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铁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的诊断治疗以及热带病与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的诊断治疗以及热带病与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展开
  • 痛风怎么办

    痛风患者应采取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措施,包括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保持健康体重、适度运动、充足饮水、避免诱因、按医嘱治疗并定期复查等,以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和水分的摄入。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烈酒。 体重管理:保持健康的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痛风的风险。 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帮助控制体重和改善心血管健康。 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以缓解痛风发作时的疼痛和炎症。 秋水仙碱:用于急性痛风发作的早期治疗。 糖皮质激素:在严重发作或对上述药物不耐受时使用。 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用于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 3.定期监测 血尿酸水平: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以了解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关节检查:定期进行关节检查,以监测痛风石的形成和关节损伤的情况。 4.注意事项 避免诱因:避免过度劳累、寒冷、感染等诱因,这些可能会导致痛风发作。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加重痛风或影响血尿酸水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个人差异:不同人的痛风症状和治疗反应可能不同,应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痛风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以控制痛风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出现痛风发作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21 17:34:39
  • 痛风要怎样治疗

    痛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又分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和降尿酸药物等。治疗应个体化,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方案,患者需遵医嘱用药,并注意饮食和避免诱因。 1.一般治疗: 饮食调整: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避免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烈酒。 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等,具有抗炎、止痛作用。 秋水仙碱:可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症状。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对上述药物不耐受或有禁忌证的患者。 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3.其他治疗: 物理治疗:如冷敷、热敷、超声波等,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中医治疗:中药、针灸等中医方法可能对痛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痛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血尿酸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避免诱因,如劳累、感染、创伤等,以减少痛风的发作。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以及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用药。 总之,痛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控制痛风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5-07-21 17:32:39
  • 菊苣能治痛风吗

    菊苣对痛风有潜在抗炎作用但相关人体研究待证实,痛风综合管理需规范医疗手段,一般人群用菊苣辅助痛风需遵医嘱,孕妇、哺乳期女性及有基础疾病人群用菊苣更需谨慎咨询医生。 菊苣中含有一些成分可能对痛风有一定影响。例如,菊苣中的某些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抗炎特性。有研究表明,其成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痛风发作时的炎症反应。不过,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阶段,对于人体的直接作用还需要更多大规模、长期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痛风的综合管理仍需依靠规范医疗手段 痛风的管理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能仅依赖菊苣。痛风的治疗通常包括急性期的抗炎止痛治疗以及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等规范医疗措施。在急性期,可能会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缓解期则需要通过使用降尿酸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将血尿酸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减少痛风的发作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不同人群使用菊苣需注意的情况 一般人群:如果考虑使用菊苣来辅助改善痛风相关状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个体差异较大,不同人的身体状况、痛风病情严重程度等不同,菊苣的使用可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是否合适。 特殊人群: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由于目前关于菊苣对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以及胎儿、婴儿的影响缺乏足够的研究数据,这类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菊苣,最好在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使用,以避免可能存在的未知风险。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例如本身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菊苣的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使用菊苣前需要评估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谨慎选择是否使用菊苣以及确定合适的使用方式等。

    2025-07-21 17:31:48
  • 尿酸偏高多少会引起痛风呢

    男性血尿酸超420μmol/L、女性超360μmol/L属高尿酸血症,是痛风重要危险因素,水平越高风险越大,中老年人、绝经后女性、有痛风家族史及基础疾病人群需更关注血尿酸,长期高嘌呤饮食、大量饮酒、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易致尿酸偏高增痛风风险。 从年龄角度看,中老年人相对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尿酸偏高的情况,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代谢功能逐渐下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能力也会减弱,所以老年人更要密切关注血尿酸水平。男性一般在40岁左右开始进入尿酸偏高的高发年龄段,女性通常在绝经后血尿酸水平上升明显。 性别方面,绝经前女性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血尿酸水平一般低于男性,而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血尿酸水平会接近男性。所以绝经后的女性需要特别注意监测血尿酸,预防尿酸偏高引发痛风。 生活方式对尿酸水平影响很大,长期高嘌呤饮食的人,比如经常大量食用动物内脏、海鲜、肉类等高嘌呤食物的人,尿酸偏高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进而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长期大量饮酒,尤其是啤酒,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导致尿酸升高。缺乏运动的人,身体代谢减缓,也容易出现尿酸偏高。 有痛风家族病史的人群,其体内尿酸代谢可能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所以这类人群即使血尿酸水平没有达到上述数值,也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血尿酸,因为他们发生痛风的风险比一般人群要高很多。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人群,这些疾病本身可能会影响尿酸的代谢,使得他们尿酸偏高的概率增加,并且一旦尿酸偏高引发痛风,治疗起来可能会更加复杂,因为需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和痛风的治疗,所以这类人群更要密切监测血尿酸,积极控制尿酸水平,预防痛风发作。

    2025-07-21 17:30:37
  • 内风湿病能治好吗

    内风湿病无法根治,但通过药物、物理、手术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治疗方法,以及定期随访和监测,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等,可减缓病情进展。 生物制剂:针对特定靶点的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6抑制剂等,对某些患者可能有较好的疗效。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急性发作或严重症状时的短期治疗。 2.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敷、按摩、运动治疗等,可以缓解疼痛、增强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3.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如关节严重受损、畸形或功能丧失,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 4.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蛋白质等。 适度运动: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有助于维持关节功能和身体健康。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应保持适当的体重。 戒烟:吸烟会加重内风湿病的症状,应戒烟。 5.定期随访和监测:内风湿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患者应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并进行相关检查以监测病情进展。 需要注意的是,内风湿病的治疗因人而异,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使用、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随访。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参加支持组织、学习疾病管理知识等方式,更好地控制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对内风湿病的治疗有任何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2025-07-21 17:26: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