时要注意温度,避免冻伤皮肤,儿童皮肤较娇嫩,冷敷时间可适当缩短。 中期处理 加压包扎: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的脚脖子进行加压包扎,这样有助于进一步减轻肿胀。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加压效果。成年人和儿童在包扎时都要关注包扎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 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脚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可以用枕头或其他合适的物体将脚垫高。例如老年人脚脖子崴了,休息时可以在脚下垫几个枕头,使脚高于心脏位置。 后期评估与康复 肿胀疼痛缓解后的评估:当肿胀和疼痛有所缓解后,要对脚踝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估。如果脚踝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且没有明显疼痛,可逐步进行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包括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儿童在康复锻炼时需要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活动再次损伤。 康复锻炼: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好转,可以增加康复锻炼的强度和难度。例如进行平衡训练,站在稳定或不稳定的表面上(如平衡垫)保持身体平衡;还可以进行力量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踝关节的抗阻练习等。不同年龄人群的康复锻炼进度和强度应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调整,老年人康复锻炼要更加轻柔缓慢。 就医情况 需立即就医的情况:如果脚脖子崴了后出现剧烈疼痛、明显肿胀、无法站立行走、脚部畸形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可能存在骨折等较严重的损伤,儿童和老年人由于自身身体状况特殊,更要重视这些情况,及时就医进行X线等检查以明确损伤情况。 可后续就诊的情况:如果经过早期处理后,肿胀疼痛有所减轻,但仍有持续的不适或活动受限,也应及时就诊,由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制定更合适的康复方案。

    2025-10-15 13:46:11
  • 小腿肚扭伤筋能自愈吗

    小腿肚扭伤筋有一定自愈可能,但受扭伤程度、个体差异及是否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等因素影响,轻度、年轻人等情况自愈概率相对高,自愈有炎症反应、修复、重塑过程,自愈时要注意避免不良情况,老年人等自愈能力弱人群需密切关注恢复情况,必要时就医。 一、影响自愈的因素 1.扭伤程度 轻度的小腿肚筋扭伤,如只是局部轻微的肌纤维拉伤,没有严重的撕裂等情况,通过适当休息等一般能自愈。例如,一些日常活动中轻度的突然拉伸导致的筋扭伤,损伤程度较轻时,身体自身的修复机制有机会使损伤逐渐恢复。 而如果是较严重的扭伤,像筋出现明显的撕裂甚至部分断裂等情况,自愈的可能性就较小,往往需要专业的医疗干预。比如运动中剧烈的外力导致小腿肚筋严重损伤,这种情况很难仅靠自身自愈恢复正常功能。 2.个体差异 年轻人身体状况较好,新陈代谢快,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轻度小腿肚筋扭伤自愈的概率相对较高。例如年轻的运动员,在轻度小腿肚筋扭伤后,通过合理休息等往往能较快恢复。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小腿肚筋扭伤后自愈的难度较大,相对更需要积极干预促进恢复。 3.是否及时采取正确措施 如果在小腿肚扭伤筋后能及时休息,避免继续活动加重损伤,并且采取正确的早期处理措施,如适当冷敷等,有利于减轻肿胀等,促进自愈。反之,如果扭伤后继续活动,会加重损伤程度,不利于自愈。 二、自愈的一般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1.自愈过程 首先是炎症反应阶段,扭伤后局部会有出血、炎症细胞浸润等,身体开始启动修复机制。然后是修复阶段,成纤维细胞等会逐渐修复损伤的筋组织,形成新的结缔组织等。最后是重塑阶段,新形成的组织会进行重塑,逐渐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结构和功能,但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2.注意事项 即使是有望自愈的轻度扭伤,在休息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不活动导致肌肉萎缩等情况。可以在疼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些轻度的肌肉收缩等练习,但要避免引起疼痛加重的动作。对于老年人等自愈能力相对弱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恢复情况,如果长时间没有改善甚至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总之,小腿肚扭伤筋有自愈的可能,但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同时在受伤后应采取合理措施促进恢复,必要时及时就医。

    2025-10-15 13:44:29
  • 化脓性骨髓炎的症状

    化脓性骨髓炎症状因患者年龄(儿童全身症状明显、成人相对较轻)、病变部位(长骨骨干儿童易畸形、成人易形成慢性窦道;脊椎儿童易进展快致畸形、成人易出现神经症状)不同而异,临床需综合全身和局部表现判断以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成人:成人化脓性骨髓炎全身症状相对儿童较轻,可能仅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全身不适等表现,但也有部分成人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 局部症状 早期 儿童:局部疼痛是早期常见症状,儿童可能会表现出肢体的哭闹不安,拒绝活动患肢,因为炎症刺激骨膜及周围组织引起疼痛。局部还可能有轻度的肿胀,皮肤温度可略有升高。 成人:成人早期局部疼痛相对儿童可能描述更清晰,疼痛部位固定,活动患肢时疼痛加剧,局部肿胀不明显,皮肤温度轻度升高,易被忽视,导致病情延误。 进展期 儿童:局部肿胀逐渐明显,皮肤发红、皮温升高更显著,病变部位有压痛,可出现脓性分泌物,若病变靠近关节,还可能累及关节,导致关节肿胀、活动受限,这是因为儿童骨骼周围软组织相对疏松,感染容易扩散至关节周围。 成人:成人局部肿胀进行性加重,皮肤红肿范围扩大,压痛明显,若形成脓肿可触及波动感,由于成人骨骼周围软组织相对致密,脓肿形成相对较晚,但一旦形成则症状较严重,同样可能累及关节,影响关节功能。 不同部位化脓性骨髓炎的特殊表现 长骨骨干 儿童:长骨骨干的化脓性骨髓炎,儿童可能出现患肢的畸形,因为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期,炎症破坏骨的正常生长结构,影响骨骼发育。 成人:成人长骨骨干化脓性骨髓炎,可能出现慢性窦道形成,经久不愈,因为成人机体修复能力相对儿童稍弱,且感染容易转为慢性。 脊椎 儿童:脊椎化脓性骨髓炎在儿童中相对少见,若发生,可能出现脊柱活动受限,背部疼痛,发热等症状,由于儿童脊椎周围肌肉相对薄弱,病情进展可能较快,易导致脊柱畸形等严重后果。 成人:成人脊椎化脓性骨髓炎,可能出现神经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等,因为成人脊椎椎管相对狭窄,感染累及椎体周围组织,容易压迫神经,影响神经功能。 化脓性骨髓炎的症状因患者年龄、病变部位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临床诊断中需要综合患者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进行判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15 13:42:30
  • 肩周炎怎么快速止痛

    缓解肩周炎疼痛可通过物理治疗、运动疗法、药物辅助进行,物理治疗包括急性期冷敷和缓解期热敷;运动疗法有钟摆运动和爬墙运动;药物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不同人群使用时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物理治疗快速止痛 (一)冷敷 1.原理与方法:在肩周炎急性疼痛期,可通过冷敷收缩局部血管,减少炎症渗出,从而缓解疼痛。一般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由于皮肤较娇嫩,冷敷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冻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也需密切关注冷敷部位皮肤情况。 (二)热敷 1.原理与方法: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减轻疼痛。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进行热敷,温度以皮肤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其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灵敏,热敷时要格外小心,防止烫伤;肥胖人群皮肤褶皱多,热敷时要注意覆盖充分且避免温度过高。 二、运动疗法辅助止痛 (一)钟摆运动 1.方法:患者身体前倾,患侧手臂自然下垂,以肩部为中心,做前后、左右的摆动运动,也可画圈摆动。每次进行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老年人,运动幅度要适中,避免因过度摆动导致肩关节损伤;长期伏案工作人群,由于肩部肌肉紧张,可适当增加运动频率,但要注意动作的平稳性。 (二)爬墙运动 1.方法: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壁缓慢向上爬行,尽量提高手指高度,然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每次可进行10-15次,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儿童,由于肩部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运动时要在家长或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防止运动不当影响肩部发育;有肩部骨折病史的患者,在进行爬墙运动前需咨询医生,根据肩部恢复情况决定是否适合进行该运动以及运动的强度。 三、药物辅助止痛 (一)非甾体抗炎药 1.作用机制: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止痛作用。例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儿童一般不建议首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认为利大于弊;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时也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

    2025-10-15 13:40: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