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眼整形,眼美容,眼综合。外眼病的诊断及显微切除显微美容修复治疗,各种倒睫,眼睑内翻,外翻,眼睑及睑缘色素痣,上睑下垂、重睑,成人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干眼症,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弱视和成人白内障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眼整形,眼美容,眼综合。外眼病的诊断及显微切除显微美容修复治疗,各种倒睫,眼睑内翻,外翻,眼睑及睑缘色素痣,上睑下垂、重睑,成人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干眼症,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弱视和成人白内障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用眼过度飞蚊症休息会好吗

    用眼过度导致的飞蚊症休息后可能好转,不同人群休息对其影响及原理不同,休息有闭目、远眺等具体方式且结合其他措施有综合效果,若休息后飞蚊症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眼部病变。 一、不同人群休息对用眼过度飞蚊症的影响及原理 青少年人群:青少年用眼过度多因长时间看书、使用电子设备等。青少年眼部调节能力较强,休息时眼部肌肉能较好放松,睫状肌痉挛解除,眼部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于改善因用眼过度导致的玻璃体轻度混浊,飞蚊症有较大可能随休息而缓解。但青少年若长期有不良用眼习惯,仅靠休息可能不能完全杜绝飞蚊症再次出现,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用眼卫生。 中老年人群:中老年人群用眼过度引发飞蚊症时,休息能让眼部疲劳减轻,不过中老年眼部结构有一定退变,如玻璃体本身可能逐渐出现生理性混浊等情况。休息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用眼过度加重的飞蚊症表现,但对于本身存在的一些生理性玻璃体变化,休息只能起到辅助改善用眼过度相关症状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玻璃体的生理性退变。 二、休息的具体方式及对飞蚊症的作用 闭目休息:闭上眼睛让眼部完全放松,可使眼部肌肉停止紧张状态,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一般闭目休息15-20分钟,能让因用眼过度导致的眼部疲劳得到缓解,对改善飞蚊症有帮助。例如,连续使用电子设备1小时后闭目休息15分钟,可让眼睛状态有所恢复。 远眺休息:眺望远处绿色植物等,能放松眼部睫状肌。向远处眺望时,眼部肌肉处于放松的调节状态,有助于改善眼睛的调节功能,减轻因用眼过度引起的飞蚊症。建议每隔1-2小时进行5-10分钟的远眺休息,向10米以外的绿色景物眺望最佳。 三、休息结合其他措施对用眼过度飞蚊症的综合效果 搭配眼部按摩:在休息时配合眼部按摩,如用手指轻轻按摩眼周穴位,像睛明穴、攒竹穴等,能进一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增强休息对用眼过度飞蚊症的改善作用。按摩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10分钟,可在闭目休息时同步进行。 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也是休息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睡眠能让身体各器官包括眼部得到充分修复,对于用眼过度导致的飞蚊症,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可使眼部疲劳更好恢复,更有利于飞蚊症症状的缓解。青少年应保证每天8-10小时睡眠,中老年也应保持6-8小时合理睡眠时长。 不过,若休息后飞蚊症症状长时间不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眼部病变等情况。

    2025-09-28 11:40:21
  • 新冠感染眼睛症状表现是什么

    新冠病毒感染可引发多种眼部症状,包括眼睛充血发红(机制是炎症致眼部血管扩张充血,各年龄段人群可出现,有基础眼部疾病者需特别关注)、眼睛干涩(因影响泪液分泌及蒸发增加,长时间用电子设备人群更易出现)、眼部疼痛(炎症因子刺激神经引起,儿童表达困难、老年人表现不典型)、视力变化(少数人可能出现,有屈光不正者更易察觉)、眼部分泌物增多(由新冠病毒相关炎症导致,儿童需注意清洁、成年人伴严重症状时应就医)。 一、眼睛充血发红 机制:新冠病毒可能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眼部血管扩张充血。研究发现,部分新冠感染者会出现眼结膜充血的情况,这是因为病毒引发的全身炎症波及眼部血管。 人群差异:所有年龄段感染新冠的人群都可能出现眼睛充血发红,但对于有基础眼部疾病的人群,如青光眼患者,充血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需特别关注。 二、眼睛干涩 机制:新冠感染可能影响泪液的分泌和泪膜的稳定性。一方面,病毒感染可能干扰眼表的正常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因发热、呼吸不畅等原因张口呼吸,导致泪液蒸发增加,从而出现眼睛干涩症状。 人群差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在新冠感染时更易出现眼睛干涩,因为本身用眼过度就可能导致眼表疲劳,感染后这种情况可能加重。 三、眼部疼痛 机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可能刺激眼部神经引起疼痛。一些新冠感染者会诉说眼部有胀痛、刺痛等不适,这与身体整体的炎症反应相关。 人群差异:儿童感染新冠后表达眼部疼痛可能相对困难,需通过观察其眼部动作、哭闹等表现来判断;成年人可较明确表述疼痛情况,但老年人可能因痛觉敏感度下降等因素,疼痛表现不典型,需综合其他症状判断。 四、视力变化 机制:少数新冠感染者可能出现短暂的视力模糊等变化,可能与病毒对眼部神经或视觉传导通路的影响有关,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人群差异:有近视等屈光不正问题的人群在新冠感染时,视力变化可能更易被察觉,而原本视力良好的人群若出现视力变化则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排查。 五、眼部分泌物增多 机制:眼部炎症反应可导致眼部分泌物增加,类似于眼部感染的表现,但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不同,是由新冠病毒相关炎症引起。 人群差异:不同人群眼部分泌物增多的表现程度有所不同,儿童由于眼部卫生护理相对较弱,若出现眼部分泌物增多更需注意清洁,避免继发感染;成年人若眼部分泌物增多同时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2025-09-28 11:38:46
  • 近视眼激光手术有什么危害

    近视眼激光手术存在感染风险、干眼症、视力回退、夜间视力下降、光晕和眩光等危害,不同年龄人群受影响情况有差异,如青少年感染风险可能略高、视力回退风险相对较高,年龄较大人群更易发生干眼症、光晕和眩光等。 一、感染风险 近视眼激光手术虽为相对安全的眼科手术,但仍存在感染的可能。手术过程中若操作环境未达严格无菌标准,或术后患者不注意眼部卫生,细菌等病原体可侵入眼部,引发角膜炎等感染性眼病。有研究表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虽较低,但一旦发生会严重影响视力恢复,甚至导致视力不可逆损伤。不同年龄的人群感染风险有所差异,一般来说,青少年因眼部卫生习惯相对较差,若不注意术后护理,感染风险可能略高于成年人。 二、干眼症 这是近视眼激光手术较为常见的危害之一。手术会切断部分眼部神经纤维,影响泪液分泌,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异物感、畏光等症状。据临床数据显示,约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会受到干眼症的困扰,且年龄较大的人群相对更易发生,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泪液分泌本身就会逐渐减少,术后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干眼症的存在会显著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时还可能影响视力的长期稳定。 三、视力回退 部分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视力回退的情况。这主要与患者自身的眼部情况有关,比如近视度数过高、术后不注意合理用眼等。如果患者术后仍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眼轴可能会再次发生变化,导致视力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视力回退的发生率和程度可能不同,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眼轴可能还会有一定变化,所以视力回退的风险相对较高一些。 四、夜间视力下降 一些患者在近视眼激光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夜间视力下降的现象,比如夜间开车时会觉得视物不清等。这是因为激光手术改变了角膜的形态,在夜间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角膜对光线的折射等功能发生变化,影响了视觉质量。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的患者中都可能发生,但具体表现和程度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五、光晕和眩光 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光晕和眩光现象,即在光源周围出现模糊的光环或光斑。这是由于手术导致角膜的光学中心与视觉中心不完全一致等原因引起的。年龄较大的患者相对更易受到光晕和眩光的影响,因为其眼部的调节等功能可能已经开始出现变化,术后这种光学方面的不适应会更加明显。

    2025-09-28 11:37:02
  • 3岁小孩散光能治好吗

    3岁小孩散光能否治好分情况,生理性散光部分可能随年龄增长改善,需定期查视力;病理性散光难自行好,需就医配镜并定期复查,同时要注意孩子用眼卫生、保证户外活动时间,耐心引导孩子做视力检查并配合医生提供信息保障视力健康发育。 情况说明:3岁小孩可能存在生理性散光,这与眼球发育有关。新生儿的眼球通常较扁,呈现生理性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眼球逐渐变长,散光度数可能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部分生理性散光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善。例如,一些研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至6-7岁时,部分生理性散光可能会自然降低甚至恢复正常。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需要密切观察。 应对措施: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一般建议3岁左右开始每半年进行一次视力和屈光状态的检查,通过散瞳验光等方法准确了解散光情况。如果是单纯的生理性散光且度数较低,可先不急于干预,但要关注孩子的视力发育情况,观察散光度数的变化趋势。 病理性散光 情况说明: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散光,如先天性角膜形态异常、眼部疾病等引起的散光,通常难以自行治好。例如,先天性角膜不规则,这种情况会导致散光持续存在甚至可能进一步发展。一些研究表明,病理性散光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 应对措施:一旦发现3岁小孩存在病理性散光,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可能需要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散光,以帮助孩子的视觉发育。同时,要定期复查,根据孩子的生长发育和散光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3岁小孩)注意事项 生活方式方面: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避免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等。因为不良的用眼习惯可能会加重散光等视力问题。建议孩子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这有助于孩子的视力健康发育。例如,有研究显示,充足的户外活动可以降低儿童近视和散光等屈光不正的发生风险。 视力检查方面:由于3岁小孩可能不太配合视力检查,家长要耐心引导孩子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如实向医生提供孩子的用眼情况、家族视力病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准确判断孩子散光的情况及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总之,3岁小孩散光能否治好要根据散光的性质(生理性或病理性)来判断,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关注孩子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视力检查等,以保障孩子的视力健康发育。

    2025-09-28 11:35:37
  • 下眼皮里面长了个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下眼皮里面长小疙瘩可能由麦粒肿、霰粒肿、结膜结石、结膜滤泡等引起,麦粒肿多由葡萄球菌感染等致,有红肿疼痛等表现;霰粒肿因睑板腺出口阻塞等致,可触及无痛圆形肿块;结膜结石由变性产物组成,有异物感等;结膜滤泡多由慢性炎症刺激致,可见滤泡。发现应及时就医,儿童需家长关注,要注意眼部清洁卫生等。 一、麦粒肿 1.成因: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熬夜、用眼卫生不佳等可增加患病风险。 2.表现:下眼皮里面出现小疙瘩,初期可能有红肿、疼痛,随着病情发展,疙瘩可能逐渐增大,有压痛感,部分可形成黄色脓点。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因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也可能患麦粒肿,且儿童患病后可能因怕痛等不太配合治疗,家长需多加留意其眼部情况。 二、霰粒肿 1.成因:是因睑板腺出口阻塞,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可能与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睑缘炎等有关。 2.表现:下眼皮可触及圆形肿块,一般无疼痛,与皮肤无粘连,边缘清楚,对应的结膜面可呈暗红色。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青少年可能因睑板腺分泌活跃等因素易患霰粒肿,成年人也不少见,其发病过程相对较缓慢,有时可能长期无明显症状。 三、结膜结石 1.成因:由结膜上皮细胞堆积和粘液浓缩压入的变性产物组成,多见于有沙眼、慢性结膜炎等慢性眼病的患者。 2.表现:下眼皮里面可出现黄白色凝结物,当结石突出于结膜面时,可刺激角膜,引起异物感、刺痛等症状。各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有眼部慢性炎症病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发生,比如长期戴隐形眼镜且不注意护理导致慢性结膜炎的人。 四、结膜滤泡 1.成因:多由慢性炎症刺激引起,如衣原体、病毒等感染导致的结膜炎等。 2.表现:下眼皮结膜面可见滤泡,呈半球形或丘状隆起,大小不一,颜色可为淡红或灰白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因相应的眼部慢性炎症而出现结膜滤泡,儿童若患病毒性结膜炎等也可能出现结膜滤泡情况,需结合具体病史等综合判断。 如果发现下眼皮里面长了小疙瘩,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具体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眼部情况,因为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若发现眼部有异常应尽早带孩子到眼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同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卫生,合理用眼,避免过度用眼、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

    2025-09-28 11:34: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