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俭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运动损伤的诊治;微创前入路(DAA)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踝关节置换、肘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手术、四肢骨折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北大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2007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获得博士学位;2010年4月赴泰国曼谷,进行关节疾病方面的交流,并与泰国关节外科专家HIM教授探讨学习计算机导航下的膝关节置换手术。2010年9月 赴德国学习关节置换先进理念和技术,师从德国著名骨关节专家Thabe教授。2013年8月 晋升副主任医师。2016年赴英国伦敦学习牛津单髁相关理论和手术技术。目前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学组青年委员,北大医院RC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科学分会保膝学组委员,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著。展开
个人擅长
骨关节病、股骨头坏死、运动损伤的诊治;微创前入路(DAA)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踝关节置换、肘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手术、四肢骨折手术。展开
  • 肌肉拉伤疼吗

    肌肉拉伤通常会疼,疼痛程度因拉伤程度而异,且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因素影响,从循证医学看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自我保护信号,医生会据疼痛等评估病情处理。 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肌肉相对稚嫩,发生拉伤时疼痛可能会因为表达不清而被忽视,但同样会有局部的不适表现;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弹性下降,肌肉拉伤后疼痛可能恢复较慢,且疼痛感受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而更敏感。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在运动方式和强度上可能有不同的拉伤风险,进而影响疼痛的体验。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容易发生肌肉拉伤,且拉伤后疼痛可能更明显;而经常运动、肌肉适应性较好的人发生轻度肌肉拉伤时疼痛相对较轻,但重度拉伤时疼痛也较剧烈。有既往肌肉拉伤病史的人再次发生拉伤时,疼痛可能会更敏锐,恢复过程中也可能因记忆而对疼痛更关注。 在循证医学角度,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肌肉拉伤后的疼痛是机体对组织损伤的一种自我保护信号,是由于损伤部位的神经受到刺激,通过神经传导将损伤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疼痛感觉。医生通常会根据疼痛程度、拉伤部位等情况来评估病情并进行相应处理。

    2025-10-15 11:37:55
  • 半月板损伤可以喝酒吗

    半月板损伤后不建议喝酒,因酒精会影响血液循环致局部淤血肿胀、干扰代谢免疫影响修复、打乱康复节奏、增加再次损伤风险,不同人群受影响情况不同,有吸烟习惯者同时饮酒更不利,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配合治疗康复促进恢复。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半月板损伤后饮酒的危害类似,但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弱,饮酒对其恢复的不利影响可能更显著;年轻人群如果半月板损伤后饮酒,也会干扰正常的修复机制。女性在半月板损伤后饮酒,由于生理特点,可能比男性更易受到酒精对血液循环和代谢的不良影响。有吸烟习惯的半月板损伤患者,同时饮酒会进一步加重对血管和身体整体状态的不良影响,使恢复更加困难。 从生活方式角度看,半月板损伤后需要休息、适当康复锻炼等来促进恢复,饮酒会打乱健康的生活节奏,不利于康复计划的实施。有半月板损伤病史的人再次饮酒,会增加再次损伤或损伤加重的风险,因为饮酒可能影响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时的反应能力。 总之,半月板损伤后不应该喝酒,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医生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康复,以促进半月板损伤的良好恢复。

    2025-10-15 11:35:17
  • 脚扭伤一般几天自愈

    脚扭伤自愈时间因损伤程度而异,轻度1-2周,中度2-3周,重度难自愈,不同年龄、生活方式、既往病史人群恢复时间有差异。 对于中度脚扭伤,存在部分韧带损伤,但未完全断裂,通常需要2-3周左右自愈。此时肿胀、疼痛相对较明显,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 而重度脚扭伤,有韧带完全断裂甚至伴有撕脱骨折等情况,自愈可能性较小,一般不能自行恢复,需要专业治疗。 不同年龄人群恢复时间有差异,儿童骨骼、韧带等组织相对更具弹性,轻度脚扭伤可能恢复较快,但仍需注意休息;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组织修复能力下降,脚扭伤后自愈时间可能延长。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恢复能力可能相对较弱,脚扭伤后自愈时间可能受一定影响。生活方式方面,经常运动的人脚扭伤后可能因自身运动习惯影响恢复,而久坐少动者恢复相对较慢。有既往脚部疾病史的人,如曾有过脚部损伤或存在足部结构异常等情况,脚扭伤后自愈时间会延长,且恢复过程可能更复杂。

    2025-10-15 11:32:56
  • 尾椎骨折可以自愈吗

    尾椎骨折能否自愈分情况,移位不明显等情况有自愈可能,移位明显等情况自愈可能性小,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自愈情况不同,轻度尾椎骨折适当休息等可能自愈,移位明显等需干预,不同人群和健康状况影响自愈。 不过,如果尾椎骨折移位明显,比如骨折断端错位严重,这种情况自愈的可能性较小,往往需要进行干预。而且对于不同人群,自愈情况也有差异。比如儿童,骨骼的可塑性较强,相对成人可能更有可能在合适的条件下自愈,但也需要注意避免不当的活动加重损伤;而老年人由于骨骼质量下降等因素,尾椎骨折自愈相对成人可能更困难一些。另外,如果患者本身有一些基础疾病,像骨质疏松等,会影响骨折的愈合,也会降低自愈的可能性,此时可能需要更积极的医疗干预来帮助骨折恢复。

    2025-10-15 11:31:05
  • 腰间盘突出怎么锻炼好得快

    腰间盘突出患者可通过有氧运动(如游泳)、腰背肌锻炼(如小飞燕动作、五点支撑法)、拉伸类锻炼(如坐姿体前屈拉伸)进行锻炼,运动前要充分热身,把控运动强度,且需长期坚持,不同人群锻炼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一、有氧运动 1.游泳:游泳是非常适合腰间盘突出患者的锻炼方式。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自重对椎间盘的压力,同时,游泳时脊柱处于不负重的状态,而且不同的泳姿能有效锻炼腰背肌肉。例如自由泳、蛙泳等,每周可进行3-5次游泳锻炼,每次30-60分钟。对于儿童患者,游泳能在不增加脊柱负荷的情况下促进全身肌肉尤其是腰背肌的发育,增强脊柱稳定性;成年患者通过坚持游泳可改善腰背肌肉力量,缓解腰间盘突出症状;老年患者游泳时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受凉,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控制游泳强度和时间。 二、腰背肌锻炼 1.小飞燕动作: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臂放在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形似飞燕。每次保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组10-15次,每天3-4组。儿童患者由于骨骼肌肉发育尚未完全,进行小飞燕动作时要注意动作幅度和力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成年患者可较标准地进行该动作以加强腰背肌力量;老年患者做小飞燕动作时要缓慢进行,防止因动作过快导致头晕等不适。 2.五点支撑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3秒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每组10-15次,每天3-4组。儿童患者进行五点支撑法时,可适当降低动作难度,比如减少抬起的高度;成年患者可标准执行以增强腰背肌支撑力;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体力调整支撑和放下的速度,避免因体力不支导致动作不到位或受伤。 三、拉伸类锻炼 1.坐姿体前屈拉伸:患者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身体向前弯曲,尽量用手去触摸脚尖,保持15-30秒,然后放松,重复3-5次。儿童患者进行坐姿体前屈拉伸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强迫身体前屈,防止拉伤肌肉;成年患者可逐步增加前屈幅度以拉伸腰背及腿部肌肉;老年患者拉伸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因关节灵活性下降而造成肌肉或韧带损伤。 四、注意事项 1.运动前准备:无论何种锻炼方式,运动前都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如缓慢jog几分钟、做一些简单的腰部转动和拉伸动作,一般热身10-15分钟,这样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儿童患者热身时要选择适合其年龄的温和热身方式;成年患者热身要达到让身体微微发热、肌肉放松的状态;老年患者热身要更加缓慢,避免因身体机能下降而在热身时出现意外。 2.运动强度把控:锻炼时要根据自身情况把控运动强度,以锻炼后不出现明显疼痛加重或疲劳过度为度。儿童患者运动强度要适中,以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为原则;成年患者可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但要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老年患者运动强度要低,以感觉舒适为宜,若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气短、腰部疼痛加剧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3.长期坚持:腰间盘突出的锻炼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一般建议每周坚持锻炼3次以上,长期坚持能持续增强腰背肌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从而有助于腰间盘突出的康复。儿童患者长期坚持合适的锻炼可促进脊柱健康发育;成年患者长期坚持可维持腰背肌良好状态,预防腰间盘突出复发;老年患者长期坚持适当锻炼能维持腰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025-10-11 14:14:0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