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眼整形,眼美容,眼综合。外眼病的诊断及显微切除显微美容修复治疗,各种倒睫,眼睑内翻,外翻,眼睑及睑缘色素痣,上睑下垂、重睑,成人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干眼症,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弱视和成人白内障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眼整形,眼美容,眼综合。外眼病的诊断及显微切除显微美容修复治疗,各种倒睫,眼睑内翻,外翻,眼睑及睑缘色素痣,上睑下垂、重睑,成人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干眼症,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弱视和成人白内障的诊断及治疗。展开
  • 眼角凸起的小疙瘩怎么回事

    皮肤眼部周围可能出现脂肪粒、汗管瘤、扁平疣、麦粒肿,脂肪粒与皮肤微小创伤或皮脂腺分泌有关,表现为米黄色小疙瘩;汗管瘤与遗传、激素有关,为小丘疹;扁平疣由HPV感染引起,是扁平丘疹;麦粒肿由葡萄球菌感染,早期红肿疼痛,后化脓。 一、脂肪粒 1.成因: 可能与皮肤微小创伤(如过度去角质、搔抓等)有关,皮肤在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白色小囊肿。例如,一些人过度使用磨砂膏等去角质产品,导致皮肤表面受损,进而引发脂肪粒。 也可能与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脂被角质覆盖,不能正常排出有关。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发生,年轻人如果护肤不当也容易出现。 2.表现:一般为米黄色小疙瘩,大小如针头,看起来像是一个小白芝麻,一般长在眼睛周围。 二、汗管瘤 1.成因: 是一种源于小汗腺导管的良性肿瘤,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女性多见,尤其是青春期、妊娠期或月经前期病情可能加重,这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内分泌紊乱可能是诱因之一,比如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等情况可能影响激素水平,从而诱发汗管瘤。 2.表现:通常为肤色、淡黄色或褐黄色的小丘疹,直径1-3mm左右,多数密集而不融合,常对称分布于下眼睑,也可见于前额、两颊等部位。 三、扁平疣 1.成因: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容易感染,比如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成年人免疫力可能相对较低,更容易患扁平疣。外伤也是引起感染的一个因素,皮肤破损后HPV更容易侵入。 2.表现:表现为略微隆起的扁平丘疹,表面光滑,质地较硬,颜色多为肤色或淡褐色,大小不一,可密集分布,也可散在分布,眼睛周围是常见部位之一。 四、麦粒肿 1.成因: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过度用眼、不注意眼部卫生等情况容易诱发,比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用眼过度且不注意眼部清洁,就容易长麦粒肿。 2.表现:早期可表现为眼角局部红肿、疼痛的小疙瘩,随着病情发展,疙瘩会逐渐化脓,出现黄白色脓点。

    2025-09-28 10:56:51
  • 儿童眼睛近视能热敷吗

    儿童眼睛近视时能否热敷需分情况,视疲劳时或眼部外伤恢复期(48小时后)可热敷,眼部有炎症急性期或有开放性伤口时不建议热敷,热敷要控制温度(40-45℃)、时间(5-10分钟),还需关注个体差异。 一、可以热敷的情况及原理 1.视疲劳时:儿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手机、平板、书写等,易出现视疲劳。此时适当热敷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肌紧张。研究表明,温热刺激可使眼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为眼部组织带来更多营养物质,从而减轻视疲劳症状。比如学龄前儿童若因长时间玩电子设备出现眼睛干涩、酸胀等视疲劳表现,热敷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眼部外伤恢复期(48小时后):儿童眼部若有轻微外伤,在受伤48小时之后,热敷有助于促进局部淤血吸收。因为热敷能加速血液循环,使受伤部位的淤血等代谢产物更快被运走,利于组织修复。但需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加重损伤。 二、不建议热敷的情况 1.眼部有炎症急性期:如儿童眼部患有结膜炎且处于急性发作期,表现为眼部红肿热痛明显时,热敷可能会加重炎症扩散。因为此时眼部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热敷会使血流更旺盛,导致炎症因子更容易扩散,加重病情。 2.眼睛有开放性伤口时:若儿童眼睛存在开放性伤口,热敷可能会引起感染等不良后果。因为热敷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细菌等病原体更容易随着血流扩散,不利于伤口愈合。 三、儿童热敷的注意事项 1.温度控制: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45℃为宜。可以用手腕内侧感受温度,避免温度过高烫伤儿童delicate的眼部皮肤。对于低龄儿童,家长操作时要格外小心,确保温度合适。 2.热敷时间:每次热敷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左右即可。避免长时间热敷导致眼部组织过度充血等问题。 3.个体差异:不同儿童对热敷的耐受程度不同,要密切观察儿童热敷后的反应。若出现眼部不适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热敷并咨询医生。 总之,儿童眼睛近视时是否能热敷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在热敷过程中要严格注意温度、时间等细节,以确保儿童眼部健康。

    2025-09-28 10:50:49
  • 得了麦粒肿怎么治

    麦粒肿可根据病情阶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初期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助炎症消退,清洁眼部防细菌滋生;感染重时用抗生素类药物;化脓阶段需切开排脓,且不同人群治疗护理需注意相应事项。 适用情况:在麦粒肿初期,红肿疼痛但尚未化脓时可进行局部热敷。热敷能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消退。一般可用温毛巾或热敷眼罩,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例如,有研究表明适当的热敷可以改善眼部的微循环,加速炎症物质的代谢。 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儿童进行热敷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家长需在旁监护;老年人若有眼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基础疾病,热敷时也需关注眼部反应,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停止。 清洁眼部 适用情况:保持眼部清洁可以防止细菌滋生,加重感染。可用生理盐水或无刺激性的清洁液轻轻擦拭眼睑边缘,清除分泌物等。 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儿童清洁眼部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眼部组织;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眼部清洁的彻底性,因为这类人群抵抗力相对较低,更易发生眼部感染加重的情况。 麦粒肿的药物治疗 抗生素类药物:如果麦粒肿感染较重,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常用的有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但需要注意,儿童使用抗生素类滴眼液时要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影响眼部正常发育等情况。 麦粒肿的手术治疗 切开排脓 适用情况:当麦粒肿发展到化脓阶段,即形成黄色脓点时,需要进行切开排脓。医生会在无菌操作下,用手术刀切开脓点,排出脓液。 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儿童进行手术时,要做好安抚工作,避免其过度紧张不配合;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要注意术后的护理,如保持眼部清洁、按照医生要求使用药物等,同时要关注是否有基础疾病影响恢复,如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术后血压情况等。 总之,得了麦粒肿后要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治疗和护理。

    2025-09-28 10:47:51
  • 眨眼症怎么诊断

    为明确眨眼症病因需进行病史采集、眼部检查及其他检查。病史采集要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眼部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表检查;其他检查有神经系统检查等,如头颅影像学检查排查颅内病变。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某些与激素相关的情况可能有差异。例如青春期女性可能因内分泌变化出现眼部不适相关眨眼症。 生活方式:了解用眼情况,包括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长、阅读姿势等。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使眨眼频率降低,导致眼表干燥,引发眨眼症。还要询问是否有过敏史,过敏因素可能导致眼痒,进而引起频繁眨眼。 病史:询问既往眼部疾病史,如是否有过结膜炎、角膜炎等病史。有眼部疾病史的患者发生眨眼症的概率相对较高,且病因可能与原发病相关。例如有过结膜炎的患者,炎症消退后可能仍因眼表不适存在眨眼情况。 眼部检查 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明确是否存在屈光不正。如果视力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有近视、远视或散光等问题,而屈光不正可能是眨眼症的诱因之一。例如近视患者看远处物体模糊,会不自觉频繁眨眼以试图清晰视物。 裂隙灯检查:详细检查眼睑、结膜、角膜、前房等部位。观察眼睑有无倒睫、睑缘炎等情况,倒睫可刺激角膜引起眨眼;结膜有无充血、滤泡、乳头增生等,提示有无结膜炎;角膜有无异物、混浊等病变。比如睑缘炎患者睑缘部位会有炎症表现,刺激眼部导致眨眼。 眼表检查:可进行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等。泪液分泌试验用于评估泪液分泌量,正常分泌量为10-15mm/5min,低于10mm/5min提示泪液分泌不足;泪膜破裂时间正常应大于10秒,小于10秒提示泪膜稳定性差,常见于干眼症,而干眼症会引起眨眼增多。 其他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对于一些怀疑有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眨眼症的患者,需要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如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以排除颅内病变影响眼部神经功能。例如某些颅内肿瘤可能压迫眼部神经,导致异常眨眼等症状。

    2025-09-28 10:46:19
  • 眼睑上长透明小颗粒怎么办

    眼睑出现透明小颗粒可能由粟丘疹、汗管瘤、接触性皮炎、病毒感染等引起,粟丘疹多与遗传、皮肤损伤有关,部分可自行消退,也可就医挑破或激光消融;汗管瘤与遗传、内分泌有关,数量少无不适可观察,否则激光治疗;接触性皮炎因接触致敏或刺激物质引起,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并药物治疗;病毒感染需就医明确后用冷冻、激光等去除疣体。 一、粟丘疹 (一)成因 多与遗传、皮肤损伤等有关,比如搔抓、皮肤外伤等可能诱发粟丘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 (二)表现 眼睑等部位出现针尖至米粒大小的坚实丘疹,呈透明或白色,一般无自觉症状。 (三)处理方式 1.自行消退:部分粟丘疹可自然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2.医疗干预:若觉得影响美观,可由专业医生用消毒针挑破表皮,挤出黄白色小颗粒;也可采用激光消融等方法治疗。 二、汗管瘤 (一)成因 与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女性相对多见,好发于中青年。 (二)表现 眼睑周围出现肤色、淡黄色的小丘疹,呈扁平状,一般不会自行消退。 (三)处理方式 1.观察随访:若数量少、无不适,可密切观察。 2.医疗治疗:可通过激光治疗等方式去除,但有复发可能。 三、接触性皮炎 (一)成因 接触某些致敏或刺激物质引起,如眼部使用的化妆品、护肤品等,任何年龄、性别都可能发生,有明确接触史。 (二)表现 眼睑出现透明小颗粒,常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 (三)处理方式 1.避免接触过敏原:立即停止接触可疑致敏物质。 2.药物治疗: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缓解症状,若症状严重需口服抗组胺药物等,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等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四、病毒感染 (一)成因 如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任何年龄、性别均可发生,通过接触等方式传播。 (二)表现 眼睑出现透明小颗粒,可能伴有局部皮肤的其他改变,如粗糙等。 (三)处理方式 1.就医诊断:需到医院明确是何种病毒感染,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冷冻、激光等去除疣体。

    2025-09-28 10:44:4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