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擅长:眼整形,眼美容,眼综合。外眼病的诊断及显微切除显微美容修复治疗,各种倒睫,眼睑内翻,外翻,眼睑及睑缘色素痣,上睑下垂、重睑,成人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干眼症,儿童及青少年屈光不正,弱视和成人白内障的诊断及治疗。
向 Ta 提问
-
白内障可以做第二次手术吗
白内障可以做第二次手术,常见于术后出现后发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移位脱位、人工晶状体选择不当及术后眼部其他病变等情况,不同情况有相应处理方式,如后发性白内障可激光囊膜切开,人工晶状体问题需评估后调整位置或更换,人工晶状体选择不当可换合适度数的,眼部其他病变需控制炎症等后视情况而定且要注意相关患者的特殊情况。 术后出现并发症 后发性白内障:这是白内障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术后并发症的50%-80%。在白内障手术中,医生会保留晶状体的后囊膜,以便植入人工晶状体。但术后后囊膜可能会发生混浊,影响视力。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激光囊膜切开术来解决,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门诊手术,利用激光将混浊的后囊膜切开,恢复视力。对于儿童白内障患者,由于其晶状体上皮细胞活性较高,术后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概率相对更高,但同样可以通过激光治疗。 人工晶状体相关问题:人工晶状体可能出现移位、脱位等情况。如果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影响视力,在明确诊断后可以考虑再次手术调整人工晶状体的位置。例如,一些外伤等原因可能导致人工晶状体脱位,需要通过手术重新固定人工晶状体。对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相对复杂,在考虑再次手术时需要更全面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基础情况,以确保手术安全。而对于年轻患者,对视力要求较高,更需要精准调整人工晶状体位置以获得良好视力。 人工晶状体选择不当:首次手术时人工晶状体选择不合适,如度数计算错误导致术后屈光不正,患者视力未达到预期,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更换人工晶状体。例如,患者术前验光不准确或者手术中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出现偏差,术后存在明显近视、远视或散光等情况,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就可以通过再次手术更换合适度数的人工晶状体来矫正屈光不正。不同年龄患者对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需求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满足远、近视力需求的多焦点或渐变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但需要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和用眼需求来综合判断是否适合再次手术更换人工晶状体。 其他情况:如术后眼部发生其他病变影响到晶状体相关情况,也可能需要再次手术处理白内障相关问题。例如,眼部患有葡萄膜炎等疾病,炎症可能波及晶状体,导致白内障复发或加重等情况,在控制炎症后如果白内障影响视力明显,也可以考虑再次手术治疗白内障。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稳定可能会影响眼部情况,包括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在血糖得到较好控制后,如果白内障影响视力,也可以根据眼部具体情况考虑再次手术治疗白内障,同时要注意在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减少手术风险。
2025-10-17 12:27:47 -
下眼睑红肿怎么办
下眼睑红肿可能由感染或过敏等因素引起,轻度红肿可先清洁,感染性红肿早期可热敷,过敏性需远离过敏原,出现视力下降、红肿不缓解或伴全身症状、儿童异常表现等需及时就医。 一、初步观察与初步处理 1.明确可能病因 下眼睑红肿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性因素,像麦粒肿(睑腺炎),多由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常见于用眼不卫生等情况;也可能是过敏因素,接触了过敏原,如化妆品、花粉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病因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更多与不注意眼部卫生有关,成人则可能因接触过敏原或眼部感染常见。 首先要观察红肿的程度,是轻度微红还是明显肿胀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如果是轻度红肿,无明显疼痛、视力下降等情况,可以先进行初步的局部清洁。 2.局部清洁 用干净的温水浸湿消毒棉球,轻轻擦拭下眼睑部位,去除分泌物等。对于儿童,要轻柔操作,避免损伤眼部皮肤。清洁时要注意双手卫生,防止二次污染。 二、根据不同病因的应对措施 1.感染性下眼睑红肿(以麦粒肿为例) 早期处理 早期可进行局部热敷,用40-50℃的温毛巾敷在下眼睑红肿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消退。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烫伤。研究表明,适当的热敷可以缓解麦粒肿早期的红肿症状。 如果红肿伴有疼痛加重,且有脓点形成,此时不要自行挤压,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切开排脓等处理。 2.过敏性下眼睑红肿 远离过敏原 首先要迅速查找并远离过敏原。如果是接触化妆品引起的过敏,要立即停止使用该化妆品;如果是花粉过敏,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等。对于儿童,要注意观察其近期接触的新物品,如新换的洗发水、接触的新宠物等,这些都可能是过敏原。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清除眼部的过敏原。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下眼睑,每天可进行2-3次。 三、及时就医的情况 1.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下眼睑红肿伴有视力下降,无论年龄大小,都要立即就医,因为视力下降可能提示眼部有更严重的病变,如角膜炎等。 红肿持续不缓解,经过初步处理2-3天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如成人出现体温升高,儿童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应及时到眼科就诊。 儿童下眼睑红肿,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更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表现,如频繁揉眼、哭闹不止等,应及时就医,因为儿童眼部问题可能发展较快。 总之,当下眼睑出现红肿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初步处理,若情况复杂或无改善应及时就医,以确保眼部健康。
2025-10-17 12:26:06 -
眼睑长了个疙瘩怎么回事
眼睑可能出现霰粒肿、麦粒肿、眼睑肿瘤、眼睑皮脂腺囊肿、眼睑异物等情况。霰粒肿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等致慢性炎性肉芽肿,表现为眼睑皮下肿块;麦粒肿由葡萄球菌感染引发,分内外型有红肿疼痛等表现;眼睑肿瘤有良恶性,表现不同;眼睑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排泄管阻塞形成;眼睑异物有异物进入史及相应表现。发现眼睑长疙瘩应及时就医,儿童和中老年人需重视,保持眼部卫生等可预防。 一、霰粒肿 1.成因:因睑板腺排出管道阻塞和分泌物潴留,最终形成的睑板腺慢性炎性肉芽肿,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也可见于中老年人,可能与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等有关。 2.表现:眼睑皮下可触及一至数个大小不等的圆形肿块,一般无疼痛。肿块对应的睑结膜面,早期呈暗红色充血,后期可呈灰色。小的霰粒肿有时可自行吸收,但多数长期不变或逐渐长大。 二、麦粒肿 1.成因:是一种常见的眼睑腺体及睫毛毛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常见于青少年,与用眼卫生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等有关,比如长时间佩戴不清洁的隐形眼镜、过度用眼致眼疲劳等情况易诱发。 2.表现: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外麦粒肿初起时眼睑局部红肿、疼痛,可触及硬结,对应皮肤面红肿明显;内麦粒肿则是睑板腺内的炎症,红肿主要局限于睑结膜面,有疼痛和硬结。发病过程中,红肿处可出现脓点。 三、眼睑肿瘤 1.成因: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如眼睑血管瘤等,可能与血管发育异常有关;恶性肿瘤像基底细胞癌等,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遗传因素等有关,好发于中老年人。 2.表现: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形状相对规则;恶性肿瘤常生长较快,边界不清,可能伴有破溃、出血等表现,且有侵袭性生长的倾向。 四、其他情况 1.眼睑皮脂腺囊肿:因眼睑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多见于成年人,与皮脂腺分泌旺盛且排泄不畅有关。表现为眼睑皮下圆形肿块,与皮肤无粘连,表面光滑。 2.眼睑异物:多因意外导致异物进入眼睑,比如灰尘、小昆虫等,有明确的异物进入史,局部会有异物感、疼痛等表现,可看到异物存在。 当发现眼睑长疙瘩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是儿童出现眼睑长疙瘩的情况,家长更要重视,因为儿童的眼部情况需要谨慎处理,及时就诊能避免延误病情。对于中老年人,也不能忽视眼睑疙瘩的变化,要警惕肿瘤等严重情况的可能。同时,保持眼部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等对于预防眼睑出现疙瘩有一定帮助。
2025-10-17 12:24:43 -
孩子配眼镜要做散瞳吗
孩子配眼镜是否散瞳分情况,儿童青少年、怀疑假性近视需散瞳,12岁以上屈光稳定及真性近视屈光稳定可不散瞳,散瞳验光有意义,用阿托品散瞳要注意避免强光刺激、防感染,散瞳后有视力模糊等正常反应,特殊人群散瞳需谨慎。 一、需要散瞳的情况 1.儿童及青少年:儿童的眼睛调节能力较强,当眼睛存在屈光不正时,眼睛的调节容易干扰验光结果的准确性。例如,对于8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其睫状肌调节能力非常强,通常需要散瞳来麻痹睫状肌,消除调节因素对验光的影响,从而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一般会使用阿托品眼膏等进行散瞳,阿托品散瞳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通常需要3周左右瞳孔才能恢复正常,但能更彻底地放松调节。对于6-12岁的儿童,如果是首次验光或者屈光不正度数较高、散光度数较大等情况,也往往需要散瞳验光。 2.怀疑有假性近视的孩子: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引起的视物模糊。通过散瞳可以使痉挛的睫状肌放松,若散瞳后近视度数消失,说明是假性近视;若散瞳后仍有近视度数,则为真性近视。 二、不需要散瞳的情况 1.12岁以上且屈光状态稳定的青少年:12岁以上的青少年眼睛调节能力相对稳定,验光时如果屈光状态没有明显变化,通常不需要散瞳即可进行常规验光。 2.已经明确为真性近视且屈光度数稳定的孩子:如果孩子已经确诊为真性近视,并且屈光度数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明显变化,配眼镜时可以不需要散瞳,直接根据常规验光结果配镜即可。 散瞳验光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1.意义:散瞳验光能够得到更精准的屈光度数,对于制定合适的配镜处方至关重要。准确的度数可以避免因调节因素导致的配镜过矫或欠矫,过矫可能会引起孩子眼疲劳等不适,欠矫则无法有效矫正视力,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 2.注意事项 对于使用阿托品散瞳的孩子,散瞳期间要注意避免强光刺激,因为散瞳后孩子的瞳孔散大,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多,孩子会有畏光表现,外出时可以佩戴太阳镜。同时,要避免孩子用手揉眼睛,防止感染。 散瞳后孩子可能会出现暂时的视力模糊、近视力下降等情况,这是正常的药物反应,一般在药物作用消退后会恢复正常。家长要提前告知孩子这种情况,避免孩子因为视力暂时不清而产生恐慌。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比如有青光眼家族史的孩子,使用散瞳药物可能会诱发青光眼发作,因此这类孩子在散瞳前需要告知医生家族病史,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散瞳。另外,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孩子,使用散瞳药物也需要谨慎,应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散瞳验光。
2025-10-17 12:22:58 -
五十多岁眼睛模糊怎么办
五十多岁眼睛模糊可能由老花眼、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原因引起,需通过验光戴镜、药物或手术治疗等应对;要合理用眼、饮食调节、适度运动;应及时就医做详细检查明确病因,有基础疾病者更要密切关注眼部情况定期复查,因为部分眼部疾病不及时治会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 一、常见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老花眼 原因:五十多岁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下降,睫状肌功能减弱,导致眼睛调节能力减退,出现老花眼,表现为看近物模糊。 应对:可通过验光佩戴合适的老花镜来矫正视力,日常也可通过做眼保健操等方式缓解眼部疲劳,延缓老花眼进展。 (二)白内障 原因: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较为常见,晶状体逐渐混浊。 应对:早期可使用一些抑制白内障进展的药物,如抗氧化剂等,但当白内障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原因:若五十多岁人群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 应对: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如激光治疗、玻璃体切割术等。 (四)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原因:有高血压病史的五十多岁人群,血压控制不好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引起视力模糊。 应对: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稳定在合理范围,同时定期检查眼底,根据病变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二、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一)合理用眼 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5-10分钟,可向远处眺望或做眼保健操。 注意用眼环境,光线要充足且柔和,避免在过亮或过暗的环境下用眼。 (二)饮食调节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和水果(橙子、蓝莓等),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眼睛有保护作用。 增加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如玉米、南瓜等,有助于维护视网膜健康。 (三)适度运动 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也有利于眼部血液循环。 三、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五十多岁眼睛模糊时,应及时到眼科就诊,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如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因为一些眼部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特别是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眼部情况,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同时,在就医过程中要如实告知医生自身的病史、症状出现的时间及变化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2025-10-17 12:19: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