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铁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擅长: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的诊断治疗以及热带病与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个人擅长
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的诊断治疗以及热带病与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展开
  • 过敏性紫癜是怎么引起的

    过敏性紫癜发生与体液免疫反应密切相关,接触致敏原后B淋巴细胞激活产免疫球蛋白形成复合物沉积致血管炎症,细菌中β溶血性链球菌、病毒如风疹流感等、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等感染可诱发,具遗传易感性,部分药物、鱼虾蛋类牛奶等食物、花粉尘埃疫苗接种等环境因素可作为诱因致免疫紊乱发病。 一、免疫因素 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体液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当机体接触某些致敏原后,B淋巴细胞被激活,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如IgA),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这些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全身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壁,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炎症反应,使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从而引起紫癜、腹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 二、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β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诱发因素,如扁桃体炎等链球菌感染后,可能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过敏性紫癜。2.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等感染也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相关,病毒感染可作为抗原激发免疫应答。3.寄生虫感染:蛔虫、钩虫等寄生虫感染可能通过引起免疫反应而诱发该病。 三、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过敏性紫癜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某些遗传基因的存在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受到外界致敏原的影响,从而增加发病风险,但具体的遗传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四、其他因素 1.药物因素:部分药物如抗生素(如青霉素)、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可能作为致敏原,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发病。2.食物因素:鱼虾、蛋类、牛奶等食物中的异体蛋白可能成为致敏原,引起过敏反应诱发过敏性紫癜。3.环境因素:花粉、尘埃、疫苗接种等环境因素也可能作为诱因,促使机体发生免疫紊乱而发病。

    2025-09-30 09:32:52
  • 玉米须治痛风

    玉米须含多种成分有初步体外抗炎等作用但距临床应用远,痛风因嘌呤代谢紊乱致尿酸高结晶沉积发炎,现治疗有抗炎止痛、降尿酸等但有副作用需长期维持,玉米须无充分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能治痛风,特殊人群不能依赖,痛风患者也不能单靠玉米须需遵正规医疗指南及调整生活方式。 玉米须含有多种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等。有一些初步的体外研究发现,玉米须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抗炎等作用。例如,部分研究表明其黄酮类成分可能对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抑制效应,而痛风的发生与体内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但这些研究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距离直接应用于痛风临床治疗还有很大差距。 痛风的发病机制与现有治疗概况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急性期的抗炎止痛(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如别嘌醇、非布司他等药物)。但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且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玉米须用于痛风的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目前并没有足够充分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玉米须可以确切地治疗痛风。痛风患者不能单纯依赖玉米须来进行治疗,而应该遵循正规的医疗指南进行规范治疗。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哺乳期女性、肝肾功能不全者等,由于玉米须的代谢等情况尚不明确,食用玉米须可能会带来未知的风险,所以这类人群更不应该将玉米须作为痛风的治疗手段,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痛风患者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需要低嘌呤饮食、多饮水等,单纯依靠玉米须无法替代这些必要的生活方式调整。

    2025-09-30 09:32:34
  • 红斑狼疮是怎样造成的

    红斑狼疮的发病受遗传、环境、性激素因素影响,遗传具倾向且不同种族有差异;环境中紫外线照射、药物、感染可诱发或加重;女性发病率高与性激素有关,雌激素促进自身抗体产生,雄激素有抑制作用。 环境因素 紫外线照射:紫外线是诱发红斑狼疮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紫外线中的紫外线B(UVB)和紫外线A(UVA)可以损伤皮肤细胞,使细胞内的DNA发生改变,产生自身抗原,从而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导致红斑狼疮的发作或病情加重。例如,长期暴露在阳光下的人群,尤其是肤色较浅的人群,患红斑狼疮的风险相对较高。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能会诱发红斑狼疮样综合征。比如肼屈嗪、普鲁卡因胺等药物,长期服用这些药物的人群中,有一定比例可能出现类似红斑狼疮的症状。其机制可能是药物改变了机体的免疫状态,使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等免疫反应。 感染因素:一些病毒感染可能与红斑狼疮的发病有关。例如,EB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免疫系统的紊乱,从而诱发红斑狼疮。研究发现,在红斑狼疮患者中,某些病毒的感染率可能高于正常人群,并且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干扰机体的免疫平衡,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性激素因素 红斑狼疮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尤其是在育龄期女性中更为常见,这与性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雌激素可能会促进红斑狼疮相关自身抗体的产生,并且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例如,女性在青春期、孕期等雌激素水平变化较大的时期,红斑狼疮的发病或病情波动可能更为明显。雄激素则可能对红斑狼疮的发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也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5-09-30 09:32:16
  • 尿酸高能吃鸡爪子吗

    尿酸高人群不建议吃鸡爪子,因其嘌呤含量高,尿酸高人群需遵循低嘌呤食物为主、控制中等嘌呤食物摄入的饮食原则,儿童、老年尿酸高人群还需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饮食调整与健康管理来控制尿酸水平。 尿酸高人群的饮食原则 低嘌呤食物为主:可多吃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例如,每100克苹果中的嘌呤含量极低,蔬菜如白菜,每100克的嘌呤含量也非常低,这类食物有助于维持尿酸水平的稳定。 控制中等嘌呤食物摄入:像一些肉类(除了动物内脏等高嘌呤肉类)、豆类等属于中等嘌呤食物,虽然可以适量吃,但要注意控制量。比如每100克猪肉的嘌呤含量约为138毫克,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度选择。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儿童尿酸高:儿童尿酸高相对较少见,多与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有关。如果儿童尿酸高,更要严格控制饮食,不能吃鸡爪子等高嘌呤食物,同时要保证营养均衡,多吃低嘌呤的健康食物,如新鲜的绿叶蔬菜等,并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管理,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调整需要更加谨慎科学,以保障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老年尿酸高人群:老年尿酸高人群除了饮食控制外,还需要考虑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由于老年人可能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饮食控制尿酸的同时,要兼顾其他疾病的饮食要求。例如,如果老年尿酸高人群还患有糖尿病,那么在选择食物时,不仅要考虑嘌呤含量,还要注意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等,避免因饮食不当导致尿酸升高的同时影响血糖控制。 总之,尿酸高的人群应避免吃鸡爪子,遵循合理的饮食原则来控制尿酸水平,不同特殊人群也需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饮食调整和健康管理。

    2025-09-30 09:31:51
  • 痛风的人能不能喝酒

    痛风患者不宜饮酒,酒精会升高血尿酸水平、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成年痛风患者、有痛风家族史人群、合并其他疾病的痛风患者需特别注意,成年痛风患者应严格限酒或戒酒,有痛风家族史人群应避免饮酒,合并其他疾病的痛风患者更要严格戒酒并遵循综合治疗方案。 升高血尿酸水平:酒精代谢会产生乳酸,乳酸会竞争抑制尿酸排泄,使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减少,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有研究表明,大量饮酒后,血尿酸水平可明显升高,增加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例如,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其痛风发病率显著高于不饮酒或少量饮酒的人群。 诱发痛风急性发作:酒精可刺激嘌呤合成增加,进而使尿酸生成增多。同时,饮酒还可能导致体内炎症反应加剧,引发痛风关节的红肿、疼痛等急性发作症状。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饮酒会使病情加重,延长病程。 不同人群需特别注意 成年痛风患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应严格限制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建议成年痛风患者尽量戒酒,如果无法完全戒酒,也要控制饮酒量,每日饮酒量应限制在适量范围内,但即使是少量饮酒也可能存在风险,所以最好完全避免。 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这类人群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痛风易感性,饮酒会进一步增加发病风险,因此更应避免饮酒,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痛风的发生几率。 合并其他疾病的痛风患者:如果痛风患者还合并有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饮酒会对这些合并疾病产生不良影响,加重病情。例如,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等。所以这类患者更要严格戒酒,遵循医生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2025-09-30 09:31: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